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终于可以自由写作了(杂文)

编辑推荐 【文采】终于可以自由写作了(杂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4发表时间:2020-02-28 08:35:48

(一)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写过一篇作文,是期末考试中的一篇看图作文:
   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出去了,有一只小鸡贪玩掉了队,后来终于又回到了鸡妈妈的身边。我记得我是这样结尾的:路旁的小花都点着头,好像在说,多么好的孩子啊!
   语文老师给我打了满分,和我的父亲说:彩文这么小就会用拟人的写作手法,真是了不起啊!我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不过,我那么写是因为我觉得路旁的小花就是那么想的,直到今天,我看到小花小草和小鸟的时候,还是觉得和她们有共同语言;看到一只小鸟在路上踱步时,我觉得那小鸟就像人一样,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上小学二年级时,语文老师说写作文观察很重要,特别鼓励我们去观察小蜜蜂。可是我真的不喜欢盯着一只小蜜蜂看,我总怕她垫我,而且我对小蜜蜂的外形和她的嗡嗡声就是没有好感。可是,那时候的我哪敢质疑老师呢?我只是牢牢记住了“观察”这两个字,无奈自己总是做不到。再加上,从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近视,又不好意思戴眼镜,生怕别人说我“小四眼“,所以“观察”就更是望洋兴叹的事了。
   所幸我从小就喜欢读童话,读小说。小学四年级我就在读路遥的《人生》,而且读得极其投入,会很自然地用心去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所以写作文对我来说显得很容易——我写的作文常常会得到老师的夸奖,我写的日记被展览,我还去参加作文比赛,以致我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想,别人读到这里会怎么想呢?我发现我这么想的时候,实在是很难写好一篇文章,可是这种想法真是挥之不去啊!这种虚荣伴随了我很长时间,直到今天都对我有影响。我曾以为,写作是一件必须得到别人认可的事情。作为作者,我更在意的是别人的认可,而不是我的真实心声。
   我还觉得写作是自学成才的,觉得写作是神秘的、神圣的。
   直到我遇到杨小洪老师,我才发现,写作是非常需要老师引导和帮助的,是最朴实、也最神圣的一件事。
   杨老师为我做了一次“词刺激”测试。
   测试提示:
   1.确定刺激词,把它作为联想核心;
   2.写出联想词,1分钟之内完成10-30个;
   3.每次写联想词都默想刺激词,写下脑海里冒出的相关词;
   4.写完自己想到的所有联想词。
   5.开始测试前,请仔细参考所给的示例。
   刺激词:词语。
   联想词:1.单词2.术语3.意思4.用法5.句子6.同义词7.造句8.来源9.反义词10.语境……
  
   (二)
   我的词刺激测试开始了。
   刺激词:我
   联想词:1.自己2.爱3.孤独4.等待5.桃花红6.菊花黄7.雪花白8.排斥9.语文10.课堂……
   我做了诠释,那是心底的声音:
   在等/桃花红/晕染青花瓷的春装/在等/菊花黄/采摘陶渊明篱下的孤芳/在等/雪花白/飘飞智慧的灵光/黑板粉笔课堂/把自己站成语文/播种爱的力量
   我发现,有一个词与“我”格格不入:排斥。
   排斥,是性格使然,文字的自信有时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份心虚。
   我走进杨老师的写作课堂,老老实实学习做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当放下“排斥”,我小时候在村里看电影的故事就忽然来到我的脑海里,而且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我走了那么远的路,嗓子都喊哑了,最后胜利地看到了那场电影!那部电影是京剧《穆桂英挂帅》,我不知道我看懂了多少,但我记得当时我坐在泥地里,脸上还有泪痕,却笑得那么开心!这个故事和我以前写的所有快乐童年的经历都不同,却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自己。直到今天,这个真实的故事依然鼓励着我:生命是精彩的,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看到那部盼望已久的电影。
   至于“观察”,哈,我竟然能看到小草尖上的露珠了!我竟然大老远就能看到人们的笑脸了!我太激动了!我感觉我又回到了童年;而且这一回,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我”想看的世界了!
   我们开始研究词刺激创意写作,通常每晚两个小时微信畅聊,漫长而快乐。
   我总是先打出一天的观察所得,三组词,每组3-10个。
   杨老师结合我的“词语”提问,开始我会思考,他会发出指令:直觉写出概念词,然后用一句话诠释,绕过理性。
   我发现自己的手速越来越快,也发现,每个词语其实都是自己心里最深的感动,能让那股自由向上的、美好的力最绽放出来。
   我由开始害怕杨老师笑话,到后来不去理会,但那时自己脑子里还会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杨老师用快节奏激活我的直觉思维,问题一个连着一个,一个月下来,我就只能听从内心自由地写,勇敢地写了。
   没想到,步入不惑之年,我终千明白了写作的真理:要自由自在地写,发自内心地写,勇敢执着地写。
  
