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生死之义(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生死之义(随笔)


作者:睥睨 白丁,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0发表时间:2020-01-20 18:50:12
摘要:何谓生死之义呢?人在生死之间会怎样抉择呢?死是可怕之事,然淡然处之亦非不可,汉武帝刘彻对于生死之事恐惧非常,令众人焚香叩拜。

何谓生死之义呢?人在生死之间会怎样抉择呢?死是可怕之事,然淡然处之亦非不可,汉武帝刘彻对于生死之事恐惧非常,令众人焚香叩拜;然汉文帝刘恒则不然,他信仰道家,对于生死之事看得透彻,于临死时,众人皆痛哭流涕,唯文帝刘恒亦语:“我薨不要紧,这就像花草树木枯萎一般,万物更新、气象万千、自然之理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文帝之势,多么大气、多么恢宏,让人钦佩不已。有人问:天下闻名的游侠季布,当年曾是项羽麾下的战将,一次追击刘邦,差点杀了刘邦。后来刘邦得了天下,最恨的就是季布,悬重赏全国通缉他,同时下令,谁敢藏匿他就诛灭九族。弄得季布无处藏身,剃成了光头,毁了容,东躲西藏,四处流窜。一个真正的英雄壮士,穷途末路,一死了之算了。像季布这样的壮士,一反昔日刚勇豪迈的气概,去做窝囊的亡命徒。这样做对么?
   司马迁在谈到季布的行为时说:“在刘、项争雄的时候,以西楚霸王项羽那样‘力拔山兮’的气概,季布仍然能在楚军中以武勇扬名楚国,每次战役都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多少次冲入敌军夺旗斩将,称得上是真正的壮士。可是等到项羽失败,刘邦下令通缉他,要抓他杀他的时候,他又甘心为奴而不自杀,又显得多么下贱,一点志气都没有。季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认为他肯定是坚信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只是投错了胎,走错了路,所以受尽了屈辱但不以为耻,盼望有机会能施展自己还没有充分发挥的潜能,所以最终还是成了汉代的名将。由他的所作所为,可以窥测出他的志气、抱负,他觉得为项羽死太不值得,因此才那样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由此看来,一个有见识、有素养、有气魄的贤者,固然把死看得很重,可并不像愚夫愚妇一样,心胸狭窄,为了一点小事,就气得寻死上吊,这并不是有勇气的表现,而是计穷力竭,觉得没有办法挽回局面,走到绝路上了,所以才去自杀。而胸怀大志的人,虽然不怕死,但要看值不值得去死,只要还有一线东山再起的希望,是绝不会轻生的。齐桓公的名相管仲说:“人们认为我被齐桓公俘虏后,关在牢里委曲求全是可耻的,可我认为有志之士可耻的不是一时身陷囹圄,而是不能对国家、社会做贡献;人们认为我追随、拥戴的公子纠死了,我也应该跟着死,不死就是可耻,可我认为可耻的是有大才而不能让一个国家称雄天下。”管仲这番话表明,有经世治国之才的人由于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以改天换地作为人生之目标,所以绝不会把生死看得太重。季布也罢,管仲也罢,这些有才有识之士,对自己一生的行为,乃至死与不死,都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衡量标准。
   因此,生死之事、名节之重,可见一斑。
  
  
  

共 10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历史上汉武帝刘彻、汉文帝刘恒以及季布、管仲对于生死之事的态度和看法,阐明有才有识之士,对自己一生的行为,乃至死与不死,都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衡量标准,生死之事、名节之重,值得每一个人去认真思索。文章观点颇有见地,值得思索。感谢赐稿!【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0-01-20 18:52:52
  文帝刘恒:“我薨不要紧,这就像花草树木枯萎一般,万物更新、气象万千、自然之理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文帝之语,通透人生!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浩然文学奖;出版散文集《春暖花开》和诗集《守望家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