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我可爱的家乡—良庄(散文)

精品 【星月】我可爱的家乡—良庄(散文)


作者:王国平 童生,869.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74发表时间:2019-12-24 16:54:52
摘要:我的家乡人口稠密,民风淳朴,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有着绿油油的禾苗,茂密的青纱帐。村中小桥流水,景色秀丽,风景怡人,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良庄,意为善良美好之意。过去村子分三个自然村,成三足鼎立之势,从空中鸟瞰,轮廓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充满灵气,显得典雅、自然、祥和。 多年来,村子没出过很著名的人物,也没发生过很大的事件,只是惯常地走着悠闲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一代一代过着无忧无虑、平淡安详的生活。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在外攀爬了半生,与故土分别也许太久,家乡的人和事,渐渐变得模糊,褪去了固有的色彩。却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始终挥之不去,忘之不却,家乡似乎很遥远,又仿佛就在昨天。
   我的家乡人口稠密,民风淳朴,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有着绿油油的禾苗,茂密的青纱帐。村中小桥流水,景色秀丽,风景怡人,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良庄,为善良美好之意。过去村子分三个自然村,成三足鼎立之势,从空中鸟瞰,轮廓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充满灵气,显得典雅、自然、祥和。
   多年来,村子没出过很著名的人物,也没发生过很大的事件,只是惯常地走着悠闲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一代一代过着无忧无虑、平淡安详的生活。
  
   一、老家的竹园
   过去老家村南、村西生长着茂密的竹林;村东、村北有两个袖珍的园林,整个村庄绿茵环抱,苍翠欲滴,景色迷人。来到我的家乡,宛若坠入绿色海洋,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少年时,每当秋雨过后,当我走进村南的竹园,那厚厚的竹林,隔绝了外面的暄哗,微风徐来,竹林摇曳,竹叶沙沙作响,碧波起伏,有了脱俗之感,仿佛置身于世外之中,漫步于一个悠闲的境界。
   阳光透过竹叶,斑斑点点洒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特有的清香。那一根根竹子是那样的笔直,直刺蓝天。竹林间可见各种小鸟搭建的鸟窝,遍地雨后长出的蘑菇木耳,各种鲜花盛开,周围翠鸟声声,不时有小鸟因我的脚步声慌忙惊起,搅动了竹林的宁静。
   在林中,我往往用不了多大功夫,就会采到一篮子蘑菇,回去让母亲炒了,那味道酥脆香口,回味悠长。至今想起,依然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竹子具有坚贞、刚毅、挺拔、清幽、有节的品格,古时有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足见竹子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家乡人世世代代生活在竹子的氛围中,炼就了“勤劳朴实,仗义守信”的性格,养成了“世代耕读,勤俭持家”的村风。
  
   二、飞鸟归林
   每当夏秋之际,夜幕降临,村南的田野里,一群群飞鸟,密密麻麻,铺天盖地,排空而至,不断在田间降落又升起,多次盘旋飞翔后,才恋恋不舍地飞回竹林,叽叽喳喳好一阵子,还安定不下来。那飞鸟归林的壮观,成为了独有的美景,体现了村里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理念,和自然和睦相处的心态。已过了多年,那场景一直储藏于心,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夜色总是那样的迷人,记得少年秋季的一个晚上,劳作了一天的我,陪伴着父亲,拉着一车刚刚收获的苞谷,向家里走去。走到村南,看见东方一轮明月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那是罕见的红月亮,那么的大,那么的圆,皎洁明媚。
   月光洒满了村庄的大地,在田间蟋蟀叫声的陪衬下,更显出家乡夜色的恬静。不远处的村庄,在月光下,凸显出淡淡黝黑的轮廓。村边竹林里传来隐隐约约的鸟叫声。我一边走着,一遍独享着家乡奇妙的月色,有些心醉,忘记了一天的疲劳。
   那是家乡独有的红月亮,心中持续的美好。后来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见过那么大、那么圆的红月亮。那一夜让我始终记忆犹新,那是“故土难离,草木情深”的乡韵,那是“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的家乡情怀。
   走近村子,看见我家院里的炉火烧了起来,在那微弱的煤油灯下,忽明忽暗,炊烟弥漫。那是母亲正在老榆树下做起了晚饭,等待着我们归来。
   现在还常想起母亲做饭的情景,她左手一伸一缩拉动风箱,右手不停地向灶膛里面填柴禾,还不时地揉着被炊烟熏得流泪的眼睛。
   那一丝丝,一缕缕的炊烟在每天升起,又在那岁月里消散。那是母亲慈爱的眼光,那是母亲做出饭菜的味香,那是母亲苍老的容颜。那情景虽已过了多年,却从末走远,每当再回首时,依然是那么的温暖、亲切,让我思念,让我心存感伤。
  
