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一双牛皮鞋(短剧)
故事概况:
鞋匠出身的刘金英为了能让孩子蒙蒙上城关中学,让村主任杨军托熟人办成这事,为感谢村主任神通广大,她特意把最好手艺做的一双皮鞋馈赠他。不料被杨军妻子张荣荣发现,火冒三丈。把那双黑皮鞋扔到门外,让杨军从实招来,否则,离婚,无奈之下,杨军告诉她实情。结婚以前,杨军和刘金英暗恋着,俩人因家境不同分手。刘金英妈嫌杨军家贫,最终嫁给现在的男人陈明。
刘金英家有一口井,干旱时派上用场。眼看村上人把各家地浇灌完,张荣荣怀恨在心,耿耿于怀。她不向刘金英求情,决定让丈夫杨军“说情”,遭到金英极力反对。荣荣喷农药伤了金英家的玉米,金英找她辩理。杨军从南京运来皮革材料,在村上批发,金英无可奈何。家庭矛盾不断升级,乡邻矛盾不断激化。村主任杨军耐心说服妻子张荣荣向金英道歉。蒙蒙巧言说服妈妈化显为夷,最终搞好了乡邻团结。
通过对《一双牛皮鞋》的描写,反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搞好团结,提倡文明,立意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文明新风,建设新农村。
人物表:
刘金英:35左右,鞋匠,通情达理
村主任杨军:40左右,是张荣荣的丈夫,热情大方,爱给村上人办事,算一个热心肠人。
张荣荣:40岁左右,小心眼,爱猜疑
蒙蒙:17岁左右,城关中学生。
群众:甲、乙。
旁白:我们讲的这个故事,确实发生在我们现实中。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山村,做皮鞋就是他们的家庭副业,这儿的人以皮鞋为生。
第一场黑龙池村口,日外
一辆农用车载着赶集的人,从小拐处驶来。
车上坐着的村主任杨军。五大三粗,身材魁梧,特别是他有一双大码鞋,显得与众不同。
在刘金英门前“嘎……”一声,停下来,杨军对着刘金英家喊:“蒙蒙,报名走喽!”
车上有群众甲、乙逗着村主任:“哟,村长叫蒙蒙上学呀,咋这么亲热,啧啧!”
车上还有几个陌生面孔,传来了一阵笑声。
蒙蒙背着鼓囊囊的书包,跑出门对杨军调皮一笑:“来了!”
一同出门的还有一个送行的中年妇女刘金英。
一头乌黑的长发垂肩,水灵灵的大眼映着阳光,仿佛在阳光下跃动着,水嫩的嘴唇翘着。
杨军惊呆地揉了揉眼睛。
车上人一齐目注着刘金英。
刘金英嫣然一笑:“看啥里!”
刘金英换上一件新衣服,更加漂亮了,她走到车前,被那群众甲扯住:“金英,坐那边儿,挨着村主任!”
刘金英说:“挨就挨,谁还怕啥,正大光明。”
刘金英扑哧一笑:“今天我送孩子上城关中学报名去。”蒙蒙得意地一笑。
村主任杨军也憨厚地一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刘金英对大家激动地:“俺孩子蒙蒙能上城关中学,多亏村主任帮忙,俺感激不尽。”
村主任杨军:“谁叫咱是一村的。”说罢,农用车出了村子。
第二场简易公路上,日外
那辆农用车淌着烟尘,飞速而去。
车辆过去,留下一串串车辙……
第三场城关中学门口,日外
农用车“嘎……”一声,停住了。
蒙蒙兴高采烈地下了车。
刘金英再三叮咛道:“到了学校,你可要发奋学习,决不辜负大人对你的希望。”
蒙蒙玩皮地一笑,走了。
刘金英佯嗔地:“傻孩子,最不听话,回来后,小心妈妈收拾你!”
蒙蒙呶呶嘴,调皮一笑。
第四场山区公路上,日外
农用车迅速加大油门,奔驰大山深处。
农用车一溜烟消失在拐弯处。
第五场乡村路上,日外
刘金英正和群众甲说笑着,不一会儿转入正题。
刘金英:“这次转学多亏人家村主任杨军帮忙,人家神通广大,不费神之力,把娃转到城关镇中学。”
群众甲:“如今干什么事,求人帮忙,托人际关系,这是社会风气,这是人情世故。”
刘金英:“是呀!”
群众甲一针见血地:“你拿啥谢承人家吗?”
刘金英:“咱们农家能有什么值钱的吗,水果之类人家不稀罕,我是一个手艺人,又是一个做皮鞋的,我估摸着几天了,你说我咋办呀!”
俩人异口同声:“做双牛皮鞋!”
