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陪读家长(六)

编辑推荐 陪读家长(六)


作者:花满楼 秀才,278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8发表时间:2010-01-30 10:58:41

第六章 教师有教师的苦
  
   经过一天的紧张和忙碌,王晓玲拖着疲倦的身体坐上返回松水市的公交车。车刚进站,张玉书老师的电话就打进来,“小王啊,你回来没有呢”?
   “车刚进站。”王晓玲的声音也透着疲倦。她此刻多么渴望能早点回到弟妹家里在床上躺一会儿。
   “你就过来吧。”张老师诚恳地说:“我和李主任在一中前面的学子饭店等着你呢”。
   “真不好意思让你们等着我。”王晓玲强打精神,说:“我这就过去”。
   她赶到学子饭店,张玉书和李宾急忙起身相迎。由于王晓玲和李宾第一次见面,张玉书热情地给二人做介绍。李宾也有四十来岁了,文质彬彬的样子。
   都是同行,自然容易沟通。虽然,酒菜比较简单,但气氛还是很融洽的。
   张老师看出王晓玲很疲惫,亲自给她倒了杯水,关心地问:“小王啊,刚刚通勤一定有些吃不消吧”。
   王晓玲莞然一笑,道:“可不是吗?这些天孩子也不省心,学校事情也多,还真有些吃不消啊”。
   “适应一阶段,慢慢的就好了。”张玉书说:“坚持住,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等谢迪参加完高考你就轻松啦”!
   王晓玲点点头,道:“是啊,谢迪参加完高考,我带这个班也毕业了,下学期说什么我也不带初三啦,好好歇歇”!
   “你不带初三,孟校长也不能答应啊!王老师可是咱们市里的骨干教师啊,年年优秀!”李宾主任也恭维着:“我们一中还指望你多送来几个好学生呢”!
   “你们呐,真实高看我了。”王晓玲谦逊地说,问道:“你们俩今天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
   “没什么事就不能找你喝点酒,沟通沟通了?”张玉书说:“今天,我还真得给你倒点酒,一来给你解解乏,二来咱们好好交流交流”。
   “好,那咱们仨就喝点儿。好好唠唠这学生教育的事儿!”王晓玲爽快地说着,站起身给三人的酒杯倒满。
   张玉书朝李宾笑了笑说:“李主任,你不知道吧,人家王老师可是海量啊。她们家小谢可不行,闻着酒味就倒”。
   “那我可得领教领教!”李宾说着端起酒杯,道:“首先我代表一中,对王老师为我们培养那么多优秀学生表示感谢”!
   王晓玲谦逊地笑道:“李主任是高抬我了。这培养学生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清水中学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人一同举杯,喝酒。
   “你们清水中学出来的学生真的都很不错。”张玉书诚恳地说:“同样成绩考上来的,三中和八中的学生就顶不住你们学校的。这是事实”!
   王晓玲淡淡一笑,说:“我们单位老师在一起也分析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想你们也一定分析过”。
   李宾微笑着点点头,说:“先说说你们的”。
   “三中和八中出来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天天早自习,晚自习上着,周六周日课补着,人家这学习时间比我们长啊。
   我们仔细算过一笔帐计。市里初中每天早上比我们多上半个小时课,晚自习多上两小时,周六周日每天又多八小时。累计下来,人家一个星期比我们学生多上20.5个小时;一学期,咱们按十八周算,就比我们多上了369个小时的课;一年呢,就是738小时,按一节课45分钟换算那就是984节课,再按一天八节课换算,那就整整多出123天!而且,这还不包括寒暑假在外面补课的时间。”王晓玲有条不紊地说:“这就相当于人家用四年多的时间来学习我们三年时间内完成的课程。我们怎么跟人家比啊”!
   听完王晓玲的一番高论,张玉书和李宾连连点头。
   李宾笑道:“我和老张没象你们那么仔细的计算过,但咱们分析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市里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把弓拉满了,到高中后没有潜力可以挖掘。而农村初中出来的学生还是一块半璞玉,还有继续打磨开发的潜力。到高中以后,双方处于同等竞争的条件之下,当然是农村的学生更具实力了”。
   听到高中同行如此肯定农村初中的成绩,王晓玲颇觉自豪,毕竟,她和同事们的努力没有被埋没,不过严酷的现实又让她更感无耐。
   张玉书轻叹一声,道:“不过农村初中上来的学生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更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啊”!
   “是啊——”王晓玲长叹了一声,道:“这种条件上产生的差距暂时没有办法弥补啊”!
