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嵩华纪行(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嵩华纪行(散文)


作者:石维 布衣,10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3发表时间:2020-01-01 19:45:23


   走读嵩华,是次很惬意的旅行。
   休闲周末。无限春光。两三好友。像在与大自然赴一场约会。
   这场约会心仪已久。在登临了青原的座座名山之后。在读知了嵩华的种种传奇之后。
   769.6米海拔,雄踞青原东北角,与西华山、青原山、天玉山互成棋局,与青原东南方的芗城山、天马山、大乌山遥相对弈。我一直把它当成一名隐士。而且,我一直想撩开它的面纱。
   相比当年的徐霞客,我们此行算是省了许多时间。车行富滩罗家埠、将军山、施家边、至古富。进村,抵嵩华山脚。不想车道还在向上蜿蜒。好在水泥路面才新铺一段。下车步行方有健身功效,才是与大自然的最好亲近。
   人一入山,便成山的标尺。抬望眼,峰峦起伏,万木叠翠。每攀行时段,峰回路转,人山共悬。回眼眺,却见群山环抱中的田园村落不断拓出新境界,宛若盎然春意里的水墨丹青。
   在攀行中细观山体植被,忽儿找到一种久违的亲切,一种原始自然的完美融合。野生乔灌交错丛生,支撑起一座千姿百态、争相竞秀的森林王国。看惯了成片的杉树、湿地松、毛竹林,在这里,我渐淡忘的植物知识有些捉襟见肘。但儿时在山村常见的荷树、栎树、黄疸树、野茶树、野山竹是不曾遗忘的。边行边琢磨,大概这山没与哪个国有林杨合营。这山与山之区别,自然会引出水与水之区别。植被涵养水分,也营养水分,在嵩华,树是如此的碧绿,水是如此的清冽。
   渐次登高。每隔一程,但见一树白色山花盛开,格外耀眼。询问花名,竟难倒了同行的年长笔友。似杜鹃,皎洁静美,象在迎接这山的探访者。
   行进间,偶尔遇见右侧山间坠滴泉水,如白练垂挂,这份声响,柔美清纯。转尔,左侧便现峡谷,但闻深涧溪流回响,很见气势,与不时劲吹的山风交混,让人一时分不清风声、水声。即便如此,我仍领略到这自然的山水神韵。
   行了一半多的新辟山道,方见标有路牌的登山古道,我们便寻径而上。在如此羊肠小道攀行,我才渐次找到一种历史穿越感。青一色的麻石台阶,看似人工铺设,实多就地凿磨而成。说凿不假,但更多的是前人的脚磨,踏出了这大小、规格不一的阶梯。古道苍苍,浸透先民艰辛汗水,化作路旁岩石之上的青苔锈迹,攀沿其上的伸展藤蔓,以及叠积成泥的枯黄落叶。沿线幽奇,不见路人,但闻鸟鸣,抵达鹅颈岭方听得几声修路民工语声。唤其鹅颈,还真如啸天玉鹅引脖而出,仰可接嵩华金顶,俯可瞰百里峻岭。林木渐次稀疏,代之以嶙峋怪石、林立石笋,或成突兀异峰,或为陡峭悬崖,煞是奇特壮美。
   攀临嵩华古寺,算是抵达了名山之巅。古寺虽为单层普通建筑,因其飞凌悬崖巨石之上,却也尽显仙鹤腾空之势,让人体味出一种古朴宏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欣遇晴空万里,驻足山巅,手可摘云。环望四野,群峦绵延,锦屏萦回,惠风和畅,犹在瑶池。极目找寻泷江、富水,宛若两条玉带;螺滩水库,浑如砚池;值夏、富滩、永和等圩镇,恍为盘中棋子。若有主席这般的韬略文采,我也定会生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快意。
   嵩华巍峨,已然脚下。名山风光,尽收眼底。此番揽胜,我似乎也成了一位隐逸的山夫,毫无倦意。
  
