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走进耀州民俗博物馆(散文)

精品 【看点】走进耀州民俗博物馆(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08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4发表时间:2020-02-28 15:36:36

【看点】走进耀州民俗博物馆(散文) 紧锣密鼓地建设了四年,耀州民俗博物馆终于建成了。这个位于小丘镇红岩村东南部偌大的农耕博览园,成了千年农耕文明留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成了人们思念家乡的一颗家园之心,成了人们一缕悠悠乡愁……
   走进农耕文化展示区,我们被眼前的农耕物件所惊呆!犁、耙、耱、碾、锨、锄、镢、刨、钐镰、车、蒲篮、簸箕、筛子、连枷、箭叉、风车、木叉、麦钩、推耙、纺车、织布机、麦斗……这些被农人摩挲过的农具,给人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农人挥舞着鞭子驱赶黄牛在田野耕地,农妇在后边抛洒着肥料或点着籽种,小孩在田地里玩耍;烈日炎炎,麦子泛黄,农人健壮的胳膊把钐麦杆子抡个半月型,带穗的麦杆抛在后边长长的一溜;马路上,牛车拉着庄稼奔向村庄;麦场上牛拉碌碡,翻场起场,集麦秸,箭叉推着一座小山。夏日的黄昏,场畔边,核桃树下,妈妈摇着纺车,父亲耕地回来了,取下了肩上的木犁和牛背上的根头,坐在石橙上抽着旱烟,冬日里,在石礳上碾米碾辣子,那推着礳杆的姐姐哥哥和地上啄食的鸟儿……
   这种想象和这些农具连系在一起,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再往后走了走,这里有初具模样的是烧制陶瓷的烧窑、铁匠铺、木匠铺,令人震惊的是油榨大梁,几抱粗,粗的出奇;数丈长,长的震撼。顶头硬木板或木扛头,堆放着很有硬度的大石块助压,就靠这压力榨出清亮亮的菜油。劳动人民的智慧无不体现当中,先前的老油房又似乎又出现在眼前……
   院中间一条南北不宽的水泥路,绿柏掩映的两边有石马槽、拴马桩、石埻、石狮等等,一切古老的畜牧应用石具,现代人很少见过;石槽石柱雕梁画栋,祈福平安,六畜兴旺。还有的上面雕刻的山石虫鸟,花木禽兽,个个展翅欲飞,回旋盘绕,栩栩如生;有的诙谐有趣,有的神态万千,风格各异;有的雕刻得惟妙惟肖,生趣盎然!这不能不为古老的石匠手艺拍岸叫绝。
   在展示农耕场所转悠,这瞧瞧,那看看,使人目不暇接,发现了铁木石陶,又瞧见陶罐古瓦;这里是木制器具,那里又是二胡唢呐;这儿又有油印机和刻板,那儿又有文房四宝;还有几个珍藏室铁将军把门,透过玻璃隐隐能望见主人收藏的都是颇有珍贵价值的叫不上名字的器具。这些藏品涉及广泛,不但是农村的生产生活器具,而且有艺术娱乐的各个方面,从这些藏品上不难看出,是整个渭北农村几百年的历史写照,也是关中农耕文明的写照。乡愁的情感是人与自然共同演绎的,这些物件有着生动的细节,唯有体验过,才有心灵的触动。
   杨维耀,不一般的人,他就是这个民俗馆的创建者,一个企业的董事长,区政协委员。他经常回村,看到渐行渐远的人和事,特别是被机械化代替了的农耕,这一切勾起了乡愁,难道古老的农耕文明似乎这样慢慢消失了,不存在了?有了这种感悟,他便有了让现代人,特别是后辈人能够瞧得见,摸得着过去的东西多好啊。他便收集这些与农耕有关联的器具,从最初的一件两件,到后来的几十件上百件,再到几千件,倾囊了自己所有的创业收入,奔波于天南地北,收获了这些宝贝。辛苦地搜寻,终于有了这么多的文化遗产,才有了这个成功,实为不易。终于建成了耀州农耕民俗博物馆。杨维耀的理想很大,胸怀宽广,除了现在所见到的农耕文化展示区,传统手工作坊体验区外,还有许多规划正在逐步落实,肯定这个千万元的投资,数千件的物件一定能惊艳关中,成为真正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耀州大地上农耕文化的灿烂明珠。
   走出博物馆大门,久久不能平静,见有几个村民就和他们闲聊,他们说杨维耀真不简单,是个干大事的。他建成了这个民俗馆,以后孙子们回家就有看得了的东西,让他们瞧瞧祖辈们是怎样耕种土地,怎样生活的,就能够知道珍惜今天的生活。是呀,古老的农耕文化不应该忘记!我抬头望了望村里的排排杨树,杨树高高向上,花儿絮儿叶儿已不知漂落何方,而农耕文化不就是收集飘落文明的地方嘛。
   石礳子、石碾子、石门墩、织布机、大缸石臼,辘轳井索、犁耧耙耱、铜锣大鼓,古戏饰品……都可成为故乡一个农耕特色性的地标,万千年来,赋予故乡一个永久的记忆,以至于你不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生活在哪一个城市,就是闭上眼也会想象那个乡村农耕情景,这种鲜活的记忆,会勾起一个个人物一串串情景来,更是一种民间的共同记忆,在情感的世界中鸣响不息。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是维系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是故乡不死的灵魂。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17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农耕民俗博物馆有一个最积极的意义,那就是能使后人们对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这种民俗博物馆原本是应该政府出面兴建的,现在却由一个农民企业家出资创建,并且收集和展览出诸多的农耕器具,的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这种民俗博物馆还有另一种记录性的历史意义,她可以展示一个地区农耕文明的历史进程,通过在新旧对比中感受到社会进步的足迹,从而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庆幸。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2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2-28 15:40:31
  这个民俗博物馆不仅能吸引关中人的眼球,也会吸引全国各地人的眼球。欣赏了,问候朱俊平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朱俊平        2020-02-28 15:50:46
  谢谢湖北武戈老师的编辑,辛苦啦!祝好!
2 楼        文友:朱俊平        2020-02-28 21:54:06
  民俗博物馆位于小丘镇红岩村。希望政府牵头和大力支持,并进行宣传。让博物馆早日更好的对外开放,来展示农耕文明在历史发展中进程。
丘隅桑田
3 楼        文友:陶桃        2020-02-29 20:42:06
  欣赏老师佳作,祝贺老师佳作摘精,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致敬!春安!
回复3 楼        文友:朱俊平        2020-02-29 21:13:43
  感谢《江山文学》,感谢看点社团,感谢社团编辑老师们!
4 楼        文友:朱俊平        2020-02-29 21:20:05
  看点社团是业余作者的好园地,在这里放飞思想,心情愉悦;在这里受到编辑老师们鼓励点评很幸福,摘精很快乐,感谢默默付出的社团领导和编辑们!
丘隅桑田
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3-01 07:27:10
  恭喜佳作斩获精品,祝贺朱俊平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5 楼        文友:朱俊平        2020-03-01 09:21:33
  此物最相思,谢谢戈武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