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诗词赏析与点评(赏析)
今晚由我来导读两首诗友的作品。导读之前,我说一下个人的一些课外见解。
我们为什么学习诗词知识?有时候也得问问自己!诗词知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深奥的,正是学无止境。我们学习,每天一点一点来加以积累,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阅读与写作的快乐。如能修正自己的三观,以及提高自己的素养则大幸之事。所以生活之余,喜欢写诗词,真的是大有裨益的好习惯。
导读作品是交流,也是诗词文字鉴赏能力的问题。我所在的一个社团,有一个主编,他不懂诗词方面的技巧,但是却懂意境,解读文字也到位,所以编辑也大部分是八九不离十的,这足以说明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具有鉴赏诗词能力的人也是诗词作品的知音。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平常读别人诗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多一点去思考了去试着分辩优劣。
阅读别人诗词,每个人的看法也许有些不太相同,但根据作者字面表达的意境来拓开思路去解释,这个是大家共通的。所以我们写诗词一定要通,能够让大部分懂诗词的人能够看懂,读者有共鸣则更好了。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来导读第一个作品:
《早春游西湖》
春晓过苏堤,新晴柳色齐。
舟犁湖面阔,雾锁岭头低。
宝塔迢遥见,锦鳞清浅栖。
南屏钟莫急,催日下云梯。
这首诗友的《早春游西湖》,平起入韵式五律,押平水韵八齐,读起来非常的顺畅,语气朗朗上口。从侧面也看得出作者文字组织能力非凡,在遣词造句上都有非常老到的造诣。这首诗友的《早春游西湖》,平起入韵式五律,押平水韵八齐,读起来非常的顺畅,语气朗朗上口。
首联“春晓过苏堤,新晴柳色齐。”点明时间地点,非常自然的切入。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明朗的春日早上,以及勾起读者对西湖美景的无限向往。
颔联“舟犁湖面阔,雾锁岭头低。”依旧很凝炼的句子,并且所描绘的景致动静结合,湖面小船,雾锁山头,一切看起来都很自然。
诗读到这里,我们说一下炼字。炼,顾名思义,就是像打铁那样不断地进行捶打,以求弃其糟粕,焠取精华。诗词炼字尤其重要,自己的诗词写得好不好,与炼字有莫大的关系,不懂得炼字是没有进步的。
如本作品这二联炼字就很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读者呈现的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西湖美丽景色。但是,作者可能忽略了一个意象模糊的问题。即首联是“新晴”,即是晴朗的天气了;但颔联里用到雾,而且是“雾压岭头低”,显然是一个大雾天了,这与首联是相矛盾的。这无关炼字,是意象选择的疏忽。
咱们继续导读颈联,“宝塔迢遥见,锦鳞清浅栖。”正常来说,律诗到了这里得巧妙开始展开联想,才有深度。当然这不是必须,每个人或每个作品都是自由发挥的,只要写得入味出彩,都是好作品。
这联“宝塔迢遥见,锦鳞清浅栖。”字浅意简,就不用多做解释了,一如作者功底,对仗老到,词句舒服。尾联用到了自拗技巧,锦仄,清平,一拗三救。
尾联“南屏钟莫急,催日下云梯。”很有创意的句子,灵动而入味,比兴手法到位。这联个见上联“莫”字有些用得不贴,因为下联意象并没有回应到这个字,结就弱了些。
综合整首五律,词通句顺意达。稍欠的是排比实景描写一撸到底,比较明显,深度不够,还有首句是春晓,尾句是太阳要下山了,晨至晚,这游西湖是游了一天了。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总觉得应该还是疏忽了一些生活自然意象的细节问题,容易引起诟病。个见,加油!
下面导读第二个作品
《虞美人·初春防疫有感》
今春不似前春景,依旧当年病。纵然满目杏桃开,总觉恹恹无力懒登台。
欲寻诤友心言诉,怎奈村封路。空庭彳亍意茫茫,更著黄昏杜宇泣残阳。
这阕《虞美人·初春防疫有感》,李后主李煜体,属于中调,上片两组韵,仄平两韵,下片也如此,共四组仄更迭使用。
下面来看上片首句:“今春不似前春景,依旧当年病。”入句切题,贴立意。因为今年疫灾的影响,所以今春与往年春日不一样了。但是后句“依旧当年病”,新冠病毒肺炎,是首次发现,怎么说得上依旧??所以这句话显然续得有些不明确。
上片尾句:“纵然满目杏桃开,总觉恹恹无力懒登台。”意境的描述很到位,意思也表达很清楚,因为受到疫毒的影响,纵然春花开放,因为封城封路,也感觉到沉寂无聊而人也没有精神气了。
读到这里,就又发现问题了。整个句子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是韵字的运用没有到位。尾三字:懒登台,总觉得让人费解,登什么台??随意用韵字,导致词不达意,有凑韵之嫌。
下片:“欲寻诤友心言诉,怎奈村封路。”诤友,指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是指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的好朋友。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申为敢于对自己说真话的好朋友吧。
欲寻诤友心言诉,怎奈村封路。想找好朋友说下心里话,怎奈封村封路。这尾句:怎奈村封路,语气稍不畅了。是不是村封两字调一下更好?
下片尾句:“空庭彳亍意茫茫,更著黄昏杜宇泣残阳。”在自己家里的庭院里面走来走去,感到茫然若失,还听到杜鹃啼叫在黄昏时候。一种枯躁,无聊,寂寞的心情,这个春节疫情禁足时期,每个人都有同感!
本阕《虞美人》,立意是初春防疫有感,读到这里,意境只是简单的说,想找好朋友聊聊天却无法出门,而心情惆怅罢了。而有感,很薄弱,感想没有着笔展开。也导致了作品的深度不够,升华稍欠,简单了些。这是个人见解,加油!!
上面就是本人对这两个作品的见解,不到之处望大家见谅,并课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