   (三)
   在空中课堂,学生们学会了词语意象、词语联想、词语想像,今天,他们又学会了词语发散和词语聚合。
   词语发散,是运用发散思维构思作文。
   刺激词:真情。
   学生给出意象词:明灯。
   学生写出联想词,其中的一组是:病房、钟南山、白衣天使。
   我以“真情如明灯”为思维基点,发散开去:
   真情如明灯,把新冠肺炎病房旁的最后一片树叶照亮……
   真情如明灯,那是白衣天使的防护衣……
   真情如明灯,提在钟南山的手上……
   真情如明灯,生命不止,光热无尽,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接下来给出四则材料,学生一气成文:《真情如明灯》
   那如何避免雷同文呢?这就需要使用“词语聚合”的方法,找到自己独有的素材,提炼思想和文章中心。
   词语聚合,需要归纳演绎思维方法,由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创造性地推出同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反过来,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个别事物结论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是演绎思维方法。
   一位同学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取火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费力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要进行摩擦生热——把木柴放到研磨的用具上反复摩擦,使之着热燃烧。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摩擦生火,但是因为没有火柴、打火机,又不得不采用这样的笨办法取火。为了不反复取火,人们甚至用死办法:让长明灯延续火焰燃烧。但他们都知道,火是在高温下产生的,所以要取火,首先要产生高温。他们最大希望就是把日光能会聚起来制造高温,可是一直没有想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直到西汉,人们发现边缘薄、中间厚、透明的物质具有会聚阳光的特质,于是人们发明了冰透镜取火,它实际上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凸透镜会聚光线原理。虽然冰透镜只限于冬天采用,但对于摩擦生火来说是大大节省了生火的难度,而且也引证了会聚阳光生火的设想的可行性,可谓一个不小的进步。
   最后,这位同学说:古人正是懂得了“高温产生火焰”的原理,所以不断探索使物质产生高温的办法,从摩擦生火到冰透镜取火,都是这一原理的引证。这也是从个别到一般,属于归纳思维的应用。
   归纳,很简单。我引导学生做了个小游戏:词语归类。
   1.木火土金水2.肝心脾肺肾3.怒喜思悲恐4.目舌口鼻耳4.酸苦甘辛咸
   学生归纳为:五行、五脏、五情、五官、五味
   演绎思维,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呢?
   刺激词:老师。
   联想词:家访、上课、捐款、无悔、坚持、正义、义不容辞……
   中心词(演绎思维):奉献、爱。
   奉献是什么呢?奉献是风雨交加不顾辛劳的家访;奉献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无悔;奉献是抱病上课,废寝忘食的坚持;奉献是义不容辞,踊跃捐款的那一双正义之手……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奉献。
  
   (四)
   词语发散、词语聚合,无论是归类还是演绎,都需要运用于作文实战中。
   罗曼罗兰曾经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都爱美,都追求美感,可是我们对于美是什么,如何发现却又那么无助。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刺激词:美。
   联想词:
   1.诗海:柳宗元、陶渊明、屈原……
   2.童年:采蘑菇、赶马车、书……
   3.生活:离别、繁衍、上学……
   中心词:发现
   接下来就是词语诠释的练习了,开始是一句话,然后练习写一段话、几段话。词语诠释围绕“联想词”展开,但心中要想着“刺激词”,还要联系“中心词”。
   练习写一段话,其实就是进行二次联想,每次还是至少3个词。
   练习写几段话,是在一级、二级联想词的基础上再进行联想,可以进行到3-5级。
   接下来的例文,是在二次联想的基础上成文的。
   分享4篇例文。前三篇各选一组,对“联想词”展开诠释;第四篇综合使用三组联想词进行诠释。诠释的方法,有议论,有抒情,有叙事。
  
