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说书先生(散文)

精品 【八一】说书先生(散文)


作者:黄金珊瑚 举人,514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69发表时间:2020-01-19 11:30:47

【八一】说书先生(散文)
   一
   姑苏吴越,“说书先生”是不分男女的。主要指苏州评弹的艺人。
   苏州评弹,其实指评话与弹词。评话,是以说和弹唱为表演形式,以吴侬软语为主。弹词,分为短篇开篇和长篇弹词。评话常常只有一人,如金声伯先生的《七侠五义》,说历史,说侠义豪杰。弹词需两人或两人以上,上手是拿三弦的,下手是抱琵琶的,三人的话,中间还坐着一位。男女不限。大多是说男女情爱,或是传奇小说,或是民间故事,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有的是师生档,有的是夫妻档,有的是同辈档,也有兄妹档。
   去听评弹,不管听大书、小书,更不分评话或弹词,统统称为“去听说书哉”。
   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听说书。或坐上父亲肩头,或趴在父亲胸前,手里总会拿着糖葫芦串,细细地“抿”,呆萌地笑。观前街,第一天门,有个叫“光裕书场”,清朝就有了。到底听到了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里面有零食吃,吃得肚子滚滚圆。
   父亲是个戏迷,京剧就迷梅兰芳,评弹当选杨子江,听说都得排队购票,父亲乐在其中。
   下乡十年,父亲像断奶的孩子,挠心,难受。
   回城,我参加工作后,圆了父亲一个听书梦,买了半导体收音机。中午跟着父亲“听说书哉”。说书先生一拍醒木:“请听下档!”我便起身,脚底抹油,去上班。
   后来有了电视,能听,能看,有时还滚动着字幕。
   电视书场的开播,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说书先生两人或三人,分坐于书台两旁或加座中间。或怀抱琵琶或手拿三弦。女的穿旗袍,男的穿长衫。那坐姿,真叫一个美。
   我偷偷地学,坐椅子只坐前半部分,虽然腰挺直很累,但是肚子能吸进去。父亲看到后夸我:“坐有坐相!”我脸红红地笑。
   我喜欢看女的说书先生,纤纤十指弹弄琵琶“叮咚”响,似流水,似飞云,似穿梭于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特别是盛小云,浓眉大眼,一根长长的黑黑的粗辫子,从后面绕颈垂于胸前,或盘在脑后。她的《啼笑姻缘》有她的老师蒋云仙先生的味道。她的美,真正属于大家闺秀。
   男的三弦,弦声清脆。袁小良先生在苏州评弹界三弦无人能比,他与妻子王瑾拼档合作长篇弹词《孟丽君》,那是一个绝配。
   看电视,听说书,是一种福气。从字幕上也学到了不少苏州方言。有些字真不会读,也从来没看见过。
  
   二
   三年琵琶五年弦,没有刻苦几年还真弹不出来。
   说书先生手中的琵琶,二十三品或二十四品。竖着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三弦么,有三根弦在顶端,左边二弦轴,右边一弦轴。手柄是木头的,琴鼓正反面用蛇皮蒙上。三弦还分大三弦与小三弦。说书先生大部分用的是小三弦。
   听说书,不但喜欢听那弦音之美,更喜欢听说书先生的舌底生花,“方口”“活口”“快口”“慢口”。一把折扇,一块醒目,演绎着苏州人的市民心态,穿街走巷的机敏,为人处事的睿智,生活的沉稳和变通。
   苏州评弹在大街小巷里都能听到,与苏州的粉墙黛瓦融合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图景。
   喜欢听评弹,晒着太阳,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记忆里,犹为清晰的便是:《杨乃武与小白菜》,弹词皇帝严雪亭的代表作。我为杨乃武的冤屈而流泪,为童养媳小白菜的身世而惋惜,为奸人刘子和所痛恨,为天真的葛三姑而捧腹大笑。可惜严雪亭先生于1983年便去世了。再想听,也只能听他的录音了。
   苏州邢晏春和邢晏芝是有名的一对兄妹档,他们的代表作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我曾在电视上看完全本,如今他们已经七十开外了,早已离开舞台。
   我曾在一次观看京剧样板戏的现场演出时,远远地看到过这兄妹俩。带着崇拜的眼神,只是看到了他们的一个正面。我在看他们的背影中看完了京剧,也算是“两全齐美”,看着说书先生的背影,想起他们兄妹的一场说书。书中那小白菜毕秀姑下了一趟楼,足足花了两个星期,只听楼梯响,不见美人影。那委婉的卖关子,让人不急不躁,越听越有味。
   其实我与说书先生的正面交流还真有,那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说《七侠五义》的金先生。
   金先生在梅竹书场(当时我记得叫和平书场)演出时,总会来店里看我们。
   梅竹书场在离我单位不远处,叫“清真坊”的一个地方。
   金先生与我们店主任是好友。他每次来,我总是站在店主任旁边,近距离地看着他。他没有架子很随和,看到我们每个人都会笑,于是,我也就顺嘴地喊他一声:“金先生!”
   金先生知道我喜欢听书,约我去书场。我因为胆怯,又没有个伴,所以一次都没去成。金先生时常跑码头,他半年在苏州,半年在上海,上海成了他另一个家。
   当时的金先生,正值中年,声音洪量。白净的脸,似有一些“奶油书生”的味道。我喜欢他的嗓音,他不像人家说书先生那一口大嗓门沙喉咙,他的声音清晰,富有磁性,刚中有韧性。
   后来店主任退休了,金先生也几乎不来了。
   一直想去书场真正地听一回书,可是听说,那里面的年轻人太少,女孩更少,便泄了气。
   有时路过梅竹书场,总会立定,看一下海报,然后抿嘴一笑,好多都是我和父亲一起听过的。
  
