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山谷里的阳光(散文)

精品 【菊韵】山谷里的阳光(散文)


作者:孤独小男孩 举人,38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7发表时间:2020-02-22 19:51:40


   我第一次看到这伙人的时候,觉得有些惊异。他们散坐在木头楞上,衣衫褴褛,头发蓬乱,面容清瘦,身后还有个破败的工棚,作为背景陪衬着。工棚有些年头多了,在向一方倾斜着,让人也觉得站立不稳,跟着向那一方倾斜。一条毯子挂在门上,充当门帘子。毯子中间破了一个大洞,亮出里面的黑洞,幽深得让人头皮发紧,说不出的紧迫感压抑在心头,无法遣散。
   我身边有位同伴悄悄地说,看他们像不像夹皮沟的?是不是在盼着深山出太阳呢?有几个人“扑哧”一声笑了,紧绷着的脸也绷不住了。是啊,看他们这个样子,真的是在深山里等待解放的劳苦大众,就他们目前的状况而言,一定经历了许多苦难。我们从他们的身边经过,那一双双眼睛里透出的木然,犹如死鱼眼一般。苦难能磨烂衣着,能磨消体质,还能磨损意志。
   我们一行人当中,有人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来自内蒙古,却不是蒙古人,是地地道道的汉人。他们跟蒙古人一点儿都不沾边,却喊他们“老蒙”。这是地域关系所致,以便于称呼。我见过很多诸如“小山东”,“小四川”的人,这一类的代名称,大家都喜欢这么称呼罢了,不论什么褒贬。
   他们常年在这里驻扎,是为烧木炭的炭窑集材的,他们所集的木材就是工棚前的一堆堆柞木。柞木是东北地区的土著树种,几乎遍及东北全境,称得上是最坚硬的树种之一。其木质细密,不但是加工板材的好材料,烧出的木炭也非常优质。我们一路上来,沿途看见有不少炭窑,乌烟瘴气,冒烟咕咚的,一袋袋打包好的木炭,码成的大方垛整整齐齐。我走过许多地方,所见的都是木头上锯台,以加工为主,这里却是劈成大柈子装炭窑。同等价值让不一样的方式,殊途同归。
   从外观上看,这些炭窑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也就意味着活计的永久性。可以管中窥豹的是,从这些老蒙的身上,看得出这项活计的艰辛。没有哪个老板是从非洲来的,可不是从非洲来的,怎么可能这么黑?铁打的炭窑,流水一样的人群,谁知道这群老蒙是多少拨来这里干活的人?看到了他们,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他们多少人都洗不清炭窑的黑,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洗清森林里的黑呢?他们的现在,就将是不久的我们!
   我们的工棚之间相距不远。一个在沟上,一个在沟下。我住溪之头,君住溪之尾,谁在中间放个屁,大家都能听到声。彼此这么近住着,却彼此跟防贼似。目光碰到一起,如同烫着了似的,赶紧扭到一边去。走了个顶头碰,一低头,脸都当啷到地上,快赶上长白山长了。这样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让人好难受啊!他们是贫苦人,我们也不是富贵人啊!干嘛要摆出那么个穷架子呢?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不能相互拆台,要团结一心才对。我们决定先做出表率,消除隔在中间的真空地带。我们主动伸出手去,期待他们也同样伸出手来,两个巴掌拍在一起,发出响声。
   我们上来没几天,补给就断了,最先没的是酒。有两位是酒蒙子,一天三顿,一顿不喝都不行。特别是其中的一位,到了吃饭的点儿,就把饭碗敲的叮当响,自称这条命就靠这口酒撑着呢,没有酒就活不了。这家伙酒还没下肚呢,就耍开了酒疯。老板什么时候上来还不知道,让他再忍两天,好像还不现实。现在都要上吊抹脖子,像嗷嗷叫的野狼,可怎么去忍?这时候,我们想到了下面的工棚。
   打发个小年轻的去跑腿,很快就空手回来。人家不借,为啥不借?咱们也不是不还?小年轻的跟我们学,路途太远,进一次酒不容易,他们自己还留着保命呢。呵!这么不给面子?我们的这点儿面子让人当了鞋垫子。这酒升级了,已经不是酒的问题,是面子的问题了,这么丢面子的事情,怎么能容忍?正当大家群情激奋的时刻,有一位工友挺身而出,他比那位小年轻的可稳重多了。他说酒不弄回来,我也不准备回来了。什么?我们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兄弟可要想开啊!咱不能因为这点儿酒,搭上命啊!真不值!他听了我们的话,一下子乐了。我还没说完,我要是弄不回来酒,就自己下山去买。
   他去了没多长时间,就把酒拎回来了。好!大家都给他喝彩!大侠就是大侠,果然出手不凡。大家忙询问是怎么得手的?他却轻描淡写地整了那么两句,就拎回来了。感觉有点太平淡,太简单了,那些人不是省油的灯,不会就那么轻易地拿回来。虽然有些不信,毕竟是拿回来了,胜过许多语言。
   我们的补给很快上来,去还酒的人回来跟大家学,你们派来的人太可怜了,进门就跪下了,眼泪叭嚓的,说不把酒拎回去,你们就让他别回去,死外面去。嗐!不能为这点儿酒,出条人命啊!
