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寻访图书之路(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寻访图书之路(散文)


作者:聪一聪 白丁,2.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1发表时间:2020-01-04 17:01:56

【看点】寻访图书之路(散文) 我坐在古老小镇简陋的图书馆里。这是一幢漆有朱红色的清末建筑,共两层,是一个简易私塾改建的。大上午,一位刚认识不久的书友看到我,便凑近前来,手捧一本《风云十八掌》,问我此次外出,寻访图书的今生前世、前因后果——有无收获不谈——不觉得乏味吗?书什么地方不能看不可看——陋室、大厦、文化礼堂、村头田野、广场、闹市、电梯火车飞机上,哪个地方不能看——只要你有看书的心情。我递给他一支烟,点上火,拉着他选了个僻静的角落,大谈特谈这次旅行见闻——令他耳目为之一震的重要话题。
  
   契机
   我喜欢书籍,也爱好读书,并自封自己为“读书人”。然而,当下当个“读书人”却并不吃香,就如现在的满大街大学生一样,不值钱。若放在几十年前,“文革”结束那会儿,能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乃是光宗耀祖,社会称之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如今,星换斗移,人们更热衷沉迷于什么歌星、球星、影星、网红及商人和官人之类的人。一句话,这些“红人”都和金钱美色扯上了扯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商人我也做过,也曾做得风生水起,可是,“金融海啸”那年,我好不容易辛苦积攒起来的MAONY,全都被海水泡烂泡霉了,最终变成了大海的一分子,在四大洋间自由游动。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乡时,亲戚朋友背后讥我:“读书人嘛,就是读书人,不会经商。”他们才不管你什么地震、台风还是海啸。我想分辩:话不能这样子一句话把人说死,人家马云、柳传志、王石等,都不是读书人出去的吗?曾国藩不是读书人吗?他还能带兵打仗。古代读书人打天下坐天下的也不在少数,转念一想,成者王败者寇,这才是真理,犯不着和他们计较。
   写了这么多,还没切到正题,阅读的人恐怕读得不耐烦了。说到这次寻访之路,不知在哪个白天?哪个晚上?哪个有星星的晚上或有月亮的午夜?也不知道看了哪个作家的哪本书——或许是看了博尔赫斯的《天堂图书馆》吧,说不定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真情实景还是白日梦?确切地说我记不清了。不过,就在有一晚我突发奇想,想在人间寻找书籍的藏身之处,于是开启了这段坊间自发的寻访图书之路。
  
   罗马帝国衰亡史
   我是沿着铁路线南下的,主要考虑是南下城市,大都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商业文化底蕴浓厚。我首选的第一站是厦门。厦门是中国首批经济特区,去厦门不是去看风景,风景十年前就看过,这次去的目的是看文化、看内涵、看品味。一个城市的文化,其外在的标志有很多,比如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学校、剧场、酒吧、舞厅等等,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文化名片中,我尤其关注器重的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是一座人类知识的“活坟墓”,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活人和死人、远古和现代、当下和将来、现实和梦想发生冲撞与对话的场所。当你走进图书馆,打开图书,一具具僵尸立马复活,站在你面前盯着你打量你,想从你饥饿般的眼神里看出风花雪月、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就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厦门市颇具现代风格的新馆——集美新馆。
   去的那天,云淡风轻,暖阳朗照,一大早我就从东海小镇出发前往高铁站,临近中午,火车载着我向厦门驰去。我无心沿途的风景(也许太熟悉山山水水了罢),一路上只想着图书的种种遐想。在厦门高铁站下车后,我转换城市地铁,直奔集美。当晚,我就在集美街找了家便宜的旅馆住下,以便养足精神开启第二天的“浔尾”之旅。谁料这晚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我第一次去集美的情景……
   二十多年前,集美还是古老的海边集镇,因名人名校开始被世人知晓。当我游览了集美学村和陈嘉庚故居后,无不被陈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中西合璧具有独特闽南侨乡建筑风格的建筑所吸引。当然,吸引我的更有集美大学以及在此就读的发小青梅。回想下午车子经过的集美新城,一幢幢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在山海合抱中拔地而起,我读出了其蕴含的“嘉庚风貌”和“嘉庚精神”。诚然,这次我并不是冲着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而来,而是冲着新落成的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而来——新馆是2016年开建,201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我想瞧瞧在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里会藏着什么?现代和古老在这里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抱着这种心情,第二天,我便从底层沿着大理石楼梯直至顶楼,特别是其穹拱式的顶层设计,高远空旷,颇具现代气派。我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仔细参观浏览品味。在一个书架前(忘了哪个书架),我忽然发现一本熟知却不曾看过的书——厚厚几卷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翻着积着灰尘有点发黄的书籍,我心头忽地涌出卞之琳的一首诗的开头一句——“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这是诗人卞之琳在《距离的组织》一诗中埋下的时空基调。诗人在这首诗里,旨在把各种产生距离感的东西组织起来,变具体为抽象;他要的是雪意和五点钟,富有禅意和哲理(我要的是什么呢)。当我在快速吞噬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时,我马上联想到我们的蒙古帝国和大清帝国。大凡帝国灭亡都有其共性,就是腐败、专制、内讧和外来入侵。我极力想把思绪从古代拉回现代拉回当下,我想在各种各样的组织关系中找寻距离,即在组织的距离中寻找突破口,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距离,现代的和传统的距离,先进的和落后的距离,科学的和愚昧的距离,道德的和法律的距离,民主的和集权的距离,富足的和贫穷的距离,时尚的和奢糜的距离,情爱的和婚姻的距离,我要的是现实的风暴和历史的时钟。我想这一等卞先生是不会反对的。
   下午晚些我去了厦门市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目睹了厦门岛的百年沧桑和历史巨变。回来当晚,挥毫泼墨,写了关于厦门之行的纪感随想,有诗为证。
   不是因为浪的缘故,
   鼓浪屿的百年风啊!
   您能否送来澎湖湾的千年轻沙?
   金门海上的“双门”炮啊!
   您能否轰开两岸久封的铁门?
   请澎湖湾的风告诉我,
   请鼓浪屿的浪告诉我——
   我刮走卷跑的新衣裳,
   不是因为您的缘故?!
   请金门岛上的浓烟告诉我,
   请厦门湾上的青云告诉我——
   您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不是由于“双门”岛上的炮火太猛?!
   而是因为历史的炮声在烟灭的炮台上
   再度点燃。
   当我站在厦门山的上空,
   风和云织起了半爿蓝天,
   大陆和台湾遥想观望——
   山与山相对;
   海与海相隔;
   岛与岛相连;
   心与心相通。
   就这样
   我望着望着……
   想着想着……不小心
   一头栽进了台湾海峡——
   两手抓着中国的泥,
   两脚踩着两岸的浪,
   双眸凝天,
   口吐白沫,
   不是因为浪的缘故!
  