   二
   这次嵩华之行,我大抵沿着当年徐霞客的进山线路,只是他登顶之后翻山而去。而我,了遂此愿后,沿路返回。其实,我还想把嵩华探个究竟。
   近段日子,我一直在想着嵩华的藏军洞,点兵台、城防墙,想着富滩文友笔下的嵩华传奇。这段传奇,自然引出一位与古富陈氏同姓的历史风云人物——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以及他的次子陈理(字官保)。
   谈及这些古遗址,古富乡间至今依然盛传着陈官保想坐龙椅、做皇帝的故事。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在鄱阳湖一决雌雄,陈兵败,中箭而亡,其次子陈理秉承父志,诈降后带领残部退至赣中吉安富滩的将军山,拥兵凭险固守。为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为父雪耻,又觅得古富的嵩华山,屯兵于藏军洞,招兵买马,点演兵术。然明太祖欲斩草除根,穷追猛打至古富。最终陈理寡不敌众,败逃赣州被杀,其侥幸逃生的部将兵士遗落吉安、赣州等地谋生。故事讲得有血有肉,神乎其神。传说陈官保发现嵩华山有一石灰岩溶洞,长数华里,通向嵩华山顶。为退守计,在洞内建了九十九间兵库和安身场所,还差一间打开嵩华山顶通道。朝廷官兵围剿时,陈官保部分将士躲进山洞被烟火熏死,其本人因熟知地势逃脱奔命。如此惊险,如此惨烈。我想,倘若真有这般历史,无论成王败寇,史书定当留下千古铭文。
   在嵩华山,我真的想去现场勘查一番传言中的藏军洞,领略一回当年的刀光剑影。同行向导告诉我,我们攀行的是巍巍嵩华西麓,藏军洞等遗址在山之北。倘若绕行,恐时间、体能不允许。同行富滩友人补充,多年前炼山,古城墙、烽火台显露过,今又被茂密山林覆遮。似乎要给我留些遗憾了。此番嵩华游,本意在此,却只能去想象那墙的坚固、洞的幽深。溶洞或许真有。一则天然形成,二则人工凿就。嵩华山为石灰岩地质构造,早年徐霞客游历此便作过古富采烧石灰记载。今在嵩华登山入口,仍有一家企业在忙采掘。数百年的挖掘,成就几个山洞不在话下。防御城墙也许真有。嵩华山一带山高皇帝远,料不准哪朝哪代,有义士或盗贼建过山寨,占山为王。尚有练兵场、点兵台、隘口等遗迹,或真的随那山寨出现过。一番猜测,似乎在从逻辑上质疑那故事的真假。岂料,回来查阅史料,竟真的验证自己的一些猜想。
   史载,陈友谅1363年鄱阳湖之战中阵亡,太子陈善被擒,太尉张定边挟次子陈理逃回武昌,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次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随后,陈理至应天府,朱元璋封其为归德候。出于“安全”考虑,1372年(洪武五年)陈与归义候明昇同徙高丽定居,于后“平安无事”。有关陈理的行踪脉胳,史述清晰,明清时期的高丽学者也有文字证述。而涉猎陈理诈降屯兵嵩华,史料无一提及。循此,陈理叛逃嵩华的传奇故事,或真是空穴来风,让古富戴上神奇的光环。
  
   三
   嵩华终究是古富的嵩华。
   古富,原名虎浮,缘于古时常有老虎出没。这座开基七百多年的村落,至今保存着二十余口古井,养育着全村陈姓三百多烟。传说村中有古井九十九眼。老辈古富人都说,若井满百眼,则陈官保可以打个转,意为东山再起。这无意中又与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联在一起。九十九眼古井,何其多。若供官兵使用,还真要这么布局。其实,古富人口中的九十九眼古井、九十九间兵库,应为传说,泛指数量之多,或图个吉利。
   在古富,我随村中长者察看了两口古井,见证了这历史的真实遗存。两井均置村中古宅门侧。一口为历史原貌的圆形井沿,小巧得只能放入一只挑水木桶,井内空阔,可容水桶几个挪转,水面距井口不到两米。红石井沿凹现着岁月的磨蚀印痕。另一口井沿已改为四方。临井俯探,但见井内圆形和方形倒影,如龙眼之睛,明暗对比,格外传神。古富一带石灰岩地质地貌,地下水丰富且质上佳。比照当下村落户户凿井,蒙天地所赐,那时古富人多掘几口水井自不必质疑。
   忽儿想到古富开基宋末元初,怎又与近百年后的陈理搭上关系?略加查阅访询,发现还真是一场有趣的误会。
   古富村文化墙《义门陈虎溪莊古富陈氏源流史略》自豪地镌刻着村落的历史文化:“宋仁宗嘉佑七年,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诲等朝廷重臣上疏,论‘义门陈氏过于集中,朝野太盛,宜令分析’。朝廷以义门陈氏作为封建家族团结、和谐、孝道的样板,敕令分析,教化全国。皇赐十二字派碎锅分莊,除四十三官莊外,共大小二百九十一莊。依派拈阄,星分全国七十二州郡,一百四十四县镇。虎溪莊便是其中之一。旺公第十一世嗣孙宗悦公则为虎溪莊分莊莊主。自分莊伊始,三徙而至古富。始徙隆兴大樟树下,五传至渝,刺史于闽,而后调官于吉,建中靖国元年,退老交坑,后徙蘅塘,四传至骧,仕将作监丞,从信国公丞相文天祥起义勤王,势败得遁。愤恨国难成疾,卒于蘅塘。其次子理,字性恒,见嵩岳之岧峣、青山之磊落、大江之秀美,群峦蜿蜒环抱,犹虎之踞溪,龙脉隆兴,遂决意定居于此,繁衍生息,成为古富义门陈虎溪莊开基始祖。”同名陈理,一个宋末元初,一个元末明初,被人为在嵩华古富阴阳际会,怎不生出那一页页的民间传奇?一个时段古富族谱的遗失,让陈氏族人和外姓产生误解,将古富开基始祖与汉王次子进行了错误链接。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幸查找重修族谱,正本清源,方让我等知了这历史与文化的悲喜。
   弄明白一段历史的真相,一个村落的文化遭遇,我没有不轻松的道理。针对坊间传言,在古富陈家,陪同我查看村史文化的长者神清气正地回复我:“我们不是陈友谅的后人。”是的。其实,陈友谅本不姓陈,其祖父姓谢,祖母姓陈。退一步讲,倘若是真,这样一段历史,这样一位豪杰,徐霞客游经古富、嵩华山时,一定会写上这一笔。
  
