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留侯张良(随笔)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留侯张良(随笔)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9发表时间:2020-03-24 11:27:32

喜欢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我上学时,它还没有编入中学教材。不多的几句话,平平淡淡的表达。写了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写了当时的情景: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了出门后突然不知道找谁,应该是边走边想吧: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有了目标,马上就去找,恰好他也不负我望,没有睡(要是睡了呢?估计按苏东坡的个性,也一定会拽他起来吧),于是: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下来就是散步时看到的景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非常精彩的叙述,确实应了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然后就是大文豪特有的牢骚: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即便是闲人,没有我,这个世界也没啥意思。要是让我选古今中外第一妙文,我会毫不犹豫地投它一票。但他的《留侯论》,年少时喜欢它的表达,当时应该是全篇都能背,尤其是那时以为是“警句”的几段,像什么“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呀,“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之类的,即便是现在也能大体背出来。但现在再拿出《留侯论》来读,苏东坡确实不过是才人,他的表达绝对是一流的,但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见识,即便是和他同时代的王安石相比,两人也实在不在一条街上,估计王安石怎么掂起脚尖看也看不到远远落在后面的苏东坡吧?而他最后的那段:“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总结性地结束了他的“论证”,引用的是司马迁在《留侯列传》里对张良的评价。只不过,司马迁的总结比苏东坡的总结要强出许多。苏东坡的说法是文学的说法,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却没有表达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而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这是司马迁对张良的总结。其中说到当时的知识界一般都觉得“鬼神”这一类的应该是不存在的,可是说话应该有依据,像张良曾经遭遇到老人送他书的事,也算是很奇异的了。这件司马迁看来很奇异的事就是现在被有些人总结成的“圯上敬履”,而按我的说法应该是“桥下捡鞋”。这件事司马迁在《留侯列传》记录的很清楚,大致是说张良逃亡在下邳时,有一天,由于没事,在一座桥上呆望。按诗人的话说就是“他在桥上看风景”,当然,他没有成为别人的“风景”,而成了别人的“目标”。一个穿粗布衣服的老头走到他站的地方,直接把穿的鞋甩到了桥下。我不知道他是把一双鞋都甩下去了还是只甩了一只,看到有些好事者画的关于这件事的画,好像这个老头坐在桥边,跷着二郎腿,那意思是说,老头在晃动跷起来的腿时,力道没掌握好,结果把鞋甩到了桥下。按这个思路应该是一只。而《史记》的画面有些不同,是张良在慢步看风景,当然到了高兴处,停下来也有可能。而那个老人是走到他跟前,《史记》说是“至良所”,是故意把鞋弄到桥下去的,“直堕其履圯下”。然后看着张良说:“小伙子,给我把鞋捡来!”这事要是现在发生,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觉得这老家伙就是一个“碰瓷”的,想讹张良一双鞋。张良尽管是古人,当时的老人也还没有像现在的一些老人那么无耻,但他毕竟是一个“公子哥”,尽管是在逃亡,但“公子哥”的想法还是存在的,所以他的第一个念头是暴打这个老家伙一顿。但他怒目看了看老头,这老头实在太老了,所以他也就控制了一下情绪,到桥下把鞋捡了回来。“给我穿上!”老头似乎真的要讹他一次了,换成我们,大概把鞋一扔,丢下一句国骂,然后说“爱穿不穿”,转身离开。可张良毕竟是张良,他的想法当然也就和我们不一样,既然都给人家捡来了,那帮他穿上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他就跪下身子,老头这次倒配合,把脚伸到他跟前,他替老人把鞋穿上了。老头看鞋已经穿好,笑了笑走了。司马迁说当时“良殊大惊,随目之”,尽管太史公老人家文章实在妙,但这种心理实在难以理解。他替人家捡鞋、穿鞋,人家穿好鞋后,笑了笑走了。他又何必大惊呢?难道老人家苍老的脸庞在张良看的瞬间突然变成了一张美人的笑脸?这个老人走出去五百步左右,然后折转回来,重新回到了张良身边。按现在人的理解,这时的张良应该“大惊”才对,老头是不是回来讹他穿鞋时捏断了自己的脚骨?但没有,老人很慈祥地说出了那句我们现在还常说的话:“孺子可教矣。”然后告诉他,五天后,天亮时,你到这里来找我。张良尽管是张良,好奇心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答应了。五天后,张良去了,结果老人已经在那里了。他怒气冲冲地说:“和老人相约,你怎么能后到呢?”转过身离开时,说了句:“五天后早些来。”结果,这次鸡刚刚叫时,张良到了那里,可那老人还是比他早。再次被训斥,好在老头再次给了他机会。这次的五天后,张良没有睡觉,直接在半夜就去了。过了会,老人来了,慈祥地笑着说:“应该是这样么。”送给了他一本书,就是后来被人神化的《太公兵法》,然后告诉他说:“读这本书,你就能成为帝王师。十年后,你会功成名就;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谷城山来见我,我的名字叫黄石。”原来这个老人就是后来被道教尊称为神仙的“黄石公”,并且说他送给张良的不只是《太公兵法》,还有他自己写的《黄石公三略》。
