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公公讲故事(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公公讲故事(微型小说)


作者:峨眉月 布衣,10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5发表时间:2020-03-02 22:43:20

公公看我辛苦备课做主播,想起了几个有关师傅的故事,讲给我听。
  
   咬紧牙关
   过去,黎城有一个落腔剧团,团主绰号“鸟龙”。至于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已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家只要听到鸟龙剧团,就欣喜若狂,由此可见这个剧团名气之大。
   鸟龙团主年事渐高,收了个关门弟子。弟子天赋极好,又勤学苦练,没等三年出师,师傅的本领就学了个八九不离十,唱念做打,样样都很出色。这个弟子主攻生角,初次登台就博得阵阵喝彩。可是唯有一样本领,他怎么也没学会。那样本领呢?大家还记得戏剧中翻跟斗吗?演员一口气不喘连翻十几个跟斗,台下喝彩阵阵,掌声雷鸣。不过,这个演员不是不会翻跟斗,而是翻跟斗时直出状况。
   各位可能会猜,演员翻不过去跟斗,摔倒台上了。如果是那样,今天这个故事就不会和师傅扯上关系了,那只能怪自己没有勤加练习。戏剧演员翻跟斗,和我们大不同,他们头上都有帽子,一不留神翻跟斗时帽子就会掉下来,造成失误,用戏曲的行话说叫“楞场”,这是表演的大忌。
   关门弟子已经出师了,可是还没有学会这个绝活,表演经常受限。那个时候学本领是一对一,其他师傅也不肯告他窍门。弟子每年都来看望师傅好几次,每次都是好烟好酒,可是师傅就是不肯把这招传给他。弟子只好年年来。
   这年,弟子又带着贵重礼物来看望师傅。师傅还是不肯传授,弟子失望而归。师母问师傅,“这个弟子实在是恩深义重,每年都来看望你,而且带那么贵重的礼物。他一年能挣多少钱呢?”师傅说:“有钱没钱他都得来,他还有一样八艺没学会呢,要是学会肯定就不来了。”师母很是好奇:“那样?”师傅笑了:“台上翻跟斗时他的帽子一直往下掉。”师母又问:“这个很难吗?”“难啥,咬紧牙关,太阳穴一暴突,帽子自然就掉不了。”师母很是生气:“这么点小技巧,你还不肯告诉人家孩子,他在外讨生活能挣多少钱,还让他年年带那么多东西来看你。”
   来年,徒弟又来了,放下礼物师傅还是什么也不说,又一次失望出门。师母相送,走到大路口,看了看徒弟,“孩子,以后别来了,人人都不容易。你表演遇到翻跟斗时,不要害怕,咬紧牙关翻吧!”
   徒弟怔怔地看了会儿师母,拜谢而去,从此师徒再未相见。
  
   你会吹
   一油匠带了个徒弟跟他学画画。徒弟心灵手巧,又善于揣摩师傅心机。师傅累了,不等坐下,热热的茶就沏好了,烟袋锅也装好了;师傅出门,要带的工具,徒弟一肩挑起;要绘画了,颜料早早地摆好……师傅很是满意这个小徒弟的机灵劲儿。更让他满意的是,小徒弟一教就会。画花朵,会招来蜜蜂;画人物,好像会说话;画建筑,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师傅不管在那里揽到活儿,必定带着小徒弟去,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圆满完成,而且声誉越来越好。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可不是假话,很多徒弟超过师傅,自立门户后就把师傅的生意抢了去,让师傅晚景很是凄凉。这个师傅自然也是有此顾虑。在教徒弟时也是留了一手。
   来请油匠画画的,除了结婚打炕围,院里画照壁,还有很多寺庙、殿宇,这里往往要画鬼神、菩萨等等。尤其是涉及到地狱的,会有上刀山、下油锅、锯子锯人。师傅就暗暗留个心眼,一遇到画杀人鲜血四溅的场景,就派徒弟去干活儿,等徒弟回来,早就画好了,那鲜血点点滴滴、大大小小、淋淋漓漓好不凄惨。
   徒弟尝试多次,怎么也没有师傅的效果,要么是一片,要么是一道,总之怎么也不能成功。
   三年出师后,师傅的绝活还是没有教给他,他也只好每年来看望师傅。
   一年,这个徒弟揽了个活儿,画阎罗殿,画到血溅当场这幅图时,他下定决心要自己揣摩。可是三番五次,怎么也画不好。最后还是垂头丧气地去找师傅。
   师傅正在午睡,徒弟恭恭敬敬地坐在椅子上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师傅睡得醒醒的,睁开眼又抽了一袋烟,才慢悠悠地起床,问徒弟:“你来有事情吗?”徒弟赶紧说:“师傅,我揽了个活儿画阎罗殿,想请您老人家去帮我画血溅的场景。”师傅一撇嘴,“你还能画了阎罗殿?你吹吧。”
   徒弟一听,恭敬地磕了个头,告辞出门,再也不来找师傅。本就聪明伶俐的徒弟,被师傅讥诮的一句点醒,回到地方,找了根管子,对着那红色的油漆用嘴一吹,小鬼腰斩恶人,大大小小、点点滴滴、淋淋漓漓的鲜血就喷溅到了墙壁上。
  
