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守】冬日暖阳(散文)
一
冬风不解风情。似变脸的女人,不再盈盈笑语慈眉善目,反而狰狞可怖凛冽刺骨。这时节,树枝恹恹地毫无生气,偶有挂在枝头的树叶也蜷缩成卷儿,颜色一例地枯黄,像耄耋的老人暮气沉沉。
十二月的大地一片萧瑟凄凉,草木凋零,冰封湖河,候鸟南飞,整个世界都陷入一种寂静无声的阵痛中。
清晨夜色积聚的雾寒冷积聚的霾在大地肆虐,看不清人影,车辆在路上往来射出的灯光忽明忽暗,“列列寒风起,惨惨飞云浮”,一阵风吹来不由使得人浑身紧缩,呵气成霜,空气中弥漫着乳白色的气息。地上昨日的积水已凝成冰层,踩一脚只听见“咯吱咯吱”的声响,远处的高楼影影绰绰,昏黄的灯光照射进空气里泛着淡淡的光晕。
天亮得晚,如同迟到的约会。当东边天际里一缕阳光斜刺里射了过来,晨雾似乎有些疏松,有些缥缈,渐渐的在移动,那雾和霾,在阳光的催促下,极不情愿的渐次的轻轻隐去。一切变得清晰起来,一切显得明朗起来,那山,那树,那林,那矗立在天地间高高的塔架,那空旷的原野,眼看着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金黄。
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的时候,一股暖意便升腾起来,屋里麋集的阴冷潮湿变得越来越稀薄,渐渐地阳光充斥了整个屋子,起床的时候到了。乘着这明媚的亮光,几乎家家户户皆争先恐后洗衣搓被单,翻晒被褥,阳光是有味道的,晚上躺在接受了紫外线曝晒的被窝里,郁香浓烈,连做的梦都是那般的甜。
冬天泡一壶茶坐在院子里,阳光轻柔地洒在身上,品味着一份悠然、恬静,读一首温情的诗,和岁月来一场酣畅的圆舞曲。
岁月悠悠,往事不必萦怀,生活有时应该做着减法,减去烦恼、忧愁,活的轻盈丰盛,才不负年华。
二
冬日里阳光依然是温暖的,漫步在园中小道上,一缕明亮的阳光从树丛中映照在我的脸庞。我展开双臂,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我情不自禁朝着阳光的方向走去,闭上双眼,感到冬日里的阳光的美丽慈祥。
小时候我经常会让母亲给我掏耵聍。母亲和我坐在冬日暖阳的院子里,看晴空上变着模样的白云,云很低,低的似乎触手可及,我真想抓一把闻闻它的味道,是否和阳光般清香扑鼻。母亲拿着一根牙签,轻轻地探进耳朵里,一番搅动便掏出些许耵聍来,听到那搅动的声音,我禁不住一阵痉挛,深恐把耳膜刺破了,可是母亲总是恰到好处地掏出而一点不伤及耳朵。
冬日和煦的阳光容易营造出一种甜蜜的感觉,因其可贵故更值得珍惜。
母亲爱晒太阳,就像花儿喜欢迎着朝阳一般,每当这时,我也静悄悄地绕到母亲身后,蒙住母亲的眼,母亲咯咯地笑着,知道是我,把我的手拿开,握在手心里,母亲的手粗糙暗沉,手背上有长长的裂缝,那是冻疮,我摸着冻疮问母亲:“疼不疼”,母亲摇摇头,说道:“习惯了”。我心疼母亲把她的手拿到嘴边呵气,好像这样就能把冻疮治好般。每当这时,母亲总是一脸幸福的微笑。
小时候,每年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起一大早,到厨房忙活起来。记忆里母亲起的特别早就只有冬至这一天。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冬至吃汤圆。而母亲格外隆重地给我和姐姐过冬至。母亲前一天买好汤圆、肉包子、糍糕、年糕、韭菜盒子,冬至一早就开始煮汤圆、炸肉包子、炸年糕、炸韭菜盒子,等做好后再唤醒我和姐姐。母亲柔声说道:“快起来吃早点了,不然过会上学就迟到了。”我和姐姐在睡眼惺忪的状态下开始吃汤圆和肉包子等食物。我最喜欢吃的是肉包子,而姐姐最喜欢汤圆。母亲通常是不吃的,我问道:“妈妈你怎么不吃?”,母亲说道:“这节日是给小孩子过的。”那时我们不懂其实是因为家庭不富裕,母亲把能省的都省给我们了。我和姐姐吃完就奔上学校,留下母亲一个人收拾碗筷。
母亲就像阳光般把温情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我身上,她发着光发着热,她照耀着我,却把自己忘记了。
我曾经对自己说过,如果母亲老了,走不动了,我会背着母亲到院子里晒太阳,给她淘耳朵,给她暖手,用余温温暖她饱经沧桑的心。
三
风凛冽刺骨,阳光明媚和煦,这冬季里每天上演的冷和热交替演出,颇像戏台上的白脸和黑脸,你方唱罢我登场,给人一种酸爽的感受。
