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文】该拿韬光养晦怎么办(杂文)
该拿韬光养晦怎么办
赵润坤
持续数十年之久的韬光养晦政策,在今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坊间纷纷物议:这项政策的后续将如何发展?是坚持还是推翻,两派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客观来讲,韬光养晦政策为中国赢得发展机遇,获得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国才可以不受干扰,或者少受干扰,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空场域下,争论是否继续坚持还是最终放弃这一政策,其实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外部环境的急骤变化,这才是需要厘清的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几乎与美国在国际上迅猛发展,终结冷战对手苏联的历史时期相先后。在这个阶段,苏联宣布解体,美国终于实现了一超独霸,并且以雄厚的综合国力独步天下。
相比较而言,冷战时期,中国的所作所为显得微不足道——与美国相比尤其如此。恰恰是这种微不足道,却救了中国,也救了韬光养晦,它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发展可能造成的冲击。
可是进入21世纪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仅用五年时间又实现了一次飞跃,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时间还是体量,都让世界惊呼不已。
这种跃升,让韬光养晦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民间的不愿与美国的不让相互交织,从相反方向对这一政策形成了夹击之势。中国经济迸发出的耀眼光辉,让说不说这一词汇本身都变得无关紧要。
信奉实用主义的美国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他们一改过去遏制合作并举的对华政策,更多展现出咄咄逼人的一面——当然从它嘴里说出来的是中国的咄咄逼人。无法适应中国发展现实,让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变得进退失据。
当此之时,讨论韬光养晦政策的存废断续,假如不是书生之见的话,那也一定是刻舟求剑,时移世易在倒逼政策修订。面对美国,告饶是打,不告饶也是打,那些死死抱定韬光养晦不放者究竟意欲何为!
难道要接受美国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制的发展道路,难道要停下好不容易理顺的前进脚步,难道要再次接受任人宰割的外部环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不是中国政府选择的发展方向,也不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方向。
因此,现在不是争论这一政策是否要继续坚持的问题,而是如何因应美国强硬进攻姿态的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和美国的政策正好相反,美国的目标是终止当前中国的高速发展,而中国则是寻求突破和突围实现新的跨越。
用一个战争术语来比喻就是,中美两国的较量目前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如同一场力量接近的拔河比赛,拉扯推搡,绳进绳退,没到吹哨举手的那一刻就无法分出输赢。这时谁都怕犯错——犯错导致的将是前功尽弃。
美国在想方设法逼迫中国犯错,中国在想方设法避免犯错。任何一招不慎,都有可能招致满盘皆输的结局,这个代价中国无法承受——我们已经错失了太多崛起的机会。韬光养晦,已经远远涵盖不了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当此关键时期,讨论韬光养晦有什么实际意义,除了纸面意义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意义!作为一项政策,它关注的是宏观层面,是一项着眼全局的战略原则。但是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韬光养晦也不例外。
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对于身处关键时刻的中国来讲,不仅需要制定相对完美的策,而且还需要把握瞬息万变的势,更需要运用能够发挥作用的术。三者有效结合,做到进退有节。
至于韬光养晦,作为一个纲,暂时可以搁到一边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