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燕子归来(散文)

精品 【晓荷·暖】燕子归来(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53发表时间:2020-03-11 18:34:41

“燕子高飞晴天到,燕子低飞带雨来。”
   这是我读小学时,从当时一本叫《农业常识》的小学课程、课本里读来的一句谚语。老师说,这是一句气象谚语,可以根据这谚语观察和判断天气的变化。
   对于这谚语的科学性或依据,老师的解释是:天要下雨前,地面的气温上升、水蒸气蒸发,空气潮湿。地面的虫子沾湿了翅翼,飞不起来。这时候,燕子便贴着地面飞行,捕食粘附在作物或草尖上的虫子。这预示着,天要下雨。而燕子如果在天空中高高的飞翔,那便是晴天的到来。
   我不怀疑这说法的科学性。但我后来观察,发现有时候天一阴沉,燕子便贴着地面飞行。可当云层飘过,天又放晴了,雨却没有落下来。我于是怀疑,燕子对于天气变化的感知,是否也不是那么精准。
   不过有一点,我却从未怀疑过。那就是,在我乡下的农村,人们对于燕子的友好、宽仁和厚待,那远不是其它生物、或者鸟类所能类比的。
   在与人类近距离接触、栖居于同一屋檐下的鸟类,除了麻雀,还有燕子。而相比于麻雀,燕子似乎要受欢迎得多,也更让人乐于接受。
   秋去春来,南徙北迁。燕子并不像麻雀一样一年四季的在农家常驻。但一旦来了,便毫不客气。登堂入窒、出入于人家堂前檐下。或栖居于梁上,筑窝搭巢、叽喳喧闹,全然不拿自己当“外人”。
   于是总让人想到一个词:“喧宾夺主”、或“鸠占鹊巢”。
   但这些,似乎并不为人厌恶,也不为人所拒。相反,倒让人大有迎来之势。好像生怕错过了燕子来家中栖居。
   小时候,母亲就一再对我告诫:“如果燕子来家里作窝,你千万别轰它。”并一再叮咛:“如果见了燕子的窝,你千万别拿棍子去捅它,不然,头上就会长出癞痢。”
   打我记事时起,就没见过癞痢,也不知道癞痢长啥样。但一直听人这么传,便觉得癞痢挺可怕。据说,癞痢就是头上长出脓疮,而又治不好、一颗颗溃烂,然后长成一块块疤拉,直到头顶全部秃光。
   但父母们永远忽略了一个问题,对于孩子的无知和勇气,越是被传得神秘的东西便越好奇。我们没有被父母的话吓唬住,最后还是拿了竿,把人家檐下的燕子窝给捅了。
   邻家的堂伯,继承了祖上的老屋。那房子气派,板式结构,每年都会有燕子来家中作窝。
   那一回,我们几个孩子好奇,便趁堂伯家没人,偷偷地拿了他们家晾衣服的竹竿,把他们家堂上的燕子窝给捅了,燕子窝砸在地上,碎了一地。后来,堂伯回来时发现,一生气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我们便一个个迎来了父母的训斥、责骂和巴掌。万幸的是,头上并没有长出癞痢。
   据说,燕子作窝时,不但挑房子,还念旧主。当年离开时,把窝留下,来年再来时,仍然会找到它们当年筑过窝的旧房子。窝破了的,修补一下。窝不见的,便在原来搭窝的地方重新筑窝。轻易不会更换人家。而一般的人家,也不会轻易损坏燕子的窝。生怕燕子来年不再来呢。
   关于燕子的这一习性,古人就曾做过验证。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宫中的宫女为了探求燕子迁徙的规律,曾将一只燕子的脚爪剪去,看它来年是否会飞回原地。而在晋代,有个叫傅咸的,也用同样的方法观测,结果发现,那只被剪了脚爪的燕子,来年春天又飞了回来。
   不管是念旧,还是燕子迁徙的规律。总之,堂伯家住着的祖屋,每年都会有燕子来家中作窝。谁敢说这燕子,不是当年来时的“旧燕”?
   每年春天,燕子飞回来的时候,便毫不客气的把窝作到堂伯家堂前的台柱上。鸟屎拉了一地。那堂上,供奉着堂伯家祖上的先人。堂伯家是通堂,没有前墙。燕子进出方便。
   于人类,对于一种生物能够做到如此宽仁厚待,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据说,燕子搭窝时,必须挑那善良的人家、家中和睦。它也怕受到伤害、或者惊扰。
   而在农家人眼里,也向来视燕子为吉祥之鸟,总盼望能带来好运的。如果燕子来谁家作窝,那便是带来吉祥之兆。
   那一回,夜幕落下,邻里四婶忽然跑来我们家,对母亲说:“燕子……燕子来我们家作窝了!”她说着话,眼里闪着惊喜地光。那喜悦,不亚于古人捡了块元宝。
