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北】记忆中的农村(散文3)

编辑推荐 【东北】记忆中的农村(散文3)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9发表时间:2020-02-17 16:37:36
摘要:回忆过去东北农村的生活境况

记忆中的农村(三)
  
   王荣伟
  
   十四农具及用具
  
   农户为了生产与生活,需要许多的必备的农具与用具。自然经济的农业,处于一家一户的独立的小农经营,这就要求农户置有基本的农具与用具;然而,限于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借助于互相串借。
   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农具有:牲畜、车辆、犁杖、锄头、镰刀、石磙、木铣,等等。
   牲畜,东北地区主要使用马、骡子、驴、牛等,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在辽宁地区,二马或骡以及三驴拉动一付犁杖,在黑龙江地区,则需三马或骡方能适应当地土质。使用牲畜的成本很高,购置时费用就较高,日常喂养花费也大,而且它们做工的时间有限,大多时间是闲散状态。
   车辆: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用车辆也从笨重的大铁车,改进为带轴承、轮胎的胶轮车。大铁车,轮子很结实,但很笨重,它的轮子连着车轴一起转动,极不灵活。花轱辘车,则轻便多了,它不单车轮改进为多幅条轻巧的样式,而且采用细车轴固定,轮子转动的方式,摩擦力大大减小了。到了胶轮车出现的时候,车轴的摩擦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也减小了,载重与速度大有提高。
   生活用具:农村极为闭塞,又极为贫穷,没有任何的工业与商业。这样,农民的生活全都得自力更生。比如吃粮,带皮的原粮,得靠自己加工,去皮成米。这就需要碾子和磨。石头碾子,功用主要是去皮。高粱米、苞米馇子、粳米、小米,全在碾子上出品。石磨,主要功能是磨亁面和水面,酱豆、水豆腐都由它完成。
   至于日常生活用的用具,那就多了。动土的铁锹、洋镐、抹子、瓦刀,等等;碾米磨面的风车、簸萁、笸箩、筛子、细罗,等等;另外,像登高的梯子,打草的删刀,铡草的铡刀,芟房的拍板,拉庄稼的缆绳和绞棍,起重的千斤,打气的气筒,耲种的耲耙,熬中药的药壶,等等。这些,照理说应该家家都有,但是中国的农户,是无力置办完全的,大家都习惯了相互挪借。甚至一般家庭都有的麻袋、席子、雨衣、盆碗、桌椅,有时也得借用。大家都习惯了,借者无愧色,物主不厌烦。
  
  
   十五糠菜半年粮
  
   过去的农户家的老小,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所谓“糠菜半年粮”。他们的伙食,只是糊口,谈不上营养。在辽沈一带,就成份上看,饭是数量不足的高梁米,菜是各色野菜和园田里的大路菜。
   在漫长的岁月里,辽沈一带,以高梁为主要作物。究其原因,此种作物,可以解决“吃”与“烧”的两方面的需求。粮食作物中,高产的水稻是最优品种,但是水源是较难解决的条件。说起来高梁米,辽沈地区的品种还是较好的,如八月红、大蛇眼、老母猪不翘脚等等。农户似乎在克扣自己,好高梁也不做细加工,带着二层细皮做饭,为的是出数增量。砬子粥,就是带皮的原粮,粉碎后加水熬成,其中有三成糠皮。辽沈地区,地处平原,没有山地可以提供野生果实;又因为开发较早,没有荒地沟壑可以搞小开荒,根本没有食物的补充来源。就是吃树皮,也没有过多的大树可啃。
   野菜是充饥的重要品种。每年那些可吃的野菜,先后陆续上了农户的餐桌:还没有化冻,就可以挖小根菜了;接着,车轱辘菜、荠荠菜、婆婆丁长出了嫩芽;往后,苋菜、野芹菜、柳蒿芽、榆树钱,都可以吃了;最后,野菜主力曲麻菜,从嫩芽到老秧,塞满了农家老小的肚子。
   高梁米饭,已经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之中了,如今谁要是吃顿高梁米饭那是为了尝鲜。旧时农家的高梁米饭,做法有两种,一是闷饭,一是捞饭。闷饭,米与水适当,大火煮开,余火闷透,有原汤原食的香味。捞饭,大火煮一开,捞出再蒸一下,有粒粒散落的筋道。强壮的庄稼人,全靠这高梁米硬饭,来支撑那十四五六小时的劳累呢。
   至于菜类,多数人家都无法讲究。穷人吃菜,谈不上营养,只是为了下饭。大酱沾菜,是农家的主要菜种;咸菜,更是穷人家的常备之物。少数人家有菜园,在夏令时节,可以吃上韭菜、土豆、豆角、茄子、黄瓜、窝瓜等等自产蔬菜。
   苦熬干吊了一年,也许在逢年遇节时,想尽办法,东拚西凑,见见荤腥。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血肠,猪肉白菜冻豆腐,仅此而已。
   胃口是饿出来的,饿了吃嘛嘛香。当今的年青人,总爱说“没胃口”,饿上几天试试呀!
  
