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蓉城】轨迹(小说)

编辑推荐 【蓉城】轨迹(小说)


作者:乂二 白丁,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2发表时间:2020-03-03 19:38:58
摘要:杨花,山区孩子,曾经也有远大理想的她,因为观念和经济原因,早早地结婚生子进城打工当保姆,进入了大城市富豪二代沈悦的家。沈悦,富二代出国,开店,一通折腾。而在沈悦的家族企业里打工的张诚,像这个男性化十足的名字一样,三次高考,倔强的从农村考上大学,而后来上海打工的进入了沈悦的家族企业。时代将同年出生却有着不同人生轨迹的,完全不搭界的三个人,串在一起,组成了一组人生的场景。

【蓉城】轨迹(小说) 有人说,富人仍富,贫者愈贫,改变命运,唯有教育!
   ——题记
  
   一
   中午12:20有点偏西的阳光,照在上海滨江凯旋门联排别墅的窗户上时,沈悦才顶着一头蓬松的头发,像个妖怪一样,踢拉着拖鞋从自己房间里,一边张牙舞爪的打着哈欠,伸着懒腰,一边睡眼惺忪的走出来。昨晚上手机玩到4:30才睡,所以就一口气睡到了现在。
   488平米的别墅里空荡荡,父亲一般早上9:00司机来接他去公司。母亲大概是约了一群姐妹美容去了。这个时候是家里最清净的。
   沈悦坐在一楼客厅的沙发上神经有点呆滞,刚睡醒的懵懂还没有完全散去,或者说沈悦的精神还在苏醒的路上。
   保姆杨花看沈悦起来了,就赶紧过来问:小姐,你起来了?早饭你吃什么,我让张师傅给您做?张师傅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父亲就吃顺口他的手艺,于是就高薪给聘请到家里来做饭了。
   我不太饿,随便弄点吧!沈悦懒洋洋的说。
   午餐时间吃完了早餐的沈悦,悠闲地坐在家中的秋千上晃荡着。
   六年前,沈悦在上海美术学院附中留级一年后,仍旧有几门课不及格。实在不是她不努力,是压根儿它就没努力。美院附中,是全国学艺术的小孩,家中几代人努力挤破头也想进的。但是对于沈悦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事儿,他们家老爷子一个电话就给办了。
   漫长的夏日白天,她用书和电影打发时间。此外就是对着一幅抽象派作品发呆,母上大人在旁看了一下就走了,把私人空间留给她。主要是家庭妇女的母上大人根本就看不懂。
   父亲从事房地产,属于国内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母亲觉得她有艺术天分,钢琴、舞蹈、美术班轮着上了一圈,沈悦最后选择了美术。结果也是莫衷一是。
   17岁,他对母上大人说想出国,于是她就去了,先去了美国,后来又去了欧洲,最后在意大利都灵艺术学院学了4年绘画。又在欧洲履行了一年多。
   回国已经三个月,沈悦依旧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但是父亲想让她到自己家公司去上班的想法一提出来,就被她严词拒绝了。她对房地产,没兴趣。她想自己干点什么!具体干什么还没有想好。
   父亲邀请她参加几次聚会,其实就是几个所谓的商界精英,一起打打高尔夫,一起在一个高级会所聊聊天而已。但是父亲的意图被她一下子就看穿了。父亲的那些商业伙伴大都带着自己浮夸的儿子,豪车引擎轰鸣的出场,一脸纨绔子弟的样貌让她瞧着就腻味。有几个不是那么油头粉面的,也感觉气场不对。当父亲再次邀请时,她分分钟就立场坚定的拒绝了。
   逻辑清晰,并很快自己打破了这种局面。骑着自行车,她转悠到老码头,一眼看中一间铺面,租金两万。她租下了这个铺子。问母上大人要了20万,自己跑商店,买一桶涂料,穿着裙子,戴着报纸卷着的高筒帽子就开始刷墙。她想搞一个画室,对于未来,她没有想过会成为哪个阶层的人。“不会饿死就行了。”这么说的人,后面,都有一个强大的家庭在为她兜底。
   两月后,她的画室倒闭了,二十万全部打了水漂!艺术在这个年头是属于比较生冷的。不是一般人玩的东西!
   又一个月后,她的小酒吧开业了!
   又一个月后,她的小酒吧也倒闭了!母上大人的30万付之东流……
  
