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苏州大阳山菖蒲泉记(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苏州大阳山菖蒲泉记(散文)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54发表时间:2020-03-24 09:50:46


   大阳山在苏州不算有名,因为苏州名山胜景太多。四方山,龙池,石湖,虎丘等,有乾隆题词的御碑,走过的御道,观赏过的御林,品茶的御泉等,怎一个御字了得!大阳山没有这个“御”字招牌,又远离市区,似乎冷落。
   皇帝没有去的地方,我去了;皇帝没有赐“御”的地方,我要去为之扬名。
   沿太湖大道往西,立有一大牌匾: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我骑车拐进阳山东路,在绿荫道中骑行。桃花灼灼,竹叶青青,白梅雪亮,蒲苇蓬绒,树下绿绒如毯,树梢飞鸟欢闹。山是立体的绿涛,路是美人的丝带,花香是牵着行者的缰绳,玉兰是收拢思绪的渔网。
   我把自行车停在树下,顺着栈道拾阶而上。一幅幅书法竹屏挂在廊下,功底深厚,美轮美奂。果然曲径通幽,一股清流直下,淙淙有声,心想泉水快到了。这时,有几个男女游客手提肩扛装满泉水的塑料壶,顺坡而下。心中立刻兴奋,他们是来接泉水的,离得不远了。果然,绿树石块环绕着一池碧水。水面约三分地,清澈见底。对面小瀑布,跳珠溅玉,一块石碑刻着三个字。字是繁体,又是篆刻而且从右往左排列,猛一下认不出来。瞩目凝思,暗自庆幸大学中文系没有白读,终于辨认出“菖蒲泉”三个字。
   一阵小小的喧闹:“老师,画好了!”一群小学生在池边画画写生。我有点意外:现在还有多少从小学就开始学画画的学校啊!手机一点指头,美景就带回家了。转念一想,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美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双眼,而不是任何现成的工具。手机照相机可以把美景存在优盘里,但不会变成人的艺术才能。
   老师逐个点评小朋友的写生,送画板的小朋友一个个连蹦带跳,活泼可爱。他们在寻找大自然美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美。无意中看了一眼小朋友的画,很有情趣,他们把瀑布画得有点夸张,放大了!赤子之心啊!我也希望瀑布汹涌澎拜,像黄果树瀑布那样气派宏大。但眼前的水池很小,水流也不大。
   带着小小的感慨,绕过水池,顺着一条一步宽的小石沟蜿蜒而上。七八个人和排队摆放的塑料壶,挡住了视线。站到旁边的坡上,看清楚了:一股泉水淙淙流淌,约两指粗,水极清澈,池底石头纹缝可见,斑斓炫彩。有人用塑料壶接水,满了递给等候着。大家保持一种肃静的气氛,无人喧哗。这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宝泉啊!好水须好茶,阳山处处有茶园,茶树修剪如梯,翠绿欲滴。在茶馆泡一壶碧螺春,听泉水淙淙,看鸟去鸟来,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谁发现的菖蒲泉?这里肯定有故事。
   顺着小石沟而下,有著名的阳山草堂。草堂三间房子,中间客厅,两边厢房。读说明知道:岳岱(1497--1574),明朝著名文人,祖上军功,到苏州做官。嘉靖年间,隐居大阳山,结庐而居,名“阳山草堂”。修《阳山志》,记载大阳山地理,传说,人文,植物,药材等,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大阳山历史资料。史书载“花木怡然,修竹万挺,笋特鲜美,作兰作香。”明代这里已是富裕的农村,繁华的城镇环绕,人烟辐辏,文化发达。
   有美景,有清泉,有茗茶,有书读,有著作,自古文人理想,此为极致。
   回到家里,上网查“菖蒲”:
   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
   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
   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丰富的品种,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充分应用。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园林上丛植于湖,塘岸边,或点缀于庭园水景和临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块根治流感,,炭疽病,风湿痛;叶、花、花蕾治发热性疼痈、头痛、牙痛《滇省志》。
   根状茎(白菖蒲):苦、辛,温。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用于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菖蒲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
   又发现一条资料使我一惊:在麻哈穆德·喀什噶里的名著《突厥语大辞典》中,记载了一条谚语:“有了菖蒲草,人不会死掉。”附说明:菖蒲草可以治胃病,胃健康了人就不会死了。《大辞典》写作时正是中国的宋朝,中医已经随着漠北回鹘唐朝时西迁,传到遥远的西域,传到中亚了。而菖蒲是怎么从江南,中原,传到万里之外的西域?……
   菖蒲草!菖蒲泉!莫非你知道我去寻找你,你把大阳山与天山连在一起了!你使我的思绪跳出了那么多的“御道,御林,御碑”!
   历史有多少秘密等待我们去挖掘,去思考……

共 19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用作者的话说,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名不见经传,历史上一路走来似乎一直默默无闻。作者的一句要为它扬名让我们不禁好奇,作者于太阳山到底有何底气十足?跟随作者的脚步,小编从作品细腻的描述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它婉约的风姿,旖旎的美景。作者对几波游玩人的真切捕捉,真正提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和与和谐之美。关于菖蒲泉,作者从“菖蒲”二字还补充了许多相关的逸闻趣事典故,令人印象深刻。【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3-24 09:52:36
  一篇优美的游记,文情并茂,令人回味悠长。感谢作者赐稿晓荷,创作辛苦,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