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读时代风云录,品家国大情怀(赏析)

绝品 【柳岸】读时代风云录,品家国大情怀(赏析) ——评析赵兴华先生《院里院外》


作者:心花一瓣 进士,101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52发表时间:2019-12-05 18:10:24

【柳岸】读时代风云录,品家国大情怀(赏析)
   《院里院外》是一部京味十足代入感极强的长卷。赵兴华先生以北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真切的生活体验将周家院内院外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生活境况与精神风貌如影再现,漫卷成一幅弥散着浓郁时代气息的北京风俗画卷。品现实主义经典巨著,览北京七十载风云变幻,一如在聆听一曲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交响乐章。
   小说近五十万字,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周家院内院外家事国事天下事为背景,通过众多人物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与情感纠葛,将北京社会各阶层人物酸甜苦辣的五味生活错综纷繁地交织在一起,将他们的家国情怀融入琐碎的生活之中,使其喜怒哀乐的情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中淋漓再现,展示了他们在大时代变革进程中的心灵摆渡与精神蜕变。
  
   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凤还巢
   小说开篇紧锣密鼓,以乾隆爷赏赐给周家的一对龙凤玉杯开篇。龙凤玉杯,无疑成了小说的草蛇灰线,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伏脉千里。小说对龙凤玉杯的叙写可谓是别具匠心,单单“龙杯”的字眼在全文就出了139次。“龙隐龙现”,岂止是在说一杯罕物,应该是跳跃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小说第一回以慢镜头回放的手法,在张驰有度的娓娓叙说中,将读者拉进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周家大院,聚焦于令人瞩目的龙凤玉杯上,急于去探知龙凤玉杯的渊缘与归宿,去揣度因这对龙凤玉杯生发的恩怨情仇和曲折离奇。
   小说第五回再一次提及龙杯。雅玉轩帐房郭先生向周广源俯首耳语,暗示了台湾不速之客对龙凤玉杯的觊觎,也引发了周广源关于龙凤玉杯的回忆,回忆起父亲赴台前夕意味深长的话语。一对龙凤玉杯曾让周家沐浴浩荡皇恩,但在动荡的局势下也给周家带来了诸多困扰或劫难。为了保全周家家业,周广源父亲周水被迫携妻将子,背乡离井。这份远游赤子情不得己的苦衷,作这周家长子的周广源却不曾理会,更不想读懂。
   在后面的好多章节,赵先生不厌其烦多次提到这个让好多人垂涎欲滴的龙杯。府右街小酒馆里台湾特务孙冉主动搭讪并慷慨解囊替周付钱,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套出龙杯的下落,夺回龙杯,他可谓是挖空心思,授意货郎曲线夺杯,指使吴大肥威逼利诱,可谓之无所不用其极。
   周霞回到周家大院后,让她梦牵魂萦的也是那只龙杯。她多次潜入地下密室翻箱倒柜,一心想找到它。当然,对周家祖传的龙杯,她从来不曾萌生据为己有之心,但她始终认为,龙凤杯是周家的镇宅之宝,只要龙杯在,周家就能消灾避难。有了龙杯,周家老老小小就会逢凶化吉。当她从货郎口中得知台湾那边的人因得不到龙杯,要伤害大哥、大嫂一家人性命时,她不顾一切把好不容易得手的龙杯卖给了货郎。
   第二十九回,小说中又一次写到了龙杯。众里寻它千百度,原来它就藏在杜家的衣柜里。一向守口如瓶的杜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终于道出了龙杯藏身杜家的秘密:杜文泉的爷爷为救周老太爷而丧命,周家为还这个人情,就把龙杯赏给了杜家,这也为下文周霞潜入杜家偷龙杯、周广源单身前赴广州追龙杯、去杜家还龙杯、阻止儿子卖龙杯等情节埋下连连伏笔。
   第五十二回,周广财从台湾回乡探亲,洒席上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龙杯在大陆,凤杯焉能流落异乡他人之手?迟早是要‘凤还巢’的。”叶归根,凤还巢,这是两岸同胞的梦寐以求的夙愿。龙凤玉杯在文中更深一层的寓意在这里昭然若揭。
   第五十三回写道,“几个月后,周广财一家五口回到北京定居,凤杯也与龙杯重逢了。”重逢的岂只是龙凤玉杯!海峡两岸的周家人终于骨肉团聚。好一个“凤还巢”!一对玉凤龙杯寄寓的是海峡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的美好祈愿。
