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正】横排仙境(散文)
一处水库坐落于家乡的白云深处,名唤横排仙境。小小水库竟然冠以“仙境”之名,一定有仙气存在,且看“缈缈兮云雾遮绕,浩浩兮水波粼粼。”
那一方青山碧水,童年时并没有太繁华的印象,直到成年后再去一观,颇觉得有些美妙。
那年暑假,阳光晴好。我从睡梦中被吵醒,姑姑打来的电话邀去横排头水库去玩。猛一听横排头水库,精神大涨。不为别的,暑假里埋首于书本之中,早已困倦,而横排头水库早年间与我有一段缘分,闻之名便感些许亲切,遂答应下来。
家乡的淠河,是淮河的支流之一。淠河流经六安市后经横排头水库拦截,有防洪、灌溉之用。因此横排头水库常年水源丰富,即使旱季仍水流滚滚。来到横排头水库时,日上三竿,阳光炽烈,不免汗湿全身。于是,找一处阴凉风口,歇歇脚,补充水分后再进入景区。
轰隆隆的水声充斥耳际,那宽阔的水道盈着碧水一直延伸到市里甚至更远。此刻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之感,水碧悠悠的,白色的浪花飞溅往上涌着,即使是会凫水之人掉入怕也会被淹没。经过一座钢筋混凝土铸成的桥,右边便是那阔大的闸口,上面有刘伯承元帅题写的“横排头水利枢纽”大字,笔走龙蛇,金色的字泛着亮光。
步行至景区里,微风阵阵,凉爽之意顿生。那一棵棵三球悬铃木遍处可见,绿绿的叶子随风摇曳着,把风的讯息带给我们。经过一处牌坊,上正书写着“横排仙境”四字,横排头建成风景区也不过几年光景,之前只单纯地做为水库所用。但因山清水秀后经能人翻新竟改造成一处风景胜地。其时水面辽阔、山色青黛,颇有几分仙境之感,故取名“横排仙境”。
进入牌坊,一座古色古香的塔楼印入眼帘。塔楼仿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楼分五层,呈梯形,底座是大理石铺成。登上顶层可俯瞰整个水库风景,水波荡漾,岸上青草郁郁葱葱,水光潋滟晴方好,正是踏青好时节。塔楼上有佛像,家乡礼佛之人众多,小小的一座城竟有大大小小寺庙十几处,这“横排仙境”既自号“仙境”不能无佛,来朝佛之人数不胜数。塔楼外便有贩卖香烛之处,这处佛常年来竟香火不断,该得益于处于风景之所还是感谢老百姓礼佛之俗,反正佛像开怀大笑,能保佑人无灾无病就好。
出得塔楼来,信步游走在草地上。青草扑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此处游人不多,否则该厌恶我等不懂怜惜青草之嫌。时值下午,溽热稍去,我和姑姑一家把带来的烧烤物品搬下车,在草地里开始忙活起来。一番忙碌,肉嫩鲜美、菜果飘香,加上孜然油盐等佐料,那香味飘送到很远处,惹来他人一阵艳羡。我们也馋的口水直流,好好祭奠了五脏庙,唇齿留香,回味不绝。其时天忽然阴了起来,天上的流云渐渐暗沉,使得温度更下降些。我们身体颇感舒爽。
简单收拾了炊具后,我们来到一处游船处。打听了价格,竟要五十元一人。价格令人咂舌,可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一行四人订了一游船便往偌大的水库驶去。水库水草茂盛,鱼儿潜游,船行驶在水面上打破了鱼儿的宁静,有些鱼往更远处游去,摇头摆尾得甚是可爱。那水泊中有一处小岛,名叫情人岛。情人岛名声在外,许多年轻情侣来此岛游玩,在岛上镌刻了美好的期许,愿一辈子相亲相爱,末了把名字刻在白桦树上,这种行为虽然不文明,但也没他人打扰。毕竟小地方比不得大景区,不用时刻注意文明素养。这情人岛到底撮合了多少情侣不可知,但密密麻麻的刻字却是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朦朦胧胧的爱情发芽了的感觉。就像朴树在《白桦树》唱的:“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游船来至一处山脚,山上我们没去过,滋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弃船上山。石梯凹凸不平,两旁灌木丛生,荆棘密布,我们拾阶而上,一会儿山顶的凉亭便出现眼前。那山才是整个景区的最高处,放眼望去,远处的庄稼、农屋、长长的堤坝都清晰可见。我们对着空旷的大地呼喊:“嘿!”似乎有回声悬荡,远处的游人对我们投来一丝诧异的目光,可是心情舒畅的时候也顾不得有些放肆了。
