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二爹的葬礼(散文)

精品 【流年】二爹的葬礼(散文)


作者:王丰伟 白丁,6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1发表时间:2019-12-22 11:43:28

一个普通的农民死后,十里八乡几百人头顶白布拿着火纸留着泪自发地组织起来去为他送行。这是谁的葬礼?是我二爹的葬礼!
   一九九零年,我上初二,冬天的一个早晨,刚吃过饭,坐在教室里写作业。突然同桌叫我说:“你父亲来啦!”我有些诧异,父亲怎么会突然来了?站起身,走到门外,看见父亲站在那里,我赶紧迎上去,看到他一脸的严肃与憔悴。还没来得及开口,父亲压低声音,悲伤地告诉我:“你二爹昨晚去世了,明天下葬,你请个假,今天下午回去吧。”
   “什么?二爹死了,不会吧,他不是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去世了呢?”我吃惊地问父亲。
   “昨晚两三点时,突然七窍出血,死了,医生说是脑血管癌。”
   “怎么会这样呢?”我这才想起近半年,他时不时老头疼,有时头疼得恶心,连路都走不动,那一阵一过,又跟正常人一样儿。疼得厉害时,用拉车拉到镇卫生院,医生老说是感冒头疼,没想到竟然是……
   “我到街上买些烟、菜、酒等,你去上课吧,记住下午回去。”父亲说完迈着沉重的步子,慢慢地推着自行车走了,完全没有往日的雷厉风行劲儿。
   “我脑袋里乱哄哄的,不知道怎样迷迷糊糊地回到座位上,只是坐到教室里时,同桌很奇怪的问我:“你怎么了?怎么要哭呢?”
   “我二爹死了!”说完,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一会儿上课了,脑子里总浮现出二爹的音容笑貌,课堂上老是走神,英语老师批评我说:“你以前那么专心,今天怎么老是心不在焉呢?”我也不争辩,坐在那儿发呆。
   下午,我请好假,翻了两座山,匆匆往家赶。
   刚进村,乡亲们告诉我说:“大闺女,你回来啦,你二爹死了。”我一听,再也忍不住了,“哇”一声嚎淘大哭起来。可能是太伤心了,竟一下子蹲到那里起不来了,乡亲们赶快把我扶回家。
   我哭着回到院子里,看到乱哄哄的全是人,人们忙忙碌碌的:劈柴的劈柴,担水的担水,洗菜的洗菜,洗碗的洗碗……院子里临时支起两口大铁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人们表情沉重,各自干着各自的活。
   进了二爹家门,看见二爹停放在堂屋的地上,旁边是一口黑黑的棺材,我“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二爹,你咋死了呢,你死了,弟弟、妹妹该咋办呢?他俩不成了孤儿了吗?”
   我一哭不大紧,十一岁的堂弟和7岁的堂妹同时从卧室里出来拉着我一起哭,姊妹三抱在一起,哭作一团,叔叔、婶子过来劝我们不要悲伤过度,防止哭声太大惊动爷爷奶奶!还说爷爷这时候躺在三爹家掉泪,奶奶昨晚当场哭死过去,是三爹用银针扎住人中才醒过来!我们三个吓得不敢哭了!我揭开二爹脸上的蒙布,看见他的脸特别黄,像土一样,我用手去抚摸他的脸,突然从他鼻孔里流了一些血,人们都很吃惊,说是见到亲人会流鼻血,劝我赶紧盖住,不要乱揭,她们都说我胆大,为啥不害怕?我也不知道,平时我最害怕死人,可我今天却偏偏不知道怕。我只想再看看亲爱的二爹最后一眼,最后一次再摸摸他的脸,因为明天,明天再也见不到他啦!他平时那么亲我,总是把好吃的省下了给我吃,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不是死了,是睡着了。这时候,执事的王伯走过来说:“赶紧盖好,不要再惊动你二爹,让死者安息。你们几个起来吧,去准备些麦秸,晚上守灵用。”
   我站起来,带着几个堂兄妹去稻场里准备麦秸,一路上大家都不说话,就连以前好叽叽喳喳的小妹跟在后面也不说话。我走在最前面,把他们领到麦秸垛前面拽麦秸,以前我拽得很快,可是今天,我怎么一点劲儿也没有呢?天气阴沉沉的,很冷,像要下雪的样子。小妹妹拽了一会儿突然哭着说冷,我走过去握住她的手,给她暖暖,让大家都歇一会儿,于是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坐了下来。
