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如画】说“人”(随笔)
近日闲得无聊,心血来潮竟然对研究“人”产生了兴趣。直截了当说吧,也想绕口结舌地说说人。古人造汉字,最初以象形为主,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形体,总称为“六书”。而“人”是一个象形字,不仅最初选字象形,演变到如今就更象形了。君不见,“人”不横不竖、不正不斜、不直不弯、不方不圆,多象形啊!
人有时要比作物品。如顶梁柱、榆木疙瘩、锅盖、软蛋、破鞋等;人有时还比作植物。比如玫瑰、红杏、墙头草、蒺藜头;人有时也比作动物。诸如千里马、老黄牛、领头雁,倔驴、蠢猪、馋猫、懒虫,笑面虎、变色龙、巴儿狗、白眼狼,狐狸精。这些仅仅是根据人的道德品质、出言吐语、行为表现比喻而已。人无完人,衡量好人的标准是心不计较人,话不挖苦人,行不陷害人。人好与坏的区别在于心地是否善良,言语是否中听,共事是否无私。虽然好人占多数,但有的人看上去是东西又不算东西,实际是动物,甚至禽兽不如。
说“人”,先得说本性。本性是人品,天性。《三字经》中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来在其它书籍中也见过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说。既然性与习不同,那么人就有善恶之别。为什么区别如此之大?我想不外乎后天教育所致,即家庭熏染、学校教育、环境影响。
人出生在什么家庭,决定其本质特征;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其行为习惯。父母的贵贱、贫富、勤懒、爱憎、善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的影响。父母的道德、品质、言语、行为、习惯,会对后代的心灵打上不可磨灭的烙印。如父辈不孝敬祖辈,儿女就不会孝敬父母。“孙子是爷爷的报仇人”就是这个理。父母无恶不作,子女也好不在哪里,除非从小隔离生活。什么颜色的缸染出的是什么颜色的布。
良好的学校教育,能开发智力,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净化心灵。教书育人自然成为教师的天职。但由于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管理能力的差异,不能与各种生活习性的学生都融于一体、产生共鸣和相互适应,受教育群体也就出现了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三六九等。孩子念书只不过为应试教育而已,对其言行家长若不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自身素养就很难提高,更不存在改变其本性。要知道狼仔即使在人的驯养中与人为善,一旦见了血就会凶相毕露。
人在群体中生活,生在谁家,住在何处,现在或将来有无出息,按现在的时髦话说已经用“圈子”划定:同学圈、战友圈,农村圈、城市圈,布衣圈、贵族圈……如果能加入一个好的圈子,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孟母三迁”也是为了加个好“圈”,人们跑官要官更是为加入“领导圈”、“上层圈”,可见环境影响之大、处人之重要。“老乡圈”、“行业圈”容易抱团鸡犬升天,选圈不慎也会身败名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正是这几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多数人学会了理智,懂得了宽容,走向了成熟,也有些人由于心情不悦或心胸不宽或心怀不满等表现出各种行为:不思进取的有之,胡作非为的有之;看破红尘的有之,破罐破碎的有之;目无法纪的有之,执法犯法的有之;不公生怨的有之,贪污腐化的有之……导致喊爹骂娘的、告状上访的、消极应付的、令不行禁不止的屡见不鲜。这虽然是少数,但是对社会安定带来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不可低估。透过人的本性比较善恶,假如好人急着往坏学还是好人,坏人紧着往好学仍是坏人。因为好人坏不出个样子,即使一时赌气很快风吹云散。而坏人即便有所收敛也是夹着尾巴做人,处于无奈、被迫,一旦环境改变,尾巴就会不由地翘着暴露出来。
说“人”,也得说本能。人的本能是指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是不学就会的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享受快乐人皆求之。有的是生理作用,有的是心理反应,我想这都是本能。
如在情爱问题上,如果生理没有缺陷,不管是男是女,对靓女的气质超群或对帅哥的才华过人,对异性说来谁不羡慕、钦佩和动情呢?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曾写道,“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从本能讲有错吗?可悲的是冷酷无情、多情轻浮之人,可耻的是道德败坏、贪声逐色之辈,可恨的是荒淫无度、放荡不羁之类,可怕的是满腹鬼胎、心存邪念之徒。
有的凭借权势挥霍金钱去寻欢作乐,有的不惜色相去攀权附贵,甚至美其名日“我爱你”。试问,有了妻室、有了家庭的男女,结发夫妻没有爱吗?把自己的男欢女爱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甚至破坏家庭、拆散人家,这就是爱吗?昨天爱的是妻子(丈夫),今天爱的是二奶(小白脸),明天爱的又是谁呢?鬼都很难知道。再试问,假如自己失去权力地位、无力呼风唤雨,假如自己人老珠黄、失去姿色,有多少人还会说“我爱你”呢?