   二
   杨花是个踏实但是有点胆怯的女孩子。她和沈悦同岁,但是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她来自贵州遵义的一个山村。10岁的时候,才在支边教师贺学武的劝说下,她才有机会背上书包,走进了学校。因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父亲还是在老师多次登门后,才同意杨花到学校来念书的,因为上学晚,她和7岁的弟弟同班。
   “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为什么要上学?”那是杨花的父亲固执的对贺学武说的。一条小溪蜿蜒,一条山路蜿蜒,一间孤独的商店,一所孤独的学校,组成了将军岭小学,这个地方仅仅以一个地名存在着,就像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本无人在意。
   学校离家25华里,要翻两座山。10岁的杨花,每天上学要想准时参加8:00的课,必须5:00从家出发。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学校里没有食堂,中午只能吃从家里带来的饭团子。渴了蜿蜒的小溪就是他们这30几个孩子天然的水壶。
   不用去学校的日子,杨花已经是重要的家庭劳力。父母亲过了年就一起去了上海打工,家里只剩下她和弟弟,以及76岁的奶奶。奶奶的年纪只能每天为他们姐弟做做饭,家里的其他活,都需要杨花自己来完成。
   杨花在作文写道:我要考上上海的大学,那时我就可以经常看到自己的父母了。我要每月赚1000元,为奶奶买眼药水儿,给家里盖新房子,盖像课本里那样的新房子。其实,上海在哪里对杨花来说是陌生而遥远的,只是因为上海有自己打工的父母而已。
   16岁的时候,小学读完了,初中要到70公里外的镇上去读,父亲选择了让弟弟杨超去读。结束了小学生活,杨花尝试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在县城的街头游走,寻找务工信息。一间酒店几乎让她燃起希望,“工资1000多块”,正是她当时在作文里期望的,她眼睛重新亮了。
   “你这么小,为什么不读书?”
   “你能做什么?”“我能扫地。”
   “这里的地面是地毯,不用你扫,前台需要会使用电脑。”
   几番对话,让她心冷下去。走出酒店,车来车往,杨花没有停留太久,把视线投向一家德克士。
   17岁杨花结婚了,嫁给了附近村子的朱行。朱行比他大两岁,在上海打工,杨花很快就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来到了她作文里上海,孩子留在贵州老家,朱行的父母带。
  
   三
   一年以后,沈悦在尝试了100多万之后,放弃了。在“父皇”诚挚的邀请下,决定去家里的公司看看。父亲说了,今年公司刚招了一批河南的大学生,这帮人素质差,需要她这个海归加盟,帮忙出谋划策,加强企业管理。
   张诚就是这一批河南人中的一个。张诚的性格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男性化。性格比她的名字还坚毅。面对445分,她感觉天旋地转,与去年同样的分数,张诚怀疑是命运在和自己开玩笑。445分——离当年河南的二本分数线还差4分!
   在父母的劝说下张诚选择了第三次复读。务农或打工,是老家村子最常见的两种人生选择。出一个大学生,是村里了不起的事。父母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同样是打工,文凭高,机会多一些,还要省力一些。”
   清早5:00,天光尚在蒙昧,张诚洗了把脸,穿好和昨天一样的土灰色的校服,第一个走进淮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三班的教室,一头钻进枣红书桌上的教辅资料里。
   两次高考失利,让她对失败已经有了恐惧,冒冷汗,手发抖握不住笔,几年后偶尔谈及这段经历时,她仍是条件反射地眨眼、咽口水。依然是紧张的表情。
   2015年6月,她第三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弟弟去年已经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父母都在北京打工,能有机会三次走进高考的考场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幸运了。还好父母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在高考失利以后逼她嫁人。
   2015年对于张诚来说是幸运的,张诚考进了河南大学。河南大学虽然不是什么“985”、“211”但是在河南也算是像模像样的大学了。谁叫自己生在河南呢?上亿的人口,却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每年高考上百万人,打破头去抢几张有限的通知书。是河南孩子傻吗?恐怕不是。
   所谓的河南的好大学拉到全国一比,就像某某人经常吹牛逼,打架全村第一,结果到“武林风”(河南电视台一档节目)架势都没拉开,叫人一脚就给踢下来了。
   大学四年,同学们课堂上睡觉的,发呆的,谈恋爱的,玩手机的大概是早已习惯了,老师自顾自的讲课并不觉得尴尬。大学已不是什么象牙塔,也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神圣。
   学校是座大型催熟剂,所有人早早地成熟了。张诚在大三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互联网上海投了简历,但是反馈寥寥。社会和企业对于这些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宽容。“毕业等于失业,专业等于无业”,其实并不是以讹传讹。大学生多的跟地里的土坷垃一样,一䦆头下去一大堆。
   毕业实习期间张诚发过传单,做过市场销售(其实就是街头推销商品),做过保险公司的电话导购员(就是随机给一个号码打电话,推销保险),还做过银行信贷咨询(随便拨一个电话,推销贷款)。几个月下来也就是糊口而已。
   几经周折,张诚因为在学校里成绩还算优异,还当过学生会干部,于是这家叫做君悦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选中了她。她再次“幸运的”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上千万打工者的其中之一。
  
