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五爷庙(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五爷庙(散文) ——五台山行记之三


作者:鸿鲲 举人,347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92发表时间:2020-02-06 17:43:55


   已经去过几次五台山了。到五台山,肯定先到五爷庙。
   五爷庙,是民间对万佛阁的称呼。万佛阁,原先是五台山最大的青庙寺院显通寺的一座偏殿,后来加盖了五龙王殿,被民间称为五爷庙。出人意料的,五爷庙的香火日渐旺盛,名声倒盖过了万佛阁,五爷庙也变成了一座独立的寺院。
   早些年,妻子随团旅游,曾去五爷庙。回来每当说起五爷庙的香火,就啧啧称奇,她感叹最多的是庙里还有座戏台,戏台上常有戏班唱戏,神仙也爱听戏吗?
   去五台山时,妻子曾经在五爷庙许过愿。许愿要还愿,她就一直劝我陪她去五爷庙还愿。禁不住她的劝说,就陪她去了几次五台山。
  
   一
   五爷庙前,放生池北边的小广场上,时时都挤满着香客。点上香,用双手捧在手中,嘴里念念有词,香客们熟练举香,虔诚地朝东西南北四方鞠躬朝拜。拜完四方的香应插在香炉内,但巨大的长方形铁炉已经满了,只能学身边的人,把香投到香炉前熊熊燃烧着的火堆里。红黄的火焰欢快地向上蹿跃,不断把浓浓的灰烟送上高空。蒸腾不息的烟火,成了台怀镇独特的景观,让上香的人们更坚信了五爷有求必应的灵验。
   不知何时形成的规矩,都是先在庙外上香,再进庙向五爷祈愿。香客太多,为保证顺畅,进五爷庙要从东门进,西门出。万佛阁,东门迎门的匾额上这样写着。
   院子不大。坐东朝西的万佛阁,是座二层明代建筑,它对面,是低矮的请香处平房。南边是戏台,与戏台相对而立的,是只有一层三间的五爷庙大殿。最显眼的,是院内的那棵松树,似一把云龙巨伞,劲拔高耸地挺立在五爷大殿前。如盖的树头,撑铺在五爷殿的房顶之上,冬遮朔雪,夏挡烈日,却自动避开五爷看向对面戏台的视线。
   五爷大殿,修建的极尽奢华。大殿重檐歇山屋顶,四周围廊,柱础,雀替,栏额,斗拱……都用剔透镂刻的龙、风、狮、麒麟、花卉、人物等图案,刀法老成,色彩绚烂。广济龙王五太子,龙袍加身,金面威严,踞坐在三楹的殿堂正中。
   五爷,是东海广济龙王五太子,善能“兴云布雨,庄严清凉净土;祛邪扶正,利乐炎黄子孙。”原来的殿宇太小,已装不下信众对五爷的崇拜,于是加盖了前庭。庭下陈列着偃月刀、飞龙刀,荷包大枪、万字枪,平字禅杖、莲座禅杖……皇帝的半副銮驾摆出,自然生成威严隆重的气势,在全国寺庙中也绝无仅有。
   妻子去排队祈愿。香已在门外烧过了,在五爷庙内,只需在排到自己的时候,虔诚地跪在殿前的蒲团上磕头,对五爷说出自己的愿望。
   满院子都是等着朝拜五爷的人。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来五台时,香客还多是来自北京、天津,现在看外边的车牌,内蒙、新疆、浙江、广东,真的是天南海北。赶上了经济发展、交通发达的新时代,虔诚的信众舍得也方便花钱旅游,随时都可实现面佛朝圣的愿望。
   “排好队,不要拥挤。”对着不断涌进来的香客,身穿红色僧衣的年轻僧人,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
  
