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目睹六十年人们医疗的变化(散文)

编辑推荐 【海蓝】目睹六十年人们医疗的变化(散文)


作者:霞中子 进士,7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2发表时间:2019-12-13 20:36:16


   在远古时代(即三皇五帝时代),人们的寿命比较短,其主要的原因是生活质量比较差,人们容易得病。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有心要帮助他的人民战胜病魔,他想到了“治疗”;用什么方法治疗呢?他想到了“药”;什么是药呢?他想到了草;什么草能治什么病呢?他想到了各种草一定有不同的性味,不同的性味一定能对付不同的症候。于是他亲尝百草、一一记录其性味,从而得出“味苦的凉;味辣的热;味甜的补;味酸的开胃”等等经验来。这些经验又经过多年的治疗实践和反复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规律性来,使之形成了伟大的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可以说,是神农的伟大创举开辟了中医的天地;神农是中医药的创始人!
   到了五帝时代,轩辕黄帝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著有《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四大医学经典之一。四大医学经典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中医之始祖。到了战国时代,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被誉为“神医”。汉末的张仲景对中医又有发展,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东汉末年华佗被人们称为神医,他曾为关羽刮骨疗毒。在晋代,葛洪对中医又有发展,著有《时后方》一书。在唐代,中医高人逊思邈,医术精湛,被唐太宗封为“药王”。到了北宋,著名中医钱乙著有《小儿药证直诀》。明代的李时珍,人称“医圣”,他长期上山采药,用27年时间著成《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700多种。清代御医吴谦,著有《医宗金鉴》,全书90卷,是一部最完善、最简要的综合性医书。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的医学著作有上千卷之多,可以说中医源远流长、根基深固,积淀厚重。
   我出生在新中国刚建立不久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的家乡是桂北的大石山区,那一带全是喀斯特地貌,被称做“石山王国”。那时那里交通十分不便,人们生病就得自己采草药来自己治疗。在我还是蒙童的时候,我就知道,生了病就得喝药,不想喝就挨大人灌药。那里群山万重,草木丰茂,是奇花异草、奇木怪藤的世界,因而又被称“草药之乡”。在我童年的时候,我就经常看见外地人到家乡的山上来采药。
   在50、60年代,我家乡人们生病,轻的只有硬扛着或自采草药自己治疗;不重不轻的就去找乡中的“土医”,向他们买些草药煎服;有点重的则到乡镇街上的中医诊所“号脉”开方抓药。那时代家乡镇上有几家中医诊所,号为“保元堂”、“保济堂”、“保和堂”等等。那时,乡镇上只有一个小小的“卫生所”,其中有个西药柜,只有一位懂西医的医生。镇上没有医院,县城才有医院。那时候县城的医院也是很小很简陋的。
   在那时代,我家乡的许多山村里都有会捡药治病的“土医”。那些“土医”从来就没有什么“资格证书”或“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行医证”之类东西,他们全凭行医的声誉和当地群众的信任。声誉是靠他们家中所挂的锦旗起效用的。那些锦旗也不乏夸张和溢美之词,诸如“妙手回春”、“医术高明”、“手到病除”、“救死扶伤”、“救命恩人”、“重生父母”、“再造爹娘”、“起死回生”、“无病不治”、“华佗再世”、“扁鹊重生”等等。他们有的是数代行医,有的是自学成才,还有的是业余爱好。
   这些“土医”平时为乡人治病,只收药品费,从不论及什么“诊断费”、“检查费”、“出诊费”、“治疗费”等等。乡人去跟他们要药,资深“土医”会先行“望闻问切”,然后再开方配药,叮嘱你怎么煎怎么服以及注意事项。“道行”不深的“土医”不会“号脉”,只问患者病况如何就开方抓药了。那些自学成才的就只凭书本所给的药方给人抓药;那些业余爱好的就只凭别人口传和自己的理解为人配药。跟不同层次的医生取药,药价是略有不同的,资历高的当然要贵些。只有家庭贫困的人和经济不周的人才去跟自学成才的、业余爱好的人取药,因为他们的药价相对便宜得多。那时候,家乡农村在医疗方面,医患双方的责任意识还没有形成,患者去跟那些土医要药回来治病,不论见效与否,不管出现什么异常反应,他们及家人都不会对医者有任何埋怨或不满,更无责怪之心,而是自信运气不好。医者也自认为无过无责而心安理得。因为自古以来,医生是最为受人尊重和尊敬的。我国古时有“三教九流之说”,我家乡人对“九流”的解释是:“一流科举二流医,三流地理四流书,五流诗,六流画,七僧八道九裁衣。”他们是把医生列在第二位,只是仅次于举人而已,可见其地位之高。
