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用沉默守护青春的悸动(散文)
只有自己知道,心里存在个沉默守护的人。
指尖无意弹起吉他的旋律,奋力倾注一脚的路边的石子,聊以慰藉畅饮的啤酒瓶......是否都见证过你青春的悸动,那个被你默默关注的人存在于你的意识深处,从未有外人知晓,却总在某个自嘲矫情的时刻希冀她(他)的出现。或许是在阳光灿烂下你独自听音乐时;或许是躺在草地上看繁星满天时;又或许品尝到了一杯超级好喝的咖啡时......你都会想要与其分享美好,享受哪怕片刻的只属于两人的欣喜。有这么一个人可想念是幸运的,因为在想念的时刻自己是幸福的。
曾经有个送我礼物的男生填满了我的整个青春。
大一的时候,有人送给我一只白色毛绒绒的布偶熊,大约有我身高的二分之一。那是我第二次收到这么大的可爱的熊,第一次是爸妈送的咖啡色的。送熊之人,当时未知。
那是11月中旬,天气不是很冷,干净的天空时常飘过两朵结伴的云。我很喜欢坐在操场呆呆的看天,阳光很好,温柔不燥,微风能轻轻吹动女孩的纱裙。这是刚适应大学不过两月的状态,收到来自旧友的礼物心里很是温暖,我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唯一的线索是撕开快递包装袋掉落的卡片。卡片是商家代写的,我认不出字体。我很好奇这个送我礼物的朋友,他似乎并不想让我知道。现在想想,我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位旧友,但他用沉默的方式守护着我们彼此青春的悸动,也让我的心脏加快了跳动,收下我脸上泛起的苹果红。钱钟书先生说:“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情,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他不是男朋友,我却仍很兴奋。这么久过去了,我要毕业了,那个送礼物的男孩我已确定,却从未联系。既然当时都选择了沉默,现在的状态打破它也不合时宜。其实最后的确认其实也就发生在一刹那,像是你找了很久的东西,结果发现它就在自己手里。感觉很傻,但还是惊喜。当心中放了很长时间的挂念有了确认的主人公时的惊喜是毫无波澜的,因为早已感觉是他。不过那个白色配有棕色领带蝴蝶结,肚子上心形“happyeveryday”字样的熊,一直坐在我的床头,陪了我大学四年以及之后更长的时光。我曾听说一个故事:夜晚的恶魔会在你熟睡的时候出现,它之所以侵蚀不了你的梦,是因为你床上的娃娃英雄似的保护着你。这样一来,我的美梦得感谢我的朋友。而他也默默陪伴了我整个青春。
有些暗恋并不是无疾而终,心中存在即是美好。
用沉默守护青春的悸动,其实并不是真的沉默。这仿佛是两个人的侦察故事,你从他(她)发出的朋友圈,空间,微博动态里搜索近日他(她)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她在每次开心、失落、悲伤的时候总有一个人默默活跃在自己发的图片文字中寻找关于你的蛛丝马迹。生活不必有交际,但请相信这个人的存在。这也是现实世界中隐含的小庆幸,与岁月共老。岁月可解忧,但解得了近愁的还是这些琐碎的快乐。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忘却生活带给你的痛苦。快乐就记着吧,时常想起来时,也能让索然无味的时光变成一块咖啡糖,苦少甜多。
你要找寻的是灵魂侣伴,而不是彼此孤军奋战的两条平行线。
这并不是爱而不得的折磨,这是尊重两个人生活的界限所选择的沉默的幸福。所谓爱而不得是苦苦追寻后发现努力也没有用的痛苦和绝望。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对爱情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她说:“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这是寻找灵魂伴侣的情形,而守护心灵悸动的人与被守护者是曾经有过交集而后像一根线一样关注着另一根与其平行的线。灵魂契合与否是未知的。那已知的情况是什么呢?是这两根线朝着对方的方向慢慢移动最终汇聚成一点后再也不分出支线,就可以达到龙应台所讲的“最高的境界”了。我觉得,了解爱情,寻求灵魂上契合之伴侣远比研究文学要难得多。当然我也相信,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希望你也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