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古韵今弹】温暖的黎明(小说)

精品 【古韵今弹】温暖的黎明(小说)


作者:歌休 童生,72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7发表时间:2020-03-12 10:40:16


   一
   早春四月的凌晨,建昌县城还在沉睡,蔡子荣就起床了,今天,他要去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局里的大师傅老杨已经做好了饭,摆在桌子上等他,几块黄橙橙的苞米面大饼子,没掺野菜,一大海碗白菜汤,上面油汪汪的,一碗切成细丝的咸菜疙瘩,这完全是招待客人的标准了。蔡子荣正吃着饭,局长李权法进来了,他不吃,坐在旁边目光柔和地看着蔡子荣,说:“吃吧!多吃点,吃饱了好赶路。”
   蔡子荣吃饭的速度相当快,饭量也大,这是多年的侦察工作养成的习惯,三五分钟就能吃饱,吃一顿饱饭可以顶一天不吃不喝。
   吃完饭,杨师傅把剩下的两块大饼子用羊肚子手巾包好,塞给蔡子荣,说:“留着路上吃。”
   李权法把一个纸条递给蔡子荣,说:“把这个给王书记,需要什么直接跟他说,有了重要情况及时回来汇报。”
   蔡子荣仔细地把纸条折好,塞进上衣的衣角。李权法想拍拍蔡子荣的肩膀,但蔡子荣身材高大,拍他的肩膀很费力,只好拍了拍他的胳膊,叮嘱道:“小蔡,乡下还不是十分太平,你可要多加小心啊!”
   蔡子荣站直身板,大声说:“局长,你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这次的任务不比往常,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东北保安队四支队的少校团长姜化洲下落不明,省里指示建昌县公安局,在原籍查找其下落,尽快捉拿归案。
   通知下来了三天,县委书记师小帆、县长郝达、公安局长李权法也商量了三天,大张旗鼓地捉拿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是暗地里查访,最后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蔡子荣。
   别看蔡子荣还不满二十二岁,却是个老侦察员了,他十六岁就参加八路军武工队抗日,一直做侦察工作,胆大心细,忠诚可靠。
   蔡子荣独自出发了,道路上静悄悄的没有人,晨曦从东面的白狼山顶扩散开来,县城里横七竖八的房屋渐渐清晰,战争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残破的院墙,残垣断壁亟待修葺,一切都百废待兴。
   由南向北流淌的大凌河绕城而过,河水如同明亮的带子,清波闪闪,哗哗有声。河上去年入秋前就架起了简易的木桥,可供车马通行,晨风习习,吹在脸上温暖舒畅。
   建昌县城到丛杖子区有七十里的路程,对于走惯了山路的蔡子荣来说,就当是活动活动筋骨,还没到中午他就轻松地到达了丛杖子。
   区办公地址是一幢民房,只有一个驼背的老头看家,其他人都去各个村屯组织春耕去了。驼背老头姓梁,面目表情冰冷,听说蔡子荣是县里来的找王书记,满是皱纹的脸上才有了点笑容,很是欣赏蔡子荣一米九的身材,嘴里啧啧有声,“这大个子,咋长的!”