   “以后,再也听不到二爹给咱们讲《杨家将》了!”大妹子首先打破沉默。
   “是啊!”大家都低声附和道。
   “二爹那年卖完苹果还给我过一元钱。”堂兄说。
   “学校里搞勤工俭学,我上山砍柴砍不动,是二爹帮我砍的,帮我担回来。”堂妹说。
   “我爸妈打我时,二爹把他们拉开,我抱在怀里。”
   “二爹帮我家犁地,我妈给他烙的千层饼,他不吃,光吃红署,说他喜欢吃红署,事后我妈说二爹是好人,知道白面少,舍不得吃,千层饼留给我们姐妹几个吃。”
   “那一年,我得了破伤风,突然之间发烧,不醒人事,爸妈不在家,是二爹冒着酷暑把我背到医院抢救过来的,要不是二爹,我都没命了。”小妹哭着说。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怀念二爹的好,都在那儿说二爹是好人,没想到他会突然离去。我说:“咱们现在唯一能为二爹做的事是多拽些麦秸,你们都别怕冷,干吧。”
   麦秸拽好了,我们把一筐一筐的麦秸抬回家!这时候,父亲驼了一大袋东西从街上回来了。王伯把三爹叫来一起商量二爹的丧事,说:“村里的人都在问你们待客不?”
   父亲、三爹商量了一阵儿,说:“不待客,他这一走,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难还大家的情,不想欠乡亲们的情。客人就待老亲旧眷,少待几桌。找几个年轻的跑跑腿,通知一下。该说的不说,人家会怪。父亲兄弟三个没姐妹,二爹的亲侄子、侄女也就八个,其他的老少姑娘都远了点,不再惊扰,一切从简……”正商量,村里的几个远方堂兄过来问待客的事,父亲和三爹赶紧跟大家解释一遍,让他们别通知自家姐妹们,他们都说:“这样做不行,二爹活着的时候,没少给大家帮忙,如今突然走了,不让来不行。”
   “老大,老三,你们待客不?我们村的人让我过来问问。”大家扭头一看,是邻村的懂叔。
   “不待。”父亲、三爹同时说。
   “恐怕说不过去吧。哎,我们一个村的人都在感叹老二死的可惜呀,老二是好人,好人咋命不长呢!老二这一走哇,留下一双儿女多可怜!”说着说着眼圈红了。父亲和三爹赶忙又解释了一番。
   “我们全村的人都嚷着明天要来,派我过来打听,你们不待客,我回去咋交代?”
   “可不是,大爹,三爹他们不待客确实不对,没人想让这小兄妹还情,是感恩二爹的好哇。”几个堂兄说。
   “谁说不是。老二死得亏呀,咱们两个村几百户人家,老二哪一家没帮过?老二力气大,干活从不惜力,人也热情,无论自己有多忙,他都会去给人家帮忙:犁地、割麦、扒房、盖屋、婚丧嫁娶,木活、漆活、泥瓦匠等老二是啥活都干,啥忙都帮啊!有时候,人家管他一顿饭,有时候顾不上管饭,他都帮忙,吃的好坏从不出去说,能吃饱吃饱,吃不饱回家再吃,又去给人家帮忙,给工钱他去,给不起,就算给人家帮忙也去。别人欠他工钱好几年,他也不去要……唉,老二真是个好人啊,从不说人长短。去年干公活,抬木头,老二让我抬小头,他抬大头,说我个子小,老二呀,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
   “咋不是呢……”大家都在那儿感叹。
   “老大,老三,需要干啥,尽管说,我们随叫随到。”
   “好的,现在需要八个挖井子的,明天还需要八个抬棺材的。”执事说。
   “我回村找八个劳力去挖井子(挖墓地)。”
   “我们八个,明天抬二爹。”堂兄说。
   父亲、三爹、母亲、三婶,一个个忙得像蛇螺,我们只能干点力所能及的话,做花圈,准备孝子棍儿等。晚上,锣鼓队敲到12点后,散了,我们堂兄妹八个睡在麦秸窝里,给二爹守灵。棺材前的长鸣灯一直亮着,我时不时地往里面添些油,希望能照亮二爹走向天国的路。
   后来,我们迷迷糊糊地睡了,第二天早上匆匆吃了几口饭,王伯让我们八个跪在二爹的灵前磕个头,让我们戴孝,准备送二爹上路。
   八点了,随着一声“上路了……”八个抬棺材的,抬起二爹就走,我们姊妹八个扛着孝子棍哭着紧跟在后面。刚走出屋,就看到院子里面都是人。有人戴着孝,有人拿着火纸,院子里挤满了人,马路上也站着人,足有几百个,全家人都很震惊。原来本村的、邻村的村民自发过来送葬了,村里的老少姑娘们也都回来了,她们也戴着孝布挤到我们身后。