   这个“黄石公”看穿了十几年后的事,这就是司马迁觉得奇怪的地方。要是这事确实如传说的那样,那你非要说没有“鬼神”,鬼才会相信。但这件事真实不真实呢?我的答案是不真实。理由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史记》的记载:
   张良的祖父曾经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时期担任韩国的相,而他的父亲,“相厘王、悼惠王”,在“悼惠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50年去世了。公元前230年,后来的秦始皇派将灭了韩国,这就是《史记》所说的“卒二十岁,秦灭韩”,就算张良是遗腹子,《史记》里说他根本就不管死活的“弟弟”也是“异母弟”,那他也应该生在公元前250年左右。秦始皇去世的年份大家都清楚,是公元前210年,去世后才有了“大泽乡起义”,就算黄石公说的“十年后”是指公元前207年(所谓的汉元年),那说这话时是在公元前217年,当时的张良最小也都三十出头了。“三十而立”,相信没有人会说三十出头的人是孺子吧?再则说了,当时的张良是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后,为了逃避秦始皇的追捕才藏匿在下邳,并且当时的秦始皇由于被刺杀,尽管没杀了自己,但也非常生气,“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当时的张良真的能“从容步于圯上”?
   尽管有这么多疑问,这件事在离张良去世不到百年的司马迁时,他也有些怀疑,但还是很确定地记载在了他的历史著作中,那说明这个故事在司马迁的时代已经被人传说成了事实。而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疑问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还是从张良跟随刘邦建立功业的生平来看看吧。
   陈涉起义后,张良也带了一百多个青年起兵了。在他准备投奔楚假王景驹的路上,碰到了有几千部下的刘邦。这样他就汇入了刘邦军中,成为了刘邦的“厩将”。《史记》里记载说张良曾说过,他把学到的《太公兵法》说给刘邦,刘邦都能听从;而他说给别人时,别人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因此,张良觉得刘邦就是天注定的那个人,所以他追随了刘邦。这应该是“官方说法”,是后来者神化刘邦后的记录。事实上,张良在跟随刘邦见了项梁后,替项梁出谋划策,项梁也一样听从了他的建议(也就是说不仅仅只有刘邦能理解张良),并且满足了张良恢复韩国的愿望,给了他一千多人去恢复韩国。但由于占领韩地的秦军比较强大,他们的军队只能成为“游击队”,在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活动。这时候恰好碰到带领军队准备进攻秦国大本营的刘邦,张良再次加入刘邦部队,随刘邦军队攻占了韩地十几座城池,并打败了镇守在韩地的秦将杨熊。这样刘邦就让张良辅佐的韩王成守卫这些地方,带着张良准备以武力攻打入关。张良劝刘备说:“秦国的军队还是很有实力的,不能轻视他们。我听说守卫在那里的秦国将领是屠户家的后代,商人出身的人大多容易收买。我希望您不要太急于进攻,先派人前去,四处宣扬说要为五万军队准备吃的,并派人到各处山上多插军旗,先让他们生疑,然后派郦食其带着重宝去劝说秦将。”郦食其果然说降了秦将,刘邦也准备接受他们的起义并带领他们一起攻打咸阳。但张良却说:“这只是将领想投降,他手下的将士还不知情。这种情况下,和他们一起攻打他们的国都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根据他们上下不同心的局面进攻他们。”刘邦带领军队大破了秦军,这样就到了咸阳。刚刚杀了赵高的秦王子婴不得不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进了秦宫的刘邦看到雄伟的宫殿、华丽的装饰、各种各样的珍宝、漂亮的女人,本来想马上成为那里的主人。樊哙劝说,他不听。张良劝道:“秦做得太过,所以您才有今天。打的旗号是解救天下人,那就应该表现的和宣传差不多。现在刚进入秦宫,你就忘了自己宣传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助桀为虐’啊。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能听樊哙的建议。”这样,刘邦才带着将领们当然也一定会带上一些美女重新回到霸上。