有的人在交往中,产生友爱是正常的,也是纯洁的。因为友谊是一种保证,也是一种责任。尤其男女间的友谊,比友情多比爱情少,是留在心底的爱。越不越雷池半步,在于男女双方是不是以伦理道德、人格操守作底线。做到了,这种爱是大爱,同样快乐。我想,本能是内因,在欲望遏抑、情感控制、道德约束等外因的作用下会出现真善美。
有的看到异性的交往,总爱搬弄是非,不经意中编造出一些“桃色新闻”,似乎异性就不能交友、交流,如今也只有男女那些事情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社会上容易广为流传,就像影视中没有裸露、搂抱、情杀情节就吸引不住观众眼球一样……
说“人”,又得说本心。它指的就是原来的心愿。在说话、处人、做事方面,人不同,性格也不同,动机更不同。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自吹自擂,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说话直来直去,有的人说话拐弯抹角;有的人守口如瓶,有的人口无遮拦;有的人一言九鼎,有的人言而无信……这都是先天固有的特性和后天形成的习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不用考虑什么个人意图。即使对方听起来高兴、舒坦或生硬、别扭,言者本心没有目的,因为他就是那么个人。至于说的无意、听者有心或是说话听音、锣鼓听声而被对方产生怀疑、曲解,那就是别人的问题了。当然,说话是一种技巧,有时要发自内心地去表达心愿和用意,往往有言不达意、心口不一、话不投机、话中有话、话里带刺的现象。虽然说话是一种表达形式,但是要看出自谁口,同样的内容说的份量有轻有重,一样的意思话的作用有大有小。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说话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有这样一句带有哲理的话:普通群众说的话是真理也如同放屁,高贵人物说的话好像放屁也是真理。
做事也要看本心。不管生活的事情还是工作的事情,大多要接触到人,做事的过程也是与人交往的过程。只要举公心、掏真心,费了心、尽了心,很少有做不好、办不成的。做事遇到的人中,有熟人也有生人,有富人也有穷人,有能人也有庸人,有贵人也有小人,会对所做的事情增加难易的程度,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受共事环境、处事方式、办事能力、做事意图的作用和制约,自然而然地将本心改变,正直义气的、忠诚厚道的、老实可靠的、脚踏实地的、阿谀逢迎的、见风驶舵的、自私自利的、心胸狭窄的、目光短浅的、奸诈狡猾的、阳奉阴违的、落井下石的统统地表现出来,且淋漓尽致。通过共事相处,初识的由生人变为熟人,真心的将对手变为朋友,假意的把朋友变为对手。所以说,不同的人做事本心也不一样。
说“人”,还得说本事。它由不同的人发挥,表露出真本事和假本事,能显示出大本事和小本事,能表现出有本事和没本事。
品德高尚、脑筋聪明、知识渊博、谦虚谨慎、自力更生、工作态度端正的人,掌握了真才实学,学到了一技之长,把持了独门手艺,就是真本事;有文凭没文化、有胆量不自量,能吹嘘又心虚、能造假又说假,不做事能生事、要做事就坏事的人,一味弄虚作假、生来不学无术、全凭嘴巴胡弄的人,打断街骂断巷、惹不起躲得起、不值钱当本事的人,就是假本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这也算作本事。
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呼风唤雨、叱咤风云,撼天动地、玩转乾坤,与狼共舞、逢凶化吉都是大本事不必说,有小本事的人对上传个小话、给人穿个小鞋、人前装个小样、没能力还混个小官、自作聪明施个小计、洋洋自得喝个小酒、挖空心思占个小便宜、自以为不可一世纳个小妾、心想报复抓个小辫、政治舞台上扮个小丑、在平民百姓面前当个小爷,别人视其小伎俩感到作呕,自己还觉得有能耐,在大众面前充当大尾巴狼。
有的人学历不高智商不低敢于一试身手,无依无靠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地,白手起家视苦为乐改变一生命运,那才叫有本事;嘴馋手脚懒、家里缺吃少穿、生活没有保障、老婆孩子没尊严的人,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干什么不成的人,发现不了问题、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有脑袋没有思路的人,有条件不会利用、有机遇不懂得把握、说话做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以强凌弱、欺软怕硬、啃老吃小的人,纯属没本事。越是没本事的人,狡辩时怨天尤人,理由还相当充足。还有的人……
说着说着,自己也觉得好笑:闲着就闲吧,还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何苦呢?这就是人。
(首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