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战“疫”赞歌——赵春英:“我真的没做什么”(散文)
题记:这些天听到的、看到的、用到的最多的四字词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这次疫情虽然让人看到了一些浮出水面的暗礁,但更多的是让我记住了很多平凡人物迸发出的善良、毅力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莱西市南墅镇客运站点防疫卡口、“一块帮青年志愿者互助中心”副理事长赵春英,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
01
2020年2月4号,天阴沉沉的,天上不时地还会飘下一阵阵清雪,风很大、也很凉。
在莱西市南墅镇客运站点防疫卡口,执勤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把太阳伞、一张桌子就是他们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就成了战场中的勇士。
拦车、登记进出卡口的车辆、量体温、排查疫情……交通局、交警部门、信访局来自不同单位的检查人员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还有“一块帮青年志愿者互助中心”里的两位志愿者。她们中的一位就是一块帮青年志愿者互助中心副理事长——赵春英。
天太冷了,哪里还顾形象?外边穿了一件皮毛一体的外套,腿上还套了厚厚的棉裤,可还是寒风刺骨。风吹在身上,雪花不时地打在脸上、手上,用不上两个小时,整个人几乎就被冻透了。
说起他们的辛苦,赵春英却说:“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感觉自己做了什么,我倒是真心敬佩我们一线的交警、刑警们。现在是白天,温度还算高;晚上呢?他们是24个小时站岗。”
这位生于87年的年轻妹子,她心里、嘴上的榜样是比她更辛苦的交警、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是那些一天24个小时在岗的男子汉们,是那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说到她自己,她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除了第一天没顺过劲来,感觉有点累,这么些天已经习惯了。我真的没感觉我做了多少工作,倒是一起执勤的大哥……”
他们设卡的点离南墅镇交警的值班室不远。设卡的第二天,在相关领导的关心下,设卡点有了简易帐篷。而在这之前,交警已经在露天下工作了好几天。
她饱含激情地告诉我:“我们这个卡口,信访局的,还有交警部门的这些大哥,晚上还得执勤。你想想啊,晚上都零下七八度了,在外面儿就一个很简陋的帐篷,只能算是有个挡风的地儿。两三个人在那儿,一晚上都不能睡,因为不定时会来车。挨到了十一二点以后,车能少点儿了,可以轮流眯一会儿,但是太冷了,根本睡不着。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这些志愿者要轻快得多了。”
02
赵春英一开始报名的工作是量体温。到了卡口,负责的领导根据现场调度,安排一起执勤的人员轮班,每次两三个小时。一般来说,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在外边冻透了就到值班室里暖和会儿,暖和过来再回到设卡点。
拦车、登记车牌号、登记车载人员的数量、测量体温……每天重复着这些工作。赵春英他们设卡的这个路口不允许外地车辆通行,所以,遇上外地车辆要耐心劝返。这些外地车辆,有的司机师傅对路况非常不熟,只是根据导航提示往前走。他们不知道哪条路可以通行,也不知道哪个高速路口关闭了,他们就需要耐心细致地告诉他们往哪儿走能上高速。赵春英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所以,遇上口音重的司机师傅,她就会当仁不让地接过这项工作。
大多数司机师傅走到路口都是主动下车登记、配合测量体温,可他们还真遇上过一位脾气比较急躁的。那是执勤的第三天吧,有一位司机看着他前面排队等待的车辆,不耐烦了,下车走到正忙着测体温的赵春英跟前嚷嚷:“我说你们真有意思,我两个小时内从这里走了三趟,可你们每次都要求量体温!你们嫌不嫌烦呢?就这么一会儿时间,难道我上两趟都没发烧,现在突然就发烧了?!你们再这样没事找事,我明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十分钟就从你们这里走一趟,我看看你们还是不是每次都量!”不过,经过耐心地劝说、坚定不退缩地对原则的把控,这位司机师傅最后还是配合着又测量了体温。
吃苦、受累、遭埋怨,可赵春英心里是热乎的。
03
由于疫情突发,一直到现在,口罩这样防疫物资还是跟不上。按规定口罩得几个小时一换,可是他们根本就达不到那个条件。有时候中午吃饭时摘下来能换换;可有的时候,中午吃完饭摘下来用酒精喷喷,等吃完饭再接着戴。交警部门、信访部门的人需要执勤的时间更长,所以,在口罩不够用的情况下,赵春英一直是一天就一只口罩。上午戴上,中午吃饭时拿酒精喷喷,然后吃完饭再戴上。这口罩每天都是湿了干、干了湿。
说是中午饭,其实忙起来哪有个点?经常都是有人给他们送来午饭,他们才知道:“哦,该吃饭了,中午了?”