俩人拍手称赞道:“妙妙妙!”
群众甲:“你不能光说在嘴上,还要表现在行动上!”
第六场自留地,日外
刘金英正在锄地,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这时村主任杨军路过地头,看见她亲切地喊:“金英。”
刘金英听见叫了一声,应了一声“吆,村主任。”
杨军见金英白皙而颀秀的容颜,不禁心里一喜,戏谑地:“你叫我干啥呀,想让我抱一下你吗?”
金英脸刷地涨红起来:“去去去,流氓,我有正经事。”
杨军赶忙问:“啥事。”
金英:“蒙蒙考中学只差5分,没考上城关中学,大人心急,孩子心更着急,多亏你托熟人,为了表示我对你的谢意,我决定送你一双黑色牛皮鞋,你看咋样?”说罢从自行车后坐取下那双皮鞋。
杨军突然有一种一种无法摆脱的情感涌上心头,这个时候不用多说,也不用多想。他激动地想: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对我情有独钟,你还记得中学时代那些不平凡的事。可咱们现在都是过来人呀,什么也别想,什么也别说,还是老实一点为好吧。
刘金英利索地在地上铺一张报纸,把那双崭新的黑色牛皮鞋,摆放在放在他面前,让他试试。
杨军用脚一穿:“不大不小,不肥不瘦,样子大方,颜色呈黑,再也没有比这正合适的了,不愧为女能人。”
金英不自然地一笑,脸色火辣辣的。
杨军又夸道:“真是别人的一位好老婆。”
刘金英脸涨红了:“难听死了。”
杨军内疚:“你怎么让陈明娶回家,我怎么没遇上,真让人眼馋。”
正在另一片地锄草的杨军之妻张荣荣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她有点神情恍惚,内心不安的思索着。
第七场金英回忆
金英望着眼前,随着他摇晃的动作,思绪把她带进年轻时代……
(回忆)年轻的刘金英推开年轻杨军的家门,发现他正编织着竹笼。
人不顺心,竹条子也脆,杨军又用力一拧断了,他气得把断了竹条子扔在一边。
一根竹条子扔到刘金英脚下。刘金英轻轻地用竹条子捅他的脖梗。
杨军一回头:“谁?”
刘金英“咯咯”地笑了。
杨军不耐烦地:“去去去,又在捣乱呀!”
刘金英看见杨军下意识地抠着鞋,鞋破了,有一个孔,大拇扯露出来了。
刘金英有点心疼,故意问:“嗯,你有一本《鲁迅传》借给我读读吗?”
杨军一听,转身回屋拿书。
刘金英赶忙蹲下身,亲自叉开手指作杨军脚印的长度和宽度。默默地记在心里,等杨军出来时,她赶紧站起来捧着书转身走了。
第八场杨军家,日外
张荣荣没滋没味地吃着裤带面,村主任杨军拎着那双黑皮鞋进门。“荣荣!”
张荣荣故作没听见,继续吃饭。
杨军一个旋转步,兴高采烈地:“我买一双黑牛皮鞋。咋样?”他对这个撒谎没抱什么希望。
张荣荣反问一句:“哪儿来的?”
杨军:“我在商店买的。”
张荣荣一副咄咄逼人的目光,道:“你不是前几天买了一双黑牛皮鞋,你脑子又进水啦,又破费钱。”
杨军慢慢地低下头,不知怎样回答。
张荣荣步步紧逼着,道:“是你那以前相好的刘金英送你的吧!”
杨军撒谎说:“不是的。”
张荣荣有点生气地:“那是什么!”
杨军:“我嫌以前那双皮鞋穿起来不合脚……”
张荣荣:“你骗人,俩人过日子要诚心实意,你背着我搞什么名堂!”
杨军:“不搞啥名堂,谁敢再有二心,我掏出心,叫你千刀万剐。”
张荣荣一针见血地:“你在我面前演戏,多精彩,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祸害我。”
杨军嗫嚅一下,局促不安起来,慌手慌脚盯着对面的墙壁。“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这些年,我跟你这窝囊鬼,饭没白吃,活没少干,你呀你,对我不忠心。”张荣荣勃然大怒,持起那双皮鞋怒气冲冲地扔出门去。
张荣荣:“这辈子我吃错药来到你家,嫁给你,我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气汹汹地冲出门。
杨军大惊失色,追出门外。
第九场村巷道,日外
张荣荣气汹汹地在村中走着。
她满脸的火气不知怎么冒出来。
第十场刘金英家,日外
张荣荣怒气冲冲来到刘金英家门口。
在家刘金英正在太阳下着各色牛皮材料。
刘金英笑嘻嘻地迎上前来。
张荣荣翻了脸:“金英,你太缺德了”
金英转过身,一怔,“啥事麻?看把你气成啥了。”
张荣荣怒不可遏:“你不要脸,勾引我丈夫。”
刘金英有点生气地,欲上前和她对质,但又一想,人家不是来咱家做客的,又是村主任之妻,万万不可小视。
张荣荣气得扭住了刘金英的胳膊:“你,在我背后搞什么名堂,你还记得你前几年那一点破事。”
金英惊愕起来,不吭一声。
张荣荣气得脸红脖粗,“你太蛮横,这么多年来,你还不忘旧情,你和我男人眉来眼去,丢人现眼。”
金英老实相告:“没有呀!”
