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写给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写给母亲(散文)


作者:王戈 秀才,2932.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19发表时间:2020-02-11 20:25:27
摘要:鸣呼,没想到这匆匆一面,竟然是我与妈妈的最后诀别。妈妈,您走了,留在儿孙们心中的是无私、是勤劳、是善良,您那淳朴的笑容将永远铭记在儿孙们心中。

【风恋】写给母亲(散文) 人生中,总会面临很多选择,特别在十字路口时,人,总要做出艰难的决择。而每一次选择,又是人生的转折点。在特殊的时期,恩与义,忠与孝,人,真的难以做到两全其美。唯有选择,把伤害降到最低,才是唯一的办法!
   刚过完元宵佳节,凌晨零点50分,我的妈妈去世了。她不是因为冠状病毒,而是因为其它病。她患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胃穿孔、心肌缺血、慢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重症,2月1日送县人民医院。但由于拖了很久时间,到了6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弟弟打电话给我,要我回老家,与妈妈见最后一面。
   妈妈住院期间,我们《欢乐一家》微信群里,弟弟和姐姐的留言让我感动。姐姐发了几个自己精心制作的视频,祈祷妈妈快好起来。弟弟群里写到:“以前每天都能听到妈妈的声音,但如今已有几天没听到妈妈的声音了,我感到好不习惯啊!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觉到:哪怕是听到妈妈的一句唠叨,也要胜过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旋律一千倍,一万倍。我的妈妈是一个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人,前些年的好多时候,她都在身体有点不适和行动艰难的情况下坚持烧香拜佛。现在我的妈妈正在与病魔抗争,如果佛主能够显灵的话……”他请求佛主保佑妈妈战胜病魔,渡过难关,赶快康复。
   妈妈生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农历五月十一日,享年82岁。她是一位从贫苦中走出的女性,从小就品味了人世的艰辛,过早生活重担的磨练使她变得坚强、执着。在晚年,一直在同病魔作斗争,坚强地为我们支撑着一片天空。
   妈妈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女,我排行老三,我上头一个哥哥、下头妹妹先后夭折,存活下来的仅有现在的我、姐姐和弟弟。妈妈有生之年非常重视存活下来的我们姐弟三人的品质教育。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上过学,但却有谆谆教诲,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小时候,我与妈妈形影相随,每晚在妈妈的怀抱中酣然入梦,而她很多时候独自一人,潸然泪下。“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如果您当时离我而去,孩儿就会像一棵草,随风飘荡,无依无靠。
   妈妈,您可记得1970年9月1日我正式启蒙上小学。孩儿记得那天,您早早起床,穿戴整齐,煮了满满一碗面,和上俩个荷包蛋,让我吃完。您说:“吃了这碗汤面,以后学习就好。”朴实的语言,殷切的期望。
   寒来暑往,多少个夜晚,昏暗的油灯下,我写作业,妈妈坐在旁边守候;多少个清晨,您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沿着崎岖的乡间小路送我上学;多少个周末,您把一周里最好的菜留下,等我回家。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您常说:“学校生活苦,难得吃一餐。”
   在上世纪困难特殊时期,家里为了我们姐弟三人读书,妈妈总算是呕心沥血了。家里自留地和责任田种了几亩稻谷和包谷,每次耕种和收割的时候,我看到妈妈的样子非常心痛,妈妈没有高大的身材,身高一米五多一点,非常瘦小的一个人,但是凭着这样的身材,硬生生的同我爹完成了家里的稻谷、包谷播种和收割。我根本没有办法去想象,或许她每次都在咬牙坚持吧,即使妈妈的身材娇小,但是在我的眼里,妈妈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老家那个地方是一年耕种两次,完成了之后就空闲了,妈妈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到处找亊做,为的就是多赚一些钱,看到她费尽心思去赚钱,我每次都只能一筹莫展。
   闲暇时光,妈妈会做一些针线活,这也算是一些生活的兼职,短时间做事儿还好,但是长时间下来,不仅腰酸背痛,还会两眼昏花,这工作很费神,我经常劝说妈妈多注意休息,但是妈妈仿佛一句都听不进去,埋头苦干,手永远都不会停下来的。是啊,我的妈妈仿佛就是一部机器,一部有血有肉的机器,为了我们她无法停歇。
   多年过后,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师范,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在乡里村里也是有名头了。四邻亲友到家里来祝贺,妈妈的笑容让我们感觉到,她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虽然辛苦了很多年,看到孩子们有出息了,也会激动得流下泪水。弟弟后来参了军,我心想,我应该给家里补贴一些家用了,大不了大学少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点做兼职赚钱。
