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左”与“右”(杂文随笔)
如今的社会,分裂严重。多年来,形成的同学友谊,朋友亲情,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迥然不同面前,不堪一击。
疫情之下,充分暴露,放大且加剧。你是正能量,是左派;你是负能量,是右派。前者是“歌德”;后者是”鲁迅”。前者是“爱国贼”;后者是“泛美狗”。前者看到的是岁月静好;后者看到的是世风日下。双方互相对骂,水火不容。亲友疏远,同学反目。轻则老死不相往来,重则恶意人身攻击。
上述的一切,都有历史原因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着每一个人。从原来的单一、狭隘和封闭,到全面的开放,再到知识时代的建立和信息爆炸的冲击,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阶层的人,被不同的声音,把脑洗得干干净净。
为什么双方相遇,就会电光火石?针尖对麦芒。归咎原因,还是历史。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历来就是大一统,不能容忍不同的声音。主子与奴才之间,主子永远是对的,奴才永远要听话的。但是,现代社会的人觉醒了,自己不想当奴才,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做事的行为与原则。所以,主子就不高兴了,主子派当然就会愤怒,不允许你改变或存在。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左”与“右”,所谓的改革派与保守派。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社会显得热闹,不会死气沉沉,有不同观点的人,互相碰撞,又相互弥补,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儿。但是,结果呢?这种碰撞与摩擦,不是思想境界提高了,而是分裂的裂痕扩大了。最糟糕的后果就是,同学情没了,友谊没了,甚至亲情都没了。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意想不到的。
人的一生,所形成固有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认同,是非常难以改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一方受到什么事件的影响,而作出180度的改变,那么,他整个人生,就会崩溃,会认为,我这一生,是怎么过来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理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儿。当然,这种改变,必须是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极度的侵犯,一系列的变故,甚至可能面对生死的抉择,才会发生。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发生改变。
“左”也罢,”右”也罢;”歌德”也罢,”鲁迅”也罢。多么希望,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亲属之间,平心静气,不要出现文革那一套,戴帽子,打棍子,揪辫子。但是,这也很难,稍有不同,恶言就来了。我也真心希望,这两种观念,不是水与火。大家多点包容,相互共荣,一起生存。这样的市民才会日趋成熟,这样的社会才会日趋安稳。
2020.3.22下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