   此外,那时代家乡村子里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草药治病常识的,他们所懂的那些“单方”、“偏方”、“奇方”、“秘方”,都是历代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一般的小病都能自行治疗,不用去找医生也能解决问题的。那些祖传的“单方”、“偏方”、“奇方”、“秘方”,因年湮代远,也难免以讹传讹,有的严重偏差走样,有的缺乏科学依据,有的极具迷信色彩,有的具有危险性。
   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一直在家乡生活,我19岁之后才离开家乡。在这一段时间里我耳闻目睹了家乡人们治病的真实情况。我家乡那一带几乎全是壮族人,壮家人治病另有一套,现代人称之为“壮医”。“壮医”对一些病名的称谓与汉语不尽相同,比如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形消瘦的症状叫“疳积”;中暑叫“发痧”;严重中暑叫“羊毛痧”;筋骨酸痛叫“骨蒸”;婴儿休克叫“小儿惊风”。此外还有我无法翻译为汉语的四种初生婴儿疾病,壮语分别称做“阻”(壮语Suj)、“耍”(壮语Caj)、“敬”(壮语king)、“妄”(壮语Vaeng)。
   在那个年代里,家乡人一旦生病,要么自己采草药治疗,要么去跟“土医”要药。壮家人所用的药物有的很奇特,如用“锅底黑”止血;生吞“三角蛙”(旱地里的一种微型蛙,体为三角形)注肺结核;炖牛的前左脚食之治胃病;服“灶心土”治严重腹泄;用“文殊兰”叶子烤热了缠裹患处治扭伤等等。我知道那时家乡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土医”,一位专治骨折,另一位专治狂犬病,还有一位专治骨头卡喉,他们能做到手到病除、药到病除。如今他们都已作古,也不知道他们所独有的祖传秘方,逝世之前是否传与后人了,如果失传了,那是十分遗憾的。
   在那个年代里,我除了看见家乡人吃药治病外,还看到他们用各种奇特的方法治病。
   比如治“痧”就有“刮痧”(壮语GongqSa)、“扯痧”(壮语GiemzSa)、“挤痧”(壮语NyaenjSa)、“挑痧”(壮语DikSa)四种方法。“刮痧”是用碗边或银元蘸煤油反复刮擦皮肉的;“扯痧”是用手的食指与中指曲成钳状夹紧皮肉后拔出;“挤痧”是用两手的拇指相对用力压挤皮肉;“挑痧”是用锋利的瓷片划破皮肉放血。这些操作都是针对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的。所谓的特定部位是脊梁两边、胸脯两边、颈后两边、左右腿肚、左右小臂内侧、额头、印堂等处。“刮”、“扯”、“挤”要以见到血痕为止。
   又比如用烧热的铁锅照婴儿的头治“小儿惊风”;将热火灰拌水成糊状,装碗后用布盖口,倒覆于肚脐治着凉肚痛;将几根火柴并头同时擦燃后立即吹灭,衔于口中,吞吃其烬,以治严重腹泄;将白颈蚯蚓钻进葱叶之中封死凉干,烤后研末,吹入耳内治中耳炎;煮新鲜公鸡毛擦洗身体治“羊毛痧”和“飘蛇”(重感冒的一种,壮语BeuqCeh);
   挑破婴儿十根手指根部让其出点点血,治“小儿疳积”;让蜜蜂或野蜂蛰痛处治“风湿痛”;用刚杀死的公羊的阴囊猛擦孩子嘴巴,并迫使他大哭,治小孩口吃等等。另外,我还见过“灯芯灸”(壮语Cit)、艾灸、药薰(壮语Louh)、按摩(壮语Naenj)治各种疾病的。然而这些治法并不科学,也不一定有效,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千万不可盲目胡乱去效仿。
   此外,我还见到以迷信的“法术”治病的。例如家里有病了,就去求签问卜、去庙里烧香求拜、请道公禳解、“驱鬼镇邪”。有的去跟道公要一张画了“符”的纸回来烧了冲水喝。有的孩子头疼脑热了,就用一只空鸡笼,将锄头装进笼中,置于病床之下,再取三支香,用一小条纱纸在其中间打个结,然后插到家中神台的香炉上,祈祷曰:“祖先啊!请让我的孩子快快病好,我们一定杀鸡来祭你们,现在鸡都已准备在床下了啊!”他们对于腮腺炎的治疗则更没道理了:他们用毛笔在腮帮上写个“虎”字来治,因为虎是猪的死敌,腮腺炎的壮音近似“卡谋”(壮语GazMou),而壮音的“谋”就是猪,于是写个“虎”字在患处,其意是让虎吃掉“猪”(腮腺炎)。
   在70年代,我听说家乡发生了一件非常轰动的奇事。在离我老家不远的一个村屯叫木棉屯(化名),屯中有一位小姑娘长得十分美丽,就像庙里的观音菩萨塑像一样漂亮。那年她才15岁,一天,她在乡镇街上偶然被外地的一位游方巫婆发现了,那巫婆就用金钱引诱她去受训。过了几天,那巫婆在街上到处宣扬,说某月某日观音菩萨下凡木棉屯,给所有的人治病,只要让观音菩萨摸一下头,无论什么病都会治好的。此话一经传出,立刻引发街人纷纷奔走相告,消息传得很快很远,周围的县份都知道了。到了那一天,天未亮就有成千上万人挤向木棉屯,其中来人有百里之外的,排队排了几公里。在那巫婆的指导下,小姑娘就在家边的柚子树下,摹仿观音菩萨打坐莲台的模样,低眉垂目,双手合十。她身旁放了一个平时她家用来屯粮的大木桶,桶上写着“功德箱”三字。身边还放有一堆柚树叶子。前来求医的人纷纷往大木桶里扔钱,几十几百的不等。投币后就跪在“菩萨”前,不敢正视,那“菩萨”摸了一下来者的头,然后再给他一片树叶,来者拜了三拜就迅速离去,紧接着下一位上来,如法施行。就这样三个小时都不到,大木桶中的钱就装满了。这时后面还有上千人排队着呢!由于太轰动,消息传到乡镇派出所,他们来了三四个人,一路劝说那些来人不要上当。他们一到木棉屯就把那巫婆和那小姑娘铐起来,连同那一大桶钱一起带走了。小姑娘因为未成年,教育了一顿就放了。那巫婆和钱后来怎样处理,我就不得而知了。后来听人说,有几个受过“菩萨”“摩顶赐药”的人,病还真的好了。
   这些奇怪的治病方法既落后又可笑,甚至是愚昧的。不过据说也有灵验的哩。如果说真有灵验的,那一定是精神诱导和心理作用的缘故,简言之就是精神疗法和心理疗法。然而这种疗法是极不可靠的,有病最好是到医院去治疗。