   大家听了,都一起向那位工友竖大拇哥!真有手段,这才是高手,这才是杀人不见血的刀!不过,从这次借酒开始,两个工棚之间便开始交往了,中间的隔阂被打破了。
   我们的锄草工作每天都在进行,紧张而有序。我们的工作始终有一些危险在身边缠绕着,那就是野蜂的袭击。尽管大家格外小心,还是每天都有人被蜂子蛰到。这天又有两个人被蜂子蛰到,而且蛰到了脸上。很快脸就肿了起来,并且越来越严重,肿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成了一条缝。路过他们的工棚,就有人好奇地问,这是吃什么吃的这么胖?另一位接茬,哪里是吃的?是亲的,是蜂子亲的。
   被蜂子蛰,本来心里就不顺,听了这没咸淡的话,被蜇的两位气不打一处来,反唇相讥着,是你老婆亲的,我和你老婆有一腿!我们一看不好,在这个时候,两个巴掌拍响了,可不得了。苦心经营出来的新局面,不能就这么毁于一旦啊!赶紧把两边的人拉开,这巴掌再拍下去,早晚得拍脸上。
   我和那边老蒙把头说,告诉你的人,不要开这种玩笑,本来心里就别扭,说谁都不愿意。他频频点头,表示一定回去说这事儿。我们这个活儿,经常与野蜂有亲密接触,是这个活儿的特点。他们在林间摆弄木头,就很少能够碰到。虽然都在一个山上劳作,工作的性质不同,也就产生出不同的结果,让我们扼腕叹息着,什么时候,让他们也挨蜂子的蛰,该多好啊!
   我们的盼望没有多长时间就要实现了。老蒙的木头活儿要停一段时间,在工棚里闲着无聊,他们居然也揽了些锄草的活儿。他们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出门在外的人,能挣多少钱,最后能剩多少钱回家,都是个未知数,也不可预料。但凡出来讨生活的人,都抱着挣点儿是点儿的态度。在山场里闲着,还要不住嘴地吃,哪怕挣点儿饭钱也是好的啊!