   《院里院外》以时间推移为经,以情感发展为纬,明线暗线交织并行,将周家院里院外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都连缀成了一幅幅立体动感的画面,让所有人物与事件在明暗交织的经线与纬线间穿梭行进。从而使七十年周家院里院外形形色色人物的烟火生活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精彩纷呈,让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杂而不乱,丰盈灵动。明线暗线交织并行,让故事情节咫尺兴波,同时借明暗交织的线索推波助澜,抖出新的包袱,巧设新的冲突,将故事情节又推向新的高潮。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未平一波起。我想赵先生三线串珠布局谋篇的用意也正在于此。让读者走进周家院里,听锅碗瓢盆交响乐章,走出周家院外,看新中国奋进历程。如果说作家日积月累丰厚起来的生动丰富的北京院里院外的写作素材是一颗颗玲珑剔透的珍珠,那么作品中明暗交织的线索就是将其串联起来的筋骨与脉络,构架起作品的四梁八柱,提拎起诸多的故事点,使其或平行前进,或交织发展,并行不悖,适时地在特定的契合点汇合,完成作品主旨的表达。正是经纬交织的三经六脉,丰厚了小说的底蕴与内涵。所谓“鲜活”,正是血脉喷张,筋络汩动,这部小说印证了什么是生动。
  
   二、轻剪巧裁,下接地气溢京味
   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用平实的语言,让北京人说北京话,用北京话叙述北京故事,描绘北京建国七十年的风云变幻,鲜活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没落贵族、平民百姓,还是佛门弟子、社会混混,周身都弥散着浓化不开的京味儿。小说的时代背景又通过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地理风貌、地域风情、人文历史、传统习俗来展现,让浓郁的“京味儿”洇润于人物的血液与精髓,充盈于人物的灵魂,让故事情节真实、亲切、立体动感。
   写周家大院,写京韵大鼓,写北京的旧城门,也写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深挖北京的文化底蕴,再现建国后北京的沧海桑田。不仅描写出了北京婚丧嫁娶的风俗,而且也描写北京人传统的思想观念,传达北京的本色和北京人的精气神。正因为赵兴华先生与生俱来的北京情结,从而使他对北京人独有的气质、独有的“魂儿”和独有的京味、京韵了然于心,才使得他将心心念念的北京辖区的院里院外泼墨成一幅洇润着“京味儿”的京都民俗风情的时代的简版缩影:世态众生图、地理风貌图、自然景观图、民俗风情图。
   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态度息息相关。八旗子弟的遗风在周广源身上犹存,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资本家大少爷习性在赵先生的笔下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赵先生正是借周广源这一人物具像洞察北京人人性的软肋,鞭辟入里地透析北京人性格和心理上的矛盾性、复杂性与多重性,并由此生发关于人性的拷问。细细咀嚼,不难体会小说中的“京味儿”中也蕴含了传统的民俗传统文化与美食文化。闭了眼,仿佛让人能闻得见全聚得挂炉烤鸭的芬芳,品味出东来顺涮肉的香嫩,咂摸出万居兴包子的味道,体味到天福号酱肘子的绝美。
   小说中北京方言俚语的活用,展现了赵兴华先语言艺术的本色、北京内在的文化神韵,彰显了北京方言俚语的蓬勃活力。小说中的北京俗语、口语比比皆是。比如,第一章中周广源向陈燕春叙说鉴别真假汉玉绝招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明面儿上摆着的玩意儿,真正的汉玉没有,都是赝品。你想想,谁敢把真玩意儿摆在明儿面上……那些赝品只能骗外行人,真正的行家里手是骗不过去的,就像我杜叔,䁖上一眼就知真假。”
   “明面儿”、“䁖上一眼”,京味十足的口语化的表达,将假汉玉的制作流程和杜父慧眼识玉的独门绝招儿描述得有色,有情,有景,读来亲切自然。这种清浅俗白的语言表达让读者情不自禁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让“京味儿”沁人心脾,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在小说中“自己个儿”“自个儿”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与书面语“自己”比起来,更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麻利儿”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六次。“麻利儿”自然比说“马上”更接京都的地气儿。这些词语虽然简短,但却更能够准确地揭示人物特定时间段特定场合下的特定心境及心理活动。
   作家笔下每一个人物由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和气质性格不同,自然也拥有独特的个性语言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小说中的每个人物语言都是个性鲜明的。杜文泉的语言粗犷豪放,孟虎的语言斩钉截铁,杜母的语言意味深长,周霞的语言尖酸刻薄,周广源的语言风趣幽默,魏大嫂的语言麻辣响亮,张秋芬的语言是淳朴暖心,韩玉萍的语言委婉随和,二愣子的语言朴实明快,货郎的语言油腔滑调……
