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一口泉,一口井(散文)

精品 【晓荷·暖】一口泉,一口井(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7发表时间:2020-02-28 10:37:05

别怀疑这说法。这儿没有人工的、深挖的井。这儿的每一口井,都是由一口山泉围成。
   这儿的每一个村子,村前都会有一口、或两口这样的井。每一口井,就是一眼山泉。井沿用青石块围成。讲究点的,石块上还留有斧凿的痕迹,并用石灰抹了缝。不讲究的,那石块没经过任何修整,便一块一块垒起来。那石块与石块之间,还留有缝,水从缝隙里汩汩地流出。但每一口井,都砌得方正。井台光滑,总让人能想起年代的久远。
   我一度推测、并确信,这儿每一个村落的形成,都是因了这村前的每一口井(当然,它们起初只是泉)。我想在村落未形成之前,这些村子,他们的祖上或者先人,只是在这儿发现了山泉。然后,他们才开始在这里开垦土地、建造房屋。然后传承、繁衍生息。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每一口井,几乎都在村前。每一座村子,住着的都是同一族姓的人,鲜有外姓。村与村之间,相隔不到一里半里,虽未必同姓,但也常有走动。
   我们村,便是这众多村落群中的一个。村里只有一户外姓,据说是随娘嫁过这边来的,因不愿改姓,便随了旧姓。
   村前的古井,用碎石块砌成。井台上的洗衣石磨得光滑,能照见人影。总让人能想起久远的年代。但往上数五代,却谁也说不清还有谁。
   井被砌成三段,共三个井池。每一个都方方正正。最上面的一个是主井,也是泉眼。专供饮水用。煮饭、烧水、做菜,便都用的这口井。这井是泉眼,流出的是“活水”。饮用水必须是“活水”,干净、卫生。而流出这井以外,便是“死水”了。死水是不能随便饮用的。“哪怕再渴,也不能喝死水”。打从孩子懂事那天起,父母便一直这么教。
   三个井池划分严格,各有用场。主井的水溢出,流经第二个井池,也就是中间那口井。这井是专供洗菜用的。村里人下工以后,把菜从菜地里拔回来,便先拿来这里洗了,然后才拿回家炒。既省了挑水回家,又洗得干净。除洗菜以外,其它的东西是不能拿来这里洗的,以免浊污了这井池的水。
   而第三个井池,也就是最后一口井,那是专门围了给洗衣服用的。于是天气晴好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的得了空,便各端了盆、挽了桶,把搁置了三两天没来得及洗的衣服都捎到这井边来。井台边的洗衣石磨得锃亮。井台边上,便响起一阵阵槌声、及姑娘媳妇们的嬉笑打闹声。槌声落在槌石上,远远地荡开,震得整个山都响。仿佛要把整个村子都震醒似的。
   井水流经第三个井池,流出井外,便流进一条浅沟。偶尔有人下地回来,便来这浅沟里洗洗脚、洗去身上的泥。或牵了牛,来沟里饮水。
   平常时候,井里的水都很清澈,能看得见底。但偶发山洪,井里的水也会泛黄。
   每至傍晚、或者中午,人们收了工,从地里回来,这井边便是最欢腾、也是最忙碌的。有人来井边挑水,有人来井边洗菜,有人来井边洗衣服。也有男人刚从地里回来,便牵了牛来这井边的沟里饮水、或者洗脚。于是有女人挽了桶来井边挑水的,男人见了就打趣说:“哟,怎么让你来挑水,你家那主事的呢?”
   女人听了就回答一句:“下地还没回来呢!”
   男人一听就有了胆,挑逗地说:“那怎么行呢,咋能让一个女人来挑水,要是你不嫌我这一身泥的,这水我替你挑回家,你帮我牵牛。”男人打趣地说,显得多怜香惜玉似的。
   女人听了,就毫不客气地把扁担递过去。男人见了却直倒退,牵了牛笑着就离开了。女人也就笑笑,指了那背影说:“我看你敢接这扁担,看我家的不打折了你的腿。”
   男人早溜得没影了。女人的话,全说给别人听了。山里的男人,总是这样,嘴上总比心上有胆。
   村前的一口古井,就这么有故事,总有那么多风趣的事发生。
   那年,村东头的军子,高中毕业刚回到家,农家活做不利索。那天,他给家里挑水,一根挑子横在肩上,总不利落。他家住在坡上。就在他挑了水上坡时,一根挑子横着,总上不去。后来,正碰上村口的杏儿路过,便要过挑子,帮他把水挑了回去。
   杏儿跟他同岁,早已不再念书了,农家活做得比他利落。也比他有力气。
   这事传开后,村里人一度笑话,说军子一个男娃,力气还不如一个女娃。不过这事,杏儿却没往心里去。
