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咱们也说“龙抬头”(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咱们也说“龙抬头”(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25.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4发表时间:2020-02-25 10:27:19

尽管还是防御冠状病毒的非常期间,除少数不尊规矩的人出门乱跑外,大多数人们依旧窝在家里。但是时光不等人,依旧流逝。转眼就到二月初二了。二月初二是一个民间特定的传统节日。叫“龙抬头”。咱们今日就说说其中含义,因为没得几个比较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的。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俗称“春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初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不少地方还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就是家家凑钱为土地公公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我们团堡朱砂至今还有土地庙的地址,在民国三四十年还在台上唱大戏。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这说法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二月初二这天,都成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武则天废唐立周自己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给农民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在二月二日这天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又在第二年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也有关连。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从宋朝元朝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屋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时近惊蛰之期。农家还以粗米面作饼及馒头而为早餐。妇女在此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二月二为龙抬头,村民用草木灰谷糠从门外河沟里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明朝时,在二月二这天,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出也。”《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人们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大汤圆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想上了天没鞋穿;想钻了地没铧尖;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汤包。”还有农户在这天炒豆子吃,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吃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有人还在附近的庙里去烧香叩头,祈保平安。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皇帝老子率满朝大臣都来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这些都是民间习俗。其实“龙抬头”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古谚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人们要开始劳动。每个男人女人都不愿自己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中国人都自称是“龙”,整体叫“中国龙”。龙在春要飞升,才有出息和希望。因此正月一过,都要抬起头来干自己的事业。
   那么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应该抬起怎样的“头”呢?怎样抬起头才大有作为,顺利地平安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易经》开头便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一年之春,筋骨舒展,投入事业,振奋精神。那么你要善于在抬起下面三个头。
   一是抬起你“自强不息的头”。易经乾卦告诉我们:人生要积极历练,勤奋谨慎,不怕艰难,改进完善,才能抓住时机,成就事业。
   二是抬起你“能屈能伸的头”。易经乾卦第一爻告诉我们:“潜龙勿用。”大象无形,大道无边,人不能一帆风顺。当自己还不够强大时,就要潜心修炼自己,提升才华,不要一味争强。有道是“大丈夫能屈能伸,”龙潜海底,方才一飞冲天。
   三是抬起你“知进知退的头”。易经乾卦第六爻是:“亢龙,有悔。”龙飞高天,四顾茫然,无法再升,就要孤独。因此要善于给自己找好退路。没有退路,就有凶险。因此要考虑周全,激流勇退。拿得起,放得下,方能平安再起。
   抬起头,就好运无穷。知进退,能屈伸,就有好的修行。种福果,得善报。春意融融,抬起头不辜负你的大好旅程。
  
   2020年2月25日于卧薪斋

共 24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龙抬头”是民间传统节日,富有意义。作者解说精透全面,给人涨知识。开阔眼界。更有最后三条,启迪“龙的传人”如何去抬头,去创业。一篇短文,具有以小见大的教育意义!推荐学习!战胜病毒,迎接春天!【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2-25 10:27:53
  谢谢交流学习!快乐就好!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2-25 13:35:51
  悼李文亮医生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2-25 13:36:32
  咱们也说“龙抬头” (随笔)
  
   作者:黄金山 举人,3349.03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48发表时间:2020-02-25 10:27:19
  
   尽管还是防御冠状病毒的非常期间,除少数不尊规矩的人出门乱跑外,大多数人们依旧窝在家里。但是时光不等人,依旧流逝。转眼就到二月初二了。二月初二是一个民间特定的传统节日。叫“龙抬头”。咱们今日就说说其中含义,因为没得几个比较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的。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俗称"春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初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不少地方还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就是家家凑钱为土地公公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我们团堡朱砂至今还有土地庙的地址,在民国三四十年还在台上唱大戏。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这说法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二月初二这天,都成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武则天废唐立周自己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给农民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在二月二日这天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又在第二年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也有关连。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从宋朝元朝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屋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时近惊蛰之期。农家还以粗米面作饼及馒头而为早餐。妇女在此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二月二为龙抬头,村民用草木灰谷糠从门外河沟里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明朝时,在二月二这天,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出也。”《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人们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大汤圆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想上了天没鞋穿;想钻了地没铧尖;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汤包。”还有农户在这天炒豆子吃,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吃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有人还在附近的庙里去烧香叩头,祈保平安。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皇帝老子率满朝大臣都来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这些都是民间习俗。其实“龙抬头”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古谚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人们要开始劳动。每个男人女人都不愿自己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中国人都自称是“龙”,整体叫“中国龙”。龙在春要飞升,才有出息和希望。因此正月一过,都要抬起头来干自己的事业。
   那么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应该抬起怎样的“头”呢?怎样抬起头才大有作为,顺利地平安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易经》开头便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一年之春,筋骨舒展,投入事业,振奋精神。那么你要善于在抬起下面三个头。
   一是抬起你“自强不息的头”。易经乾卦告诉我们:人生要积极历练,勤奋谨慎,不怕艰难,改进完善,才能抓住时机,成就事业。
   二是抬起你“能屈能伸的头”。易经乾卦第一爻告诉我们:“潜龙勿用。”大象无形,大道无边,人不能一帆风顺。当自己还不够强大时,就要潜心修炼自己,提升才华,不要一味争强。有道是“大丈夫能屈能伸,”龙潜海底,方才一飞冲天。
   三是抬起你“知进知退的头”。易经乾卦第六爻是:“亢龙,有悔。”龙飞高天,四顾茫然,无法再升,就要孤独。因此要善于给自己找好退路。没有退路,就有凶险。因此要考虑周全,激流勇退。拿得起,放得下,方能平安再起。
   抬起头,就好运无穷。知进退,能屈伸,就有好的修行。种福果,得善报。春意融融,抬起头不辜负你的大好旅程。
   2020年2月25日于卧薪斋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2-25 17:54:10
  称赞老师渊博的民谚知识,总能在潜移默化中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不误笔墨,教化于民,开导于民,使其家和万事兴,心安百害无。敬茶!
5 楼        文友:叶雨        2020-02-26 00:27:55
  读黄老师的文,长知识了,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