   三、故乡的老井
   村庄中有一口老井,谁也记不清有多少年了。井水晶莹剔透,冰爽清洌。记得三夏季节,劳作的人们,口渴了,就会来到井边,打上一桶水,撅起屁股,双手捧起水桶,美美喝个够,瞬间就没有了乏意。也有一些汗流浃背的人,来个痛快,用井水从头上倒下,冲个透心凉,来消除暑气。
   那时,家家户户每天第一任务就是把水缸挑满。从早到晚,巷道里都可以听到那“吱嘎”“吱嘎”的挑水声,水桶与井沿的撞击声。
   水井边有一棵大树,挂着一只大钟。每天听到钟声响起,人们就会在那里汇集,听着生产队长用沙哑的声音,高声布置着一天的农活。遇到农闲时,来挑水的,就会把扁担支在桶上,坐在扁担上唠嗑,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谁家的小子要成亲了,谁家要盖房了,以及外面的奇闻等。聊到兴致,忘了时间,影响了家里的做饭,直到婆娘喊骂起来,才苦笑一下,屁颠屁颠急忙挑水回去。
   在那艰辛的年代,那井绳每天都在探量着生活的深度,每家的生活都是这样一桶一桶用肩膀担起,走过了那艰难的岁月。
   后来有了自来水,方便了生活,老井慢慢就荒废了。再后来,村庄开始规划建设,老井最终没能逃脱掉消亡的命运。但那甘甜的味道,带给一代代人生活的节奏,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留在了家乡的记忆。
  
   四、家乡的小河
   那时有一条小河从村中间流过,河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景色奇秀。
   记得每到春天,小河两岸花红柳绿,群鸭在河面上游来游去,“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美得就像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到了夏天,骄阳似火,杨柳成荫,鸟儿在水面上蜻蜓点水,杨柳在水中摇曳,村里人就在河边闭眼去听蝉儿的叫声,享受着河风带来的丝丝凉意;在秋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鱼儿在水中自由游荡。两岸快要成熟的庄稼,金黄的一片:进入冬季,大雪纷飞,小河冰封,大雪覆盖了老屋,炊烟袅袅,村子仿佛进入了一个晶莹透剔童话般的世界,朦朦胧胧,幽雅恬静,充满了诗情画意。
   河边人家会在水边放上一块石板,在那里淘麦、洗菜,用皂角洗衣服,用棒槌捶打着,那声音会传递很远、很远。
   每当谁家新娶的媳妇来河边洗衣服时,就会有一些毛头小伙,偷偷捡起瓦片投到水中,给新媳妇溅上一身水花。新媳妇急忙拿起衣服返回。小伙就在河边喊道:“新媳妇新,戴绾钉,新媳妇模样,让人亲。”直喊到新媳妇羞得进了家门。那时还延续着“进门三天,不分大小”的风俗。
   家乡水肥土厚,为了灌溉,在这条小河上开了许多渠道。每当天旱时,村西头的水闸就会落了下去,水位抬高,河水顺着纵横密麻的水渠,缓缓流进了田间,灌溉着家乡一片片绿油油的禾苗,滋润着家乡的土地,给老家带来旱涝保收的幸福生活。还时常有大鱼被带进田里,每当听到地里有“扑通、扑通”的响声,那谁就遇到了好运,那是大鱼在田地里挣扎。
   记得父亲在浇地时,经常会带回鱼来,有时鱼很大,大锅都盛不下。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既可以吃到鱼的美味,还可以把鱼皮做成小鼓,敲得蹦蹦的响,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那小河给我的少年带来了许多欢乐。记得每年夏季,天气炎热,我就和小伙伴们来到村西头水闸上,脱去衣服,光着屁股,排成一排,纷纷跳进水里。受惊吓的大鱼,会从水里冲出来,腾空很高,从我们头顶跃过,又猛地栽进水里,浪花四溅。
   在戏水时,比赛看谁跳的远,看谁游的快,嘴里还念道着:“战胜滴溜屁,才能得胜利”。“滴溜屁”是一个小伙伴的戏称,他游水游的特别好,以至于成了比赛的榜样。
   有时在河里打水仗,不亦乐乎;有时到岸上用泥巴把自己涂成个“泥人”,然后扑通跳到水里,一个猛子出来,泥巴全无。等游水游够了,打水仗累了,就来到岸上,挖起河边的淤泥,揉捏一通,捏成泥碗的样子,然后在一块平展的地面上,使劲一甩,放起了“泥炮”。
   当河水小时,就会挽起裤腿,下到河里,掏螃蟹,捞鱼虾。记得最热闹的是捉泥鳅,下到河里,把掘起淤泥不断地甩到岸上,便有条条泥鳅在地上活蹦乱跳。有时也抓了些鱼虾带回去,但这些事,母亲是反对的,常告诫说:“抓鱼摸虾,饿死一家”。我当时想不通,现在觉得可能是母亲为我戏水安全担忧吧。
   这条涓涓细流,年年无私地润泽着家乡的土地,也承载着我少年时期太多的美好,伴着我成长,伴着我度过了那难忘的时光。那清清的河水从记事起,就一直在我心中静静地流淌着,流淌着。
  