   二
   妻子挤在人群中,随队伍缓慢前行。我则避开众人,在院子里四处转看。
   “围着大白塔转塔,有大福报,就是只看一眼大白塔,也有十八层福报。”听身边的游客给同伴讲解,我忍不住对五爷庙寺外的大白塔凝视起来。
   以身后的青山和天上的白云为背景,七十多米的大白塔,高大巍峨。坐落在五爷庙西边塔院寺中的大白塔,塔内供奉着佛祖的舍利子。习惯于感性思维的中国人,难以接受佛教理性思辨的义理,对质感十足的佛之遗物,却崇拜得很,大白塔绝对是佛教徒心中的圣物。
   妻子还没登上殿前的台阶。香客太多了,连警察也进来维持秩序,从排队到还愿,没一个小时,怕下不来。
   已经拜完五爷的人,多数直接离开了五爷庙,只有少数人去龙王殿后边的文殊菩萨殿,敬拜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道场里,最灵验的却是五爷。文殊大殿内,香客寥寥;龙王小殿前,人满为患。不知这颠倒的场面,让文殊菩萨情何以堪呢?
   比起龙王殿,万佛阁略显老旧。阁,寺院中专指供佛的地方,坐东朝西的万佛阁,两层楼的四围都用廊柱支撑出檐,设勾栏赁依。下层供奉着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上层是地藏菩萨及其下属的十殿阎罗。墙壁、横梁上都是密密的小佛像,万佛阁,共供佛万尊。虽然只是显通寺的偏殿,但却简约庄重,比起五爷殿的奢华,万佛阁自带着一种深沉而舒朗的自信。
   南边戏台上,五爷喜欢的大戏正在上演。看台下的公示栏里,显示着戏已经排到了下周,都是进香的香客为五爷点的戏。都是山西的地方戏,有着很高的水准,但没多少人看,人们都在焦急地排队,盼着早一点向五爷祈愿。倒是戏台顶上的鸽子,或静立,或走动,咕咕叫着,悠闲地应和着戏台上的唱腔。太多的鸽子了,不时从戏台飞去五爷庙的庙顶,或从万佛阁的庙顶飞去戏台顶。这些灵性的动物,沾了五爷的光,习惯了人多热闹,它们并不飞向别处。
   妻子终于完成了还愿的使命,挤出人群,舒一口气,向我走来。
   我很难确定,妻子是不是真的信佛。在家时,她从不念佛,也不像我母亲,逢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给观音菩萨上香。妻子也不知道文殊菩萨和佛祖以及其他菩萨的关系,她来上香,只是因为曾经许过愿。出于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心理,怕不还愿会引起神灵的不满,导致生活中的不幸;还过愿,心里才踏实。
  