   傍晚的时候,梁师傅派的人才把王书记找回来了。王书记中等身材,衣服破旧,裤子的两个膝盖处打着补丁,倘若不是左上衣兜卡着钢笔,完全是个农民,进屋先咕嘟咕嘟喝了半瓢凉水,喘了口气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没办法,人手不够用,春耕是大事啊!你误它几天,它误你一年。”
   梁师傅见王书记回来了,打个招呼就回避出去了。蔡子荣把李局长写的纸条交给王书记,王书记看了又看,眉头紧锁,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寻找一个人太难了,何况,这个人还曾经是个狡猾的土匪头子,这样吧!你先休息休息,明天我带你去打听。”
   二
   四月的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杨树柳树嫩芽初绽,鲜脆欲滴。山坡上小草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头,一片淡淡的绿色,间有星星点点的黄色白色野花点缀。田野里是忙着春耕生产的人们,荒芜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翻起的黄色湿土散发着浓郁的芬芳,战争的创伤正慢慢平复,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
   王书记和蔡子荣走在山岗上,他俩是去石桥子屯找李景林。王书记介绍说,李景林在乡间极有名望,热东沦陷后,日本人要找他做事,他严词拒绝。日本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带兵去他家要强行把他带走,不料刚出大门,李景林十四岁的儿子李天民追出来,端着枪对准领头的日本军官,日本人只好放开李景林,灰溜溜地走了。后来他暗地里为郭文联、邓文山等抗日队伍提供粮食弹药。再后来,李天民也曾拉起一绺子人马打鬼子,却被鬼子打散,日本投降了,李天民被国民党收编。建昌县城解放后,李景林父子把家里的枪支全部交给区里,安心种地,不问世事。
   两人来访,李景林表现得相当的热情,敬烟倒茶,嘘寒问暖。当向他打听有关姜化洲的事,他根本就不接茬,再不就是一句“不知道!”,蔡子荣看出他只是外表热情,内心还是十分戒备的。
   两人只好告辞再走访他人。
   王书记带着蔡子荣以收缴民间枪支的名义走遍了姜化洲老家附近的全部村落,走访了以前当过土匪又曾打过鬼子的安振林、刘大瞎障、马五、杨胖子等人,他们都表示自从鬼子投降后就没见过姜化洲。所有的人都知道姜化洲的大名,但一问起最近是否见过他,都一齐摇头,没人吐露半点关于姜化洲的消息,十多天竟然一无所获。
   在过梁沟一带姜化洲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早些年当过打家劫舍的土匪,报号九姜,东北沦陷后拉起几百人的队伍抗日,后来队伍被日本鬼子打散,日本投降后,他被国民党收编,据说委以少校军衔。因为他打过鬼子,当土匪也是专门抢大户,从不欺压贫苦百姓,在乡间有着一定的威信。从人们怀疑的眼光和支吾的说话,蔡子荣断定,九姜就在老家隐藏,有人知道,就是不说。
   蔡子荣意识到这样的走访是不会找到九姜踪影的,他得马上回去向李局长汇报,应该换种方式查找,计划已在他脑海形成。
   三
   从县城回到丛杖子区,蔡子荣独自仍然以收缴民间的私藏枪支的名义四处走访。渐渐地人们都认识了大个子的蔡公安,蔡公安和善又乐于助人。乡村里还不是十分稳定,偶尔会有盗贼和抢劫的土匪,有了蔡公安经常在村里走动,人们都有了安全感,也开始有人跟蔡子荣搭话了,蔡子荣当然愿意若无其事地跟人闲唠,唠地里的庄稼,唠逐渐安稳的日子,偶尔也唠唠时政。有一天,一个老头突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谷杖子的侯老三原来跟九姜有来往!”
   蔡子荣眼睛一亮,随即又恢复淡然的神色,明察暗访了一个多月,终于等来了这句话,刚来丛杖子时正是播种时节,如今庄稼已经超过了膝盖。有了这个微小的线索,就足以顺藤摸瓜了。
   侯老三,大名侯宝山,伪满时曾当过讨伐队队长。蔡子荣去他家找他时他准备要吸大烟,从那套考究的用具就能看出他是个地道的老烟鬼了。淡黄色的木质托盘,上面雕刻有精美的花纹,暗红色的烟枪,烟枪上的碗以及烟灯、烟签都是纯银的。
   侯老三见蔡子荣来了,只是冷淡地说了句“小蔡来了!”仍旧忙自己的。
   蔡子荣见机掏出一个纸包递过去,说:“三哥,尝尝我这个!”那是李局长给他带来的二两大烟,公安局收缴来的纯度极高的上品,让他用来联络感情,正好用上。
   侯老三打开纸包仔细看看,又闻了闻,立刻眼睛放光,连说:“好东西!好东西!”
