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写给母亲(散文)
人生中,总会面临很多选择,特别在十字路口时,人,总要做出艰难的决择。而每一次选择,又是人生的转折点。在特殊的时期,恩与义,忠与孝,人,真的难以做到两全其美。唯有选择,把伤害降到最低,才是唯一的办法!
刚过完元宵佳节,凌晨零点50分,我的妈妈去世了。她不是因为冠状病毒,而是因为其它病。她患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胃穿孔、心肌缺血、慢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重症,2月1日送县人民医院。但由于拖了很久时间,到了6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弟弟打电话给我,要我回老家,与妈妈见最后一面。
妈妈住院期间,我们《欢乐一家》微信群里,弟弟和姐姐的留言让我感动。姐姐发了几个自己精心制作的视频,祈祷妈妈快好起来。弟弟群里写到:“以前每天都能听到妈妈的声音,但如今已有几天没听到妈妈的声音了,我感到好不习惯啊!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觉到:哪怕是听到妈妈的一句唠叨,也要胜过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旋律一千倍,一万倍。我的妈妈是一个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人,前些年的好多时候,她都在身体有点不适和行动艰难的情况下坚持烧香拜佛。现在我的妈妈正在与病魔抗争,如果佛主能够显灵的话……”他请求佛主保佑妈妈战胜病魔,渡过难关,赶快康复。
妈妈生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农历五月十一日,享年82岁。她是一位从贫苦中走出的女性,从小就品味了人世的艰辛,过早生活重担的磨练使她变得坚强、执着。在晚年,一直在同病魔作斗争,坚强地为我们支撑着一片天空。
妈妈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女,我排行老三,我上头一个哥哥、下头妹妹先后夭折,存活下来的仅有现在的我、姐姐和弟弟。妈妈有生之年非常重视存活下来的我们姐弟三人的品质教育。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上过学,但却有谆谆教诲,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小时候,我与妈妈形影相随,每晚在妈妈的怀抱中酣然入梦,而她很多时候独自一人,潸然泪下。“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如果您当时离我而去,孩儿就会像一棵草,随风飘荡,无依无靠。
妈妈,您可记得1970年9月1日我正式启蒙上小学。孩儿记得那天,您早早起床,穿戴整齐,煮了满满一碗面,和上俩个荷包蛋,让我吃完。您说:“吃了这碗汤面,以后学习就好。”朴实的语言,殷切的期望。
寒来暑往,多少个夜晚,昏暗的油灯下,我写作业,妈妈坐在旁边守候;多少个清晨,您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沿着崎岖的乡间小路送我上学;多少个周末,您把一周里最好的菜留下,等我回家。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您常说:“学校生活苦,难得吃一餐。”
在上世纪困难特殊时期,家里为了我们姐弟三人读书,妈妈总算是呕心沥血了。家里自留地和责任田种了几亩稻谷和包谷,每次耕种和收割的时候,我看到妈妈的样子非常心痛,妈妈没有高大的身材,身高一米五多一点,非常瘦小的一个人,但是凭着这样的身材,硬生生的同我爹完成了家里的稻谷、包谷播种和收割。我根本没有办法去想象,或许她每次都在咬牙坚持吧,即使妈妈的身材娇小,但是在我的眼里,妈妈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老家那个地方是一年耕种两次,完成了之后就空闲了,妈妈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到处找亊做,为的就是多赚一些钱,看到她费尽心思去赚钱,我每次都只能一筹莫展。
闲暇时光,妈妈会做一些针线活,这也算是一些生活的兼职,短时间做事儿还好,但是长时间下来,不仅腰酸背痛,还会两眼昏花,这工作很费神,我经常劝说妈妈多注意休息,但是妈妈仿佛一句都听不进去,埋头苦干,手永远都不会停下来的。是啊,我的妈妈仿佛就是一部机器,一部有血有肉的机器,为了我们她无法停歇。
多年过后,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师范,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在乡里村里也是有名头了。四邻亲友到家里来祝贺,妈妈的笑容让我们感觉到,她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虽然辛苦了很多年,看到孩子们有出息了,也会激动得流下泪水。弟弟后来参了军,我心想,我应该给家里补贴一些家用了,大不了大学少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点做兼职赚钱。
那一年暑假回家,进门我看到妈妈的一幕,我泪涌不止,那次是我没有提前说回家的,想偷偷回家给她个惊喜,但是没想到的是,进门之后我看到的是,她卧病在床,看到那一幕,我真的歇斯底里,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直接冲到床边,询问了妈妈的情况,得知是多年来劳苦留下的胃病,但是这些年来妈妈都不让我们知道,硬是自己忍痛隐瞒着,或许是怕我担心吧,她只对我说了一句,没事的,都是老毛病了,只是没有跟你们说,这老胃病忍忍就过去了。
我鼻子一酸,眼里像进了好多沙子,两行眼泪忍不住地滚落下来,说什么我都不答应,一定要带妈妈去看看医生,调理一下身体,这些年她真的辛苦了,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未来,我一定会用我自己的能力,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
妈妈,您可记得1987年你的孙子出生,这大老远从贵州老家到湖南湘乡帮助您的儿媳带孩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协助儿媳为我的儿子喂奶清洗尿布,不辞劳苦。
父爱是山,高大威严,气度宽大;母爱似河,如涓涓细流,长年累月滋润我心田。
妈妈,您勤劳善干。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可您总能把普普通通的饭菜做得有滋有味。捏一团锅巴饭,我们兄弟也围着灶台抢;烙一张薯渣饼,也金黄金黄,香气四溢,油光闪亮,让人垂涎欲滴。直到老年,您做的家常饭菜,也胜过许多大厨,别有一番滋味。
妈妈,您淳朴仁善,宽厚和蔼。您把我们姐弟三人抚养长大,又帮助把在老家的姐姐和弟弟他们的孩子带大,还有外曾孙、外曾孙女傍着您温柔的胸怀成长。您的一生都在为亲人操心劳累,母亲,您太苦太苦!
