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芳心斋(散文)
大半生读了一点乱七八糟的书,收藏的珍本也就不足三十。而我读正儿八经的书却不足一百,中外名著我一本也没有读过,因此也就没有学富五车,书通中西的渊博知识,好在自己书虽然读的不多,不能旁证博引,引经据典地写文章,但自己能通达许多事物的道理,到了三十几岁,便不需要多读书也能产生灵感凑合着书写文章。故此在羡慕文人的基础上也想卖弄风雅,摆现风骚,总想不落俗套地建一个书斋。
三十几岁前在故乡住,我便把住所命名为“无为山庄”,并作“青竹几竿泽方土,红梅数朵映故园”的对联以表达我的志向与愿望,准备用砖砌围墙做大门刻在上面。但妻子硬不同意,此事便不了了之。倒是应验了同宗婶骂我的话:“癫子和尚办不出好斋”来。虽自己散文,杂文,哲学方面的文章,古体诗,新体诗,对联都会点,但字写的不好,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也就不能很好的发挥特长,确实没有正儿八经的办一回好斋。我体力较好,也会劳动,但各方面有些阻力,条件也始终不那么成熟,也就没有创造一番伟大的事业。大半生来,我始终被一些人指责着,咒骂着,仇恨着,管鲍之交的朋友一个也没有,顶好的亲戚也没有几个。哪个能认识明白我从前的“愚蠢”正是发展的决定基础,从前的“笨拙”正是我可以体现生存价值的先决条件。他们只知道我指责我“钻牛角尖”,“嘴巴臭”,“冲”,“傻子”。何曾知道一些伟大的理想都是钻牛角尖钻出来的,何曾知道牛屎堆里也许埋藏着金子,平凡的人群中也许隐藏着伟大的高人,他们也有着体现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的许多哲学思想。我没有更多的人赏识,却有许多打击,磨难,故此,我就常常老鼠爬秤杆自称起来,自吹自擂起来,孤芳自赏起来。我很自负地自鸣不凡地相信,如果将来被智慧人发现了我的哲学思想,那么会给社会与人类产生一定的深远影响。
于是到沅陵小县城谋生以后,我又高调炫耀起来,又自鸣不凡起来。我的写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也好了许多,再不需要以自我画圆与人争斗了,我可以更多专心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哲学了。其实这时候,我已经开始研究社会格局与人类社会格局建设方面的哲学了。为了进一步表达我的志向,我决定把新的住所命名为“芳心斋”,并作“笔吐千江水,心纳万重山”的对联以示愿望。好在这时候科学已经相当发达了,可以借助广告电脑打字刻印出来。我又可以做劳动有钱,我便用钱请广告公司打印出来,也就像模像样地把匾在门上挂了起来,算是癞子和尚办了一回好斋,狗肉上了一回正席,书斋也就正始建起来了。我自以为对联写的是好的,气势磅礴,胸襟广大开阔,志向远大,不落俗套,不显庸碌,在胸襟,眼光,境界,气量方面是名符其实的。因为我半生的坎坷磨难历练了自己,造就了我这些品质和素质,因为我有相当好的慧根,人生便决定了我进步的程度,我进一步发展了自己,自己的包容,宽容,气量,胸怀,智慧能囊括世界。但在写文章的数量上是名不符实的,我的笔是吐不了千江水的,我成不了多产作品的人,写不了那么多的文章。虽然从三十九岁到四十九岁是我人生最顺利最大的高峰创作期,但我只保存了不足千多篇,当然许多文章的质量比年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四十多岁以后到现在五六十岁的文章质量尤其比从前高,达到了我自己人生的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我独创了许多社会哲理方面的思想。尽管没有人读到,没有人有兴趣读,但我自信能读到的人肯定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开掘自己的智慧。这是我坚信的一条。我书藏不多,书读的不多,但文章与书藏在肚子里,自灵感而生,到了今天五六七十岁,灵感来时,我还能三步七步成诗,一笔一口气哈成一篇文章,不需要大的修改。我相信自己灵感的火花会像清泉一样永不枯竭,而且我心地善良正直,富有大仁大义大气大德大爱之心,这也就是把我住所命名为“芳心斋”,并作此对联的由来,表示自己仍然以仁爱之心对待人们与世界,做到心好,行好,心态好,以更大的胸怀,格局,眼光,境界,气量,才气,智慧为人民,为世界默默书写华章。
“芳心斋”会伴随我下半生,我走到哪就把它搬到哪,至少在心里如此,并且,我一定要把所写文章印出书来,努力办一回好斋,让狗肉走上正席,让癞子头上长出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