   李宾也点头感叹,道:“我做过调查,现在农村初中外语教师基本上还都是八十年代通过收音机,在广播大学空中英语节目中学习的那部分人在挑大梁,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实在太少啦!八十年代,广播大学讲的是英式英语,现在我们学的基本都改成美式英语了,发音都有不少差别,而我们老师却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发音。老师都发音不正确,学生们怎么能正确啊”!
   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如此严峻,这是不争的事实,王晓玲除了无奈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张玉书倒是很乐观,道:“我看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多久就会得到改善。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小,每年都有不少专业院校毕业生补充到基线教育单位。听说还要招聘特岗教师,专门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还有一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极为有效的措施正在逐渐展开,就是远程教育网络的普及啊!我看农村教育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前途是光明的,现实是严峻的。这说到网络啊,我的感慨就更多啦,来吧,咱们喝酒!”王晓玲说着端起酒杯,道:“感谢你们二位”!
   三人又各自呷了口酒。王晓玲说道:“别说远程教育网络了,就我们学校那微机室,还是八年前上面统一给拨的二十几台电脑呢。当时就是人家市里学校淘汰的,现在已经有一多半成死机了。剩下几台电脑也就刚够办公使用。学生的信息技术课都是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学校根本摸不到电脑!
   学校没有电脑,这社会上的网吧可是开了不少。我们那小镇子就有三家网吧。学生不就这样吗,越是摸不到的东西就越是想摸,在学校玩不到电脑,就想着法儿的往网吧里钻。网吧老板哪会引导你学生健康上网啊?一来二去的,网瘾就出来啦”!
   “现在这网吧对学生的毒害可真是不浅啊!”张玉书也感慨着。他也是班主任,自己班上也经常有学生到网吧去包宿,整夜整夜的打游戏,白天上课没有精神。
   “可不是吗?”王晓玲说:“我们那儿很多学生把中午吃饭的钱都省下来,捐给网吧啦!这长时间下去怎么得了”!
   “市里的情况更严重。”张玉书说:“因为没钱上网,有的学生就找同学借,借不到了就去偷去抢,甚至因此辍学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可真是不少啊”!
   “你们在这方面都有经验,教教我怎么才能帮助学生戒除网瘾?”王晓玲虚心求教。
   张玉书看了看李宾,笑着说:“这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们李主任现在负责一个国家级实验课题,题目就是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是吗?那可太好啦!”王晓玲喜出望外,道:“李主任,这你可得好好给我讲讲。真要能帮我把班上几个孩子的网瘾戒除了,下顿饭我请”!
   李宾笑了笑,道:“戒除网瘾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一时半会儿咱们也说不清楚。这样吧,我在《中国教育》上发表了几篇关于戒除网瘾的论文,明天我让谢迪拿给你,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那我可真是太感谢你啦!”王晓玲爽快地说。提到女儿谢迪,王晓玲刚刚高兴起来心情又暗淡下去,不由叹了口气。
   谢迪和李勇的早恋,不但王晓玲心急如焚,就连班主任张玉书老师也跟着着急上火。这两个孩子原来都是他班上的苗子,有希望冲击重点大学。可是,自从传出他们俩早恋之后学习成绩都是急遽下降,尤其是李勇,都快触及到警戒线了。
   “你们说现在的孩子,想法怎么都那么复杂呢?”王晓玲叹息着,“我和我们家老谢处对象那会儿,连手都没碰过。可这俩孩子怎么就能手拉手的在一起呢”!
   张玉书宽慰道:“小王啊,你也别太上火了。我看这两个孩子现在是逆反心理太强,我们越不让他们在一起,他们就越是在一起故意跟我们做对。
   自从你陪读这阶段,我看谢迪的表现要好不少,起码学习是比前阵子用心了”。
   “这事儿一天不解决我这心里就一天不塌实。”王晓玲说:“任由两个孩子发展下去,总不是长久之计啊”!
   张玉书点点头,道:“但是也不能操之过急!我看要解决这两个孩子的问题就要象治水一样。鳏的治水之道是堵,哪块来水了就堵哪儿,可是后来水太大,堵的方法就不适用了。
   现在,谢迪和李勇都大了,我们也不能全来硬的,应该学习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只有我们逐步引导两个孩子,使他们从内心上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晓玲点点头,道:“这件事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咱们都是同行嘛,就算咱们不是同行,那谢迪和李勇还都是我的学生呢,我也不能眼看着他俩自毁前程啊!”张玉书诚恳地说,语气一转,叹道:“我现在并不担心谢迪,她有咱们配合着做工作,应该容易解决。我倒是担心李勇啊”!