小姑父拿出几瓶矿泉水挨个发给一瓶,我突发奇想问道:“这水库的水应该也能喝吧?”小姑父微笑道:“当然能喝,这水流经的地方经过处理都是日常家用的自来水。”我眨了眨眼睛,想到原来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的是这个水库的水,不由得对水库好感大增。
常言道:“饮水思源”,淠河的水来自大别山麓,遥想那山麓清泉淙淙而下,流经安庆市六安市,带来了生命之源泉,造福了两地的老百姓。大别山真可谓是家乡的一座福山,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书写了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如今革命老区也旧貌换新颜,人民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山上看着流云朵朵,太阳已经隐藏到云彩后面。姑姑突然问我:“你还记得小时候来横排头吗?”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十几年前。
那时小镇还很落后,横排头村更古旧。小姑姑一家正是横排头中学的老师,小姑夫是那所中学唯一的大学学历的老师。小姑父人亲和力强,脾气温和,学养深厚。他和小姑姑琴瑟和谐,夫妻感情甚好。后来生了表妹,一家人虽不富贵,可也其乐融融。
那时我正在镇上读初中,临近中考的时候,萌发了一个想法:去找小姑父给我辅导。小姑父是英语老师,我那时的英语成绩中等偏上,有提高的空间。
于是,十三岁的我每日里骑车到横排头中学找小姑父。路程八公里,对于年幼的我算是一段不短的路程。我边骑车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其实也都是乡村落后的景象,几亩稻田、破旧的瓦房,于我来说是过眼烟云,我的心在自己的学业上。
第一次踏进小姑姑家,他们很诧异。我说明了来意后,他们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连连称赞我学习用功。在小姑父的悉心辅导下,我的成绩有了提升。对此,我内心充满感激。
有时,我和小姑姑一家也去水库边转转。那时,没有发展成风景区,更没有像现在设卡卖门票。我经常到堤坝上玩耍。看着一大片水清凌凌的,内心无比平静。小姑父带着表妹去打篮球,小姑姑则在家做饭,我们玩耍以后回到家就享受到一顿丰盛的菜肴。
时代在发展,小镇后来学校合并。小姑姑由此从落后的横排头调入镇上最好的中学。两家人离的近了,走动更多了。亲戚里面真正让我感到温暖的也只有小姑姑一家。
岁月悠悠,那十几年前的往事回忆起来感到恍如隔世。我对小姑姑投以感恩的目光,她似乎懂了,抬头看看天空,感叹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我们坐着游船返回,水天一色,青山隐隐,我们像是深山修道的神仙,从仙境里又返回世俗。走出牌坊,对面是度假酒店。一排排富丽堂皇的酒店鳞次栉比,显示着风景区的高档次。小镇越来越繁华,连带着横排头风景区游人如织,来者络绎不绝。
这样云雾缭绕山清水秀的地方适合养老,天在这里显得低了,水在这里显的绿了,水天相接处一艘小渔船在那悠悠荡荡地晃着,带着草帽的渔民洒下网便悠闲地抽着烟,夕阳下那道身影颇有“孤舟蓑笠翁”的诗意,远远望去那水面泛着阳光的反射光线,幽幽的意境让我愣神片刻,好希望长居于此。
长长的堤坝此时高于水面,水库的水像娴静的少女,水波不兴。若是当水漫过堤坝,经过长长的斜坡流到下面的荒田时,那哗哗的水声就如同铃铛般叮咚作响,水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不禁使人心潮澎湃。
少年时我曾来到堤坝下捡拾鹅卵石,圆的、长的、褐色的、黄色的,捡来带回家点缀院子里的花圃,或用来砸核桃。鹅卵石虽普通却也有些用处,大自然一草一木一石一瓦皆是有灵性的,都在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归途时我望向那长长的白晃晃的堤坝,那里曾有我年少时留驻的回忆,那是我奋斗的身影、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身影,就如同横排仙境的发展史,一步一步,走向了更美好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