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曾经的年味(六)(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曾经的年味(六)(杂文随笔) ——述说昔时家乡那些与春节相关的事儿


作者:南国树 举人,433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2发表时间:2020-02-24 15:15:20

散灯节
   家乡有一句俗话:“宁愿作坏一年阳春,不可散坏一次灯。”这话告诉人们:散灯,在家乡是一件天大的事,容不得丝毫的马虎敷衍。在家乡,每逢正月十五这天,吃完中饭,人们都在为散灯张罗着,准备着。男人们则去把红灯笼挂在屋檐下,准备夜晚用的红烛和小油灯。小孩们则在灶屋切白萝卜,做的柴旮旯寻觅柴堆里的枞膏,用细竹和铁丝做散灯的“拎笼光”。那时不像现在,有现成的见彩光灯笼卖。因此,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父母们也默许。家庭主妇则在自制元宵和准备散行灯节的丰盛晚餐。到了吃晚饭时,各家仍是先点爆竹,先敬了列祖列宗后,举家才动筷把盏吃散灯的饭。在我生活的地方,散灯节元宵不是主餐,而是宵夜的小吃。那晚不管是哪家宵夜都得吃见元宵,因为这元宵由一坨馅在糯粉子里滚来滚去滚成圆圆的,象征着圆满、团圆,是新一年的吉兆。
   夜幕降临,各家各户都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人们在没有装电灯的脚屋里,点上油灯,或在墙逢里插上点燃是的枞膏,照亮弟着老鼠迫迎亲的路。小孩们提着“拎笼光”成群结队地在村前院后的大道小径上边游走,边喊着:“耗子,耗子快出来嫁满女!”二三十个孩子的队伍在行进,宛似一条火龙在夜色里欢快地游弋。孩子们游走呼喊到半夜累了,倦了,就回家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百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乡恢复了舞狮子、耍龙灯闹元宵散灯的旧俗。但散灯那晚以耍龙灯舞狮子能驱疫避邪,给人们带来祥瑞与安康。而耍龙灯能本年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人们迎狮接龙的热情高涨。狮子或龙被迎屋前,总会村头院尾宽阔平坦的场地舞一阵,耍一会。在一阵阵爆竹声中,在铿锵激昂的锣鼓声里,他们在表演着二狮争雄,双狮滚球,二龙戏珠,双龙闹海等精彩、激烈的节目。然后在主人的热情邀请下(主人要包红包,馈赠麻糖、糕点,光瓜籽花生等礼品),在噼噼叭叭的爆竹声中,狮子队或龙灯队进入主人家里,逐屋驱疫除邪,为主人家祈求福祉。
   后来,改革开放,青壮年劳力都进城务工,乡村龙狮队后继乏人。三十来年,乡村再也没法实地看到龙狮闹元宵热闹激烈的场面了,只能偶尔在电视里看到。
   随着元宵节爆竹声的逝去,七彩焰火在空中消尽,春节过完了。人们铆足了劲,开始了新一年的劳动与生活。
  
   后语
   这个春节尽管过得提心吊胆,过得年味索然,但还是过完了,让我沉浸在往昔春节氛围里的,我撰写的随笔系列《曾经的年味》也完稿了。从全民抗疫战打响起,与绝大多数人一样这个既不是乡镇社区干部或人民警察,亦非疾控或医疗工作者一样的我——普通初中教师,不能到防控一线,只能听党和政府的话,老实规矩地宅在家中为抗疫之战做贡献。屈指一算,这种日子也有三十多天了。近两天,我的家乡是春阳和熙,柔风荡漾,人们像冲破樊笼的羁鸟振翅飞往山林。于是,外出溜达和上街赶墟的人数骤然增多!站在楼顶,俯瞰街道上熙来攘往赶集的人们,我也怦然心动。正要下楼,耳畔突然响起专家的温馨提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大家务必一如既往地坚守下去,切不可功亏一篑!我便打消了外出的念头,宅在家里,把此文投发到江山文学网上,与读者分享。
   、

共 13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所在地方将元宵节称为“散灯节”。这散灯节还非常的隆重,人们都过得欢欣,因此值得纪念。作者是中学老师,具有浓厚的文学兴趣,在控制病毒的时间里,听从政府安排,在家写了《年味》的系列文章,分享给大家。我代表作者,向作者表示感谢。【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化蝶        2020-02-24 16:51:30
  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