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守】一盆珊瑚樱(散文)
一
周末回老家,母亲坚持要我搬一盆花。
天气冷了,院子里的花被她搬进屋内,迎门的方桌前被塞得满满的,房间的一半已成了花的世界。今年种的花多,都没地方放了,这么好看的花,搬一盆吧,母亲笑着劝我。
刚从租住的房子里搬新楼时,我也曾兴致勃勃地买了很多花。但除了会浇水,什么都不会,很多花死掉了,剩下的也都带死不活。楼上不接地气,不好养,拿回家去养吧,妻子总结道。不知是不是地气的缘故,花儿一经母亲的手马上就有了生机。秋海棠不再萎靡,山影长出了气势,一盆米姝兰,被分出了十几盆。我们是不会再搬回楼了,母亲就拿去送人,顺便和村内的爱花人互换有无,家里花的品种渐渐多了起来。
其实,原先回家时,我就注意到了一盆绿叶红果的花。花盆已经老了,红泥烧制的花盆上沾满了泥土,盆沿已经开始掉渣。只是盆内小树一样的植物长得正旺,老株粗壮,青褐色,新枝绿色,椭圆的叶片长长的,颜色翠绿;最好看的是绿色的叶子间,点缀着不少圆圆的红色、绿色的果实,红绿相间,特别的入眼。
那就挑一盆。见我答应了,母亲赶紧给我介绍,这是八千代,我给你才舅要的;这是紫玄月,是种花的小国家专门送给我的;这是……
我就要这盆吧。说不上花的名字,我指着那盆红绿相间的花。
这是珊瑚樱,野草棵子一样,不值钱,比别的花好养,母亲说。
人的爱好真是不同,就像京剧大师梅兰芳,喜欢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牵牛花,而我只对纯红、纯紫的大牵牛感兴趣。对珊瑚樱也是如此,第一眼看到,就发自内心的喜欢,只是没有养花的爱好,看过了就不再在关心,现在,既能让母亲高兴,又能满足自己对珊瑚樱的喜爱,我忍不住要过一把养花的瘾。
要这盆吧,这盆好些,这是……母亲还在向我推荐其他她认为更好的花。
好花我也养不活,就要好养的。说着话,我已动手去搬。
那好吧,母亲不再坚持。只要要她的东西就好,她一直就是这样,只要孩子们能从家拿走东西,她就高兴。如果她觉得这东西好,就一定建议你拿走,。每次回家总会拿回东西,刚出锅的包子,饺子;院子里已成熟的萝卜、白菜;秋天才采摘的柿子、苹果;甚至我送她的养生书,她认为好,都劝我再拿回去。
上了年纪,不种地了,母亲的空闲时间增多,父亲在院子里种菜,她就种花,养了很多的花,现在的老家,已是变成菜园加花园。
养不了几天还得搬回来,费那事干吗?妻子不是爱花人,从不养花,因为我养花失败的经历,也反对我再养。
多晒太阳,浇足了水就行,不行就再搬回来,母亲笑着对妻子说。对自己儿子喜欢的事,母亲永远都是支持的。
茂盛的植物,的确可以增加房间的生机,把珊瑚樱放在窗前能晒着的地方,整个房间一下鲜亮起来。几天后,看到盆里的土干了,枝条上原来舒展的叶片有点蔫,我赶紧接自来水浇上,很快,珊瑚樱的叶子就重新支撑起来。很容易吗,我暗自得意。可又过了几天,几个红色的果子脱落,叶片也开始干枯打卷,我一下沮丧起来,难不成真的再搬回去?