   三
   我很崇拜说书先生,可惜我错过了一次机会。
   那一年在农村,城里来了招聘评弹学生的老师,可是父亲没同意我去报名。父亲说我“条件不够”,说书先生需要“说、噱、弹、唱、演”,而我嗓音尖细,肺活动量小,怕是再怎么用功也难以到达顶尖水平。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招了去。
   从那时起,我很希望能与说书先生交往,喜欢听她们的那种柔柔的,糯糯的软侬吴语,经她们口中说出来或唱出来,便能体会到江南水乡的清纯韵味,和着那丝弦之声直接渗透进骨头里去。
   巧了,工作后我认识了一姐妹,她妹妹便是说书先生。
   记得那年,我与女同事去那位姐妹家玩,晚上三人挤在一张大床上。半夜,她妹妹回家了,于是我们四个女孩子倾肠倒腹了一夜。
   她妹妹当时还是学生,师承余红仙老师,于是名字便改成单名“红”。她爽朗的笑声,豁达的性格,正是我喜欢的。
   如今她已经是上海评弹团的一级演员,前一阵子常常露脸于电视。
   看着她微胖的脸,依稀记起四十年前我们见面的那日夜晚,温馨留存在心中。
   后来,单位里也来了位说书先生,虽然他那时上台露脸的机会不多,但是他还能弹唱几句的。
   从他那里,我了解了不少说书先生的事,比如说,“评弹界的鲁迅”杨子江,杨先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后来自编了《康熙王朝》长篇评话。我说我想去听上一回,同事告诉我,杨子江的演出一票难求,只能作罢。前几年,杨子江先生已经作古,想听他的说书,也只能听录音了。
   苏州评弹也如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经历过低谷期。这些年来,文化部对传统戏曲与地方语言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苏州评弹受到了重视,学校也专门开设了苏州方言课,那吴侬软语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来,是一种嗲嗲的声音,这也是国家出台的好政策的一种体现,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一种体现。
   如今苏州有些茶室或餐厅,都有年轻的说书先生操着琵琶,演绎着传统评弹。
   苏州评弹,是吴地的一种文化标识之一。说书先生,起到了传承与发扬光大的作用,那软糯的弦曲雅韵,便是“中国最美的声音”之一。