   “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方面。长期以来北京作为皇都,形成了帝辇之下特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情趣与追求。北京人讲究体面、讲究礼仪,讲究排场、讲究气派,追求精巧精致的生活情趣;固守祖宗传承下来的尊卑有序、尊老爱幼的老规矩和老礼儿,生活态度恬淡闲适,待人接物谦逊,温文尔雅……这类“京味儿”渗透于作品中人物的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从中映射出北京人的气质、精神。在作家笔下,处处彰显着北京人的礼儿和面儿:杜文泉老家的人经常赴京来他家做客,他总是节衣缩食,热情款待,返回时要以礼相送;院里院外的人家婚丧嫁娶、添丁生病,众乡邻都会携礼登门探望安慰;院里的老辈人习惯于尊称周广源为少爷,尊称周霞大小姐。这不仅是一种习俗,而是内化成一种约定成俗的“文化性格”。小说中一些京味十足的故事情节中也蕴含着作家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鉴赏,对封建传统习俗文化理性的审视与评判。小说第三十六章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在叙说刘父去世后发丧的场景时,杜文泉不仅自己披麻戴孝,陪着刘长禄给吊丧的人磕头谢孝,并且让陈燕春和孩子也都穿重孝守灵,还找来和尚做道场超度逝者亡灵。前来吊丧的南城军管会主任孟虎,入乡随俗,不仅在刘父遗像前三鞠躬,而且悄悄塞给杜文泉十元前,叮嘱杜文替给老人买点纸线烧烧。用杜文泉自己的话说,这不是封建迷信,死者为大,这礼节是生者对逝者的敬意与尊重。赵先生正是通过这些细枝末节对北京市民俗文化深入发掘,将民族性格、民族命运、民心民愿、时代潮流的推进予以艺术化地呈现。
   赵先生对“京味”的开掘,可谓是倾注了他的全部心思和深厚的情感。作品中的“京味”正是作家主观情愫与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描绘。以北京话写新中国北京的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写京都的子民、北京的景物、建国后北京的振兴、北京的风俗习惯、北京的人情世故,也写出了中华民族、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对北京人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潜移默化的滋养与洇润。纵观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北京文化底蕴的揭示和北京方言的娴熟运用,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京味儿”语言艺术。
  
   三、入木三分,精雕细刻展风骨
   这部小说中,作家以精雕细刻的传神笔力,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站立行走的人物有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战功显赫的战斗英雄,有开明的社会民主人士,有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不泛带有历史问题的灰色小人物。或者粗枝大叶的素描勾勒,或者入木三分的精雕细刻,都能让读者仿佛能真切感受到作品中一个个人物的脉动与心跳,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体察着他们的内心需求。同时透过周家院里院外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体味到京都子民特有的精神与风骨。
   杜文泉,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军人出身的他,性格刚烈,爱憎分明,侠肝义胆,心胸坦荡,光明磊落,重情重义,疾恶如仇,耿直率性,粗中有细,刚毅果敢,深谋远虑。心怀家国天下事,不因浮荣绊此生,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铸。在南街派出所所长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处处以大局为重,时时心怀街道百姓,以他的高尚人格和模范言行在百姓心中耸起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丰碑,彰显了新中国时代楷模的高风亮节。