   “李勇那孩子我也教过,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啊!”王晓玲说。
   “李勇这孩子是不错!”张玉书感慨着,问:“他母亲是前年去世的吧?他父亲是你们清水镇的镇长”?
   王晓玲点点头,道:“他父亲叫李大亮,在清水镇干了五六年啦,口碑还不错”。
   “你说现在的乡镇干部,一天天都忙什么呢!”张玉书抱怨着:“自从发现俩孩子早恋后我给李大亮打了四次电话。这李大亮也不知道咋就那么忙!前三次没来,第四次来了,还是酒气熏天的。我看他喝多了,也就没敢跟他多说什么,怕他做出点什么过激的举动,反倒不好”!
   “现在的乡镇干部素质也实在是太差!”听张老师提起李大亮,李宾忿忿不平起来,道:“那天李大亮来的时候,喝得迷迷乎乎的,站在走廊里大呼小叫。幸亏我和老张发现得及时,急忙让跟他来的小伙子把他整走了。我看社会上给他们编的顺口溜儿一点都没差!
   说是‘今天一只鸡,明天一只羊,站在田间望一望,满眼都是丈母娘’”!
   王晓玲笑,张玉书笑,李宾说完也忍不住笑。三个人笑过一阵,喝了口酒,吃会菜继续唠嗑。
   “可不是吗?一句话都没说上!”张玉书说道:“李勇这孩子现在属于单亲家庭,父亲又整天在外面忙。我看他是长期缺乏与长辈的沟通,遇到事情没有倾诉的地方。而谢迪和他初中同班,高中又是同班,而且两个人学习一直都很好,所以关系比其他同学密切。我想这就是导致他们俩早恋的原因”。
   “哦——”听了张玉书这番话,王晓玲长舒了一口气,她觉着自己似乎要抓住解决女儿早恋问题的关键了,静静地听张老师的下文。
   张玉书缓缓说道:“要想解决这两个孩子的问题,我看还得从李大亮身上入手。让他和李勇多沟通,多交流。当李勇意识到还有人关心他,爱护他之后,自然就会减少对谢迪的依赖。我们这个时候再引导两个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全力迎接高考,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效果会很好”!
   张玉书一番话说得王晓玲豁然开朗,她举起杯激动地说:“张老师,您真不愧是咱们松水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我谢谢你”!
   说完,王晓玲将酒一饮而尽!张玉书和李宾也跟着一饮而尽,随后,三人又各自满了半杯。
   张玉书笑了笑,说:“小王啊,怎么样?今天找你吃饭,没白来吧”?
   王晓玲感激地点点头,问:“你们找我一定还有别的事儿吧”?
   “还真让你猜对了,我们也有一件事要求你帮忙呢!”张玉书坦诚地说。
   “我一个农村小老师,你们能求到我什么啊?”王晓玲哂笑,她忽然想起三中和八中到处抢学生的事,可是人家是高中啊,怎么也不会抢到初中啊!可是,除了学生,她实在想不出他们俩还有什么能求到自己,于是王晓玲试探着问:“你们俩不会也是为了学生吧”?
   “咱们当老师的不为了学生还能为了什么?”李宾说,在酒精的作用下,李宾原本白皙的脸涨得红红的。
   “三中和八中到处抢学生的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各个初中是人人自危。据说现在有的农村初中连一个好苗子都没剩。你们学校情况怎么样啊?”张玉书问。
   “我们的形势还可以。”王晓玲说:“孟校长下了死命令,每个初三老师都要负责一到两名苗子,谁负责的人丢失了就扣谁的奖金”!
   “孟思远是有名的护学生!”李宾说:“他这招还真能管用”!
   “看眼下这形势一个不丢是不大可能了,但丢也不会几个。”王晓玲感慨着,反问:“你们给评评理,都是搞教育的,有这么竞争的吗”?
   “当今就是这样的形势!”李宾说:“咱们松水是刚开始,人家省城比这还严重。有两所改制校,每年招生时都下到农村宣传,遇到好学生给你许下优厚条件,直接挖走”!
   “就为了中考那点升学率,这么做至于吗?”王晓玲不解地问。
   “这你就不懂了。”李宾笑道:“听说国家对义务教育要采取新措施。取消小学和初中期间的学生书费,学杂费,而是按人头由国家直接拨给学校补贴,作为学校的教育经费。学校的经费有多少由学生数决定,学生越多,学校的经费也就越多;反之,如果学校学生没了,经费自然也就没了,学校就得撤消或者合并”。
  

共 79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几个老师忙碌之余的聊天看似用心良苦,但确切的说,这种聊天的主题狭隘性相当明显。他们所考虑的合看重的仍然是一种“压迫式”教育的工具,后面的关于签合同挖尖子生的事情更是把这种模式的丑陋暴露了出来,几个老师虽然没有表现出怎么样的认同,但也没表示出什么不满。——【编辑:健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0-01-31 16:23:41
  老师其实也是跟着现行教育制度走的,他们成了落后教育的帮凶。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0-01-31 16:24:28
  小说深刻地揭露了现行教育的痼疾。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