   母亲说:“那好事哩,燕子来家中作窝,是要带来好运哩!”
   四婶听了就得意,说:“听说燕子,只挑和睦、安定的人家搭窝?”
   母亲笑笑,说:“是哩,以后你可得跟你家男人和睦些,别惊扰了燕子,不然燕子就飞去别人家作窝了。”
   四婶一听,就高兴地回去了。
   第二天,她忽然又跑来我们家,跟母亲说:“昨晚那燕子,一个晚上没闲着,我数着它,从我们家飞进飞出、来来回回一百多次哩,每一次出去,便叼回来一喙泥、或草,搭它的窝,等我一早醒来,它的窝已搭好快一半了!”
   母亲说:“那你昨儿晚上,也是一个晚上没睡了?”
   她揉揉眼睛,说:“后来我睡着了……”
   母亲就感叹一声,说:“是哩,燕子比咱庄稼人还勤快,它们白天觅食,晚上搭窝,有些母燕为了搭一只窝,就累死在窝里头了。”接着又说:“它们习惯了晚上飞行,怕白天飞来飞去,会惊扰了房子的主人!”
   四婶听了,就疑惑地问:“它们那么通人性么?”
   母亲说:“是的,要不,它咋能取得人的信赖,让它们来家中作窝呢,它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来不打扰房子的主人。”
   四婶听了就说:“怪不得燕子那么招人待见,让人敬得像神一样。”
   ……
   其实,不只是四婶这么说,现在的我,也这么想。不过我更多的觉得,人类对于燕子的亲近与敬畏,或许是因为能从燕子身上,看到一种与自身一样的勤劳与勤恳。燕子每天在田间地头奔忙,为庄稼人守护和捕食田地里的害虫。
   人类与燕子的相处,一直以来就保持着一种敬畏和默契。
   试问还有哪一种生物、或者动物,能与人类相处得如此融洽、和谐、互不伤害。我们吃过蛇,我们吃过鳖,我们吃过“果子狸”和“穿山甲”。我们唯一没有吃过的,恐怕就只有燕子了。
   这个春天,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的节奏。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当我们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便多了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愿我们能像敬畏燕子一样,敬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敬畏大自然中,每一个比我们强蛮、或者弱小的物种。
   ……这么想着,就听到窗外传来燕子的呢喃。接着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我推开窗,看到一只燕子蹲在窗外的电线上。仿佛也在思考着什么。也许它觉得,这个春天与往年有些不同,少了些行人与奔忙。
   但它没有迟疑,轻轻地抖了一下翅膀,接着便从电线上滑落。滑过一片田野,掠过天空,钻进一座村子。
   也许它正在寻找,选择一户安定、可靠的人家。搭窝、筑巢、与人类共处。
   “年年此时燕归来”。春天了,燕子又飞回来了。它带给我们的是期待和向往。
   愿这个春天,燕子能带给我们祥和、安康、和美、吉祥。

共 26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编满怀感情读了这篇《燕子归来》,深深被这小精灵触动。是的,燕子是益鸟,又特别的通人性,所以人类亲近它们、接受它们。燕子的巢有异于其它鸟类,它们的巢总是搭建在人类居住的屋檐下,人类传统上认为有燕子来家里筑巢是行好运,可是不懂事的孩子总喜欢破坏它们的家。作者借物抒怀,娓娓道来的这些往事,充满着时光的味道,令人触动。燕子与人类的情感一直非常和谐融洽,这是自然界最美好的体现。朴实无华的作品,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31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3-11 18:36:58
  拜读精彩,让我们再一次怀着美好的情感与作者重温了有关燕子的记忆,非常的令人怀念。拜读佳作,感谢赐稿晓荷。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3-11 19:04:41
  编阅辛苦!祝安,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