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第三只眼睛看旅游(随笔) ——写在工作异动之际
工作异动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意料之中,沒有时间去纠结和思量,抛开杂念、清空大脑,趁自己还没入场之际,让我以门外汉的角色、凭第三只眼睛的视角、用天马行空的思维,信马由缰,先吐为快,谈谈我对当下旅游的拙见:
时下有句非常流行的话语:“好看的皮囊千遍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想借用此话来形容当下旅游业十分形象。
由于挚爱,加上过来假趁生活和工作之便,我穷游过一些地方,也参观过不少旅游景点。现在回想起来,太多的地方和景点都只是定格在了一叠叠照片和一张张门票上,充其量只是证明我到过此地、观过此景,真正觉得值得再去和想要常去的地方和景点还真是少之又少,甚至去有的地方和景点仅仅好像只是为了切一桩心愿、一份念想,如果不去会后悔一辈子,去了反而成了一辈子的后悔。
旅旅之事在心里产生如此大的落差,说白了就是当前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大同化”现象在作怪,山水同源、城镇同貌、文化同根、商品同样、饮食同俗,天下旅游是一家,走遍天下如在家。多少人、多少次都是趁兴而去、败兴而归。试想一下,还有谁再愿愿为这样的体验而去买单?
旅游作为一种享受性活动,喜好者自古中外皆有之,国有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追寻,李白对大好山河的诵咏,徐霞客对青山绿水的眷恋,欧阳修对自然山水的纵情;外有马可波罗列国东游,达伽马、麦哲伦环球之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无不说明人们对旅游钟情和喜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我国对拥有世界上近1/5之多人口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旅游将逐步走向全民化、日常化,大胆预测:未来50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旅游业将是最靠近太阳的产业,谁把准了旅游业发展的脉搏,谁就在今后发展中抢得先机。
细品永顺旅游,我们有傲视群雄的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多星级旅游景点猛洞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溪、城中奇景不二门、千年古镇芙蓉镇和拥有“江南延安”美誉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塔等一众精品旅游资源,加上历经代代旅游人的不懈努力,永顺的旅游业已经成了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产业。为了更快更好更牢抢抓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鄙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微调思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将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线,“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到此一游式的传统旅游终将一过不回返,取而代之的将是以活动参与、生活体验、回归自然、居家休闲为主的全新的旅游,旅游线路将从目的地变成归宿地。需要是最大的商机,如何满足人们对旅游的新需求将是所有旅游从业者和服务团队当前最大的课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抱团打造。当前我县旅游现状还是给人有一种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感觉,众多的优势资源还没有出组合拳、没有产生有效的化学反应。需尽快探索出台一套统一规划、联合包装、打抱营销的“管、服、销”模式,提升我县旅游在旅游市场的份量和竞争力。
三是提升品质。景区景点是旅游业的载体,品质是景区景点的生命线,景区景点建设永远都是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景区景点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力争多出精品、多出孤品,提升品质,争星夺牌。人们常说:“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同样,没有文化的旅游也是没有灵魂的,也注定是走不远的。将民族歌舞、民间故事、工艺服饰、传统饮食等丰富的文化之魂注入到旅游业之中,使之更具生命和活力。
四是完善设施。加强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游客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通过招商引资、上争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驻等渠道,争资上项,重点突出旅游公路的建设和提质改造,旅游星级宾馆的落地,景区景点游步道,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建设,完善景区景点功能配套。
五是强化服务。游客是旅游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打动了游客的心,才能打开游客的包。要秉承“游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以“一切为了游客,为了游客的一切”的标准,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让游客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受,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让他们看到美景、尝到美食,更把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变成归宿处。
行文至此,夜已半至,明天,我将告别工作了23个年头的单位开启下一段新的征程,借用高适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为自己壮行。作为一名文旅界的新兵,我迫切希望得到您的帮助和支持。作为一名文旅界的菜鸟,我将不忘实心、负重前行。365天对你的真诚邀约,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备薄酒、你出故事,陪君共赏民族歌舞、伴君走进风景名胜,歌不断、酒不停,与君笑谈风云,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