  
   十六作坊,游贩
  
   在过去,农村是封闭的自然小农业,一般小村落,没有任何的工商业。倒是在大一些的村落里,分别错落地开设一些作坊。此外有些流动的小商小贩,走村串乡。
   这些作坊有:
   豆腐房。豆腐是农村的一道主菜,因为大豆自产,用黄豆换豆腐十分方便。豆腐房冬天多做,夏天间隔几天做一次。
   铁匠炉。小农具的使用期限较短,如锄板与链刀每年都要更新。另外,冬天马骡驴挂掌,业务量也很大。稍大些的村子,养一个铁匠炉,还是可以维持的。
   油坊。在较大的村子或小城镇,开有榨油的作坊,主要是加工大豆。这些都是土榨,人工加压,又热又累。
   烧锅。造酒的作坊,称做烧锅,因加工需蒸煮而得名。这类小烧酒,因原料以纯粮为主,质量较高,许多名酒因此而生。
   走村串乡的小贩有:
   货郎。挑着担子,出售各种小百货品,俗称针头线脑。这类小贩,都用拨浪鼓告知并招呼顾客。
   游学。专门出售文具纸本的小贩,他们在各学校招揽顾客,故名游学。
   食品小贩。挑担出售小食品,有油炸糕、麻花、缸炉、大饼子等低档食品,对农民来说,偶而得之,并非充饥,而算是改馋。
   锔碗锔锅匠人。在过去,农家的日常用具,精心使用,妥为维护,大都是传辈的。一个碗,一个盆,坏了不能丢掉,而是能修则修。锔盆,锔碗锔大缸,这类生意还是有顾主的。
   劁猪骟马匠人。仔猪需要劁过才能育肥,公马需要骟过,才能精壮,这是牲畜的节育手术。这类人,属于高档次的匠人,除了工钱之外,还要酒肉招待。
   神婆,神汉。这是旧时农村的特殊行业,神婆就是跳大神的女人,莱神时自称各种仙怪附体。神婆谎称能够去病驱灾,实则骗人钱财。神汉,就是跳单鼓,亦称“打单鼓子”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十七四季农活
  
   农业生产,过程漫长,程序繁复。一粒种子下地,到万颗粮食入仓,是要流下许多汗水的。
   春种。春种前先要备耕。种子是丰收的基础,先要选好。过去农户,都是自己留种。尽管上年在地里又挑又选,但是本地重复留种,必定退化。再有是送粪,在开化前刨开粪堆,及时运到地里。还有是整理茬子,必须把上年的茬子清理干净。
   种地有两种形式,一是扣茬,一是壞茬。扣茬,一组三人,一位扶犁,另二人跟随;回来时踩格子者在先,撒籽者随后撒籽,扶犁者覆土。一个来回种好一垄。壞茬,也是一组三人,先用壞耙破垄,中间人点籽,最后者扶拉子覆土。一次行程,就完成一垄。撒籽,是有技术含量的,撒高梁,手抓高梁籽。一甩,就可以疏密相当。种谷子,用手撒不了,需要用点种葫芦。葫芦里装好谷种籽,用小棍轻敲,谷种籽匀匀落下。
   夏锄。在辽宁,精耕细做,一般要三铲三趟。铲头遍地,草多苗小,搂两边,中间去杂草。铲头遍或二遍地,要间苗。间苗需要技巧,锄板离人眼二米来远,草苗混长,要快速地除草留苗,实在很难。何况,铲地需要速度,不能下手去拔。三遍地,一般是拿大草,活不多,可是在热天钻庄稼棵子,一窝就是一身汗;高梁叶子,划的人们满胳膊是血道子。夏锄的一个工作日,时间也太长了,天不亮到地头,眼乌时刻才收工,午饭在地头吃,足有16个小时的活计。
   秋收。割地是个重活,用镰刀把庄稼棵子割下来,刀刀需要力气。割高梁,每人拿8根垄,右手拿刀,左手加胳膊拢着高梁棵子,只听咔咔咔的连响,十几根高梁棵子割下来,刷地撂地上了。就这么三、四拢,足够一捆;两根细些的高梁棵子做“腰”,拧巴三下,捆上了。割黄豆,一人拿4垄,这活也挺难,豆棵子太硬,直锛刀;豆棵子又扎手,就是戴厚手套,有时也会手上见血。在辽宁,麦子都是连根拔。拔麦子,更要劲,三伏天,一哈腰就是一身水;麦子带根拔出,连泥带土,阻力很大,加上麦芒刺人,又痒又痛。
   冬藏。庄稼上场,忙着脱粒,要赶在秋雨乃至冬雪之前打完场。每天,打两至三场,天没亮,就开始压场。前一天黄昏时铺的场,第二天亮天就压好起场了。压场一般用马拉石头磙子,一至二组,成圆形压过,籽粒便脱离秧棵,落在下面。用杈子挑走高梁橈子或豆秸,红或黄的粮食就在人们眼前了。用绱巴把粮食推成大堆,来了好风,就可以扬场了。大自然有无穷的威力,好粮与瘪壳一下子就分开了。
   接着,就该动用麻袋与穴子与囤子了。
   粮食,这粒粒皆辛苦的粮食,并不能完全属于它的生产者:地租、赋税、其它种种花销,要拿走大半,能够为劳作者果腹的份额怕是不多了。
  