   60年代初期,那时我7、8岁,我就听到父亲说过“合作医疗”这个词,但不清楚它是什么。60年代中期,文革开始了,“合作医疗”这个词,听得就更多了,而且我知道它是到街上买药治病的事情。那时候本大队有两位叫“赤脚医生”的人,他们经常背个印有“十字架”的药箱,每天巡迴于各个村屯之中,一旦听说某屯某家某人生病了,他们就赶过去诊治。他们其中的一位,其父亲是当地的“土医”,另一位是经过医学卫生知识培训的。他们俩一边巡村行医,一边采集和加工草药。那时大队部设有他们的办公室,他们的工资是主要是大队统筹,还有一些国家补贴的。赤脚医生的出现,解决或缓解了家乡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他们在山区农村,在普及爱国卫生知识、指导群众预防流行病、控制流行病的传染扩散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时间到了70年代中期,国家全面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我家乡也不例外,乡镇上设立了小型医院。这时,西医渐渐在乡镇扎根并迅速发展,“赤脚医生”积极推广草药治病,街上的中医诊所正常营业,形成了西医、中医、土医三家并存的良好局面,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们“有病必治”的观念开始形成并且日益牢固,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病能扛就扛,能拖就拖,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那时候家乡的社员群众大部分都参加了公社系统的“合作医疗”,所交的“合作医疗费”也不算多,大部分人还是交得起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比较困难的户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交纳“合作医疗费”也是有些困难的。1978年,农村普及“合作医疗”制度被载入了宪法。此后国家政策加大了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倾斜,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上实现了普及,农民们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了。
   时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大搞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包产到户”,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集体性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因而导致许多地方的农村合作医疗组织迅速解体。有资料显示,到1989年,全国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由原来的97%迅速降至4.8%。农民们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状况又日渐突出起来。

共 703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到现在人们仍然在研读的《黄帝内经》,从汉末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李时珍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本草纲目》,中医真可谓博大精深。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代代相传的治病秘方,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甚至是危险的。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医疗保障制度,才真正地有惠于人民。当然,在医疗制度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让医患关系出现问题,这都是暂时的现象,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制度的建全,人们看病会越来越方便,治疗手段会越来越科学。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红叶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秋        2019-12-13 20:41:23
  人食五谷杂粮,体会忧愁哀伤,不可能永远不生病。有了病就要治疗,治疗就要有科学的手段,有先进的技术,有崇高的医德,这是一个很复杂、很现实的问题。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有很好地解决方案。现在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正说明了现在医疗技术的科学与进步。欣赏美文,问好老师。
文载道,诗言志,不亦乐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