   (五)
   例文1对应第一组联想词:诗海,题目是:《诗海寻美》。
   诗海寻美
   悠悠倚于窗户边,眼神迷离,锁定那一度空间。望窗外,阳光蔓延至整个缝隙,指间轻轻蓝过窗棂,温暖弥漫了视线,勾起了万千思绪。
   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群山孤寂,雪山邈远,足迹尘封,是谁承载了这一江的寒冷?是谁用细线垂钓绝望,把自己交付给永州这片山水?你不能圆滑媚俗一点儿自己逼坐在江雪里。然而你却没有。
   多美呀,幽静邈远的寒江雪,美就在身边。
   欲辨已忘言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你是那只“恋旧林”的羁鸟,抑或是“思故渊”的池鱼?你袖前的一袭清风便将功名利禄全部抛弃,半截锄头,一轮皓月,你低吟着“但使愿无违”,便把自己隐在了“墟里烟”之中。独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酒杯里,一饮而尽。从彭泽县衙到桃花源的距离,让人永远无法从菊香里破泽。
   多美呀,遍野灿烂的南山,美就在身边。
   路漫漫其修远兮
   柔白的月光洒满江面,寂静的湘江温润如一块墨玉。微风轻轻吹佛你宽大的衣衫,寒意一点点渗入你的心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初的你那么意气风发,可渐渐地,谁知龙颜震怒,你被放逐在遥远的孤岛。只有山水见证你在灰暗的天空下,眉头紧缩成两道山河,用血泪凝结成泣血的诗行。
   多美呀,悲壮无奈的泪罗江,美就在你身边。
   我是诗海的一只小鱼,被沿途的美景所陶醉。如果哪天维纳斯女神眷顾,让我游出自己的诗行,那我会高呼:原来,美就在身边。
  
   (六)
   例文2对应第二组联想词:童年,题目是《童年之美》。
   童年之美
   让我们提着童年的小花篮,再次出发吧
   去捡拾那永恒的美丽
   树林里蘑菇长得正欢
   一朵朵撑着雨伞
   却再也没有一朵能让我们躲进去避雨
  
   哪一个贝壳住着田螺姑娘
   哪一只喜鹊曾去接织女
   哪一只青蛙变成王子
   哪一朵雪花吻了白雪公主的脸
   哪一条柳插进了观音的净瓶
   所有的一切都是相思
   把它们一一串起
   挂在我的胸前
   去采摘天上的星星
  
   天上很冷
   就剪一弯彩虹做围巾吧
   我们还可以用它蒙上眼睛
   捉迷藏
   在巨人的花园里
   奶奶赶着马车
   把童话一筐一筐地搬下
   种在我肥沃的梦里
   摇篮曲汩汩地流淌
   把它们浇灌成理想
  
   后来,家长把我们扯进学校
   老师给我们筑起书城
   小熊、松鼠、小鹿儿都进不来了
   我们丢了翅膀
   忙着把童话兑换成分数
   童年成了永恒的回忆
   发现中有永恒的美丽
  
   (七)
   例文3对应第三组联想词:生活,题目是:《美丽,不会因离别而结束》。
   美丽,不会因离别而结束
   “失去的总是最好的。”当我真正读懂这句话时,美好的日子已与我擦肩而过。
   不知道怎么这么快就度过了小学时光,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任何时间去顾及其他的思绪,离别却迫不及待地来了……真希望自己是在梦游:再回首,仍然是活泼可爱的同学;再回首,仍然是我熟悉的母校;再回首,依然是书声琅琅,笑声阵阵……
   我担心,离别会扼杀美丽的记忆。
   紧张的升学阶段是枯燥无聊的,却因为相互的关心问候而如此温暖人心;幼稚的吵闹,如今想起来是多么温馨;严厉的批评,如今却变成深深爱意。我真担心,忽然有一天我会忘记他们,忘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欢离合。啊,我那六年的美好时光呀,为什么会这么短暂而匆匆呢?
   中考前一天,我又回到学校,徘徊在教学楼前。
   花池里的月季花,粉红的、乳白的、淡黄的,都迎着阳光,将校园装扮得一派灿烂。那是入学第一天老师和我们一起种下的,如今又钻出了新芽,它会开得更加灿烂。但是,以后整理这花池的,不再会是我们的手。我们要去照料另一个花池,并且种上自己的花,一样有花开,渐行渐远总要开开。分别就是如此,用生命的某一阶段开满了一个花池,然后离开它,用一个新的阶段去换一个花池满满。这样,美丽,不就会在繁衍中获得永恒吗?想到这,我前行的脚步不觉轻松起来。
   离别,不会结束曾经的美丽,而是繁衍出新的美丽,陪伴我们一路花开。
  