   在作家笔下,杜文泉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绝非高大全式的人物。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人性弱点。他脾气火暴,有时又执拗偏执,固执己见,专横霸道。初回北京的时,一见自己心心念念的初恋情人与周家的大少爷周广源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便怒发冲冠,横目冷对,拔枪相向。北京男子汉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强烈自尊,让周广源成了扎在他心头上一根难以拔出的刺,对其常常心存戒备和敌意,水火难融。但为人处事,他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当周广源真的遇上了难缠事、麻烦事,古道热肠的他绝不袖手旁观,总是挺身而出,援手相助。这也让周广源恨之不起,爱之不能。他知恩图报,感念师父培育之恩,感念魏全友的救命之恩。他尊师重道,敬师如父,视刘长禄为手足兄弟,促成了刘长禄和张秋芬的婚事。为报答救命之恩,他想方设法让有历史污点的魏全友进了公安系统,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公安战士。在魏全友牺牲后,他又慷慨解囊,扶危济贫,帮魏家大丫头、二丫头安排了工作,并竭尽全力促成了魏大嫂和二愣子的婚事,让魏家又过上了安宁祥和的生活。战争年代,烽烟与战火炼就了他的铮铮铁骨。和平年代,他不倨功自傲,再立新功,正是像他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新中国的历史。

共 1135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编怀才抱器正在慢读《院里院外》这本小说,未完,好在前些日子聆听了赵兴华先生的创作谈,大致有点了解,所以只好以瞽者摸字了,见谅。非常欣赏本文作者对这部小说的概论部分,宏观地概述了作品的内容并升华了小说的人文高度。作者以四个标题来赏析这部小说,提要切骨,鲜明深刻。一、暗脉汩动,设下伏笔。这个部分,作者重点抓住了骨架叙述了龙凤玉杯得失始末,将这个故事弄得院里院外风云变幻。作者提携有方,拿捏精准,把握贴切。二、京味写实,精雕细刻见功夫。一地风情,并非有故事来诠释,这个部分,作者抓住了北京味来鉴赏,点赞作者本源于京漫溢时代的技法,尤其是赏析者对文章的京腔也有深切地道的把握,让我们看到鉴赏者的水准。三、刻人透骨。作者将杜文泉等重点人物一一做了赏析,求其形传奇神,提炼来自原著,概括提升高度。作者也将原作中的女人系列形象做了罗列,简述了形象的意义,把握作者的女性观,具有看人物的深度。四、时代的简版缩影。一部作品的时代意义,并非是涉及,如果作者不能站在创作高度上,就写不出时代之音,但这种声音的呼唤,又必须是来自生动的人物,是细节诠释的力量。这一点,也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思想分量。正是如此,小说人物是在每一个时代节点和进行中的,人物身上带着时代的烙印,如果是诠释,我们觉得那是教科书,而原作表现的是家国情怀,这是非文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作者的赏析是站在文学的瑶台上的,并非是传声,从这一点看,本篇赏析就有了提纲切要的意义,可作为导读原作的概论。这篇是,写法规范,有概述,更有条分缕析。从线索矛盾的展开,到地域特色的剖析,从人物形象的解剖,到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作者统揽全局,精于把握,很好地驾驭了这篇赏析。从文学作品的赏析要求看,几个点的选取,不仅符合原著,而且拿捏精准,显示了作者对作品的深度和高度的把握与理解。这篇是的意义还在于给读者留白,提出了很多问题,供阅读思考。语言从容,驾驭从顺;布局全面,架构合理。赏析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驾驭全篇的能力,显然作者游刃有余。作为赏析,对作者而言是一种批评,这种批评是肯定是给一个道理;对读者而言,是一种引导,是给一把开启阅读的钥匙。从这两个角度看,本篇的目的都很好地达到了,可以说是一篇不错的鸿篇索引。不乏思想,不少生动,很难得了。作者的评论语言精美犀利,概括力强,具有厚度与张力。推荐赏读,据此切入所赏作品之肯綮,求其真味。【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09001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200106第0001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5 18:13:54
  怀才抱器曾对“心香一瓣”这个词语爱之甚痴,看到这个词语的妹妹叫“心花一瓣”,眼前惊花,看见这篇赏析,不敢编辑,但心向美好,愿学习而得,于是写了一些废话,请心花一瓣社长见谅。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纷呈,谨祝在柳岸创作快乐。顺问冬暖。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老百        2019-12-05 18:54:08
  向心花一瓣问好,柳岸花明社团欢迎你。
   为便于联系,请加柳岸文友群QQ:858852421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9-12-06 08:03:19
  一篇赏析,实属蠡测管窥,只想抛砖引玉,不曾想引来了怀才抱器老师的千字美评,让心花感激涕零。心花在此敬茶。祝威海老乡冬安康泰,万事顺意。谢谢!