   那一年暑假回家,进门我看到妈妈的一幕,我泪涌不止,那次是我没有提前说回家的,想偷偷回家给她个惊喜,但是没想到的是,进门之后我看到的是,她卧病在床,看到那一幕,我真的歇斯底里,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直接冲到床边,询问了妈妈的情况,得知是多年来劳苦留下的胃病,但是这些年来妈妈都不让我们知道,硬是自己忍痛隐瞒着,或许是怕我担心吧,她只对我说了一句,没事的,都是老毛病了,只是没有跟你们说,这老胃病忍忍就过去了。
   我鼻子一酸,眼里像进了好多沙子,两行眼泪忍不住地滚落下来,说什么我都不答应,一定要带妈妈去看看医生,调理一下身体,这些年她真的辛苦了,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未来,我一定会用我自己的能力,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
   妈妈,您可记得1987年你的孙子出生,这大老远从贵州老家到湖南湘乡帮助您的儿媳带孩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协助儿媳为我的儿子喂奶清洗尿布,不辞劳苦。
   父爱是山,高大威严,气度宽大;母爱似河,如涓涓细流,长年累月滋润我心田。
   妈妈,您勤劳善干。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可您总能把普普通通的饭菜做得有滋有味。捏一团锅巴饭,我们兄弟也围着灶台抢;烙一张薯渣饼,也金黄金黄,香气四溢,油光闪亮,让人垂涎欲滴。直到老年,您做的家常饭菜,也胜过许多大厨,别有一番滋味。
   妈妈,您淳朴仁善,宽厚和蔼。您把我们姐弟三人抚养长大,又帮助把在老家的姐姐和弟弟他们的孩子带大,还有外曾孙、外曾孙女傍着您温柔的胸怀成长。您的一生都在为亲人操心劳累,母亲,您太苦太苦!
   近几年来我回老家,总能看到您和父亲笑盈盈地站在门口,把我迎回家,老远就叫道:“你回来啦。”去年春节我回家,却没见到您站在门口。到了门口,我连叫两声母亲,您在房间佝偻着身子,用微弱的声音回答着我。我鼻子一酸,妈妈,您病了!您再也不能在门口迎我们了。
   妈妈,我知道您常年累月超负荷的劳作,早已经腰弯背驼,且患上顽固的腰痛病。但我每次回到老家,总是看到您在为家里煮饭炒菜洗腕,忙这忙那……去年春节,我回老家后妈妈还要照顾我:早上我一起床,妈妈就为我热好洗面水;晚上睡觉时,为我热好洗脚水。我衣服扣子掉了,妈妈还给我订扣子呢。我想不到,80岁的妈妈,不戴老花镜竟然还能穿针引线,我实在想不到您的眼腈还那么好。我是个快到“花甲”的人了,但在您心中永远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想到这些,我深感内疚。妈妈,我现在好愧疚啊。
   妈妈啊,您是一位极普通的妇女,没有文化与专长,但您通晓大义,识情识理,正直善良,尊老爱幼,和睦乡邻,从口皆碑。在孩儿心中,您有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善良的心,您“不识字但识理”,您是天下最善良、最好的妈妈。
   我不会忘记,由于被生活的艰难所困,您的辛酸无处哭诉,每当我们入睡后,常被母亲低沉而凄厉的哭声惊醒,那般悲切心酸的哭泣,撕裂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深深理解做妈的艰辛。从而成为我们日后奋发图强的动力。记得我们劝妈妈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妈你要挺住,我们会听话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暗暗发誓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要让您以后能过上好日子,过一个健康长寿幸福的晚年,但天不遂愿,从您春节前不能吃饭的那天开始,您的病情就一天天加重,虽然天气寒气逼人,但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力为您做点啥,只要有办法挽回您,我都设法去做,尽我这个儿子的一点孝道,我只想让您再多活几年,再多享几年福贵,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做到。亲爱的妈妈如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报答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恩,报答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情……
   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后,儿子与我第二天乘高铁赶回。下午5点11分到安顺西站时,由于特殊时期,我们被要求遣返。后来,经我再三说明,并由弟弟从微信发来相关证明,才得已放行。此时已经晚上9点过了。侄儿用车接我们刚到镇宁收费站时,车又被叫停。后又经多方交涉,喊来了街道、村组干部,我们才获得进村。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过了。我深信,这祸乱世间的病毒终有尽头;这绵亘传承的人间温暖,一直在这里。
   村里已经封路了,每家每户都闭门不出,连野狗都不见了踪影。我和儿子一进门,便去看望妈妈。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说。
   “奶奶,我们回来看您老人家。”我儿子说。
   见到自己的长子长孙回来,妈妈精神状态很好。我知道,妈妈已灯枯油尽,这是回光返照。
   “你们回来就好。我这鬼病……”妈妈还高兴叫着我儿子的名字。
   没多久,村上街道干部和民警打来电话,要我们去驻点量体温。非常时期,尽管我们一切正常,但由于已是外省人员,我们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当晚还是被送去“隔离”,有关负责人表示,次日若无亲人派车来接,将继续“隔离”。次日,我四处求亲友找同学帮忙,但都被各种理由搪塞了。好在关健时刻堂侄子王勇还念及亲情,把我们从“隔离”接回送到安顺高铁站,我和儿子才得以回到长沙……呆在自已家里,感觉特别轻松。躺在床上,看着侄女发在《欢乐一家》微信群里的视频,听着妈妈“哎哟,哎哟,哎哟……”的呻吟,眼睁睁看着病魔摧垮妈妈,我心好痛。