   煮他爹脑袋去了
   古时有个制伞的师傅,做的一手好伞,方圆几十里地无人能及,一个小伙子慕名而来拜师学艺。
   古时学徒可不仅仅是学艺,还得捎带给师傅家做家务,看孩子、洗衣、做饭、挑水啥都得做,有时还得给师傅送尿罐。老舍先生写的《我这一辈子》中就对学徒生活有过详细的描写,那是一说一把辛酸泪。
   小伙子来学艺,做一会儿伞,就得去做一会儿家务。做伞工序繁杂,从选竹子、劈条、削骨架、做伞架、做伞面、绘画等等,前前后后七八十道工序。小伙子就是做家务,脑袋背后也经常长个眼睛,偷偷地观察师傅如何做伞。
   公公说:“古人从师学艺,大多是偷师的,哪有师傅一五一十把自己的八艺都告诉给你的。”
   三年之中,偷偷观察学到了一些技术,师傅明着也教了一些技巧,徒弟做伞也能得心应手了。一次师傅不在家,徒弟就自己试着完成一把伞,看自己技艺是不是完全学到了家。所有的程序都按着自己观察到的走了一遍,徒弟惊讶地发现,伞居然撑不开!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出在撑伞的那个圆圆的铰座地方。
   这是怎么回事,铰座有什么问题吗?徒弟仔细回忆师傅做伞的过程,并没有想起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是不是自己平时有什么地方疏忽了?师傅回来后,徒弟细心观察,发现所有的程序自己都走到了,和师傅相比不差分毫。师傅做完后他感紧把伞拿起来,发现还是撑不开。正要问师傅,师傅说:“徒弟呀,缸里没水了,去挑两担来。”等徒弟满头大汗挑回水来,发现伞撑开放在了地下。徒弟傻眼了,这才知道师傅原来偷偷留了一手。
   此后,徒弟发现,一到这最紧要关头,师傅不是让他去挑水,就是去捣炭,要不就是去做饭,他想脑袋后边长眼睛偷师都不行。三年出师,徒弟还是不会这一手。只好一到这关头,就好酒好菜请师傅,逢年过节还得栓一大串麻糖(类似油条)来问候师傅。
   一次,徒弟又带着麻糖来看师傅,恰巧师傅和师母两个人刚拌完嘴,师傅去后面做伞了,师母还在前面生闷气呢。徒弟进门,把麻糖放在桌上,问:“师傅哪里去了?”师母没好气地说,“那个犯人,到后面煮他爹脑袋去了。”徒弟再没问什么,转身走了。
   师傅做完伞回到前屋,发现麻糖,问:“谁来了。”“还有谁,你那个徒弟吧。”“那他怎么走了?”“我就说了一句‘你在后面煮你爹脑袋’,他就走了。”师傅长叹一声:“罢罢罢,以后再也吃不开人家的酒菜和麻糖了。这是个人精,肯定知道做伞的关键是要把那个铰座给煮一煮了。”
   此后,那徒弟真的再也没有来过。
   讲完三个故事,公公笑道:“人家当师傅的都留一手,你们这当老师的怎么光是怕人家不知道。备个课用了三四天了,还生怕讲不全。”我也笑了:“爹爹,我学生不是那时候的徒弟,我也不是那时候的师傅。”

共 2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则小故事,主题皆为弟子学徒,学徒的艰难是相似的,学成后的态度也是如此雷同,当师傅把最后绝技倾囊相授之时,也是师傅和徒弟不再相见之日。透过最后的绝技,我们知晓了翻跟头不掉帽子的秘诀在于咬紧牙关;画阎罗殿的细节在于吹出来的喷溅状;制伞时可以将伞撑起的铰座的秘密在于“煮”。公公讲这些故事,是感慨旧时光里学习的艰难,也是在期许新时代的学子们,可以珍惜老师毫无保留的教学,不辜负老师的付出和期许。新旧对比间,呈现时代变迁,学艺如同学习的相同之处在于刻苦和坚持,师傅和老师的不同在于是否保留。读过之后,感动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一同期许当下的学子奋发图强。寓意深刻的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0-03-02 22:43:39
  从中学会很多,感恩付出,祝福。
回复1 楼        文友:峨眉月        2020-03-03 07:12:18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愿你一切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