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正】仙遇(散文)
昨夜,余自街坊御疫回舍,犹感蝙蝠归幽,乾坤日渐清明。恰逢岁值春分,桃红柳绿,又叹青山依在,遂煮酒自贺。
末几酒熏,出屋后望月。
邻居程显,乃道教正一派弟子,其妇巧红,与余妻相交甚笃。
余观天有顷,但见天苍苍,云茫茫,不见玉兔当空。
戚戚间,巧红出第覆水,携余入室。云:“诸仙长在陋室相聚也,何不趋之?”
余生平善奇,遂欣然应邀。
红木圆桌,猪舌一碟,深海黄鱼清蒸,溪潭红鲤红烧,绿色时蔬数样,加余妻拿手盐炒花生一盘。
桌围六人,其间一赤脸红衣,白眉朗目者,乃本邑道教掌门也。一身着紫衣,油首粉面,粗脖大腹者为护法长老。一精瘦若杆,下巴蓄一撮毛者为天门久开之老道。另者或胖或瘦,高矮不一,皆是足蹬麻鞋走四方,锦袍拂袖摇铃刀,鼓腮口吹龙角号之念咒驱鬼方士。
余入室内,白眉掌门大喜。云:“兄台一入,凑足八仙哉。”
余惑道:“方七仙也,何仙姑何在?”
白眉掌门曰:“巧红也。”
众人大笑。遂浮老参泡酒,咀猪舌,品黄鱼,开怀畅饮。末几,余便酪酊大醉。酒后胆壮,遂恣意信口,穷究道者玄机。
余曰:“世上可有鬼魂乎?”
一撮毛老道云:“鬼非鬼,魂非魂,世间诸多神异之事,科学非解也。”并举二则其亲历异事。
早年,其曾三人结伴,至深山购木,宿一老屋人家。午夜时分,众人正欲脱衣入睡,忽见房内现一精灵,身披彩衣,身高仅三尺许,伸手向众人索食。三人大惊,以月饼赠之,彩色人遂倾刻消去。
又云,其村一民妇摆宴庆贺七十大寿,贺喜者数十人。众人推杯换盏之际,蓦见厅堂中央现出民妇老夫,举杯与来宾同饮。众宾愕然,其夫已赴黄泉十载,竟又再度现身。
余年小时,于乡下曾见村人请师公“吊九台”求雨。道坛之上,叠方桌九张,师公逐桌以筋斗翻爬至顶层,立于饭甑之上行罡做法,摇铃刀,吹龙角号,场面甚是壮观。遂曰:“道士吊九台做法求雨灵验乎?”
紫衣长老云:“是否灵验,重在察天象,择雨日。”
余曰:“如何察之,择之?”
紫衣长老缄言不语。白眉掌门见余尴尬,笑云:“吊九台看似玄乎,实为科学。本道送尔两句仙言,尔细会之,即可领其中奥妙。”
余曰:“还请仙长将仙言示下。”
白眉掌门咳酒嗝云:“雨久必旱,旱久必雨,此乃天道也。”
余细揣之,乃觉附合自然规律,大悟。又曰:“道者真可成仙乎?”
白眉掌门口吸纸烟,沉吟有顷云:“既然地有万物,冥有鬼魂,上天有仙则自然也。”
余曰:“何曰成仙?”
白眉掌门云:“道分九级,登仙之说缘于道者各自修炼造化,修炼成九通真人,即达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境,方乃成仙也。”
余如坠云雾,不知所然。猛然想起一事,遂曰:“今春瘟疫肆虐,仙长有何说法?”
白眉掌门沉思良久,连浮三大白老参酒,长吁云:“此乃天道轮回,因果循环。”
余曰:“仙长可有法术驱之?”
白眉掌门曰:“瘟疫乃天地之间,正气不足,邪气横行,可使驱邪之法治之。”
余幼时邪气犯身,头腹痛疼难耐。小公遂请道士为余驱邪。道士执青桃枝,立法场中央念咒,四周坐六妇人,手摇纺车,边摇边呼“去!去!”莫非驱瘟疫,仿效此法?
余曰:“那须几多纺车诶!”
白眉掌门云:“此法太过繁琐,现还是以药治为简。”
白眉掌门见余穷究不尽,心生不耐,遂口露真言。云:“鬼魂之说,法术之事,尔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做场法事,化些银两罢了,不然,心存蒂芥,终日惶然,失之大也!”
是夜,余酣然入梦。忽见余父青箬笠,绿蓑衣,牵青牛,负木犁至床前。曰:“春分已至,自家田地尚杂草丛生,尔还不跟为父春耕去”。余大为惊喜。父亲仙逝八载,余日思夜想,便赤足下地,欲抱之。岂料醒来乃南柯一梦,不由长吁短叹。
妻问何故,余遂告之。
妻云:“尔乃酒醉糊涂,遇仙发昏哉。”
余曰:“众道士皆言有鬼魂于世诶。”
妻云:“那鬼话尔也信?余不妨与尔一赌,片刻之后,天空响雷也。”
果然,须臾间,窗外春雷阵阵,大雨滂沱。余好生奇怪,与妻言:“你真乃神仙也。”
妻笑道:“何来神仙,此乃天气预报所云。”
余愕之。猛然醒悟:红尘纷扰,余眼浊心昏,魔鬼缠身,确须春雷荡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