   我们一直想看他们的笑话,恐怕是看不到了。这些老蒙吸取了我们的经验教训,竟然在工具上做了非常重大的改进。他们把每一把镰刀都换上了长长的木柄,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钩镰枪。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那里面有位好汉叫金枪手徐宁,善使钩镰枪,协助梁山泊大破了呼延灼的铁甲连环马。当他们扛着这样的工具走向山场的时候,我们觉得他们去的不是山场,而是战场。他们不是去锄草,而是去割马蹄子。这些家伙为了躲避蜂子的热吻,可谓脑洞大开啊!也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样的工具所产生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又想挣钱,又不想被蜂子蛰,什么事情不是你一厢情愿所决定的。老天爷就是这么公平,想熊掌和鱼肉兼得,没门!锄草的工资结算是靠面积的总和来计算的,他们一天干不了多少面积,却天天有说有笑地从我们的面前经过,肩上长长的木柄四下颤动着,像一条大尾巴在甩来甩去的。一天就能挣碗粥钱,却这样的快乐,又让我们扼腕叹息了,人家的心态怎么就这么好呢?生活这东西就是这样,你想着它累,它就累,你想着它轻松,它就轻松。我们真的该反思一下了,天天在算计中活着,没有一点儿轻松的感觉。庸人自扰,自己把自己的快乐之路给堵上了。
   他们有长长的工具,总算是把蜂子这一关给过了。当他们觉得高枕无忧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一天早晨,老蒙的把头来找我们。只见他的嘴唇发紫,并且又厚又大,说话都有些含糊不清。当时就把我们吓了一跳。听他说了半天,我们才明白。他们吃了柞木上结的猪嘴蘑时,因为没有清洗干净,而集体中毒。他们拌了一盆菜,吃得多的比较严重,吃得少的只是嘴发生了变化,身体其他地方还无大碍。
   这种猪嘴蘑有点像木耳,是生长在柞木上的一种菌类。他们在冬天的时候,就在这里集材,木头也是冬天里采伐的。堆在林中,湿润的环境让这些木头都生出许多蘑菇来。这种蘑菇圆圆的,黑黑的,有着木耳一样的弹性和味道。它们生长的方式很奇特,一排排的,整整齐齐,说是叫猪嘴蘑,倒像是老母猪的一排排奶头,叫猪奶子蘑似乎更合适。这种蘑菇有毒素,清洗的不干净,就会引发中毒。我看这个把头的嘴,越来越像猪嘴了,这时候才知道取这个名字的人,一定是感同身受,有感而发,中毒的人诠释了这个名字的准确性。
   我们有一辆摩托车,他们有两位已经神志不清,需要立即送出沟外去。事关重大,来不得马虎。发动了摩托车也只能驮一个人,可是昏迷的人怎么在车上固定?万一掉下来,可不得了!需要有一个瘦的人在后面抱住他,天哪!一辆车同时驮三个人,这样漫长山路,对于摩托车是个巨大的考验!为了救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来回两趟,一趟要一个多小时,总算把人驮出了沟外。沟外的公路上有出租车,很快就把人拉到医院。多亏了这辆摩托车,这么远的路途,耽误了治疗,这两个人还真的有危险。
   住了两天医院,两个人安然无恙地返回来。他们回来那天,我们在一起商议一下,决定全体休息一天,搞一个大联欢。两伙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工棚太小了,就选在林间的空地里。天气晴好,阳光炽烈,一扫多日的阴霾,让整个山谷一派祥和。
   我先把酒碗举起来,真诚地说,这第一口是感情酒,第二口是加深酒,第三口嘛,我把话头甩给老蒙的把头。他什么也没说,一举碗竟然一饮而尽。他说,在内蒙古别的没学会,论喝酒咱可不怕谁……

共 38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去大山里讨生活的人,互不来往,时间久了,彼此渐渐的融化了隔阂,为了生活在森林里伐木烧炭的两伙人,交集于一起,躲避着蜂子的攻击,也彼此互相帮助,让久久於结于心中的冰块融化了。你借我几瓶酒,我在你危难时仗义出手骑车送病人,人性的温暖于细节处升华。大山深处的人们终于握手言和,相见欢的氛围弥漫于简陋的窝棚间。作者把两伙深山中朝夕相处的两伙人之间从水火不相融到水乳相融的变化过程缓缓道来,让读者了解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平,苦中做乐终化坚冰。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22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瘦马        2020-02-23 11:21:42
  文章写得真好,因为生活走进大山,由于酒消除隔阂,增进了友情。老蒙那句:我条命就靠这口酒撑。读来荡气回肠,又让人五味杂陈。作者的文字简洁明快,娓娓道来,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孤独老师的文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我喜欢。
回复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2-23 11:28:57
  谢谢老师的赏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应该就是这样,不能相互猜忌,相互不信任。再次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杨宗瑞        2020-03-03 21:26:03
  好散文,拜读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3-03 23:13:33
  谢谢老师来访留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