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宁静】沃野江山(散文)
一、小草绿意浓
在风轩文友的推荐下,我来到江山文学社。她说江山是个好地方,文风好、文友多、文章妙,文友都喜欢江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江山之后,我感觉自己好似一粒小草的种子,终于找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有了成长的天空。如一棵小草般,有些羞怯和稚嫩;又如一棵小草样,成长得有些随机和偶然。
我像随意生长的文学小草,我携带着充满墨香自认为得意之作,一会儿投流年社团,一会儿投浪花社团;一会投绿野社团,一会儿投如云社团。到处寻求着阳光的沐浴和普照。我勤奋地写文,欢快的投文,再渴盼着文的编辑和送出。
每当送出时,看着那行间清晰,段落分明的小文,在江山出现,犹如看着破土而出的棵棵小草,它们绿油油焕然了天空,滋润着我文学的心田。从此,在各个社团,我惬意地生长着,只要江山发文,就兴奋,就如小草一般,只要是阳光,都会兴奋一样,至于什么精品、绝品,都好无知晓,好像与我无关一样,属于不考虑、与自己毫无关系一般。
在当时,只要自己写的文,能在江山发表,我都特别高兴。每每文章发表之时,都会在朋友圈炫耀一番,以显示自己的文豪范。
“好小子,能在江山网站发表文章,牛人啊!”
“哈哈,太高兴了!我的文在江山发表了。”
“哈哈,看不出啊!你这兄弟还有文学天赋啊!”
“天啊!我的文,在江山又被发表一篇。”
一个个兴奋之日、不眠之夜,我好像都送与了江山。就如在江山阔野里的一棵棵文学小草,毫无顾忌、勃勃生机地在江山生长着。慢慢地成了小片绿、再成了大片绿、最后再向着更大范围绿意着江山的沃野。它们有点劲意、有点锐意、有点绿油油。
我在江山小草般地生长,虽如以前一样不很计较精绝品。好似有着满满冬天储能的、带着优美羽翼的文学小草种子,蹁跹起舞间、和悦憧憬着文学的梦想,欣然落入江山园地。它没入尘埃,吸收营养,慢慢生根、发芽、最后在沃野江山里蔓延着向草生长。
正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篇《赋得古原草送别》里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有了自由发展的文学天空。在“的地得”间捻须,来“到道导”里推敲;在“句号、逗号、分号”间不停徘徊,在”破折号、省略号、引号“里来回踯躅。突然有了随意畅想的思绪大海。
七绝五律,赋文歌词。散文小说,随笔杂文。我都试着进行不同的为文尝试。读着自己文的抑扬顿挫,写着自己文的充满温馨美好的故事。为自己文里的人物慷慨陈词,为自己文里的罪恶荡涤污浊。好像我突然变成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正拿着如意金箍棒(思绪之笔),杀妖除魔、扶危济困、疾恶如仇、弘扬正气。
但看身边的文友们,他们不甘心做绿意的小草频频获得精品,若小树样嗖嗖拔高着身姿,不时地在我的身边摇曳着身姿。我开始有了心内的不平衡,开始了有了新的憧憬。
我感到自己以前错过了好些精品文的机会,都是自己以前没太用心。自己在肆意炫耀自己的同时,竟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文,在大家眼里也就是一文学小草罢了。小草的春意,也就只拂了一下大家平静的文学心田,只是让他们有了微澜般的涟漪,却没有能鼓起他们春海里的风帆。
二、小树初生成
同是在江山这块沃野中生长,为啥他们有的是精品连连,如婷婷玉立的小树样成长?而我却只能如小草样无人知晓。在频繁的写作间隙,我开始了孜孜不倦地探寻、拨乱、寻缘,以找到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通过自己努力地寻找和社团人的帮助,还真寻到了其中的缘由。
1、写文没有目的性
写文顺意而为,属于流水篇。没有向更高层次的追求,满足于现状。细想自己从文以来的初始阶段。还真是如那漫无边际、随意生长的小草一样,确是绿了沃野、绿了春天,但没有成为小树。写的每篇文以江山发表为目的,没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浩渺若尘社长曾一再讲,有些作者的文不是不能精,而是很有可能精,甚至就差那么一点点。作者若细心一点、努力一点、勤奋一点。获得精品没有问题,作者为文的瓶颈也就迎刃而解。她说得我都有些害臊。感觉她句句直刺我心。而且若尘社长还亲自就以上方法用到了《天空有点蓝》复议文的成精,她让我改了一个有点诗意而且有些纯净浪漫的题目,让我去掉了繁琐、无意义的内容,并在结尾有了禅意的修改,使《天空有点蓝》在复议的结果上一举成精,成了我得意的精品。
为了有更多的精品文章出现,我开始了回读已发表的准备复议的文,在文章里我发现了:错误的单引号和双引号;一逗号到底的败笔;错别字的零星存在……我都把它们一一改正过来。随着焦急的等待过去,第二天,我的文还真被点红成精了。我终于有了第一棵江山上的小树,它叶绿嫩嫩,春意无限。
2、文章修改不积极