   等侯老三吞云吐雾地过足了烟瘾,对蔡子荣马上转变态度,满脸是笑,热情有加,话也多了起来。吹嘘他当讨伐队队长时的所谓光彩过去,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顿顿山珍海味,看中哪家的女人,没有搞不到手的••••••
   蔡子荣只是一味的顺情说奉承话,说得侯老三很是开心。临走时,蔡子荣索性把那包大烟全给了侯老三,侯老三拉着蔡子荣的手说:“小蔡,你小伙子可交!”
   看得出来,侯老三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兵痞,想跟这样的人套近乎就得投其所好。于是蔡子荣就天天往侯家跑,给侯老三带点大烟,拿只鸡拿条鱼,有时就在侯家吃住,一来二去的,两人俨然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蔡子荣开始试探侯老三,说:“三哥,这世道很难说,天下还说不准的谁的,跟共产党干,吃不着好的穿不着好的,我不想干了,三哥你交往的人多,认识那方面的人帮我引见引见。”
   侯老三说:“都不联系了!想当初,谁不认识你三哥呀!现在不行了,都没联系了!”
   “我听说九姜回来了,就在老家躲着,我想结识结识他。”
   “想找九姜,除非去问头道河子的张汉才。”
   “张汉才是谁?”
   “张汉才原来是个算卦的,后来跟随九姜多年,专给九姜推八门,国民党收编九姜,他也跟着去了,奉天被打下后他悄悄逃回来了,躲在家里,他是九姜的耳目,就怕他不给你递话儿。”
   得到如此重要的情报,蔡子荣马上回到区里跟王书记商量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最后决定,由王书记去县里向李权法局长汇报情况,蔡子荣独自去找张汉才,区长曹永贵带人也去头道河子办事,暗中照应。
   蔡子荣来到头道河子张汉才家,见面就说:“张汉才,我是公安局的蔡子荣,有人举报你私藏枪支,限你三天之内把枪交出来。”
   张汉才立马喊冤:“蔡公安啊!你可冤枉我了,我哪敢藏枪支啊!”
   “你不要嘴硬,谁都知道你给九姜当过军师,你手里能没有枪?只要你把枪交出来,我可以保你没事儿!”
   张汉才脸色发白,嘴唇哆嗦,说话也磕巴了,“蔡、蔡公安,我真的、真的没有枪,九姜被国民党收编后,我们就、就不来往了。”
   “你哥给日本人当警察,你给土匪当军师,你家的事儿可不少啊!”
   张汉才几乎要哭了。
   蔡子荣见诈得差不多了,转变了语气,说:“保你没事可以,但我问你的事儿,你得如实说。”
   “蔡公安,只要是我知道的,我全说。”
   “不瞒你说,我不想干了,想认识认识九姜姜司令,麻烦你给引见一下!”
   “这••••••”张汉才迟疑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三天后你再来听我信儿”
   四
   雨后的乡村空气凉爽清新,田野山岗满是葱郁的绿色,侯老三和蔡子荣一前一后走在泥泞的道路上,经张汉才传话,九姜同意跟蔡子荣见面。张汉才把话传给了侯老三,所以侯老三一大早就来找蔡子荣,带他去毛杖子跟九姜见面,原来侯老三跟九姜是有联系的。蔡子荣心里兴奋而又有点紧张,兴奋的是,暗访了三个多月,终于要见到正主了。紧张的是,世道还不是十分太平,经常有小股土匪和还乡团在活动,大屯区的公安干部姚贵荣、黑山科区土改干部李文武等多人被还乡团杀害。去年,在黑山科区为了掩护前任公安局长陈一光,自己的左腿肚子被还乡团打穿,当时没有药,把驴粪烧成灰堵住伤口止血,后来养了一个月才好。九姜会不会对自己下毒手呢?那天张汉才答应了引见,就连夜赶回局里向李局长做了汇报,李局长再三叮嘱,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顾不得太多了,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一切都到时见机行事吧!
   路边的草丛里惊起一只野兔,蔡子荣摸了摸腰间,才想起,为了解除九姜的怀疑,枪交给王书记了,倘若带着枪,这只野兔肯定是跑不了的。
   七八里地的路程一会儿就到了,见面地点在村后树木掩映的一户人家,一进院子,张汉才就出来迎接,烧好了茶水,炕上铺着毡子,除了张汉才,屋内还有一个小个子的中年男人,默不作声地冷眼看着蔡子荣。
   张汉才说:“蔡公安你喝茶,姜司令一会儿就到!”