近几年来我回老家,总能看到您和父亲笑盈盈地站在门口,把我迎回家,老远就叫道:“你回来啦。”去年春节我回家,却没见到您站在门口。到了门口,我连叫两声母亲,您在房间佝偻着身子,用微弱的声音回答着我。我鼻子一酸,妈妈,您病了!您再也不能在门口迎我们了。
妈妈,我知道您常年累月超负荷的劳作,早已经腰弯背驼,且患上顽固的腰痛病。但我每次回到老家,总是看到您在为家里煮饭炒菜洗腕,忙这忙那……去年春节,我回老家后妈妈还要照顾我:早上我一起床,妈妈就为我热好洗面水;晚上睡觉时,为我热好洗脚水。我衣服扣子掉了,妈妈还给我订扣子呢。我想不到,80岁的妈妈,不戴老花镜竟然还能穿针引线,我实在想不到您的眼腈还那么好。我是个快到“花甲”的人了,但在您心中永远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想到这些,我深感内疚。妈妈,我现在好愧疚啊。
妈妈啊,您是一位极普通的妇女,没有文化与专长,但您通晓大义,识情识理,正直善良,尊老爱幼,和睦乡邻,从口皆碑。在孩儿心中,您有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善良的心,您“不识字但识理”,您是天下最善良、最好的妈妈。
我不会忘记,由于被生活的艰难所困,您的辛酸无处哭诉,每当我们入睡后,常被母亲低沉而凄厉的哭声惊醒,那般悲切心酸的哭泣,撕裂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深深理解做妈的艰辛。从而成为我们日后奋发图强的动力。记得我们劝妈妈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妈你要挺住,我们会听话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暗暗发誓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要让您以后能过上好日子,过一个健康长寿幸福的晚年,但天不遂愿,从您春节前不能吃饭的那天开始,您的病情就一天天加重,虽然天气寒气逼人,但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力为您做点啥,只要有办法挽回您,我都设法去做,尽我这个儿子的一点孝道,我只想让您再多活几年,再多享几年福贵,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做到。亲爱的妈妈如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报答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恩,报答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情……
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后,儿子与我第二天乘高铁赶回。下午5点11分到安顺西站时,由于特殊时期,我们被要求遣返。后来,经我再三说明,并由弟弟从微信发来相关证明,才得已放行。此时已经晚上9点过了。侄儿用车接我们刚到镇宁收费站时,车又被叫停。后又经多方交涉,喊来了街道、村组干部,我们才获得进村。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过了。我深信,这祸乱世间的病毒终有尽头;这绵亘传承的人间温暖,一直在这里。
村里已经封路了,每家每户都闭门不出,连野狗都不见了踪影。我和儿子一进门,便去看望妈妈。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说。
“奶奶,我们回来看您老人家。”我儿子说。
见到自己的长子长孙回来,妈妈精神状态很好。我知道,妈妈已灯枯油尽,这是回光返照。
“你们回来就好。我这鬼病……”妈妈还高兴叫着我儿子的名字。
没多久,村上街道干部和民警打来电话,要我们去驻点量体温。非常时期,尽管我们一切正常,但由于已是外省人员,我们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当晚还是被送去“隔离”,有关负责人表示,次日若无亲人派车来接,将继续“隔离”。次日,我四处求亲友找同学帮忙,但都被各种理由搪塞了。好在关健时刻堂侄子王勇还念及亲情,把我们从“隔离”接回送到安顺高铁站,我和儿子才得以回到长沙……呆在自已家里,感觉特别轻松。躺在床上,看着侄女发在《欢乐一家》微信群里的视频,听着妈妈“哎哟,哎哟,哎哟……”的呻吟,眼睁睁看着病魔摧垮妈妈,我心好痛。
然而,更让我痛心的是:今日凌晨,弟弟和侄儿分别打来电话和发来微信告知,说我的妈妈走了。
一想起妈妈,我失声嚎哭,看一看我的儿子,他眼睛也红得冒血。
“没想到昨晚的匆匆一眼,竟然是最后一面,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奶奶,一路走好,孙子永远想念您!”我儿子在微博中写到。
鸣呼,没想到这匆匆一面,竟然是我与妈妈的最后诀别。妈妈,您走了,留在儿孙们心中的是无私、是勤劳、是善良,您那淳朴的笑容将永远铭记在儿孙们心中。儿孙们自当牢记您的遗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妈妈,您已安详的离我而去,儿孙们对您的追忆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述,儿孙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爸爸,让他老人家的晚年更加幸福、安康。
放心吧,亲爱的妈妈!您的儿孙们在世之亲一定会尽心团结友爱,同力维系家族优良的传统,并传承下去,至到永远。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您这一去永无消息!您要知道啊,儿孙们时刻都会想念您!
2019年2月9日匆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