   接着来的是破釜沉舟后坑杀降卒的项羽,他盛气凌人的军队摆出一幅灭了刘邦军的架势,而张良由于曾有恩于项羽军中的项伯,项伯为了报恩,偷偷地向张良通报了消息。张良建议刘邦“厚结”项伯,这样刘邦又是给他拜寿又是结儿女亲家,当然也免不了赌咒发誓表白自己的忠心。这样就上演了在我们文学的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项羽杀了秦王子婴,回到自己的国都时,以霸王的名义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地盘是巴蜀。当时的刘邦应该是很满意,他赐给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这些都给了项伯,刘邦知道后也通过张良给项伯送了更多的东西,让他在项羽前为自己说情,把汉中也封给自己。项羽同意了。在刘邦到汉中时,张良一直把他送到褒中,在回到韩国前,他向刘邦建议,烧了所过的栈道,向项羽表示自己将安心做汉中王,再无争霸中原的意思。刘邦听从了。
   张良到了韩国,但项羽不但没有让韩王回国,还把他贬为侯,没多久干脆就杀了他。一心想恢复故国的张良的希望这次算是彻底落空了,他再次逃奔刘邦时,刘邦已经平定了三秦。不过,刘邦毕竟是刘邦,他立刻封张良为成信侯,带他一起进攻项羽,但在攻打彭城时失败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失败后的刘邦回到下邑,一下马就问张良:“我想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分封出去,分封给谁,可以让我平定天下?”张良推荐了九江王黥布、梁将彭越和刘邦自己的大将军韩信。这应该是为了行文简洁,把一连串相关事件放在一起叙述了。黥布和彭越当时并不是刘邦的部下,刘邦做个人情,把自己守不住的地盘让给他们是可以理解的。而韩信明明是他自己的将领,和前面两人性质完全不同,不应该放在一起。所以《史记》也说,后来魏王反了刘邦时,刘邦才派韩信带领军队去攻打他。但张良应该是在魏王造反后,向刘邦推荐过韩信,这才使他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
   刘邦和项羽的争战十分胶着,三年时间过去了,刘邦胜少负多,他应该是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赢得这场战争。也正在这时,项羽的军队很快地把刘邦包围在了荥阳,刘邦非常紧张,和郦食其商量削弱项羽力量的方法。郦食其信奉儒家,他引经据典,建议刘邦分封六国后代,施行德政,这样,项羽就只有投降一条路了。刘邦病急乱投医,觉得这实在是个好办法,急忙派人去刻好了印,让郦食其去分封六国。郦食其还没出去,张良刚好有事回来后拜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看到张良,高兴地说:“子房到跟前来,有人给我出了一个削弱项羽的计谋。”然后把郦食其的话告诉了张良,并问道:“你觉得这个计谋怎么样?”
   这样,发生了一次非常经典的对话。
   张良问:“这个计谋是谁为您筹划的?按这个计谋执行,您的事业就罢了。”
   刘邦问道:“为什么呢?”
   张良说:“把您面前的筷子递给我,我来给您比划一下。商汤灭了夏桀却把他的后代封在杞国,是明白即便他们造反,也能很轻易地灭了他们。现在,您能把项羽灭了吗?”
   “当然不能。”
   “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把纣王的后代封在宋,也是这个道理。武王进入殷商的地盘,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您现在即便想,能进入项羽的地界吗?”
   “不能。”
   “周武王能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现在您能做到这点吗?”
   “不能。”
   “灭了商之后,把战车改成贵族的乘车,刀剑入库并在上面盖上虎皮,以表示再也不动刀兵了。现在您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共 81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滴天,人心是最难预测的东西,结果这个留侯张良预测到了,给自己上演一部遇见神仙指点的戏码,才能大智如愚般掩藏了自己,从而得以善始善终,因为他深谙“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个道理,刘邦之所以称帝,张良起了几乎决定性的作用,“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在需要人才的战争过程中自然是难得的人才,社会安定了,身边留着这样一位聪明人,自然是睡不安寝的,于是张良寻找一个机会说明自己的聪明才智源于一本书,一本他给一个老头捡鞋子然后得到的一本书,后来这个老头子变成了这块石头,所以这块石头是个神仙,所以一切计谋都是神仙给的,所以自己并不是聪明,如今完成大业,自己也就闭关修炼神仙术了,刘邦也就不好意思惦记他了。当然这是作者的一番奇想,是也不是,也没有个确定的考证。本来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的有理也就有可信度了。史上有几个谋臣能全身而退的?都是那些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之人,看得清人心己心才能做到。文章虽是读书笔记,但是有自己别出一格的见解,好文章!推荐。【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20-03-24 13:21:57
  张良我喜欢的。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0-03-24 15:24:54
  真的是由于动漫的影响?我好像都没看过动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