赵春英他们这个卡口配备了三个体温计。因为天儿冷,他们就把体温计放在暖宝宝里边。有时候,一下子来五六辆车,她认为自己年轻腿脚轻快,晚上又不用值夜班,所以总是来回小跑着,尽量减少司机师傅等待的时间。
“因为长时间工作,温差又大,哪怕我们都很爱护它们,可才四五天的时间,我们的体温计还是坏了两个。”赵春英说着,露出非常惋惜的语气。她没有提自己在寒风中冻得冰凉的手,没有提在寒风中冻得发麻的腿脚,却对体温计坏掉时耽误了司机师傅的时间感到很是不好意思。
04
大家都知道,这次之所以要在全国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是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传染性非常强。而赵春英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小的才4岁。
这次莱西市团市委各公益组织招聘志愿者的号召一下,赵春英马上就报名了。对她来说,参加这样的活动绝不是心血来潮。在今年之前,她带着女儿做公益活动已经六年多了。女儿从小耳熏目染,这次一听到妈妈报名做志愿者,自己因为脚得了甲沟炎发炎、化脓参加不了,就立刻说:“妈妈,要是我脚好的话,我就跟你一块儿去了;现在你去吧,家里你不用担心,弟弟还有我照顾呢。”
赵春英的对象对武汉的疫情非常关注,早已主动捐了款,可是想到幼小的儿子,他还是有点担心:“现在人都说在家趴着就是做贡献,咱老二还太小,这次疫情传染性又很强,你平常出去做做公益我们都支持你,可这次你还报什么名儿啊?”
赵春英诚恳地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发隔离服,是有防护措施的。我在外边会一直穿着带帽子的隔离服,戴着护目镜,连头发都不露,唯一能露着的就是鞋子;回来之前我会仔细地用酒精消毒,然后就把鞋脱在门口儿。你放心,我非常爱咱们的孩子,也爱你,一定不会把病菌带回家。”见自己的对象还略有迟疑,她继续柔声道,“老公,你看咱团市委各公益组织都在征集志愿者,作为骨干我们要发挥带头作用。你就答应我报名儿吧!”
赵春英不但打消了自己对象的些微顾虑,还用自己的行动引导了他人。
她报名的信息在“一块帮”公益群里公布以后,她的邻居——她叫她赵华姐姐,也打电话给赵春英说:“我看你报名了,我和你做伴儿吧,我也报名。”
05
到目前为止,疫情并没有出现拐点。他们一起执勤点的负责人姜队长跟她聊天的时候问她:“你能来几天呢?”赵春英坚定地说:“我等上面通知。什么时候说不需要我们了,我再撤。说心里话,我就是要坚持到最后!”
06
听说要写写她,赵春英一再说,报道时只说是一块帮青年志愿者互助中心的志愿者就行了,她做的事是所有这次报名的志愿者都在做的,一定不要单独提她的名字。
后记:一场疫情,总会过去,也终会成为历史。历史是一条伟大的洪流,它会卷走许许多多的东西;但是,在历史这条河流里,熠熠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或许也有许多本来并不高大的小人物。可是,这不妨碍我们看见、记住、学习、传承……
我心里敬佩着赵春英,更敬佩着无数个和她一样的人们。有他们的坚守、无畏,中国一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