   三
   按老规矩,从五爷庙出来,我们去灵鹫峰上的菩萨顶。第一次来时,妻子也曾向顶上的文殊菩萨祈愿,上山还愿也是必须的。
   人们说,许过的愿说出来就不灵验了,我也就不去问妻子曾经许过、现在又还了什么愿。不管祈愿了什么,她的心肯定是真诚的。福、禄、寿、喜、财?妻子不懂,也不会这么贪心。她是个单纯善良的普通人,孝顺父母,相夫教子,认真工作。虽不懂佛经,平时不供佛,但凡事无愧于心,所言所行,与佛经的要求并不相悖。
   菩萨顶是五台山第一黄庙,去参观的游客、参佛的信众很多。一位黄衣僧人,磕着大头,一步一叩首,稳步行进在通往菩萨顶的台阶上。一对青年男女,正边走边说着话。
   “你说,龙王五太子,本是管耕云下雨的,为什么又管了人间这么多事?”年轻女孩,轻声问她的男朋友。
   “没听五爷庙禧生主持说嘛,五爷是五台的护法神,也是菩萨,当然能管人间所有的事。”男孩答道。
   “事都让五爷管了,那文殊菩萨管啥呢?”女孩继续追问。
   “所以要连文殊菩萨一块拜吗。”男孩一时回答不上来,只能应付。
   女孩问的问题,也是我想知道的。思索中,禁不住回头望向五爷庙方向,依然是香火绕缭,在我六次来五台山的印象里,五爷庙的香火一直都是这样。
   僧人的僧衣破旧,额头中间,磕大头留下的老茧深厚。几只小猫,在他背上的兜撘里探出头来,悠闲地看着行人。前边的小姑娘拿一根火腿肠去喂食小猫,小猫并不怕生,有两只还爬出兜撘,走近了女孩等着。
   前行的僧人发现了女孩的善意,双手合十行礼,说道:“谢谢,善良的施主,佛祖会保佑你的。”
   一次不经心的小善举,竟得到苦行僧的祝福,女孩兴奋的涨红了脸。距离拉近了,正好提出问题,女孩忍不住又向僧人说出心中的疑问。
   “其实都是一样的,五爷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看女孩吃惊的瞪大了眼,僧人继续解释下去。
   “北台顶有文殊菩萨灵应殿,也有龙王庙,古时的农民,渴望风调雨顺,就去北台顶烧香祈愿。等丰收了,感恩文殊菩萨的灵应,感恩龙王,还要上台顶烧香还愿。台顶太远,上下不方便,人们就在万佛阁里修建了龙王殿,把文殊菩萨装扮成五爷的样子,让菩萨、五爷和百姓们一块听戏。其实,哪里是菩萨和五爷听戏,就是百姓借了五爷的名,庆祝丰收,和南方的唱社戏一样的。”僧人说完,继续前行,猫也乖巧地回到他背上的兜撘里。
   这真是令人豁然开朗。与民同乐的五爷,竟是世俗化了的文殊菩萨。想想也是,庆祝五谷丰登,祈愿和平安康,是文殊菩萨和俗世百姓共同的愿望。要想一起无拘束地尽情娱乐,整天绷着脸,高高在上的菩萨,哪比得上爱看戏、喜摆阔,喜食人间烟火的五爷呢。
   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更是如此。求官、求财、求子、求福……心中所求,多数怕是不好明言,总不能把自私的想法向清净智慧的文殊直接诉说,求俗人一样却又灵验无比的五爷,就方便多了。
   奢华的五爷庙,热闹的戏台,有别于其它寺院的设计;爱摆阔的龙王太子,爱听戏的五爷,拉近了菩萨与世俗百姓的距离。众多的寺庙中,这也许是五爷庙能保持香火旺盛的原因吧。
  