   夏秋季节,偶逢干旱、久晴无雨,泉眼里冒出的水,也会变小。村里也会有缺水的现象。尤其傍晚,全村人都从地里回来,一个个都挽了桶,一晃一晃地来井边打水。于是一口井,很快就被挑干了。村前的井旁,便常常有等水的现象。一个个排了队,围在井边,等着水从泉眼里冒上来。
   那一回,军子去井边洗衣服,正碰上杏儿也在。杏儿说:“没水哩!”
   军子说:“没水就等会。”
   杏儿忽然就乍呼起来:“要不,你跳进井里去打水,打了水递给我,我给你在井台边洗衣服。”
   军子答应了,就跳进井里。因为是泉井,不深。也因为是泉井,虽然水有点浅,但不会干涸。他们一个打水,一个洗衣服。
   那一晚,他们回来得很晚。
   后来,军子离开了家,去了外面,好些年没有回来。据说,他们的事,当时也有人提起过。但双方父母都说了:“同姓呢!”
   后来有人说:同姓又咋地,同姓又不是近亲。那时候,姑表、姨表之间,不同姓近亲结婚的还多着呢。
   可山里人不这么想,山里人向来以同姓为同宗同族。哪有同宗同族之间通婚的。那是族婚,是犯逆的。那岂不是自家人嫁了自家人。形而上,似乎也跟近亲结婚有着一样的含义。
   这就是这儿的习俗。这习俗,跟这村前的井一样古老、传承而久远。
   这不,就在前些年,村里头还在传着一个话题。说四根他爹,跟枣花她娘好上了。
   枣花她娘,早年就守了寡。早在枣花出嫁那年,枣花他爹就死了。但枣花她娘,一直没有改嫁。枣花她爹死时,枣花手下还有个弟弟,没有成家。
   四根是邻村的,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前些年,他娘不幸患病走了,就留下他爹一个人,没事时便常常从下村走到上村。后来,就听说他跟枣花她娘好上了。
   “是真的呢,那天我去村口,看见四根他爹,给枣花她娘挑水哩!”村里人说得很神秘,互相咬着耳朵。
   据说,后来这事就公开了。反正是单身汉子寡婆娘。双方的儿女也默认。
   可双方一直只这么来往着,谁都不愿被撮合在一起。
   那回,四根对他爹说:“爹,把二秀婶(枣花她娘叫二秀)接来家住算了,我们不常在家,你们彼此也有个伴。”
   没想到,他爹听了却直摇头,说:“那不成,都多大年纪了,还整这事,让人看了笑话。”
   四根说:“不都一样嘛,谁都知道你放心不下二秀婶,这事村里人有数。”
   他爹说:“那不一样,双方都有儿女的,井是井、泉是泉的。”
   一听这话,四根就有了说头。他笑笑说:“什么井是井、泉是泉的,在咱这方圆里,哪个村子的井不就是泉,泉不就是井的。”
   他爹听了,就沉默了好久,没有说话。但他并没有去想他跟枣花她娘的事。他只是想:是呀,咱这村子的哪一口井,不都是一口泉围的,可什么时候有人叫过泉呢,不一直都叫井么……

共 27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也常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所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提起井都有一份非常美好的情愫。在作者笔下的家乡好像与一般井不一样,村子里的井井台光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井被砌成三段,共三个井池,三个井池划分严格,都有各有的用场,作者分别做了阐述。井水养育着村里一代代的族人,滋润着乡亲们的生命,多少关于井的场景和故事在上演,作者娓娓道来,这些都是芸芸众生里欢喜忧愁的见证。作品细腻真情,充满醇厚的乡土味道,好比那一汪汪甘甜的井水沁人心脾。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2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2-28 10:38:38
  家乡的井相信会勾起每一个人的乡愁和乡情,拜读老师的精彩美文,意境隽永令人回味。感谢赐稿,晓荷有你更精彩,期待更多佳作。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2-28 15:28:05
  谢谢编阅。遥握问好,并祝远安!
2 楼        文友:秦声显        2020-03-03 19:01:28
  井水用途不同,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3-03 19:58:22
  谢谢临读。祝安,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