   然而,更让我痛心的是:今日凌晨,弟弟和侄儿分别打来电话和发来微信告知,说我的妈妈走了。
   一想起妈妈,我失声嚎哭,看一看我的儿子,他眼睛也红得冒血。
   “没想到昨晚的匆匆一眼,竟然是最后一面,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奶奶,一路走好,孙子永远想念您!”我儿子在微博中写到。
   鸣呼,没想到这匆匆一面,竟然是我与妈妈的最后诀别。妈妈,您走了,留在儿孙们心中的是无私、是勤劳、是善良,您那淳朴的笑容将永远铭记在儿孙们心中。儿孙们自当牢记您的遗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妈妈,您已安详的离我而去,儿孙们对您的追忆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述,儿孙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爸爸,让他老人家的晚年更加幸福、安康。
   放心吧,亲爱的妈妈!您的儿孙们在世之亲一定会尽心团结友爱,同力维系家族优良的传统,并传承下去,至到永远。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您这一去永无消息!您要知道啊,儿孙们时刻都会想念您!
    
   ​​​2019年2月9日匆写
  

共 41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以倒叙插叙等手法把一个淳朴,勤劳,善良,坚强的母亲形象完美刻画出来。通过回忆撷取典型闪光的片断来展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字字滴血,句句浸泪,以亦深亦浅的文字把对母亲的回忆展现尽致。作者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母亲平凡形象伟大人格的展现有机联系起来,让读者看到一个要强的母亲,一个温暖而充满文化素养的家,母亲不识字,但她任劳任怨,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谆谆教诲却是作者人生路上的精神支撑。母亲瘦小,身体欠佳,却含辛茹苦地供孩子们读书,读罢泪之潸然。而在疫情之际千转百回赶回家时,母亲已“油尽灯枯",之后是与母亲的诀别,作者以沉痛的心情压抑的笔调再次把母亲正直无私善良坚强的形象画面式地呈现出来,前承后续,完成主题的深化情感的升华。佳作深沉厚重,真挚朴实,情感细腻,无华丽之辞,无造作之言。拜读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梁学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梁学伟        2020-02-11 20:33:32
  感谢作者赐稿,问好。水乎所限,编辑如有不妥,敬谅。祝身体健康,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王戈        2020-02-12 10:28:05
  感谢梁老师的推介和精彩点评。特别时期,请多注意身体,一切平安!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0-02-11 21:25:42
  看了您的散文,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您的母亲真实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去世真的很叫人悲痛万分,希望您化悲痛为力量,希望您宝宝保重身体,母亲希望您生活的幸福愉快。王老师,请您节哀
太行飞剑
回复2 楼        文友:王戈        2020-02-12 10:29:38
  感谢张老师的问候。特别时期,请多注意身体,一切平安!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02-13 16:26:29
  一篇悼念母亲的文章,作者以哲理语句起笔,引出下文。人生随时都面临选择,尤其在某些特殊时期,要做出选择,做到两全其美是何其的难。母亲恰恰在这次全国面临抗疫的环境下病危,弟弟要求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全国人民都是责任人,“不要出门”,这是政府的号召。而那边是生养自己的母亲已在弥留之际,此刻要从疫情比较严重的省份回去,路上可谓关卡重重,好不容易回家见了母亲最后一面,即被相关部门迅速弄去“隔离观察”,随后被“遣返”。两天后母亲去世了,却没法再回家奔丧,作为儿子,内心的愧疚与悲痛可想而知。作者以回忆方法,细数生活中母亲的点点滴滴,无私、善良、勤劳、淳朴等大多中国妇女都具备的品质与情操,渲染和衬托出作者对母亲深深怀念与失悲痛之情,“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隐含其间,令人惋惜。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父母健在时常回家看看,竭尽所能尽孝道。文章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拜读欣赏,感谢赐稿风恋碧潭!请节哀顺变!愿母亲一路走好!安息!疫情期间多保重!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02-13 16:26:52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回复4 楼        文友:王戈        2020-02-13 16:39:07
  母亲恩比苍天浩浩,爱如大地殷殷。感谢碧潭飘雪老师的推荐和精彩点评。特别时期,请多注意身体,一切平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