回复2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9-12-06 08:09:43
   从驻足江山那天起,心花只想借江山这一平台,绽放一瓣心花,点缀江山风景。非常感谢怀才抱器老师的精心编评。这是对心花的鞭策,也是对心花的鼓励。愿有机会向老师学习请教,。相信寻梦的路上有老师的提点与引领,我寻梦的脚步必将越走越踏实,脚下的路必将越走越宽广。问好,祝安!
回复2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9-12-06 08:12:34
  感谢老百社长的循循引领与大力荐赏,让心花在寒冷冬日收获了暖暖的感动。心花敬茶。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06 06:45:19
  这篇赏析写得很专业,覆盖面广,评述得体,有见解,是导读,也是见识。掬心花一瓣,闻香字万言。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2-06 21:43:49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4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9-12-10 07:55:14
  感谢柳岸。感恩江山。心花定当以笔为犁,躬身前行,不负时光,不负期望,追梦,寻梦。
回复4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9-12-10 07:59:11
  非常感稿怀才抱器老师的抬爱与谬赞。专业谈不上。一部好书,细细的品过了,留下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管见拙识,多多指正。问好,祝安。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12-10 14:16:03
  需要多少精力,费尽几多心血。这篇赏析,凝聚了作者的才智,驾驭从容,字如刻刀,切中肯綮,且文采不减,精品当之。
怀才抱器
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1-07 08:12:02
  赵董事长的《院里院外》的确值得一读值得一评。恭喜佳作入绝,祝贺心花一瓣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6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20-01-09 18:42:40
  《院里院外》的上部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相信下一部更加精彩。感谢源北武戈老师驻足留芳。
7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20-01-07 10:29:47
  《院里院外》这篇赏析,从小处着手。论据详实,立足文本,恰当引用,赏析了原作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阅读与写作借鉴。为人而文,以人为本,情真意切,由此及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通过联想,打开思路,行笔千言;通过类比,比喻、形似等材料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见解独创。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使评论语言更具有生动性。赏析逻辑思路清晰,表达顺畅,角度客观,赏析全面,有理有据,主次分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再现了原作的风采。以它鲜明而有厚度的主题,丰蕴的内涵,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堪称绝品,力荐赏析!
回复7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20-01-09 16:28:11
  赵先生的《院里院外》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一篇赏析文章只求能品得小说的真味,不负赵先生十六年的倾心孕育,五年的辛苦笔耕。心花但愿这篇赏析能抛砖引玉,引来大家的指正与引领,引来江山同仁对这部小说的真知灼见。感谢绝品组的精心编评。心花定当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1-07 11:32:20
  祝贺心花一瓣社长这篇赏析入绝,当之无愧,名至实归。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20-01-09 16:22:24
  这篇赏析能有幸入绝,这得益于先生的启迪与引领。得益于先生的鞭策与鼓励,得益于先生的锤炼与斧正。每每念及至此,心花除了感念就是感动。在江山遇上您,真好!
9 楼        文友:菊惆        2020-01-08 12:23:44
  从整体布局到人物分析都拿捏得很精准,说到观者的心坎上了。如果能进一步窥探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点和层面就更好了。问好。
王者的忧伤
回复9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20-01-09 15:58:12
  赵兴华先生的《院里院外》,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况味。这部小说,想必菊惆老师一定也细细品过,愿与您倾心交流,倾听你对这部作品的真知灼见。感谢拨冗跟评。祝安,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