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红薯也是粮食(散文)

精品 【丹枫】红薯也是粮食(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8发表时间:2019-12-04 20:48:56

【丹枫】红薯也是粮食(散文) 近日,妻子上街买菜,总买些红薯回来,问其原因,曰:红薯有很多有益健康的营养价值。我不语。但反复嘱咐:吃多少买多少,我是不吃。
   已经很多年不吃红薯了,就像很多年不吃搅团一样,对于它,我真有谈薯色变的感觉。
   小时候,吃红薯吃怕了。
   但小时候,红薯却是家家不可缺少的粮食,在一年的各种主食陪伴中,它几乎占去了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二。
   那时候的生产队,每年都要种大片大片的红薯。在物资匮乏、粮食紧缺的年代,产量极高的红薯,非但不是粮食的补贴,反而成了最主要的粮食来源,有时甚至等同五谷杂粮的价值。
   每年正月刚过,队上就选几位极有责任心的中年劳力开始忙活。先从饲养室里把堆积一个冬天的牛、马、驴粪便,一车车拉到场院,铺平,晾晒,用铁耙一点点捣碎,用铁锨一遍遍翻晒,折腾得整个场院臭气熏天,行人躲远。只有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不但站在旁边观看,还时不时地走进粪便上蹦跳、玩耍,软软的、绵绵的很是舒服,一点也不觉得脏,更不觉得臭,逗得干活的大人们又好气又好笑,扯着嗓子大声呵斥。我们就赶紧跑出来,看他们把粪便拉到事先挖好的一个个长方形苗圃旁,准备下秧。
   苗圃是挖在大场院旁边的一块空地上,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长长地排成一溜,每个苗圃就是一个长十米,宽三米,深半米的长方形土坑,最少也有十二三个;每个苗圃的四周都垒有围墙,按照农村厦房的形式搭建,等比例缩小好几倍,并在最高的厦墙底部中间位置,开一火洞,直通苗圃里面。
   育苗前,先把粪便铺在苗圃里,这叫垫底。每个苗圃至少要铺到十五公分厚才行。然后,将选好的红薯种子一个个竖立着摆满苗圃。种子的选择也很讲究,必须是个大体胖、发芽率极高的红薯,否则,会影响出芽率和秋后的产量。这是万万不允许的。
   摆好了种子,再给上面铺一层捣碎的粪便,要一扎多厚,并用喷壶齐齐地喷一遍水,做到浇湿浇透,水分充足为好。剩下的就是给每个苗圃棚一层塑料薄膜,远望去,像一间间整齐有序的白色厦房,同一种模式,同一个高度,同样的大小,就连烧火加温的工作人员,也是精心挑选的技术骨干。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离苗圃。烧火加温,温度测试,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高了,赶紧停火,低了,开始升温;太阳出来,揭开薄膜,通风透气,月亮升起,盖好薄膜,防止受冻。如此反复到二十天后,红薯芽齐齐地冒了出来,密密麻麻,紫红紫红,嫩嫩的,尖尖的,水灵的如出水芙蓉,可爱的似初生婴儿。
   但此时并不敢大意,依然要天天观察,夜夜加温,不时地用手摸摸,用温度计测测,有时喷喷水,有时透透气,有时又捂得严严实实,一点气不敢透,真像伺候自己的宝贝孩子。直到四月初,红薯秧密密地长到一扎多高,胖胖的如一个个满月的孩子。人们才彻底放心,脸上绽开了如菊的笑容。停火加温,解开塑料薄膜,准备移栽幼苗。
   此时的田里,黑压压一片,能来的全都来了,男人挖坑提水,女人栽苗浇水,两人一搭配,有说有笑,三人一组合,你追我赶,紧要处,就连我们这些上学的孩子,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移栽红薯苗的紧张劳动之中。
   帮着大人们把红薯苗拉到地头,再男女搭配地分组抬水,一桶一桶地从河里抬,一瓢一瓢地给幼苗浇。太阳照得越热,我们就抬得越起劲,好像稍微慢一点,那些待水的幼苗就会被汗死,直累得我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鞋子也湿了,裤子上沾满了泥水,可就是没一个人叫苦叫累。