   理想国
   结束厦门之行后,我继续南下,火车又把我载到了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广州。广州,十年了,我又来到了您的身边,您仍旧青春靓丽而不失妩媚,只不过妖娆中透着今日特有的大气和豪迈。广州,这座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我生活了三年,去过了很多地方,尝过了很多美味,唯独没有去过城市文化名片的广州市图书馆。那时的我,以一个商人的身份,漫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全身浸透着铜锈味,读书似乎只是学生的事,难得的阅读也是关于如何短时间内快速致富的秘笈书。书读得越多亏得越多,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炒股,我跟着所谓的“股神”,天天看股书,一出手总是慢半拍,遭遇了股市里的“滑铁卢”,结果血本无归。最恨不得不提的是“金融海啸”那一波,浪高千尺,把我打得从此一蹶不振,灰溜溜滚回了老家,又遇上了家乡白眼狼。一晃十载,我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我明白了精神在时光中永恒,容颜在时光中衰老。我是晚上七点钟到达广州。根据事先查找好的位置,搭乘最末一班地铁,在珠江新城站下了车,在美国使馆附近找了一家实惠的宾馆安顿下来。行李放好后,我急着想出去溜达。时值国庆前夕,整个花城广场灯火辉煌,处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氛,我信步向广州市图书馆的方向走去。此时,图书馆早已关闭,黑洞洞的只看到一面灰色的石墙自空中垂下,里面的书籍似乎都酣睡着了。我没有随人流往江边涌去,抬眼却发现江边“红船”正缓缓朝我驶来。一小时后,我回至宾馆,草草漱洗后躺在床上,心想,珠江新城,变化太大了,单是摩天大楼就比以前多了十几幢,且各种彩灯五花八门,随着房形千变万化,晚上格外耀眼醒目。这种熟悉的陌生令我一时适应不了,但夜游珠江我是熟知的,也是从前常玩的项目。那时夜游珠江与美人共饮,与天地共欢,虽没有夜泊秦淮河的浪漫,却有十年一觉羊城梦的爱恋。如今我与过往共历史,如今我与天地共精神。我这样想着,思想便开始自由飞翔,完全忘记了一天旅途的劳累,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我梦见中世纪的浮士德从魔鬼手中夺回一本书,书的扉页上写着:书是人间的天堂。随后,浮士德向空中用手一挥,一座规模宏大的图书馆便立在我面前。我跑进去,迎面碰到了苏格拉底,他举着“认识我自己的”牌子向我示意,接着,我又遇见了孔夫子,他正对子贡、子路、颜回、冉由他们说:“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最后,我在一间小教室里看见柏拉图,面对着学生起劲地讲着《理想国》的有关内容。我侧身听了一会,忽然一声吆喝把我惊醒,原来是一场虚梦。起来一看,发现是广州塔的五彩斑斓投在墙上,发出美人般“咯”“咯”“咯”的笑声。
   第二天早上,带着昨晚的余梦,我就直奔广州市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确实是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其独特的几何形立面,像几扇随时开启的知识大门,恭候热爱书籍的朋友前来。里面分南楼北楼,我没有化多少时间消费在它合理的多功能的结构上。而是根据楼层导图,在指定的书架上搜寻梦中见到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我求学时听老师讲过,把他当作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代表而被我抛在脑后。后来,我了解到柏拉图和西方文化的渊源关系而倍受重视,但一直没抽时间去阅读,总觉得他是乌托邦的东西和共产主义那套一样,只是理想。如今不一样了,我想进一步探寻古人的智慧,帮助我解开生活中的困惑。我找了相对僻静的地方,如饥似渴地阅读起《理想国》来,当我读到“洞穴”原理后,心头为之一惊,眼前现出一片明亮的天。我们都是“洞穴”之人,几千年来,封闭自己,束缚自己,从不突破自己,寻找自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一旦发现真理,即遭众人杀戮,实属可叹可悲可哀!《理想国》中不乏有这类引人深思的比喻(比如日喻、线喻、洞喻、床喻、马喻等)。在《理想国》中,居住着一位最高的精神领袖,他统治着世界和人类的一切,他叫理型或型相。理型告诉我们,一切理念都要脱离肉体而存在,精神是其理型世界的组织形式,灵魂穿着型相的外衣,行走于感知世界和可知世界之中,代表着美、善、正义和勇敢,核心理念为善。当然,《理想国》是理想的,乌托邦的,哲学的,也是宗教伦理上的,和儒家的“仁”“善”还是有区别的,和佛家的“相”还是有点相通的。我读它,是由于它对我有启迪意义,特别在当下全民谈商言钱的大背景下,国民理想信念明显缺失,道德沦丧,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国家治理秩序还是十分必要的。
  