  
   十八看二人转
  
   上世纪40-50年代的农村,是没有什么文娱活动的。农忙时节自不必说,就是农闲时候,也很少娱乐项目。记得那时候,有时到村里唯一的铁匠炉看挂马掌,算是一项娱乐活动了。
   只有入冬以后,偶而来一伙二人转班子,才使这封闭的小村热闹起来。二人转班子,也就是4到6人,全是男演员,其中扮演女角色的称“上装”,男角色称“下装”。“上装”的演员,要戴“头面”,如同京剧里的旦角;“下装”的演员,则简单勾脸,下边扎个围裙。从唱腔上看,“上装”力求细润婉转,“下装”则显示粗犷高昂。演员的艺名大多夸张粗俗,如“上装”的“一支花”、“万人迷”、“美不够”,“下装”的“李大傻”“大叫驴”“二柱子”等等。二人转班子,大多没有专门的乐队,伴奏由演员轮流担任。
   二人转的曲牌很丰富,如高亢的“胡胡腔”,欢快的“喇叭牌子”,委婉的“文嗨嗨”,火爆的“武嗨嗨”,快速的“流水”。二人转的剧目也很丰富,有名的剧目,大多从传统剧目移植而来。《西厢》、《蓝桥会》、《杨八姐游春》、《包公陪情》、《红月娥作梦》、《王二姐思夫》等等。《西厢》常演片断,如《下书》表现红娘送信。演员经常穿插即兴表演,说红娘途中看画,“下装”发问:“一个矬子扛铁棒,请问那是谁?”,“上装”回答是一位古代武将。接着发出同样的10多次发问,必须一一作答不许重复。
   二人转的硬伤,是它的“荤口”。过去的农民,有人就好这一口,演出中常常有人鼓励演员说唱涉性的内容。我村有个老金太太,演出时总嫌“素淡”,有时高喊“荤点!”这是旧时农村长期封闭,没有任何文娱活动,造成农民兴趣的低下与狭窄,是历史的罪过。
   我少年时接触二人转艺术,对它喜爱有加,至今在记忆中还有一些唱词片断。这是《西厢》的开头:
  
   女:一轮明月照西厢
   男:二八佳人巧梳妆
   女:三请张生来赴宴
   男:四顾无人跳粉墙
   女:五更夫人知道了
   男:六花板拷打莺莺审问红娘
   女:七夕胆大佳期会
   男:八宝亭前降夜香
   女:久(九)有恩爱难割舍
   男:十里亭哭坏莺莺盼坏红娘
  
   开头10句唱词,概括了部分情节,文词上利用数字顺序展开,很是巧妙。显然,二人转在近300年的发展过程中,是有文人加入其中,使其提高升华的。今天,二人转艺人提倡“绿色二人转”,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要大家继续努力,一定会使二人转艺术健康发展下去。
  
  
   十九三更灯火五更鸡
  
   古诗中有“三更灯火五更鸡”之句,说的是过去的照明与计时的原始状态。在中国的城市,大约于19世纪初期,相继使用电灯。而农村的情况,就大大落后了。我的家乡,就是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有电灯的。
   在农村,过去照明大多使用油灯。油灯的用油,有菜油与煤油两种。菜油,在东北主要有豆油、麻籽油。煤油,是工业产品,价格较贵,农户平时是不敢用的。
   菜油灯具,很简单,一个油碟,棉花做灯芯搭在碟边,点着了,便有了一豆灯光。煤油灯具,稍复杂些,灯芯距离油源要有一定的距离,铁制的芯管,以棉线为芯。高级的煤油灯,有玻璃罩聚光,亮度很高。
   农户没有活计的时候,常常摸黑不点灯。在漫长的冬夜,三五得闲的庄稼汉聚在一起,听“屯不错”(有点知识和复杂经历的人)讲古论今,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活动。而那些尚处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老奶奶,在暗夜里讲的故事,也使孩子们入迷。

共 19371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的经历,越是生活经历丰富多彩的人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就越被人们所喜爱。作者卜奎老人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基础,洋洋洒洒地为读者创作出近三万字的散文作品,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了东北民俗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到东北地域农民千百年来约定成俗的生活习惯,了解了这一文化的深刻内涵与外延。感谢赐稿!期待继续!【东北风情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集        2020-02-18 14:40:43
  卜奎老人写的实实在在,很有东北地方特色。作者是否是东北齐齐哈尔人?
我巳向贵网发去15篇文章
2 楼        文友:卜奎老人        2020-02-20 06:33:06
  谢谢阅读。我是沈阳人士,在齐齐哈尔大学(师专、师院)工作、退休已经近60年了。我回忆的生活细节,是辽沈地域的情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