   这样的劳动场面一直持续了十天左右,红薯苗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成长起来,绿油油地点缀着初夏的大地。几场雨过后,更加蓬勃旺盛,一个个分了岔长起了藤蔓,向四周使劲地猛长,待到六月麦收时节,几乎覆盖了整片土地,远望去,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油光闪亮,清新葱绿。
   时间很快就到了深秋,当一片片翠绿色的地毯在节气的濡染下,变得更加厚重、浓密和墨绿时,红薯也就到了该收获的时间。这是全村人最高兴的一件事,也是我们这些小学生们最盼望的一件事。每到这个时候,下午一放学,就加入到分红薯的行列。
   挖了一天的红薯,此时堆在地头像小山一样惹人喜爱。在队长的安排布置下,几个小伙立马围上来,装的装,抬的抬,称的称。一家一家地把红薯分摊倒好,写上名字,然后,让人们装车拉回。这种丰收的场面,让整个田间地头,乡间小路,人头攒动,笑声不绝。
   接连好几天,天天都挖红薯,天天都分红薯,天天有红薯拉回家,天天院子里都堆满了红薯。人们在每天蒸红薯、烤红薯的浓香弥漫中,过着舒心温暖的日子。同时也在积极做好储存红薯的准备。
   红薯最怕冷,当温度过低时,就可能受冻,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烂,温度过高,又会生芽。但如果温度忽高忽低,又容易使红薯潮湿,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烂。因此,如何保存红薯,是人们最头疼的事。谁都知道,如果保存不好,这成堆成堆的红薯要不了一个冬天,就会受冻、生芽或腐烂,损失的不仅仅是红薯,而是一家人大半年的生活口粮。
   不知是谁,猛然想起了闲置已久的地道。说地道的温度不高不低,正好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说起地道,是一件再熟悉不过的事。备战备荒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家家挖起了地道,不是在院子,就是在房子,有的甚至在最隐蔽的炕洞里,和电影《地道战》里的挖地道一模一样。地道挖得也很有特色:有的前屋和后屋相连,院子和厦房相通。每个地道都有七八米深左右。里面更是五花八门,有左通三米处放粮食的,右通三米处放油盐酱醋熟食的,直通三米处藏人的,还有存放珍贵物件的。为了保证战争来临时的迅速隐蔽,队上民兵连还专门组织了几次实战演练,那紧张、严肃的气氛,真如大敌来临一样,一个个慌乱地哭喊着躲进地道。我那时害怕极了,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担心哪一天敌人真的打进我们村。后来,随着战争气氛的慢慢散去,人们也不再害怕了,这些地道也就搁置一边,没有了实用价值。这下正好,成了储存红薯的最佳处所。
   把一堆堆红薯晾干,经过筛选,装进篮子,用绳子吊下去,再由地道里的人一点点摆进最深最里面的地洞。每到这个时候,我表现得最积极,也第一个下去帮忙。当我和父亲或哥哥,把一个个红薯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洞里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当我看到成堆成堆的红薯摆满了每一个地洞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又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要知道,在那样的年代,粮食是多么得珍贵,尽管它不是五谷杂粮,但却能填饱肚子,哪怕吃得再腻,再不爱吃,心里也是踏实的。
   而对那些带有伤疤的红薯,洗干净后切成片,晾晒成红薯干,也是最好的备用食品,保存的时间会更长。当家家地道里的红薯早已吃完,粮食又不够吃的青黄不接关头,取几片红薯干水里一泡,锅里一蒸,既当馍吃,又耐饥耐饱。
   那时候,红薯可真是当粮食吃,一天三顿饭,顿顿有红薯,只要把红薯切成块,几乎什么饭里都会有红薯。早饭锅里蒸的是红薯,玉米榛子里煮的是红薯,好不容易等到中午吃面条,里面还是红薯,就连简单的晚饭,也是剩饭煮红薯。试想,一个月里,甚至一个冬天里,天天吃红薯,谁能受得了,谁见了红薯不头疼?有好几次我给母亲提抗议:不要给榛子里和面条里煮红薯,太难吃了。可母亲说,不煮红薯,就那点麦面和榛子能吃多久?我听后只能默不作声。可心里一直在想,每年地里收的麦子和玉米也不少,怎么分到家里就那么一点?难道公家真的缺粮食?