   五、秀美的沁河
   在家乡不远处,还有一条大河——沁河。河水从十里外的山间峡谷冲出,绕过村庄,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记得每到夏秋季节,水面上就有成群红嘴海鸥在水面上飞翔;到了冬季,那河滩上成群的大雁,从北方飞来,在河边落脚过冬。
   沁河河滩特别美丽,那连绵的沙滩,细沙绵绵、沙水相接,与成行的杨柳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每当夏夜降临,村里的少女少妇结伴来到河边,在清清的河水里,洗去一天的辛劳。
   那沙滩经夏天阳光照射后,暖暖的,像个温床。每当我来河滩打猪草、收花生累了,就躺在沙滩上,头枕着蓝天,看着远处巍巍太行,欣赏着山体上雕刻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几个游云惊龙,苍劲有力的大字,遥望着天上洁白如棉的云朵,看着身边盘旋的水鸟,感受着大自然的拥抱,真是个惬意的享受。
   记得每到秋季,河水就会暴涨一次。大水过后,在河滩上留下了许多树枝,村里人一车一车捡回来,家家门口都堆起了高高的柴禾垛。每家一年的烧火做饭全靠那门前的那一垛柴禾,家家户户一把一把它放进灶膛里,烧出了每天饭菜的味道,又在一天天的煎熬中,迎来了温馨幸福的生活。
   家乡的河流,承载了我太多的快乐,一年又一年,总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的迷人,那样的宁静。现在那河水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但过去的美好永远刻在心中,让我一次次去回味,成为心中永恒的记忆。
  
   六、家乡的美色
   家乡的景色是最美的,每年春天,当家乡土地从冬日的沉寂中苏醒,村东头的桃林就会长出蓓蕾般的花朵,村南的梨花也盛开了,东一枝西一枝地灿若锦绣,繁花似锦。那些嫣然微笑的灿烂,和麦田里送来的阵阵清香,一起喷发出了醉人的味道。那种情调唤醒了家乡春天早晨的太阳,并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和着鸡狗牛羊的喧闹,开启了新的生活,村里人也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还记得老村的瓦房、河边的杨柳、大树下的石磨、麦场一堆堆的麦秸垛,街上奔跑的黄狗、乱飞的家鸡,以及树下悠闲吃草的老黄牛,房前屋后挂起的一串串金黄的玉米垛,处处彰显了家乡田园生活幸福的味道。这家乡的情调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每次想起,就宛如走进了与世隔绝的桃园世界,迷于其中了。
  
