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老年更需充电(随笔)

精品 【家园】老年更需充电(随笔)


作者:隆渊 白丁,97.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7发表时间:2020-02-09 09:25:26


   我于1953年10月从五寨师范毕业,同年10月份分配到五寨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校任教师,当了整整10年孩儿王。1963年10月调五寨县教育局工作,1965年1月调经堂寺人民公社任主任、副书记(原羊圈沟公社)。于1978年10月调回县信访局工作。1984年调县政协工作,办公室主任,1995年退休。
   在职四十几个年头里,肩上挑着很重的担子。在人民公社待得时间最长,整十三个年头,担子特别沉重。除忙于分管工作外,经常参加上传下达的各种会议,下乡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农业学大寨,下乡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不但没心思没时间学习文化,就连肚里原来的那些墨水也耗干了,简单的诗词也忘掉了许多,几乎成了半文盲。调回县里后,但因工作千头万绪,杂务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心仪己久想读的书没有工夫读,有些书只读了个序,有些书读了开头,没坚持读完,买的书和家里的许多藏书束之高阁。
   退休了不能倚老卖老,要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正如清末王贞白的一首诗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还说“笔耕益寿”。退休一身轻,坐下身子來充电,我既不爱打网球、门球、乒乓球,也不爱玩麻将、撲克,更不爱在街头巻尾一蹲,和一伙中老年人“传谣搗西遊”。我开始了有计划的学习:首先学习语文方面的知识,重读古今名著,还学习唐诗、宋词、元曲和毛泽东诗词。读书看报只读不记录像蜻蜓点水,读完了也忘完了,所以我读书遇到美文、美句、名词、名句、名段都抄录下来,这个习惯延续至今,经常温习,对今后写文章帮助很大,受益匪浅,写文章也“有话可说”了。我还把内外孙的作业本,抄写的满满当当,大约60一70本有余,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两三年后我觉得肚子里又有了点墨水,开始琢磨写高氏家谱,这是个十分繁重复杂的任务。我和己退休妻子田瑞林回老家仔细了解族中人情况,特别是老祖宗开发家园的情况,并走访老者把族人排了辈分,列了十辈祖宗名单表。还去洪洞老槐树下寻根问祖,又去了吕梁地区,将老祖宗迁出兰县的情况摸了底,还与迁居北京、上海、西安、靑诲等地的高姓子弟,以电话和书信方式进行联系。另外,让族孙高昕做帮手打字复印(彼时我还没学电脑),经过三四年的反复修改,还亲自拍摄了许多照片,终于在二零零六年自费印刷成书《高氏家谱》。全书共约7万多字,30多张彩色和黑白照片,数幅全家福照。成书分发到高氏族人手中,他们一看家谱,都表示就像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一样,家乡人和外迁的族人都乐开了花。
   八十岁那年萌生了买电脑的想法,曾有人调侃说:“耳聋眼瞎、手迟腳慢还玩那新式武噐,真是蚧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一自不量力。”我却觉得虽然到了耄耋之年,但精神和头脑不能老了,要紧跟智能化时代,如果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淘汰了。买下电脑后,叫儿子和孙子给我当起了老师,我当学生,没多久就学会了开关电脑、看新闻,学会用写字板写文章。学会打字后,还买了打印机,就开始谋划写第二本高氏家谱,由高姓族中文人撰写,全书突出写六位六代孙参军打日本鬼子的故事,父母送子,妻送郎,在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两人,重伤残两人,国家给了牺牲者家属和伤残者优厚的待遇。另外两人命大,他俩是同属六代孙辈(高一峰、高益峰)转地方后,前一位在青海省湟源县当了县政协主席,已离休。一位转五寨后到了企业工作,已退休。此书于2015年春自费印刷成书,全书约近10万多字,彩色插图20余幅,从邮政分寄给高姓族人手中,见书后都给我寄来感谢信。
   从2015年开始,我又考虑写本大块头的书,题目叫《见闻录随笔》,经过近两年写成初稿,又经过三番五次修改,终于在2017年10月第三次自费印刷出版,书中包括35篇文章,约16万多字,分发给族人和朋友阅读。同时还给“江山文学网”投稿多篇:《老屋闹蛇》《北方土炕》《抒怀八十》《打狗棍》《缅怀义犬》等,共约10万多字,其中有《北方土炕》《老屋闹蛇》两篇散文获精品。《北方土炕》在《“第三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合订本》中登载。《北方土炕》还在《忻州老年》刊物登载。除此外,还给县文联办的《淸涟》刊物上投稿,诗词等20多首。
   我觉得这个“电脑”是一所综合式大学校,电脑里的东西包罗万象。在电脑里读小说、诗、词等,一天不开电脑就觉得像不吃饭一样难受,每天在电脑上工作四五个小时,今后只要有一口气,能握住鼠标,不管写的是美文还是拙篇,要一直写下去。
   除此,我从小酷爱书法,它是陶冶情操的工具之一,写一手好字,特别是毛笔字可以迎来机遇,所谓见字如见人。我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从小耳濡目染,念小学时父亲给我写“仿引”,我照着写。到了完小继续写毛笔字,参加工作后经常给单位个人书写春联,给淸涟寺院、南禅寺自费写春联数年,还给家乡父老写春联,百里路程托人带去。2008年成为忻州地区老年书法协会会员。在县老干部局和县工会举办的书法展上,先后展出书法作品10余幅。2016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获三等奖,获奖状一张。毎天坚持以站姿写毛笔字,一天不吃饭也行,可一天不拿毛笔写字,觉得不舒服。另外还参加老干部支部活动,当了个支部的小组长,负责收党费、送文件书报等工作。
   今年我已85岁高龄,属耄耋之年,天上有天堂、家里有书房,文房四宝常不闲,电恼鼠标握在手。自感覚,耳略背、眼稍花,父母给牙没脫落,吃得快、排得快,思维敏捷说话快,手脚勤快多干活,头髮黑多白稀少,倒头大睡少呼嚕,步行骑车不能少。再就是,粗粮细做巧搭配,素食居多八成飽,不抽烟也不沾酒,不喝饮料,爱喝茗茶,绿茶居多,冬天红茶暖肠胃。我祖遗內向少言语,一生不争名和利,与权与官更无缘,八四年调政协办,曽有人说,政协无权又没钱,四套班子数他低,我却不在乎!要养成喜不乐观,忧不惊慌,听天由命由它去,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没怨言。
  

共 23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真挚的情感,感人的文字,一个85岁高龄的老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老年更需充电,再现了老人的乐观心态和不服老的精神。作者晚年开始的文学爱好和写作的成就,更是让人钦佩。厚重感人的文字,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09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0-02-09 09:28:02
  厚重感人的文字,老年更需充电,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我也是一个七旬老者,读此文对85岁高龄的作者心生敬佩,向作者学习!
秋觅
2 楼        文友:秋觅        2020-02-09 23:00:53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3 楼        文友:田冲        2020-02-23 17:39:10
  热烈祝贺获得江山文学网精品!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4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20-05-03 23:34:22
  一篇老年作者写的文章读来亲切,有兴趣读友们可以不妨多阅读和转发分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