   侯老三却不客气,端起茶碗就喝,看来对这里是很熟悉的。蔡子荣很迷惑,为什么侯老三不直接引见,非要绕个弯找张汉才呢?
   过了约半个小时左右,外屋有个女人说:“他二姨夫来了!”
   只见一个四十左右岁的刀削脸男人走了进来,一身灰布衣服,戴顶草帽,后面还跟着个人,牵着一头毛驴,不用问,刀削脸就是报号九姜的姜司令姜化洲了。
   姜化洲面无表情,说:“这位是蔡君吧!幸会!”
   蔡子荣伸出手去,想跟他握手,九姜根本就没搭理,蔡子荣只好尴尬地把手放下。
   进了屋,九姜不坐,只是一只脚踩在炕沿上说话,蔡子荣看到他腰间鼓鼓的,那是别着枪。
   简单的几句交谈后,九姜说:“今天就是见见面,没啥可多说的,有什么事儿可以找我。”用下巴示意一下侯老三,“让他领着,只许你一个人去。”
   过了一天,蔡子荣去找侯老三,让他带自己去九姜的家,递上一两大烟,侯老三立刻眉开眼笑,欣然而往。当时,建昌县已经开始全面戒烟,抓起了多个倒卖大烟的毒贩,烟鬼们很难搞到大烟。为了让蔡子荣探听消息,公安局李局长特意给了他几两,关键时候,这东西真管用。
   九姜潜回建昌后并没住在老家松树底下屯,而是住在一个叫窑岭的小村子里,村里只有几户人家,破旧的房子七零八落地建在山坡上,九姜住的是较高处的一幢四间房,站在院子里可以清楚地看见进村的小道,房后是茂密的树林。
   九姜不在家,家里只有两个女人和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两个女人一个四十出头年纪,一个三十岁左右。听说是找九姜的,年龄较大的女人开始冷着脸盘问。
   “你是干什么的?”
   “公安局的。”
   “公安局的找他干什么?”
   “我姜司令让我有事儿来找他。”
   “你们也不是一路人啊!”

共 1123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温暖的黎明”,标题很有深意,不仅写明抓捕任务时在黎明时候进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黎明,更是想说中实行抓捕的重要暗号,别出心裁别具用心。这是一篇节奏紧密、计划周详的抓捕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各个地区已经解放了,但是散落在民间的国民党特务以及土匪头子还在秘密活动,做垂死挣扎。公安干警蔡子荣接到上级命令:秘密查访国民党东北保安队四支队的少校团长姜化洲下落,并且要尽快抓捕归案。明察一个多月一点消息没有,因为这个土匪头子平日里对自己家的乡村民众也很照顾,劫富救贫,所以村里都暗自保护他,蔡子荣没法,装作投靠姜九,并且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在一次他们的聚会中抓住他并且另外三个国民党土匪,大举获胜。小说字数不多,干净利落说明故事的曲折,对于人物的描写虽寥寥数语却很形象:比如蔡子荣,高大魁梧,胆大心细;描写王书记只一句话“王书记中等身材,衣服破旧,裤子的两个膝盖处打着补丁,倘若不是左上衣兜卡着钢笔,完全是个农民”描写土匪头子刀削脸,走进屋不坐着,而是一只腿踩着炕沿站立着。情节虽然曲折但条理清楚。细节处理得当,食堂烧饭的梁师傅一开始对蔡子荣的态度和知道他跟特务搅在一起的态度以及后来知道蔡子荣是打入敌人内部卧底后的态度,虽然描述不多,但是人物形象鲜明,不是一般的写作功底,好文推荐。【编辑:叶舞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3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20-03-12 10:44:26
  温暖的黎明,标题很有深意,不仅写明抓捕任务时在黎明时候进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黎明,更是想说中实行抓捕的重要暗号,别出心裁别具用心。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