张荣荣气愤地骂道,“你吃了猪肝想猪心,花了白银想黄金,一整天在外争食吃,嫌燥不嫌燥!”伸手揪住金英的衣领,先下手打起来。
金英见状,急速转过身,揪住荣荣的头发,俩人打得难解难分,乡村人越来越多,有看热闹,有想上前拉架的,有人在一旁议论着:“皆因啥事?动这么大干戈。”
“一双牛皮鞋,金英是手艺人,送人一双皮鞋可以理解。”
“村主任有人巴结了,他为全村人办实事,应该!”
“张荣荣太缺德,抬手就打人啦……”
这时,村主任杨军从村巷拐来,上前大吼一声:“荣荣,给我脸上抹黑,你给我回家!”
刘金英一愣神,张荣荣乘机把她摔倒。
刘金英爬起来,那肯罢休,还想往前扑。
杨军用命令的口吻,道、:“都给我回去!”
张荣荣泼辣地:“大伙都竖起耳朵听着,我男人和那女妖精在一起鬼混多日,他们合起来哄骗我,老娘没法活了。”说完话一头坐在地上哭死哭活。
刘金英瞅瞅杨军,又看看张荣荣,气得嘴唇直哆嗦。
张荣荣手指着金英,“今儿个,我跟你没个完。”
刘金英喃喃自语地:“我今天怎么没看黄历?”
杨军死死拽住张荣荣的手腕,拖了回去。
第十一场杨军家,日内
杨军怒气不减,坐在炕沿上抽着旱烟。
张荣荣气哼哼地坐在板凳上。
杨军:“金英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女人,为了省钱,特意送我一双牛皮鞋,我这村主任为她娃托熟人把事办成了,为了表示她的谢意,拿双皮鞋是应该的,合情合理的。”
张荣荣一听:“应该个屁!你也不顾一下我的感受,你俩好,你和她睡在一起算了,我成了这个家多余的人,你把我休了,我成了你们之间的眼中钉。”
杨军解释:“我跟你生活了这么多年,你的脾性我还不懂吗?你做事有点欠妥,爱生气,爱猜疑,整日疑神疑鬼的,好象谁欠你二百元似的。”
张荣荣:“吆,你嫌我不好,干脆咱们离婚算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杨军:“离婚?我可没想过离,咱们这把年记让人笑破门牙了,你呀,别的方面都好,最爱丈夫,这一点难能可贵。”
一句话说到张荣荣心中,她破涕为笑。
第十二场杨军夜,日外
炕上,杨军与张荣荣各睡各被筒。
杨军:“人家送我一双皮鞋,你用不着大动干戈,瞪鼻子上脸,在村中影响极坏,你让我这个村主任咋工作。”他转过身,用手指动张荣荣的脸。
张荣荣:“我就不明白,背着我搞不正当男女关系,你瞒了唐僧,更不瞒不过我张荣荣。”她气汹汹地转过脸,扭头背着杨军。
杨军批评:“你呀,一点不大度,我郑重声明,决不搞男女关系,这一点你一万个放心。”
杨军“哒哒哒”地在炕沿上嗑嗑烟袋子,不一会儿,他又抽了起来。
烟锅忽明忽暗,滋滋发响。
“你呀,身在曹营心在汉,向着金英那狐狸精说话,你的心完全被那臊货拴住了,我不跟你磨嘴皮了,我要睡觉了。”
张荣荣不理他,转身睡去。
第十三场田野,日外
焦灼的大地仿佛是老人的皱纹脸……
群众甲和群众乙在地头叹息着,交谈着,
“没见过今年春天干旱这么严重!”
“这下春季作物,收成指忘不上了。”
“谁说没指忘了,人家刘金英家不是有一口井!”
“吆,浇灌,这事是解决当前燃眉之急。”
“咱们一块去向刘金英求情去!”
“人家刘金英眼光比咱看的更远,有口井真派上用场了。”话说完俩人风风火火地跑出地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