   四
   所谓的君悦,君就是沈悦口中的“父皇”沈君的“君”,悦就是沈悦的“悦”。虽然,沈悦知道“君悦”是上海某大学副校长的爷爷沈括的杰作。但是总感觉有点俗气。
   父亲带沈悦在公司各个部门都溜达了一圈,最后故作开明的征求沈悦的意见:“想去哪个部门,你自己挑?”
   “销售部!这个有挑战性,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我可不做一般员工,我要做销售部经理!保证三个月以后公司的销售上一个台阶!”沈悦自信的说。
   “行!我等你的好消息!”父亲爽快的答应了!“你先去销售部看看环境,人事部马上发任命书!”
   “儿臣,告退!!!”沈悦带着锣鼓点出去了。
   父亲马上打电话给销售部经理打电话:“秋艳,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十分钟后秋艳来了“沈总,您有什么吩咐?”
   “我这个宝贝女不是留学回来了吗?,这几天心热非要吵闹着干销售部经理,我就想着满足她一下,你就暂时委屈一下给她干个副经理!?这孩子每个长性,这几天新鲜劲儿过去了,心思就不知道又跑哪儿去了。”
   “没问题,沈总,我一定好好配合沈悦”秋艳微笑着答道。
   “但是有一条,大主义还得你来拿,不能由着她胡闹!”
   “你放心,沈总,沈悦我见过几次了,是个挺有主见的人,我相信她会干的很好的。”
   “那好吧,就这么定了!”
   秋艳来君悦已经12年了。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有自己的房子,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也是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人。
   秋艳是张诚榜样!
   张诚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了沈悦的下属,其实她和沈悦也是同岁,但是又有谁去关心呢?张诚的专业似乎更适合一些,但是谁去管它呢?至于何时才会像秋艳一样,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格言,像未来一样未知。
   至于在沈悦家里做保姆的杨花的人生,似乎注定不会有别的出路,曾经对于大学的向往,如今更像是儿时不谙世事的梦呓,从来不曾真实过。她的出生,她的读书,她的结婚生子,一样的不由自主。对于人生,她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利。
  