   七、老柿树
   那时,在家乡的田地中,有许多老柿树,每当芦花漂白、树叶凋零之时,那柿树就像田地中燃烧的一团团火焰,装扮出一个云蒸霞蔚的境界。那吉祥的色彩驱散了家乡初冬的荒凉,有了火一样的暖意。
   每当放学后,就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爬上大树,玩起了做迷藏的游戏。也遇到过有小朋友把树枝压断,掉下来的事情。不过因树杈不高,树下又是松软的土层,始终没有伤过那一个。若是让家长碰见了,就会惹上一顿痛骂,过后依然执迷不悟,乐此不疲。
   那时,生活的艰难,练就了我爬树的本领,记得爬过榆树、杨树、香椿树等,唯有爬柿树是我最大的快乐,可以立马品尝到柿子甜甜的味道。特别喜欢去摘树尖上被鸟吃了一半的柿子,因为我知道被鸟选中的,准是最甜的。后来回到故乡,发现村口田地中那些大柿树,已被岁月之风吹得没了踪影,只留下了心中的惆怅。
  
   八、家乡的老屋
   家乡的老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童年和希望的青年岁月。自从老人相继过世后,那老屋就没有人去打理了,变得孤独。虽然我离家几十年,但那老屋依然是我情有归处的地方,是心中永远的牵挂,成为无法取代最值得眷恋的一种寄托。
   回想起和老屋相伴的岁月,我的眼睛里不自觉会流出泪水。它是老辈在清朝嘉庆年间修建的,一直是家族遮风避雨的地方,陪伴着家族几代人度过了艰难。我每年回去,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来到老屋前,停留许久。
   那老屋在百年风雨的侵蚀下,已经十分破旧,在满村光鲜亮丽的新楼房间,显得有些凄凉,也和新村有些格格不入了。但它给我留下了那一抹抹温馨的记忆,见证了自己家族的过去,彰显了生活的艰辛和幸福的到来,总让我有一种感恩的情愫在心中绵延。
   家乡的老屋先后被拆除,剩下的这一座也被拆得七零八落,仅剩下一间了。从外面就可以看到,它是由几根粗实的横梁支撑着,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片,石灰涂就的墙壁上,有一道道雨水冲刷留下的纹痕,就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屋里的墙壁上,依然还有我小时涂鸦的痕迹,还保留着父母做饭的旧锅台。睹物思人,人去楼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一直让我心存感伤,始终不能自拔和释怀。
  
   光阴流转,从外出求学起,我离开家乡已有三十多年了。多年来,虽然走出了老家,矢志不渝、殚精竭虑,在外去追求希望的生活。但常常不敢自夸,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良庄的子弟。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家乡山水的哺育,自己不过是一乡村野叟罢了。
   回想历经的岁月,那些早已随风飘逝的过去,心中的失落和记忆中美好,就如泉涌般浸淹了我的心灵。家乡曾经的点点滴滴,一幕幕的过去,都幻化为心中难忘,总会在脑海中回放,一念即痛,一念即暖。
   其实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失去的东西就成了心中的永恒。虽然时代在改变,家乡也在改变。一直不会改变的是家乡的牵挂,那里是我最先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留下的记忆,将伴随我走过一生,成为心中永远的牵挂。也更应该让自己的后代记住,那里是我的家乡,也是他们以后要记住的地方。心中的美好,他们父辈魂牵梦绕的故乡——良庄。
  
  
  

共 54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故土难离,草木情深”,故乡之于作者,是记忆中逐渐模糊的颜色,也是内心充溢着温暖的源泉。故乡的竹园,用它苍翠的怀抱将整个村庄揽在怀里。透过竹园,我们看到了小河两岸杨柳成荫,小孩子们在嬉戏玩水;也看到了院子里悠悠升起的炊烟,母亲揉着那双被烟熏到的眼睛;还听到了小巷子里传来水桶的“吱嘎”声,那是它对老井最深情的赞歌。可是,故乡也难抵岁月的洗刷,变成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上没那么多的如果,失去的东西就成了永恒,岁月虽然侵蚀了故乡的容貌,夺走了一代人温暖的回忆,但却将那份情愫永远地刻印在人的内心深处。好文,推荐赏读。【编辑:吴下阿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23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9-12-24 22:49:58
  以景为主,辅以抒怀的文字越写越有韵味了。
2 楼        文友:王国平        2020-01-01 11:16:25
  感谢延老师的支持,写自己的家乡,那美好总是让人激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