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口罩求购记(散文)
现时,出门戴口罩成了标配,一罩难求也成了常态。对我来说,更大的问题是,家里的口罩只有区区十只,还是一次性的。
不能说我没有防疫的意识,就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疫情刚刚起了一些苗头,自己所在的城市还在懵懵懂懂,似有若无的时候,我就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伍连德先生在哈尔滨抗击肺鼠疫的故事,更是提到了他发明的“伍氏口罩”,提议大家到公共场合要戴口罩。
可是我没有买到口罩,一来因为我自驾上班,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二来也是没有时间,早晨上班,药房还没开门,晚上下班去买,药房的小姑娘俏眼一撇:
“还等到现在,一大早就被排队买光了。”
我依稀想起,早晨上班的时候,路过这里确实看见十几个看似退休了的老人正在排队,居然是为了买口罩。
反正,我没有买到口罩。听着看着或真或假的消息,尤其是武汉封城的消息,我有了一丝担忧,这病看上去来头不小。
春节后,疫情的扩散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为了安全起见,看见家里的吃用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就乖乖地在家里呆着。
事与愿违,年初三,家里的地暖分水器偏偏在这个时候坏了,漏得厉害。打电话叫了物业,物业派来的维修工,看着他操作管钳时僵硬的手势,我就知道这是临时拉来充数的,物业公司正牌水管工应该回老家了。
我不敢再让他修了。地暖还得要有,没有地暖,大过年的,冷兮兮,好不难过。我决定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做水暖生意的店还开着,让他们修我放心一些。
临到出门,没有口罩,翻遍了上班用的拎包,好歹翻出一只工厂里使用的防尘口罩,没用过几次,看上去还新,于是就将就着用着,“有比没好。”
大街上的人稀稀郎郎,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噪杂,店没有几家开着,倒是看见一家药房门口排起了长队。
“肯定是买口罩的!”我心头一紧,马上在队尾接了上去,也顾不得去找看来是没有可能找到的水暖五金店了。
确实是买口罩的,排队人大多数都戴着口罩,有一两个没有口罩,大家都离开得远远的,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一丝嫌弃。
排到我了,只能买五只,还是一次性的。我多问了一句:“后面排队的都能买到不?”
药房的小姑娘先抬眼看了一下外面,再低头看了一眼脚下,“嗯,肯定可以的。”
买完之后的我,又排到了队尾,这一下,我有了十只。
疫情继续恶化,先是春节长假延长了三天,然后便是工厂复工需到2月10日之后。
这样下去,十只口罩肯定维持不了多久,于是我又开始到处求购。
药房里没有,万能的淘宝上也没有,即使有也是批发,五百起卖,价格还挺高,真假难辨。
询问美国的同学,回复有,就是价格很贵。贵也买吧,谁让咱碰上了没有口罩过不下去的日子。
就在我准备出血一次的时候,美国那边消息又来了,“由于海关查得紧,还有航班取消了,到货时间不能确定。”
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女儿的同学说,她可以送我们二十只,她爸爸出差从国外带回来的。
在口罩几乎可以沦为硬通货的时候,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在一顿千恩万谢后,我决定今天一早去取。
也在今天,居委会给每户居民派发的五只口罩轮到我了,我先到居委会,取了跟计划经济时期的布票、粮票、肉票等类似的票子,再赶到对口的药房。
付钱时我又多问了一句:“你这里除了卖计划的口罩,还有口罩卖哇?”
“卖的,今天一早到的货,还剩两包,一包十只。”
“这下够了,有命哉!”多少天来,我一直提着的心顿时感觉一松,然后暗自祈祷:“这样的日子,还是不要再碰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