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牛栏往事(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牛栏往事(散文)


作者:情系山水 童生,95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3发表时间:2019-12-09 08:43:40


   离我村落三、四华里的东边,是一排海拔高度不足百米的黄土山。高低起伏的群山,既朝着南北两端无限绵延,也朝着日出方向的纵深地带无穷蜿蜒。
   东面黄山群的坡地、山坳,拥有地大物博的草坪地貌。牛耕时代,是周边村庄天然放牛的牧场。
   山脚下,顺着山势的走向,是村里老前辈盖的一间人字形砖瓦房。这幢房子就是我村的公用牛栏。
   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村里很多家庭居住房屋的条件都没有青砖黛瓦。就是与邻村土坯牛栏房相比,我村牛栏的建筑可谓“高档”。牛栏虽无气宇轩昂的派头,但在那个普遍贫穷年代,青砖黛瓦的牛栏建筑已够豪华奢侈的了。
   村牛栏的钱来自哪里?听村里长者说,来自与邻村打官司赢的钱。
   很久以前,我村河边有一块旱地被邻村觊觎。旱地位于两村交界地带,不知什么候,邻村人在那建了一座锻烧砖瓦的柴窑。每到岁末年首的农闲时光,邻村人就会利那个柴窑的优势,大力发展本村副业——烧上几窑的砖瓦。
   烧窑的燃料为松树木柴。松柴来自河对岸山林中大规模的“批山”(以前上山砍松树,事先会同山场人员谈好整座山上的木柴价钱,付款后,就拥有了这山所有木柴的砍伐权,这就是当时的批山之说)。大量从山上砍伐下来的木柴,邻村人将其堆放在窑边,但也有部分的木柴超越了边界,堆到了我村土地上。先是少量的堆积,后来得寸进尺,连窑里烧出的砖瓦,也堆到我村的土地上。久而久之,邻村人说这块地是他们村的。
   我村人听到风声后,有一位睿智长者,便在松材堆积下方隐蔽位置上写上一个“清”字,取之我村祠堂的首字。法官来了,经过一番现场勘查,从底部翻出来的松柴上发现“清”记,便说是我村的。赢了官司的木柴和砖瓦款,我村建了祠堂,剩余的费用建了山脚下的那间牛栏。
   村里的牛栏建起来了,它既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村里耕牛集体生活的安乐窝。牛栏的存在,意味着村里的耕牛出外谋生有了憩息的场所,有了温馨的家园,有了日出日落的港湾。
  
   二
   牛栏不高,以人头入内不碰到屋檐为限。牛栏建在距离山脚十来米的平地上,周边是三四米宽的荒土,荒地边上才是水稻田。
   牛栏占地面积不大,可能也就二、三百个平米。牛栏坐西朝东,东面中间开有两扇木门,大门正对着黄土山的豁口。豁口本无路,只是牛群踩踏多了,便成了一条光滑的山坡路。
   春耕结束后,黄牛便进入农闲时间。某日早晨,村民在接到村队长指令后,各家各户的黄牛就会牵到山脚下的牛栏内集中。统一放牛的序幕,便由此拉开。
   有关放牛的事项,早已在村民大会上作了相关规定。放牛作息时间:早上七点半牛群必须赶上山,下午五点后牛群才能赶下山。
   放牛的顺序,一般都是采用抓阄的方式。为何要采用抓阄确定,这里面有一个利益链条无法对接问题。前一天晚上,牛群居住在牛栏内产生的粪便,归第二天放牛的村民采收。而刚刚轮上第一天放牛放的村民,是无法获取这款“福利”的。
   放牛,是那个年代的一项集体活动。所谓集体放牛,就是每天派一户的人员将牛群赶到山上去吃草。所有放牛户参与轮流,循环作业,直到农闲时光结束才临时解散放牛季。农闲恢复时,又是新一轮的放牛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在我眼里,这个有限循环、无限往复的放牛活动是成功的。在乡村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我的童年时代曾跟随奶奶放过二次牛,后来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陪她老人家放牛的机会就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这个过程让我很忧伤。可这段经历,却让我知道了成功往复的几个横截面,谁也不知这样的成功往复,复始了多少回,循环了多少年。这样的集体生活,进行了多少回,产生了多少代。
   互相帮助,方可踏上成功之路。村里的放牛活动,不用条文约束,不必奖惩处罚,不消舆论监督,一切放牛行为都是自觉热行,善始善终。所有的过程都是各自凭着良心做事,过程再悠长也不变色,年代再久远也不变味,这就是乡村的团队精神。一段可人的佳话,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处动人的景致。
  