   五
   去年,国家实行限购政策以来,现在的主题是:房住不炒!
   沈悦不知,杨花更不知。沈悦不知是因为她从来不用为生计发愁,也不用为住房发愁。房子多少钱一斤和白菜多少钱一斤,她一样的懵懂不知。
   杨花不知是因为上海的房子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就算她知道多少钱一斤,其实也没有用。反正自己一辈子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这里只是她打工的地方,仅此而已
   杨花现在的工资每月5000元,她作文里写的1000元的目标早已经突破好几倍了。但是那又怎样?要想买一套上海100平米的房子,不吃,不喝,不养孩子,不养父母,她和朱行靠打工估计最少也要100多年。这个账当然杨花没有算过,也不一定算得出来。但这是现实。
   父母已经打不动工了,又没有退休金,贵州老家的十几亩山坡地其实产不了什么。弟弟高中上了一半也不上了,终究还是去打工了。但是从小没吃过苦孩子,工地上又脏又累的肯定看不上。去自己干点什么又没有经验,更没有资金。去给别人干点什么,又没有技术。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晃荡着,到现在连个对象也没有谈上。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干啥子,钱总是不够花,三天两头找杨花要,也找父母要。杨花不敢不给,因为她不给,弟弟就去父母那里闹。闹完了还不是一样要给。每月贴补了弟弟,剩下的几个钱,要想买上海的房子,估计要从盘古开天辟地算起了。
   张诚知道,现在卖房子越来越难了。以前秋艳他们经历的排队摇号买房的时代早已经是过眼云烟了。如今的房子没有了坐在“空调WiFi西瓜”的窗明几净的销售部里,坐等客户上门的荣耀。
   每天一早,都会有一群不大不小的,打扮的“阳光雨露”的各个楼盘的销售帅哥美女站在商场、写字楼等人流密集的大小路口。手拿着宣传彩页忍受着头顶的阳光和路人异样的目光,像一群苍蝇一样,见一个人走过来就“哄”的一下子围上去:先生(小姐),总价400万商铺了解一下吗?首付50万的高端住宅有兴趣吗?
   一天下来,腰酸腿疼,口干舌燥。这八个字没有这种工作经历的人绝对想象不到。晚上回到几个人合租的房子里,晚饭在哪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先一头栽倒在床上,找找自己的四肢和大脑。半小时后,才陆陆续续的爬起来去找吃的。也有路过楼下的“麻辣烫”,直接来上12块钱的,吃了再回来,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一下子就人事不省了。早上醒来,大家相互呼喊着“走了,站街去!”
   沈悦,这个销售部经理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招,无非是“广告先行”、“有奖销售”、“明星代言”、“打折行动”之类的。沈君经商这么多年,其实早就敏锐的感觉到房地产行业的颓势。他的计划是手头这几个楼盘,抓紧清盘变现,然后全家移民。其实移民的手续几年前都已经办好。英国的房子也早已经安置好。靠近剑桥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一栋三层的乡村别墅。现在要做的就是回笼资金,全家人过去就完了。
   至于说,安排沈悦坐这个销售部经理,一方面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寄希望于沈悦这个“艺术的脑袋”能出奇招“乱拳打死老师傅”。一方面主要是陪孩子“玩玩”。
   沈君其实从去年已经和另外一家房地产企业在洽谈转让的事宜。只是有一些细节还没有谈拢。现在索性及时止损,放手。
   三个月后,颓势依然,但是这与沈家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她们一家已经将国内的所有房地产企业脱手,飞往了大洋的彼岸。张诚还在卖房,但是已经不是君悦地产。杨花还在做保姆,不过换了一个别墅而已。
   三个同年降生到这个世界的女孩子,因为出生区域和家庭的差别,人生的轨迹仿佛就有了阴差阳错的天壤之别。从一出生开始,她们的人生似乎已经被某种无形中的神秘力量所操控,甚至定格。而他们的故事如千百万芸芸众生一样,每天都在继续!
  

共 57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三个女人一台戏。小说以三个不同阶层的年轻女性为主人公,抓住贫富之间的奋斗轨迹感动读者,把满满的感慨和无奈心结挥洒在字里行间,让人在冷暖自知的社会环境中感触人生。小说中,三个同年龄女性,一个从山里来城市当保姆,一个通过自我奋斗大学毕业刚刚入职,另一个是留学归来的富二代。他们各自的境遇是当下年轻人群体里一个缩影,起跑线不同,其快乐和伤痛无法体味。作者抓住一个家族房地产企业里的三个人开始着墨,描写自然流畅,对话平朴翔实,推荐阅读欣赏。【编辑:梦外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外人        2020-03-03 19:39:52
  三个女人一台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