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教师的自我认同(杂文)

编辑推荐 【文采】教师的自我认同(杂文)


作者:马永清三小 白丁,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6发表时间:2020-01-06 18:27:01

1989版《辞海》解:认同“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开来“认同”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化的心理现象,它与人的“自我”关联,涉及到的个体自我人格的同一性或完整性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应该做什么”的康德式问题,是人对自我真实身份的确认和对自我最终归属的定位。
  
   一
   教师对话。
   小莲:应试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好教育不排斥好成成绩。
   郑昌军:请回看我的发言。千万不要把“教学成绩”和“考试分数”混淆,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孔子也好,哈佛剑桥也好,他们的“教学成绩”是培养出了多少社会各界精英,而“考试分数”不是。继续澄清:国际比赛看分数,美国学生也要完成家庭作业,但是分数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同的。这个我不细说了,手机拼字太累。推荐有时间看一下黄全愈教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系列。
   还是段王:我说的是点,昌军兄说的是面是圆。“读万卷书”是不是高效?“十名效应”的十名何来?分数可以做一个参数的。哪怕只有一点点的作用。还有:我们的班容量多少,美国班容量多少?我们真的学不来。超过了30人怎么关注个体?我们可以吗?
   郑昌军:彩文老师之所以抓住我就不放手了,可能就是因为她走遍全国就发现我这么一个“另类”。教师头上那把“剑”,对我作用不大。彦超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和实力,我没有彦超的实力,但我绝对有勇气。所以,这把剑在我眼里,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但充其量,也就是烧火棍的作用。我们不会随便跳出体制,因为彩文老师说的很对,我们在体制中可以为教育改革做更多事情——但我的心随时可以跳出,或者说它从来都没能真正完全束缚住我。
   还是段王:我被体制束缚20年,已经木了。但是通过读“勇气”我找到了新思路:在体制框架下放飞自己的思想,认知自我不懈努力,与体制共生与学生共生。
   郑昌军:班容量也好,教学中的具体细节也好,都是外在的,除了考试分数,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搞好教育。考试分数的存在,不是教育教学对象和教育目的的必需,而是快餐化功利化甚至是某种利益需要。段王说被体制束缚20年已经木了,通过读“勇气”找到了新思路,要在体制框架下放飞自己的思想,认知自我不懈努力,与体制共生与学生共生。对,这才是我们读《教学勇气》的目的。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吴老师的心愿应该算是初步达成了。
   还是段王:到了子夜,这是昌军兄夸我的唯一一句,论年龄喊您昌军兄,论学识我是晚辈,谢提携!
   郑昌军:马校(还是段王)是好校长,这个我已经夸过好几遍了。[呲牙]占着年龄的便宜就够我汗颜了,学识方面我是咱们群里的后进生。别看我能忽悠就以为我都懂,那些东西我控制不了也不属于我。没人激发刺激我,连我都找不到它们在哪儿藏着。在这个群里,目前为止老师只有吴老师杨老师和彩文老师(进来不怎么说话我不知道的除外),咱们都是学生。虽然在彩文老师小洪老师甚至吴老师面前我说话口无遮拦很随便,但内心对他们是执弟子礼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已经睡着和没有睡着的,大家都晚安。
  
   二
   我的反思。
   子夜无眠。我认识到一种危机,和昌军老师的差距,在于我掉进“分数”的套路了。其实这是教师自我认同的危机。
   昌军老师的自我认同在反思控制的范围内,他有充分的自我关注去维持“活生生的”自我感。与此相反,“我们”死抱着“分数”不放的,是个体出现了自我认同危机,当然没有充分的自我关注去维持“活生生”的自我感,这也就是帕尔默说的“分离”的教师生活。因为,自我认同感的分裂或丧失,才无法维持“活生生”的教育,才会不断地去锻造模型,而不是培养“人”。
   看过一篇文章,说吉登斯认为,拥有合理稳定的自我认同感的个人,会感受到能反思性地掌握其个人经历的连续性,并且能在某种意义上与他人沟通。
   和昌军老师对话,我感觉到自我完整性的威胁,也能把完整性作为有价值的事物接受下来了。
   我在进一步觉察,教师出现自我认同危机的个体表现有哪些特征呢?
   我归结了三点:
   第一,教师缺乏个人经历连续性的感受。换句话说,教师没有完整的职业规划,没有一步一步提升的过程。说的再明了些,就是做“听话”教师,领导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第二,在“分数”面前充满对其存在的可能性的忧郁,并且自己的行动被忧郁所麻痹。这样的老师也会埋头苦干,学生做做做,教师批批批,摸爬滚打,没有能力去阻隔外在冲击。
   第三,个人不能在自我完整中发展或维持信任。这样的教师缺乏善意的“自我关注的热情”,有空虚。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满腹牢骚。
   简而言之,自我认同危机就是自我感的分裂或丧失,也可理解为自我意义感或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依照帕尔默对自我认同的解释,我们可以把教师的自我认同定义为: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师职业,并最终谋求自我价值在教师行业中得以实现的过程。
   现在,我们能清晰看到教师自我认同危机,是指维系教师自我连续的职业感受到威胁、自我内在统一性遭到破坏、自我身份感的建构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分数”给教师带来恐惧的重要因素。所以,美国学者福乐等人将教师职业自我认同作为教师发展的首要环节。教师自身完整的教师成熟期后不再有低落、停滞等现象出现。
   但是教师自我认同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于“认同—危机—认同—危机”持续不断又永无休止的复杂、曲折、开放的动态发展中。自我认同是潜在的,我们通过“对话”可以显现出来,对话,是教师自我认同的必由之路。

共 22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从群对话入笔,重点写“自我反思”。这是一个读书群,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共读《教学勇气》的收获和体悟。作者借鉴了海德格尔的哲学,将其运用到了教育学之中,在“分离”的教师生活中捕捉教师认同危机的特征,提出“对话”是“教师自我认同的必由之路”。这给我们以启发,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问题需要内外贯通,换句话说,教师成长源于心与心的交流,就像作者例举的,可以通过讨论返回自身,从而立足于真实的自我,认真地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唤回自我心灵。作者用自身的反思体验带着我们走上一条少人踏足的内心资源小径,并且让“对话”资源不断发酵,这是难得的研究方法和可贵的研究精神,无论叙事探究还是走向自身认同与完整,都需要这样的研究姿态。推荐阅读!【编辑:孙彩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