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寂静的村庄(散文)

精品 【丹枫】寂静的村庄(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38发表时间:2019-12-08 21:38:17

【丹枫】寂静的村庄(散文)
   每次回家,都很少碰见熟人,更难看到三五成堆的人在一起聊天,家家大门紧闭,户户门前无声,就连鸡鸭狗猫也不见了踪影,整个村子寂静的有点吓人。
   前几天回家,依然如此。从村头到家里,要穿过一条“L”型街道,路过十几户人家,硬是碰不见一个人,直到开锁推门,才看见一辆三轮农用车“突突突”地停在了路旁,一位精干消瘦的老人笑嘻嘻地坐在驾驶座位上问到:“积会你回来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本村一位叫哥的老人,便赶紧迎上前,边递烟边问道:“是劳娃哥呀,我刚回来。你这是要去哪里?”“我到地里干点活。”说着,从车上下来,满身尘土。我急忙朝院子里喊了一声,已经进门的妻子又折了回来,一见是熟人,一边热情问好,一边请到院子里坐。
   “不进去了,我还忙着,说几句话就走。”劳娃哥热情地推辞。我看着他身旁的三轮车,既敬佩又惊讶,都快八十岁的人了,还能自如地开着它跑前跑后,真的不敢想象。就接着刚才的话问:“你都这岁数了,开着它能行?”他笑着说:“没事,哥身体硬朗着呢?又不出远门。”说着,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支着身子,很灵巧地下了车。“这次回来是停几天呢,还是……”“不停,回来看看,下午就走。”他叹了口气说:“也是,现在村里很冷清,呆着也没意思,哪有城里热闹?”我接着问:“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是呀,几乎全出去了,就剩下老人和孩子。”我更加疑惑:“那地里的活咋办?老人可干不动呀!”“平时也没啥活,都是果树和苗圃,活忙时,叫孩子们回来集中干就行了。”说完,又灵巧地坐上车。“你们回吧,哥还忙着呢”。便一踩油门,向着村外的方向驶去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心情极不平静,关于他的诸多往事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里。
   劳娃哥,大名张建业。从我记事时起,就是生产队队长,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种地务农的经验技术。每次分工派活,他都能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和每个人的能力大小,结合实际地分配到人;每次开大会,他都能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把上级精神传达到位,并一针见血地指明劳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补救措施;每次遇到需要决策的事情,他都能提出最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比如分粮食、分柴禾之类的事,到底是按人口分好还是按总工分多少分好,他提出的方法,总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每次遇到技术性极强的活,他总是挑头把关,亲力亲为。比如每年收麦时节的麦秸摞垛,他总是站在最主要位置把握着麦秸垛的形状和高度,保证做到不偏不倚,雨水浸不透,大风吹不倒;每年的敲锣打鼓,他总是起到引领作用,一招一式,一平一仄,都以他的动作为准,声音嘹亮,高亢激昂。
   生产队解散后,他第一个承包了村里的一百多亩地,种上了西瓜,以他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精心呵护,科学务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第一个跨入了发家致富的行列。
   后来,他的孩子们一个个考进了城,参加了工作,他也真正地轻松了好几年,便组织有音乐特长的村里人,成立了秦腔自乐班,隔三差五在村头村尾自娱自乐,只要谁想唱两句,都可以一展歌喉,吸引得男女老少都有了兴趣,从早到晚跟着学,有事没事唱两声。不为别的,就是图个快乐和热闹。
   在我的记忆里,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非常热闹,有他在的地方,就充满了智慧和向上的力量。如今,和他同龄的人有好几个走的走,病的病了,自乐班也因人员不齐唱不起来。加上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一些上学的孩子。他只好把主要精力放在地里。老当益壮,发挥余热,既创了收入,又锻炼了身体。尽管孩子们一再让他们不要去地里干活,可他们谁能闲得住?依然乐呵呵地忙前忙后。
   这就是我可亲可敬的农民大哥,只要不倒下,即使年龄再大,也不会闲着,向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收拾完屋子,打扫完院子,晾晒了被子,看看时间尚早,便和妻子向村北走去。依然是家家大门紧闭,偶然碰到几个放学的孩子,也根本不认识我们,陌生地从身边擦过。当年的村庄可不是这样,哪有大白天关门的?非但如此,还常常笑话城里人一进屋就关门,邻居当了好几年,竟不知道人家是干什么的,真是有点不大相信,可事实就是如此,老死不相来往,是城里人最真实的写照。如今,农村也成了这样,不知这是一种进步还是落后,不得而知,但我总觉得,这是在封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淡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错,现在村里年轻人是少了,只剩老人和孩子了,但不至于他们也不交往呀。想想当年,哪有这等事。除了白天干活和晚上睡觉,几乎满街道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不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说正事,或讲笑话,或开玩笑,就是蹲在一起吃饭,你夹口我的菜,我尝口你的饭。尤其是夏天的夜晚,整个场院如同一个大家庭般的和谐热闹,人们各自抱着凉席,一起铺在场院,大半夜地乘凉聊天:有讲故事的、有问长问短的、有关心老人的、有请教问题的,没有遮遮掩掩的事隐藏,即使有点矛盾和别扭,也经不住在一起的开到说和,马上烟消云散。就连那些怀中抱有孩子的妇女,也三三两两地坐在自家门前,摇着蒲扇,隔得老远,长一句短一句地嬉笑说话,直到夜深人静,才起身回屋。那场面,那和谐,那热闹劲,真的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是现在,怎么变得如此冷清,冷清地有点不可思议。
   刚一出村,就看见村东的一块空地,已经成了叫不上名字的花卉苗圃。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样子,但依然能辨得出哪一块种过黄瓜,哪一块种过西红柿。想当年,这块地是村里的菜园子,每到上午快做饭的时候,热闹的像集贸市场,人人提着篮子来这里买菜。我每次都跟在母亲后面,边走边搜寻着地里的黄瓜和西红柿,常常乘看管园子的老爷爷不注意,偷摘黄瓜或西红柿。虽然被母亲训斥过好几次,但心里依然想着,只要老爷爷没发现,也算值了。可我哪里知道,每次偷来的战利品,都在母亲买菜时算在了账上。我很纳闷,那么多人买菜,老爷爷那么忙,他不可能发现,一定是母亲要求算在账上的。为此,我私下里埋怨过母亲,可心里却一直觉得母亲有一种可贵的人品在感召着我,影响着我。
   绕过当年的菜园,顺着道路朝北走。从前的泥土路早已变成了水泥路,路旁的果树地里偶尔有人在干活。不用说,都是些像劳娃哥一样的老人在忙活,因隔得太远,看不清是谁,也就无法打招呼,只好继续朝前走。不为别的,就是想寻找一下从前的温暖。
   从前的小石桥还在,依然是那个拱拱的样子,只是没有了哗哗流水的小偃河,河床也被夷为了平地,光滑平展的几块大石头也不见了踪影;四周除了落了叶子的果树外,没有一点当年的情景。当年的小石桥,可是个非常热闹和充满浪漫情调的地方:男人们在河边挑水,女人们在河边洗衣,一个笑话,逗得整个小石桥都羞红了脸,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伙子,有事没事地给小石桥边跑,不为干活洗衣,只图见面说话。就连我们这些小学生们,也常常跑来凑热闹,把拔好的猪草,在河里洗干净,晾在岸边。然后,一个个跳到河里,摸鱼摸虾,嬉戏玩耍。好像所有的快乐和浪漫都集中到了小石桥上,一天不来,心里就痒得慌。可是现在呢,怎么变得如此的冷清和荒凉。
   我们不再往前走了,我怕越走越感到失望,越走越勾起我当年的回忆。
   是的,农村的面貌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可是,打工潮的到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离开了村庄,让更多的老人过上了孤苦无依的生活,让更多的房子变成了空巢,让整个村子变得越来越寂静,失去了生机。
   我不知道如此发展下去,村庄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这种空巢的现象,寂静的情景会持续多久,但有一点我是坚信的,那就是随着农村政策的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定会回来,他们会用勤劳的双手共建自己的美好家园,还村庄一个家人团聚,和谐吉祥,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这样的生活不会很远,这样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而且一定能够实现。
   离开村庄的时候,依然没有碰到几个熟人,但我的眼前分明又浮现出很多熟人,他们正以当年的情景,以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繁荣景象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0一九年十二月七日
  