共 28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作者精湛的文字当中,我们对苏州评弹有了深一步的了解,知道了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作者的文章开头以开门见山的形式,介绍了苏州评弹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说书先生”,并说明表演者是不分男女的,是苏州评弹的艺人。接下来,用详细的描写手法给大家引入评弹的热门场面。台上说书的,台下听书的,随着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到作者童年的生活也是融入当地的艺术生活氛围当中。因为父亲喜欢听书,所以作者也受了影响,她不仅支持父亲的爱好, 自己也深入其中。接下来,我们从散文中细细的了解说书先生的道具里蕴藏的文化之深之广,这种艺术给苏州百姓的生活带来丰富的影响。在作者的记忆当中,有一场表演是“杨乃武”和“小白菜”,表演者是兄妹俩。对这两个说书先生,作者崇拜,又随着对说书的喜爱,还结识了有名气的说书先生金先生,艺术与友谊相贯在一起,给大家的眼球带来亮点。缘于对说书这门艺术的喜爱,作者还讲述了自己差点报名参加学习说书这一门的艺术,作者的生活里裹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读过这篇散文,感受到了说书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丰富生活的文化,也是点缀苏州百姓生活乐趣的绝技。作者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特别细致,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想象,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的特点,从开门见山到层层深入把大家引入一个丰富的艺术氛围当中来。这篇散文用词简练,深谙文化底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感谢赐稿八一, 也希望在八一可以经常阅读到作者娴熟精湛的好作品。【编辑:红袖揽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12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20-01-19 11:31:36
  在本篇文章中领略到了作者深奥的知识。
红袖揽叶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1-19 17:00:42
  谢谢红袖老师辛苦编辑,精美的编者按,精彩的留评,珊瑚很感动,非常谢谢红袖老师。您辛苦了,为社团为珊瑚辛苦了,谢谢。
   提前祝红袖老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2 楼        文友:闲妹        2020-01-19 15:54:04
  苏州评弹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人们喜爱。作者美文让我们感受厚重的文化与友人的友谊,为作者点赞。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1-19 17:02:05
  谢谢闲妹老师,您的留评,是对珊瑚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珊瑚定将继续努力,认真写好文章,努力为社团作出最大贡献。
   提前祝闲妹老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幸福安康,快乐永远。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1-20 08:21:12
  昨天烦事缠绕,匆匆浏览了一遍。今天再次拜读珊瑚老师的佳作,暗暗佩服,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文字洗炼,情感饱满。跟随作者的文字,对苏州评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人大开眼界。虽然我也听过苏州评弹,喜欢那种柔美动听的音腔,但到底不知道美妙在何处。开头直截了当,简单明了,介绍了说书先生和苏州评弹,用讲故事的形式将苏州评弹用美好的画面呈现出来,让人身临其境,饶有趣味。时代不老,愿苏州评弹艺术余音袅袅,流传千古!祝珊瑚老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1-20 09:30:00
  谢谢云彩老师百忙中抽空支持和鼓励 并留下一大段精美的留言 谢谢谢谢
   小时候我就喜欢戏曲 记得我和弟弟去割草 我演栾平 他演杨子荣 姐弟俩可开心啦 回城后 因为二哥不肯认我 说我苏州话带着杂音 于是我拼命听评弹学习苏州话 就这样爱上了评弹
   谢谢云彩 祝老师新春快乐 幸福安康 快乐永远
4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01-20 12:00:00
  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去书场。那时,吸引我的是书场里的奶油瓜子和五香豆。姐的这篇佳作,厚重又深情。让我重温儿时记忆,温暖,仿佛还在昨天。学习。提前祝福姐全家新年快乐,抱抱。
小小莲儿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1-21 17:35:31
  因为父亲喜欢听戏,我从小就像个跟屁虫,父亲也只愿意带着我,这就是独宠吧。有些事真的说不好,小时候的一个习惯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吧。
   谢谢莲儿妹妹支持和鼓励珊瑚。提前祝莲儿妹妹新春愉快,幸福安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5 楼        文友:老鼠的亲兄弟        2020-01-23 09:32:03
  这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大姐以严谨的语言风格描绘出有声有色的苏州评弹的风骨。借以亲身经历与情感的积淀,让读者领会到江南水乡造就人的灵性。
回复5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1-27 11:37:22
  老鼠兄弟新春快乐。珊瑚这几天没上网,回复来迟,见谅。
   老鼠兄弟您过奖了,珊瑚写的没有你说的那么好。珊瑚如杂食动物一般,喜欢个新鲜,什么都喜欢看上一眼,但是像对评弹这样的喜欢,还是不多的。
   其实人生就那么多精力,爱好这一点,必定会放弃另一点,但是只要自己能天天开心才是最好的。
   珊瑚没有什么出息,最最希望的便是每天都开心。
   问好老鼠,祝老鼠兄弟与珊瑚一样开心。
6 楼        文友:伙苗        2020-01-28 09:32:39
  真是一场丰厚的文化盛宴,
   苏州百姓的生活就此充满情趣,
   老师丰富的文化知识让读者领略到了说书的妙处。
   问好老师。
伙苗
回复6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1-28 11:21:20
  谢谢老师精美的留评,谢谢,在新春佳节之际,珊瑚祝老师阖家幸福安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苏州评弹有地方风味,虽是吴中软语,但是很多苏州年轻人已经听不懂了,评弹中的那些字是最早的吴文化。如今的孩子们交流基本是普通话,家庭中的交流也是不标准的苏州方言了,所以真的要呼吁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留。
   谢谢支持,祝老师新春快乐。
7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20-08-27 02:46:06
  苏州去过一次,是到工业园,听当地人说的也都是CCTV腔的苏普。至于评弹,仅只有影视剧中留下的一丁点印象,从没现场亲听过,殊为遗憾!不过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随着文字穿梭于苏州的巷陌或书场间,像苏州人一样的过了一把瘾,仿佛也和说《七侠五义》的金先生照过面……“听说书,是一种福气。”看《说书先生》又何尝不是!
   下次到苏州一定“去听说书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