   想归想,日子还得过,红薯还得天天吃。
   但有一点是我们急切期盼的。那就是过年前的一个月,生产队专门支起一口大黑锅,十几个人天天忙不停地做红薯粉条。先把红薯片晒干碾碎磨成粉,再把红薯粉加水和成粉糊糊,支起大祸,盛水烧开,由一人左手握一带把的磁锅,锅底是密密的小眼,盛满红薯糊糊,对着大锅里的开水,右手半握拳头,手背朝下有节奏地击打红薯糊糊,粉条就从磁锅的小眼流下来,滴在滚烫的开水里;另一人拿一双长长的筷子,把锅里的粉条捞进一个凉水盆里,然后一截截揪断,搭在一根长木杆上晾晒。如此不停地击打粉糊,不停的添加粉糊,不停地从锅里捞拉粉条,不停地揪断晾晒,一杆杆粉条就挂满了整个院子,如瀑布一般飞流直下,打造一道亮丽的风景。整个过程如同一架永不停息的运转机器,人人全神贯注,个个不敢怠慢。而此时的我们,早早放学回家,最喜在跟前凑热闹,不为别的,只想吃点刚出锅的粉条,软软的、长长的,拿在手上,用嘴一吸,“滋溜”一声下肚,真的能爽到骨子里。尤其是每天收工时留在锅底的粉条,吃起来更是劲道,比吃面条都好吃。那时我就想,同样是红薯,怎么做成粉条这么好吃,切成块下在锅里,就变了味呢?
   我们就这样快乐地度过了近一个月,亲身见证了红薯的不一样做法,也亲自品尝了红薯的不一样吃法。
   后来,慢慢长大了,出去上学了,红薯也慢慢吃得少了。
   后来,生产队解散了,土地承包到户了,粮食增多了,不用为吃饭发愁了,红薯也就慢慢不种了。
   再后来,就一直不吃红薯了,哪怕街上的叫卖声再大,把红薯说的像人生果一样好吃,也从未买过吃过。
   可是,近一段时间,妻子频繁地买红薯吃,还鼓励我多少吃点,并说出了一大堆关于红薯营养价值极高的学问。什么红薯有通便排毒的功效啦,多吃红薯,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什么红薯有辅助降压的功效啦,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多吃红薯会促进体内矿物质水平的均衡,最终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什么红薯有辅助控血糖的功效啦,红薯中的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并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硒元素能辅助调节血糖;等等,等等,一下子说出了十多种吃红薯的好处,听的我不由得也跟着吃了起来。
   开始确实吃不下去,好像胃里不接受似的。可一想到红薯的诸多功效,只好强行自己每天少吃点,最起码能起到营养搭配的功效。慢慢地,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红薯不再那么难吃了,反而有一种久违了的别样感觉。
   现在,红薯已经成为我们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日常食品,那种干面香甜的味道,不仅给我以嗅觉和味觉的美感享受,更勾起了关于红薯的诸多往事,让我更加地认识了红薯,深深地爱上了红薯。
   是啊,在那个年代,红薯确实也是粮食,而且是最宝贵的粮食。
  
   二0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原创首发)
  

共 40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妻子喜欢买红薯吃,而且建议作者也吃红薯,并说出了红薯的诸多好处,这让作者想起了在小时候物质匮乏的年代,红薯成了主要的粮食,正是这主要的粮食,让作者对红薯的培育,栽移,挖刨,储存,以及制作粉条的过程了然于胸,作者尽管吃红薯吃得腻了,厌了,但作为一种粮食,红薯当时却成了人们的救命粮,成了童年时的一段往事,让作者时时想起,永远珍藏!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红薯情结,引发同感!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0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2-04 20:50:54
  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红薯情结,引发同感!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9-12-04 22:14:34
  瓜菜半年粮的时代已经过去,可那个时代的印记却依然难以磨灭。好文,叙述着一个时代更是叙述一段历史!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2-06 20:12:49
  恭喜老师文章获得精品,期待精彩继续呈现丹枫!
梦锁孤音
回复3 楼        文友:安子川        2019-12-08 15:39:47
  谢谢社长老师估计
4 楼        文友:赵丽娜        2019-12-07 13:41:11
  “即使卖红薯的叫卖声再大,把红薯说得像人生果一样好吃,我也不买”,这种心理描述地太形象了,让人哑然失笑,可见真是吃得够了,也只有拥有这种心情的人才真是过过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但愿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也祝作者越来越身体健康,有更多好文写就!
回复4 楼        文友:安子川        2019-12-08 15:39:29
  谢谢老师点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