   (丹枫原创首发)

共 32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一次回老家,几乎没有碰上熟人,而这一次将要进家门时,才看见七十多岁的老娃哥开着一辆三轮农用车停在路旁,两人打过招呼,作者也知道了村里冷清是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农忙时才回来。老娃哥开车离去的背影,让作者想起了关于他的诸多往事。曾为生产对账单她迎来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村人的尊敬,生产队解散以后,他用自己聪明的头脑与和辛勤劳动,第一个跨入了发家致富的行列,还组织村民娱乐。曾经热闹非凡的村子,如今却变得冷冷清清。村庄外,一些菜地变得空旷,小石桥也没有了哗哗的流水声,四周除了落了叶子的果树外,没有一点当年的情景。作者越往前走,心里越是失望,农民的日子虽然好了,可这种空巢的现象,让作者十分担忧。内心却希望与坚信,随着生活的提高,农村政策的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定会回来,他们会用勤劳的双手共建自己的美好家园,还村庄一个家人团聚,和谐吉祥,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农村现象,值得深思,故乡情结,温馨温暖!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2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12-08 21:39:09
  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农村现象,值得深思,故乡情结,温馨温暖!又一篇佳作呈现,为你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安子川        2019-12-17 16:31:19
  谢谢老师点评
回复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0-01-03 17:15:27
  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