   (八)
   例文4综合三组联想词,题目是《美的发现》。
   美的发现
   轻轻打开一扇窗,静静啜饮一口茶,让窗外栀子花香与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美的味道。
   叹——花落无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演绎了人间的悲欢情愁,“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柔情中透露着一丝倔强,智慧中不乏一丝高傲。命中注定你的悲剧,含泪葬花是你凄婉的结局。黛玉,你可曾发现,倘若自己多一丝旷达,少一份忧郁;倘若自己多一丝宽容,少一分小气,也许可以续写人生的喜剧。
   赏——真情无语。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爽,梧桐雨点点愁。”李清照,你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曾与丈夫对酒当歌,欢畅淋漓,然而你也是不幸的,中年之后,独自悲秋,与你相伴的唯有愁。清照,你可曾发现,人生无常,寂寞常有,倘若你放开心胸,笑对人生,又怎会落得肠断无人诉,人比黄花瘦。
   品——壮志无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独处汨罗江畔,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亲情,诉说自己的报国壮志,你纵身一跃,构成了最美的弧线。屈原,你可曾发现,既然皇帝昏庸,君王无能,你何必留恋,何必担忧。胸怀大志,也许这才是你人生的追求。
   美,如影随形。叹黛玉花落,赏清照真情,品屈原壮志,让我学会旷达,让我学会乐观,让我学会发现。发现美,装点我们的人生,滋味无穷!
   路上春色正好,天天太阳心情,人生路上,美,伴我行。
  
   (九)
   以上4篇例文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首先,选材不同。前三篇,各选取一组联想词。第一篇联想词:诗海,题目《诗海寻美》;第二篇联想词:童年,题目《童年之美》;第二篇联想词:生活,题目《美丽,不会因离别而结束》;第4篇归纳了3组联想词,题目《美的发现》。
   其次,四篇文章文体不同。《童年之美》是现代诗,其余三篇是散文,《诗海寻美》侧重抒情;《美丽,不会因离别而结束》侧重叙事,《美的发现》侧重议论。
   但是,四篇文章的思维路径是一样的,先发散,再聚合。这就是“词刺激”的妙用,刺激词——联想词——中心词,或演绎,或归纳,贯通意识与潜意识,涵养恒久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我们平时练习“词刺激”测试,可以分以下几步逐一练习,循序渐进。
   刺激词:可以是图、物、人、景、音、事、词汇、文本等,要能触动内心。
   联想词:要快速反应,绕过理性,调出直觉,写出10至30个词汇,然后再分成3-5组。
   发散词:把分组提炼出来的词逐一诠释,连成一段话。
   中心词:也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我们可以用意象法来捕捉,也可以用归纳或演绎方法进行词语聚合。
   词刺激,说到底是一种思维训练方法,关键是让内在的直觉冒出头来,建立多元联系,构建新的语意圈,做到我笔写我心,实现自由表达。

共 60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自由写作本是常态,然而,应试教育的考场作文训练,常年在“形式”“内容”上做文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彩文老师的自由写作有方法,有体验,有例文,适合家长、学生、老师阅读。刺激词、联想词、中心词,即可成文,关键在于打通了思维阻隔。这种方法孩子容易掌握,成人写作也非常适用。推荐阅读!【编辑:马永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姚文佳        2020-02-29 14:23:36
  受益匪浅,谢谢彩文老师!
2 楼        文友:芳芳老师        2020-03-02 16:48:03
  平时对孩子进行“词刺激”这的思维训练很有必要,可惜很少有老师能接触、领悟并运用这种方法。彩文老师的“词刺激”训练很值得推广,我也要借此机会好好学习和领悟并尝试运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