二
姥爷去世二十年,上坟的日子到了,母亲打电话来,让我开车拉她去。坟地在庄稼地中,需要步行进去,母亲已经七十五岁,我劝她不要再去,有我们小辈去就行了。母亲不同意,说,只要能动的了,就要去。
只能依着她,开车回家。见老家房间里的花依然长得茂盛,我说起珊瑚樱落叶的事。母亲说,不能用自来水直接浇花,家里浇花的水,都是自家井里的,你从家拉水浇花,或用河里的水;叶片如果打卷,就是有蜜虫子了,得喷药。我马上想起,珊瑚樱的叶片上,还真有不少黄绿色的小虫,叶片间也有几只小小的白蛾在飞。
到了坟地,摆好供品,烧完纸,母亲忍不住开始低低地呜咽。不只是姥爷,坟里还埋着早姥爷几年去世的姥娘。无法继续尽孝,对已经去世二十多年的父母,母亲只能用眼泪表达自己的哀思。母亲的哭声,也引下了我们的眼泪,让我们回忆姥爷姥娘对我们无私的爱。上坟的日子,哭声和眼泪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吧。
母亲是一个孝顺的人,不止对父母,对自己的婆婆,更是知冷知热。奶奶不识字,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爷爷去世得早,几个姑姑又都出嫁,只有奶奶和父亲生活,日子过得寡然无味。自从母亲进了门,一切都改观了。母亲把婆婆当亲娘一样看待,下地做活,回家做饭,缝缝补补,一切都抢着去做。母亲进过工厂、当过护士,做事周到利索,性格开朗,把一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内外关系融洽。奶奶非常知足,乡亲、亲戚们看在眼里,对母亲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你姑病了,你拉我去看看吧。上完坟,回家的路上,母亲说。四个姑姑,已去世三个,对还唯一在世的姐姐,母亲很是记挂。孩生日、娘满月,姑姑们家的事,母亲都惦记着,比奶奶在世时想得还要周到。只是,母亲太操心了,头发早就灰白,腰也累弯了。我们劝她注意身体,不要管的太多时,母亲总是说,亲戚之间的亲情,也是需要用心维护的。
看到母亲,姑姑非常高兴,抓着母亲的手,说个没完。娘家弟媳关心自己,虽早已成了习惯,但姑姑仍然非常激动。很好地照顾好了自己的母亲,大事小情都给挡脸,姑姑们对母亲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回到家,母亲马上找出治蜜虫的药,反复嘱咐我药的用量及喷洒方法。一边嘱咐一边拿出一个塑料桶,说,你从家里拉点水吧,把花缓过来再用河里的水,不管干什么事,都要精心。母亲说的经心,就是从心里走,用心。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把父母、儿女、亲戚的事放在前面,凡事经心。
家里的水,是出自沙土地的井水,最适合浇花,听了母亲的话,我拉了一桶水回去。到家后马上浇花,又把母亲给的治虫药喷上,第二天再看,珊瑚樱已经恢复如初了。翠绿的叶片间,果子一半已经完全变红,一半还是绿的,绿色的个头要小一些,等它们再长大一些,也要变红了。
三
妹妹的生意忙,顾不上家,有时就接母亲到她家住几天,帮她照顾一下三个孩子。到哪里也闲不住,打扫卫生,做菜,还能给孩子们讲几个民间故事,母亲对孩子们的疼爱和耐心,让外甥、外甥女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氛围,恨不得让母亲一直住在他们家里。
儿子和侄女也是一样,对他们的奶奶依恋得很。周末回家,孩子们总是围在母亲身边讲个没完。中午,母亲和妻子她们一块做饭,边做饭边拉家常,有说不完的话;吃饭时不时给孩子们夹菜,脸上总是笑呵呵的,一刻也闲不住。
看见母亲忙碌的身影,我想起小时候炎热的夏夜来。那时还没有风扇,我们躺在炕上,热的翻来覆去,睡不踏实,母亲不顾一天下地干活的辛劳,也不管自己满身的汗水,拿一把蒲扇给我们扇凉,直到我们呼吸平稳,睡踏实了为止。
吃完饭,母亲又帮妻子她们刷碗。侄女赶紧接过她手中的活,但母亲却闲不下来,转身又去拾掇其他东西。早早地弯了腰,母亲肯定也是累的,但付出已成习惯,为了能让孩子们省点力,母亲从来就没停止过自己的劳作。
吃完饭,母亲又给妻子介绍起她窗台上的花,顺便问起珊瑚樱。当妻子说那珊瑚樱长得很好时,母亲说,我就说没那么难吗。
见我们到了回县城的时间,母亲去院子里给我们拿菜。自己院子里种的,都没喷过药,洗一洗就能放心吃,母亲一边说,一边把白菜的老帮去掉,拿给我们的都是干净鲜嫩的好菜。
回去的路上,妻子说,咱娘啥时能对自己经心一点就好了。是啊,只顾想着别人,母亲似乎一直都没经心过自己。上了年纪,我们多次劝她和父亲进城住,可他们一直都没同意。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也许就是借口,更多的,是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在他们心里,孩子生活中每一点需要助力的地方,都应有他们的身影;自己的生活,只要过得去就行了。所求无多,他们更愿意延续清茶淡饭的日子。
今年是个暖冬,少雨少雪,屋里温度比往年高了不少,珊瑚樱又开始干叶。我想自己也应用心一点,不能再麻烦母亲,就上网寻找解决办法。是因为太干燥了,只需早晚喷点水。拿喷壶喷一遍水,明亮的灯光下,珊瑚樱的绿叶红果很快鲜活起来。珊瑚樱叶子的绿,介于柳叶的黄绿和泡桐的墨绿之间,那是苍郁、纯粹的绿;珊瑚樱果实的红,是低调的橘红。
没有花的灿然,只有朴实的绿叶和饱满红艳的果实;珊瑚樱的果期长,耐热又不怕冷,给漫漫长冬送去春花样的绚烂,却从不张扬。“珊瑚樱象征着真实的亲情与长久的幸福”,我一下想起了网页上的话来,母亲送我的花,不正对应了母亲对儿女真切而深沉的爱吗?
儿子感冒了,母亲打电话来询问,祖孙俩的家常话,让房间充满了温暖的亲情。一个家庭,有了一位慈爱的长辈,揉进了一份隔辈疼的感情,这个家庭的亲情氛围就更凝实了,就像这单调的房间,因多了一盆珊瑚樱而变得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