发现自己文不点精,不能成为小树,而只能为小草的原因,就是自己讨厌修改文章,持不积极的态度。在江山,我有一篇文《听戏》。初始发表未精,如其他文一样,小草般在江山空自摇曳,无人问津。突然,怀才老师来了,他说我的文认真修改后可以点精。怀才老师是谁啊?那可是篇篇精品的文豪,是我一直崇拜的老师。他对我说把不着边际的描写彻底铲掉,丰富一下故事的内容,把浮躁的口号用语拿下。我心内五味杂陈,改文,是我埋在心里的痛。我宁愿写文百篇,也不愿改动一字。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可怀才老师既然提出来了,我再不改就不对了。于是,我就按捺住浮躁的心,强忍住心底流血的苦,吧睁着眼睛酸胀的痛,开始一点点修文。
嗨,这人物咋那样描述,错了,改为这样,比较妥帖。
啊,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些错乱。咋冬天出现了绿荷呢,删去,描写的再好也要删去。
罢了,这个结尾用词不对,没有突出散文的主题,没有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宗旨。毫不犹豫,把不切实际,自认为很美的结尾,忍痛去掉,来个结尾置换。
通过一番折腾,还真改出了一篇精品,改后的文被点精。真不愧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又有了一棵绿叶飘飘的小树,我尝到了修文的快乐,当然这必须感谢怀才老师的细心指导。
虽有了一两棵小树,可以在江山里与别人趁景。但我有了更多小树在江山沙沙做响的思绪和需求。
三、小树已成荫
《壳》是我来江山以后,最为得意的一篇散文,它是我在沃野江山里迅速成长起来的挺拔的绿意劲然的文学小树。这是一篇看似晦涩,却有着深远寓意的散文。
从生活中时常遇见的小画面入手,浓墨重彩地刻画出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字壳所蕴含的有着缤纷万端,意义无限的正反意的壳。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无限的外延。
壳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人们正是穿着形形色色的壳而行走于大千世界。人们在壳下行走,这里既有寒冷、尖酸刻薄;又有温暖如春、大爱无疆……人生在世,无异于此。其实,壳,就是人间的“世态炎凉”。形形色色的壳,如不同的面具,有的让人越看越舒服,有的则令人毛骨悚然。
此文,立意新颖。从头至尾例举了不同的壳,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后面这些看着暖暖的壳。感觉自己写文有了深意,不再空。《壳》,警示大家,是否能够借用此文对比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壳属于哪一种?最好用一种让人看了舒服的壳去面对世界,如果大家能够这样做对比,都换一个更美的壳,整个社会也会变得温暖、阳光、和煦。我自认为这是一篇别具风格、具有很深的警示意义的警示文,有着拍案惊奇的阅读价值。
我写出这篇文章的出手,都是因在江山我一遍遍仔细阅读我认为的好文章,从里面找好句子、找好段落、找好意境。然后把它们再仔细地品咂、慢慢地抽丝剥茧、认真地撷取他们文的精华以后,结合我的成长阅历,有了江山沃野的培育,迅速有了《壳》文的题目和构思,在片片阅历的思绪中,有了《壳》里的个个画面。这样,也就克服了前文章空洞无物的花瓶之感。在丰富了《壳》的内容后,也增加了《壳》的可读性和亲和感。让读者们有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真实感。同时,也有了《壳》的教育意义的显现,增加了对社会丑恶的鞭挞之力度。当然,此文点红成精,这就有了扎根实地的必然和可能。我为江山沃野叫好,是沃野江山,才有我绿树苍苍。
就在对我在江山每篇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中,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于是,又有了《壳》的姊妹篇《耻》。
《耻》是自己在江山沃野上,又一棵点红的文学小树。它有了独立成长的自然和默契。它是我在有了很好的写作目的的前提下,酝酿了社会万象。使我学会了用笔为刀、以墨为剑,来向社会丑恶宣战。力揭他们的丑陋和不堪。
我看到了自己在江山的成长,是江山的沃野培育了我。我再也不是一棵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而是有了一两棵小树在江山沃土上摇曳的小树初成;而今,更有了两位数的小树。希望小树成荫,这些小树们微笑着,向江山沃野里的文友们致意。

好文赏读,推荐点赞!
妙笔挥处群芳艳,佳文飞传遍地香。
充实生活树正气,陶冶心灵增修养。
网络文学大世界,纵横江山写华章。
不是懒惰只是惑,开头搁浅有心伤
桃李春风各有蕊,燕雀啁啾自亮腔
何日信手去泼墨,旌猎宁静江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