   三
   从牛栏内将牛放到山上去,一般是各户的男人肩负,但有时男动劳力不能出勤,便由女人担当。
   放牛前的劳动活是辛苦的。早上出去、傍晚归来的路上,肩膀上都要挑着重担。
   轮到我家放牛时,天刚蒙蒙亮,奶奶就挑着大而深的一担大箕蔸,前往山脚下的村牛栏内捡拾一坨坨遍地开花的牛粪。无论一枚牛粪是否完好无损,还是单块牛粪尸骨遍野,奶奶均是小心翼翼地将牛便装入箕蔸。箕蔸超载时,奶奶便用铁锹夯实,以此提高牛粪成员的凝聚力,生怕挑担回家的路上,个别调皮的牛粪离队叛逃。
   黄牛在山野里狼吞虎咽饱餐一天后,群居在牛栏内。黄牛经过一宿不停地咀嚼、反刍,以及肠胃持续蠕动吸收与消化,第二天还能捡到两担满满的牛粪。
   湿牛粪含水量不算高,但装满一担的牛粪也很有份量,每担可能有七、八十斤重。这对奶奶一个年迈的小脚女人来说,可以说是不轻的负荷,更何况还要行走几里路。虽然都是从田间小路通过,没有一处上坡路,可奶奶挑粪回家时,路上总要歇上几肩。每次歇肩的时间又极短,稍微松了一口气,就又要挑着担接着赶路。挑到家里空出箕蔸后,囫囵吞枣般用完早餐后,就又要挑上箕蔸,匆匆忙忙赶往牛栏。牛一刻没有从牛栏内走出去,便是奶奶一刻也放不下的牵挂。
   捡牛粪比挑担要轻松很多,但要忍受臭气熏天的疯狂袭击,这也不是一个好差事。捡牛粪的时候,是不能打开牛栏门的,进门了就要立即关上,否则黄牛会一窝蜂地跑出去。牛栏虽有两个小窗户,但窗户一律朝西开着,通风性能差。黄牛在牛栏内过夜时,窗户也必须关好,以防止野狼入室吃了牛犊。
   村里三、四十多只成年黄牛,聚集在不大的空间内,经过一宿的排泄,粪屎遍布的空间拥挤到没有落脚的地方。牛栏内历次残留的粪便,加之屎液的深层土壤渗透,在长期无水冲洗的情况下,粪屎发酵腐烂的气味,聚集在室内,产生浓度极高臭味。
   每次捡粪时,粪臭常让奶奶反胃,甚至呕吐。人尿中有百分之二的尿素含量,而高浓度的牛尿中不知含有多少尿素成分,可它所挥发出来的氮肥物质,如同氨水裹挟其它混合气味的作用一样,不仅强烈刺激着拾粪人的鼻腔,引发奶奶呼吸系统不停地咳嗽,而且,它还像无形的光芒一样,刺得奶奶睁不开眼睛,即使奶奶有坚守阵地、顽强抵抗的意志心,可奶奶的感官——眼睛不争气。不是背叛的眼睛太软弱,是面对的“敌人”太强大,是浓度极高的屎液气体熏得奶奶泪水长流。
   受不了的时候,不得已的奶奶,便会临时终止捡粪几分钟,快速跑到山脚下那个水池处,用她那满是粗糙纹理的双手,双掌合成一把小勺,掬一把清澈的山泉水,浇在脸上,借此试去浊眼眶中朦胧的泪痕。紧接着又是一个急转身,快速奔赴“岗位”,将自己矮小的身躯又一次熔进了臭气熏天的牛栏内……
   在那个自给自足的年代里,平凡而普通的牛粪获取,对一个老农亲力亲为的接近,是那么大的“伤害”。可普天同爱的老农,没有谁会抛弃它,从来就没有一人对它敬而远之。反而在一代老农心目中,把牛粪看成是价值不菲的翡翠,看成是肥料广场不可多得的邂逅与恩赐,看成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一方绿洲。
   在乡村广袤土地上占一席之地的牛粪,它与猪肥一起,共同成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孪生姊妹,一起构筑着农业大厦的基石,一起描绘着乡村靓丽的蓝图,一起憧憬着农民生活的美满。与所有农家肥的功能一样,牛粪是农业丰盈的命脉,是农村丰收的前景,是农民解决饥饿的希望。
   牛粪的作用岂能小觑,在那个没有化肥全副武装农作物的年代,试想,没有牛粪的血液注入,没有牛粪的真情演绎,没有牛粪的倾情辅佐,脸黄肌瘦的农作物,凭什么发育齐全,凭什么有肢又有脚,将茁壮成长的成熟身躯,孕育成硕果累累的丰收美景,满足一代老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绿茵愿望?
   如今,牛栏被夷为平地,山脚下的牛栏不复存在了。没了牛栏的村庄,再也不用放牛了。牛栏的坍塌,意味着人耕牛织的时代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发展,是社会的前进,是人类的进步,值得欣喜,值得张开双手去拥抱。可是,欣喜的春风拂过之后,看着那空空如也的地方,心中还是有一种小小的失落。
   牛栏消失了,可我对牛栏往事的记忆没有消失,牛栏往事中那份和谐没有消失,那份正义战胜邪恶的能量没有消失,奶奶永远活在我心中的牛栏往事没有消失,还有,那个时代互相互助的团队精神,依然在牛栏往事中闪光、永存!
  

共 33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开篇介绍了家乡的坐落位置以及在那个普遍贫穷年代,以及提到乡村里青砖黛瓦的牛栏奢侈建筑的由来,由此牵扯出与邻村的那些陈年往事纠葛,再接下来,作者详解了那时候的农耕习俗和村里放牛的一些规定等等作为后文铺垫,再接下来,作者由面到点,详细讲述了自家放牛的那些过程。牛粪在那个年代可是种植庄稼的宝贝,在这个过程中,奶奶捡牛粪是重中之笔,可见放牛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作者娓娓道来的这篇牛栏往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末尾的那句收尾点明主旨,牛栏往事体现了那个时代乡亲们的互相互助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奶奶放牛的往事更是镌刻在作者的心目中成为一道不可磨灭的风景,充满着那份真切的感恩和怀念。作品乡土气息浓厚,凝聚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情感,佳作力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10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12-09 08:45:27
  是的“所有的过程都是各自凭着良心做事,过程再悠长也不变色,年代再久远也不变味,这就是乡村的团队精神。一段可人的佳话,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处动人的景致。”感谢作者的精彩赐稿晓荷,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情系山水        2019-12-11 20:31:18
  老师编辑辛苦了,奉茶。
2 楼        文友:何叶        2019-12-10 20:56:42
  恭喜山水老师又一征文精品!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情系山水        2019-12-11 20:33:58
  上茶问好,谢谢社长的关爱与留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