   四
   雄奇的嵩华山下,气象宏阔的古富陈氏太邱第端坐在村落中央。义门陈这面猎猎大旗,飘扬在宗祠大门前的藻井上,也飘荡在陈氏子孙的心田里。堂前牌楼“太邱第”三字为状元丞相文天祥所题。有人也曾对此提过质疑。前些年古富陈氏对外介绍开基千年,在宋末请来文天祥题写匾额有些牵强,今查证立基时间,文公题笔似更顺理成章。此堪为古富一宝。
   走进行义之门,前院后祠,陈氏宗祠有庆堂别具一格,恢宏庄严。“根肇淮阳始立宛丘千年族系延古富,源发颖川沿衍江州万世义门赓虎溪。”陈氏子孙牢记着先祖,承续着根脉。“孝义廉洁袭圣哲衣钵兰桂腾芳恢先绪,仁善忠和扬古贤风范子孙长绵绍箕裘。”满堂谆谆教诲,遍布祖训宗风。驻足其间,我感触到了一族血脉的灵魂和力量。
   一番梳理,一次重塑。此时的古富古村一派安详,与嵩华的幽清构筑我内心的风景。古富人上山,都会带上香油蜡烛,供奉山寺的神明。寺院后的那眼天然古泉,清澈如鉴,寒暑不竭。这山巅的神泉和村落的古井连贯天地,滋养着古富的文化和生命。
   廓清历史,笑谈传奇。那些传奇其实还可继续,只是我们不可误读了自己的根。那张面纱其实还未揭去,当年朱毛红军曾在此信然游击。那些故事是时光赐予古富的别样积淀,那些遗迹是历史馈赠嵩华的珍贵礼品。

共 40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嵩华山是历代兵家之争的重地,是诵经传佛、降祥布福之圣地。车行,步行,攀临,抬望眼,回眼眺,移步换景,揽胜嵩华古寺,欣遇山水神韵,廓清历史,笑谈传奇,正读了自己的根。走读斯文,宛若置身于幽奇之境——古道苍苍,白练垂挂,林木稀疏,怪石嶙峋、石笋林立,异峰突兀,悬崖陡峭,奇特壮美。琢磨嵩华传奇,仿若穿越于藏军洞、点兵台、城防墙之间,细观陈友谅、陈理(字官保)与古富陈氏败寇、诈降、负隅顽抗的细节,迷陷在那些神奇的传说中,真实的遗存,抑或有趣的误会。奇闻,乐趣,好一次惬意的文字之旅,意在景外。流年推荐。【编辑:芦汀宿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0-01-01 19:47:30
  人文古迹,光环犹在。
   谢谢作者的分享。它朝有时,得去叩访。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 楼        文友:石维        2020-01-02 05:52:37
  致以新年问候!恭候您的光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