   四
   站在菩萨顶的寺门前远眺,五爷庙内外仍是人头攒动;庙前的广场上,烟火生成的白烟仍在不断升腾着,高高地飞向天空。远近的寺庙肃穆而立,灵鹫峰前的大白塔直插蓝天;南边远山如翠,东边的碧螺顶绿色葱郁,台怀镇一片安详。
   清水河碧波荡漾,水声淙淙,河畔的公路上,游人香客南来北往,车似流水,川流不息。
   登望海峰顶观云海日出,上叶斗峰上眺台怀美景,在翠岩峰看天马行空,于西台顶赏月挂西峰,去锦绣峰采烂漫山花。五台山山川秀美,仅凭自然风光就能吸引大量游人。但人们到五台,第一件事,不是欣赏自然的美景,多数都是直奔五爷庙,直奔显通寺、菩萨顶,或直接去朝拜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
   自然的美景,当然能吸引人。但有了寺院,有了僧人的山川就不同,景物之外的梵音,高僧大德的讲经、开示,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触动或升华。
   只要进了寺院里,就会觉得清净。不论是不是真的懂佛、信佛,敬一炷香,就结下一份缘,会得一时自在;如因听闻了一段佛经,让人开悟,那就不仅是拜佛之人的幸运,也是佛的功德了。
   相信了“因缘果报”,心内自会滋生出道德的约束力;感悟了“少欲知足”的禅理,定能让人在无穷的诱惑面前克制欲望,保持心平气和,获得身心愉悦;理解了“天地同根,物我一体”的观念,就能生平等心,善待自然;残暴的统治者如接受“不杀”和慈悲的思想,让众多生灵免遭涂炭,那佛教之善,真是善莫大焉。
   《礼记》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佛教也是一样,即使没有信仰的人,进了佛教的寺院,也能产生心安的感觉,这是寺院、佛教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到处都是菩萨、佛祖的寺庙里,在到处都是寺庙的佛教圣地,人们收敛了平时的焦躁,表现出更多的礼貌,连说话都不觉降低了声音,这也是佛教无形的教化吧。
   五爷庙的香火,只是文殊菩萨香火的一部分,文殊道场,只是佛教教化的一部分。五爷庙,五台山众多的寺院,不仅是修行的道场,也是教化众生的圣地。
   磕大头的僧人,一步一叩首的登上山来了,放下身子,五体投地,他是向佛祖、菩萨,也向自己心中的信仰虔诚顶礼。
   妻子已从菩萨顶出来,我们走进下山回程的人流中。再一次从五爷庙前经过,小广场上,烟火一如往常的旺盛。黄红的火焰,把浓浓的烟灰送上高空,把俗世芸芸众生和神圣的佛祖菩萨连在了一起,让天南海北的游人们,带着满怀的虔诚来,带着满身的轻松回。不同于真正的佛教徒,我们多是普通人,向五爷、菩萨和佛祖的祈请,都带了点急功近利的愿望,但毕竟一次超台之旅,可以让人更好审视自己的生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心灵的宁静。
   中国人,遇到人生难解之事,除了哭天喊娘,求助最多的就是佛了。念佛,礼佛,已揉进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自觉地成了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不一定背得过经文,不一定通晓过多的佛教知识,但感觉里,只要你遇事求佛,佛总会在那里。
   五爷庙渐行渐远,五台的秀美风姿也慢慢后移,只剩下圣洁的梵音,合着五爷庙前的烟火,一直萦绕在心头。烟火升腾中,望海寺觉一大师的话清晰地浮上心头:修行,不一定烧香拜佛。孝敬父母,认真做好工作、生活中的每件事,就是修行。
   就要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了,但我清楚,我的心底已经有了一点改变。烧香拜佛,是修行的方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最好的修行。
   妻子有点累,上车就躺倒在后座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圣人求心不求佛”,我也终于明白,妻子平时的生活,已完全契合了觉一大师对修行的解释,就是不来烧香还愿,菩萨和五爷也会保佑她的。

共 47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再次拜读老师的五台山系列,不得不佩服老师的文笔精湛。普通人去一个地方别别扭扭地写出一篇游记来尚捉襟见肘,老师的五台山系列则每篇有每篇的特色,独立成章,文采斐然;相同的是每篇都围绕着五台山的风物来写,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事物能从不同角度来写足见功力精深。作者的煌煌大作给我们展示了五台山的精彩画卷,从一庙一殿到一峰一岭都描摹着细致入微,不用亲自去五台山,看这几篇游记就能得到风景的精髓。作者的语言如诗如画,把我们带进了佛教那种平和宁静的意境中去,要感谢作者的文字非凡!若有时间,怀着验证的心理去一趟五台山,恐怕因为有老师的美篇珠玉在前那些风景当不会感觉陌生。期待老师后续佳作,带来更多美篇以飨读者。精彩散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秦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20-02-06 17:45:31
  欣赏老师美文,祝老师创作愉快!遥问春安!
回复1 楼        文友:鸿鲲        2020-02-06 17:55:38
  感谢秦安老师的精美编按。喜欢老师快、准、精、活的编辑特点。
2 楼        文友:岚亮        2020-02-06 23:22:15
  感悟独到,笔力非凡,鸿鹄之翼,鲲鹏展翅,翱翔江山!
回复2 楼        文友:鸿鲲        2020-02-07 09:03:37
  技穷了,一成不变的味道,连自己也生厌。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2-08 10:36:52
  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3 楼        文友:鸿鲲        2020-02-08 11:37:12
  感谢淡泊宁静社。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0-02-09 21:24:29
  欣赏鸿鲲老师精彩的游记,这一篇篇带读者神游五台山。大宝曾建议我写游记出作品《尘游山水》。先向老师学习。问安
浩渺若尘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