西北的太阳升的晚,如羞涩的小姑娘脚步轻盈缓慢,当我闹铃响起的时候,望向窗外,还是一片漆黑的朦胧。我起床、洗漱、关门,骑着电动车赶往单位的时候,天色依旧暗沉。通常只有当我离单位仅一里路的时候,世界才明亮起来,每天如此,似乎时间和我心有灵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除了一种冷冽之感,便是通体的清新,一天的生活从此拉开帷幕。
单位处在一片公园里,公园很大,单位处在中央地带,像是众星拱月。每次出入单位都要经过风景美丽的公园。公园平日里人头攒动,人们在跑步、打篮球、打乒乓球、跳广场舞,一片湖水波光粼粼,澄澈透明。绿草茵茵、杨树直挺、梧桐粗壮,柳树依依,到了冬天自然这一切景象不复存在———偶有零星的人群在长跑,湖水已结冰,草木呈枯败的黄色,各种树木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光秃秃的枝干寂寞的伸展着。这冬天不光是人受罪,似乎大自然也在受罪。只有到中午时分,暖阳的照耀下才有着一丝生气———来往的人多了,谈笑风生,步态轻盈。树木饥渴的吸收着阳光,进行着光合作用。还有些鸟类飞到冰面上寻找着食物。冬日暖阳是那么的温暖美好,人离不开阳光就像鱼离不开水般。
周末,无需早起,我只等到阳光射进我房间,美妙的时光的韵脚翩翩起舞之时,我才睁开眼睛,浑身舒坦,惬意感溢上心头。
我煮一壶咖啡,看见冒着的热气袅袅娜娜升起的时候,心情也跟着变得曼妙。我曾流连过星巴克,看着一群群人端坐在椅上,一副悠闲静谧的感觉。从此,便也爱上了咖啡,它带来的不是味道上糯糯的苦涩感,而是一种心情——享受生活的感觉。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那便在这袍子上绣满精致的花纹,让袍子更加生动、优雅从容。
时光的长河中,需要的是慢慢地品味。人生如戏,戏分酸甜苦辣,哪种滋味都不可或缺。当品味苦时,不要气馁,曙光正在前方;当品味甜时,不要骄狂,心态平衡好,前方或许有着看不见的暗礁。秉持着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幸福感才会永久陪伴着你,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四
冬日不可缺雪,前几天银川下了一场零星的小雪,初时洋洋洒洒,漫天飞舞,以为会是场大雪,谁知下了半天便戛然而止。因为冬日的暖阳把雪扼杀在摇篮当中,我不禁暗恨了暖阳一把——打扰了我看雪。
雪是一种精灵,看着那飘在空中的白色莹亮的雪,有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如佛教的梵音、如殿堂里的钢琴曲,都是一种沁入心脾的宁静感,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劳碌了一年的生活到这里按下了“暂停键”。歇一歇吧,来和大自然来一场亲密的接触,洗涤心灵、明亮眼睛,愁情烦事都忘掉,来年再努力生活的更精彩。
小时候,母亲会在冬天的时候给我和姐姐织手套。母亲的针线活极好,那细细密密的毛线经过母亲的一双巧手变成了可以抵御严寒的“武器”。毛茸茸的触感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每当上学放学时,戴着它,如同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那般的宠溺、温暖。
小时候,每当下雪天的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会堆雪人、打雪仗。脸上红扑扑的像苹果,手上冻的像萝卜头,但是浑身还是有使不完的力气。雪相比于雨更让人欣喜。而当兴高采烈地玩耍完以后,回到家,有着一盆炭火盆等着我。那烧的通红的炭火盆释放出强烈的热气,炭火赖烧,一盆炭火可以烧几个小时,而当烧完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早已暖意融融了。
下雪后,总会出现暖阳,父母亲和我总会又出来晒太阳,父亲在筹划着明年的生意,母亲在织着毛线衣,我则是揉搓着雪团,然后向很远的地方掷去。阳光下,这般温馨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