   父亲、三爹赶忙拿烟应酬,大家也都在哭泣,边哭边念颂二爹生前给他们帮的忙,乡亲们组成了浩浩荡荡送葬队伍,一直把二爹送到坟上,又是烧纸又是添土……
   父亲和三爹一看这么多人,赶紧商量着咋办:因为离街远,山路也不好走,中午准备这么多人的饭已经来不及了。谁知上完坟,人们一个个都回家了,连饭都没吃……善良纯朴的乡亲们,用他们最质朴、最纯洁的爱送走了二爹,这是他们对亡灵的最高礼遇。
   四十二岁的二爹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家中再没有欢声笑语,爷爷经常叹息,他说,二爹自小身体好,上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因为个子大,会干活,上到三年级就被队里叫回去干活了,所以,没上成学。但他极度聪明,听过的评书,能惟妙惟肖地讲下来,所以常给孩子们讲故事。看报纸,过目不忘,常给村里人讲国家政策。别人做木活,他给人家当小工,又学会了木匠活,所以找他帮忙的人多,活着就没闲过,死时很突然,没享过福啊。
   奶奶天天暗自掉泪,有时会偷偷跑到二爹的坟上哭泣,眼睛差点哭瞎,三爹经常沉默不语。父亲唉声叹气,常说,二爹走了,自己像只孤雁,自己虽为老大,自小身体不好,都是人高马大的二爹出力,要不是二爹经常帮着抢收抢种,一家六口的日子恐怕难以为继。二爹涵养好,经常让着父亲,父亲说今生兄弟没做够,愿来生还能做兄弟。我即便很想二爹,可偏偏连梦都梦不到!母亲、三婶提起二爹眼圈都红,说二爹活着时替她们出了不少力。
   二爹走了,三爹和父亲商量着爷爷、奶奶和堂兄堂妹的生活问题。虽然那时候日子很艰难,连饭都吃不饱,但他们俩还是决定共同分担家里的困难,决定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要把堂兄堂妹养活大,以报二爹的兄弟之情,让他死能瞑目。
   二爹去世已二十几年了,我一直记着他的过往。他虽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去世时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后世子孙永远传承与发扬!

共 39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切的感情,极易使人产生心灵共鸣。二爹只不过是个普通农民,他英年早逝,却以盛大的葬礼彰显了他的价值。都说“人心是杆秤”,自发聚集几百人的送葬队伍自然枰出了二爹在远亲近邻心目中的份量。当年作者只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女,听到二爹辞世的消息,上课分神,进村后嚎啕大哭以至于无法起身,还掀开盖布瞻仰二爹的遗容用手抚摸二爹的脸堂,她的胆量完全出人意料,我有过类似经历,完全相信是感情消弥了恐惧。作者巧妙地选取几个侧面,刻画了二爹温厚、善良、勤劳、乐于助人、不计回报的人格品行,由“过不过礼”反映了二爹与乡里乡亲的融洽,以堂兄弟姐妹的对话及拉麦秸守灵反映了二爹对后辈子侄的疼爱,以长辈及平辈的沉痛,与扶养二爹一儿一女长大成人的决定反映了大家庭的和睦。【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2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子青        2019-12-22 11:47:40
  语言真挚,情感动人。谢谢赐稿流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 楼        文友:王丰伟        2019-12-23 09:23:35
  编辑很负责,读的很认真
3 楼        文友:梅子青        2019-12-29 21:50:45
  文章以情动人,以情吸引人,值得认真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