   骑楼与红楼
   在《理想国》走了一圈之后,我灵感一现,决定继续向南,隔江渡海,到中国唯一的自贸岛——海南岛走走、瞧瞧。
   海南,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海南热的那回我去过。二十几年了,不知如今变化如何?二十年前,我是去拜会一位家乡在海南发迹的“阔老”捐资办学而去的。老乡从事的是盖房、修路、建桥工程,捐了二十万元,我们为他立了功德碑。海南在最狂热的时候建了好多楼,热度退却后也留下了许多烂尾楼。后来,老乡也成为这些烂楼、烂桥、烂路的真正债主,在一片“烂尾”声中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从没回老家一次。如今学校已撤销并入镇中心小学,旧校舍改为农用仓库,“功德碑”早已没入杂草之中,再也没人提起他。我说这些往事,目的是为了给这趟旅行抹上些许伤感的色调。因为我在考虑,这次跨海旅行,想改乘火车横渡琼洲海峡。我也想见识见识火车是如何开过琼洲海峡的。主意定下来之后,我就选择哪种方案出行最经济合算:直接坐老式绿皮火车,省是省钱,但很费时;选用先乘动车到湛江或茂名,后改坐绿皮火车渡海,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火车在当天下午一点左右到达雷州半岛的徐闻县。火车开始慢下来,烈日下,大海首次映在眼前,但你看不到它的浩淼和辽阔,只是一晃而过。到达码头后,我注意到码头边有铺好的铁轨,我猜想这是专为渡海火车准备的。我开始观察火车将怎样渡海?火车完全停下来了,我们被告知不准下车,仍呆在车厢里。现在,隔着车窗我们能看见碧波万顷的琼洲海峡了。我第一感觉便是海水比我们家里的海水蓝,花草树木比我们家里的绿,日头却比我们家里的毒。

共 851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题为《图书寻访之旅》,实则是风光之旅。只不过作者将寻访的目光集焦在各处的图书馆上,于是便有了《古罗马帝国衰亡史》,有了对《理想国》的感慨,有了对红楼和骑楼的看法和思考……作者曾经历过商海泛舟和金融海啸,对图书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感触。这次的图书寻访之旅,既增长了作者的见识,也增长了读者的见识。虽然只是廖廖几处图书馆,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触。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1-04 17:03:38
  寻访图书增长见识,值了!欣赏了,问候聪一聪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聪一聪        2020-01-06 19:45:25
  谢了!并不是简单的几处图书馆,图书背后大有学问。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