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给友人的信(随笔)
亲爱的朋友:
见字如面。
疫情持续着,但各省市已经陆陆续续复工了,我也回到了我在郑州北的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时间是下午四点零五分,我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给你写这封信。
2017年的夏天,你给我来信,在信里讲了些想念我的话,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我仍感激不尽,并做了答复。时间仿佛定格在那个夏天,此后的两年里,你我再没半分交流,就连朋友圈里的点赞的频率也逐渐减少。曾以为那封信会是你我友谊升华的开始,但在这几年难以入眠的夜里,我认定那是结束。说过永不相离的我们,如今也要相忘于江湖了。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刚认识那会儿,你剃着一个寸发,额头前只有少少的屈指可数的刘海,两只眼睛滴溜溜的转,嘴角经常上扬的微笑,让我觉得你实在是一个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我在心里祈祷着不要和你做同桌,但事实是,你越害怕什么就来什么,在安排座位时,老师看了我一眼,说你这么一个内向的孩子就该跟这样的同学好好学学,于是咱俩就成了同桌,这是我们永不相离友情的开始。
和你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你的内心十分柔软,心地善良,又喜欢诗词歌赋,和我臭味相投,那时候,我们天天摇头晃脑朗诵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举起水杯对碰,在喝完一大杯水之后,发出“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的感慨;又常常以诗人自诩,做一些不入流的打油诗;英语课堂上盯着年轻的女老师,使得她脸红;晨读读书累时,联合左右同学一起唱歌。这些事情所有的同座都会做,但你我深厚友情的建立绝不仅于此。
我经常在课堂上创作小说,我的第一个读者就是你,我对你说我要做一个作家,要万古流芳,要为人类的文学史添上一笔,你每次听到这话,都会笑着说,行啊,到时候我就做一个文学批评家,专门批评你。有时,我也会写一些烂俗的爱情小说,写完之后神色飞舞的说着自己的爱情追求。接下来我们便会进入对未来人生的激烈讨论,各自憧憬着美好未来,每一次对人生的规划都有对方,我觉得我们更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恋人,时时刻刻都要待在一起。我们交流着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对当下社会风气的看法,对人生价值的讨论。会在被窝里为某些时事唏嘘不已,也会激昂慷慨的痛斥某些不义之举,我们共同呼吸,灵魂交融,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清楚对方的心意。我的朋友,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人活一辈子都难遇到把酒诉衷肠的朋友。可是这一切都变了。
或许是命运的捉弄,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散了,人走茶凉。在学业结束后,我们俩天各一方。我开始承受着生活的磨难和苦涩,在新年之际,一个阴沉的下午,我们两个终于见面了,握着彼此的双手,坐在田垄上说着彼此的遭遇,面对熟悉的面孔,我竟有些陌生起来,你也一定有这种感觉,除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和唏嘘,其他的竟说不出口,但我仍从你炽热真诚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情谊,我们约定着以后相见的日子,却不知是再也不见。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终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
那次相遇之后,我辗转各地,四处漂泊,吃了许多生活的苦,梦想也只能藏于回忆,不敢与人讲,俨然已经麻木。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收到了那封开头提到的你的来信,灰色卑琐的人生里似乎又多了些颜色,你在信里提及了你的生活状况,提及了你放弃的做天文学家的梦想,那文字添了些成熟与稳重,却少了些活力。
我写了回信后,想起昔日的时光,也只能凭空哀叹,我曾以为好朋友的分别是遗弃,如今细细想来,只不过是做出了彼此的选择,两人的命运在交叉后碰撞出火花随即又各自沿着轨迹线向前走去。聚少离多乃不可强迫,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朋友,不要嫌我唠叨,听听我近年来的想法,接着往下读吧。
一、关于成才
从“伤仲永”的故事到我们自己“泯然众人矣”,我是有一些看法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天赋都是迥然不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为奇特的。随着一天天的成长,我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发现原来身边的人都和我们不一样,这就是所谓“自我独特性”,我们怀揣着天真的梦想,无忧无虑的长大。
可是,我们要上学,我们要接受学校的制度,接受着一些准则。我们的梦想开始逐渐细分化,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职业。
再接着,我们步入社会,这个社会无时无刻都在教育我们,要融入团体,融入社会,我们又开始接受社会的规则和潜规则,接受着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既定事实,童心(即创造力)被一天天磨掉,当接受的社会准则大于童心时,童心就会消失殆尽,我们变成了平庸的人,梦想也随之坠入深海。
在《文学概论》中选用了屠格涅夫的一段话论述童心的重要性:“我认为作家和歌唱家是一样的,当然,所有的艺术家都一样,既要拥有童心去创作,又要用成熟的眼光来审视作品……如何成为艺术家,首先的是你得具有一副好嗓子。”所以,老生常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二、关于爱情
这是一个永远都绕不过的话题。你之前跟我说过,自己在大学里追求过一个女生,被当了工具人,感觉到心灰意冷。我讲讲自己被生活锤炼后的对爱情的看法吧:很多人认为校园爱情最美好,最单纯,我认为之所以怀念校园爱情,是因为学生时代不用考虑生活压力,可以整天花前月下,向全世界秀恩爱,但在残酷的生活面前这些都是不堪一击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遍尝生活苦涩,满地鸡毛蒜皮也愿意牵着对方的手一起向前走的那样一份爱和责任。对于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应该报以全部的感情和忠诚。
蛮想讲讲做人原则的,但我想了想你的为人,我知道你我一样的,永远都坚守着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但还是讲一个我自己的事:18年的时候深夜里我扶了一个离我百十米远骑车摔倒的人,结果反被讹诈,那人操着方言骂骂咧咧的不让我走,我当时害怕极了,幸好还是旁边的几个路人目睹了事情的经过,给那个人讲道理,最后一个大叔使了个眼色让我赶紧走了,回去之后大哭一场,认为自己的心受到了破坏。事后我又仔细想,正是因为我的良善,才有人出现帮我度过难关,这不是就是好人有好报吗?善良本身并无功利性,但是因为你的善良,感染了其他人,社会变得和谐,这就是人人所求的大同社会。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公园里嬉闹的孩子多了起来,有些吵闹,我站起身来,准备收笔回去,这时我看到,在滑梯上,一个孩子从上面拉着另一个孩子的手往上爬,两个孩子的脸都涨红着,直到那个孩子爬上去,两个人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瘫在滑梯上大声笑着。他们不是也像以前我们那样相互扶持着吗?只是如今我们淡漠起来罢了。我想起鲁迅先生《故乡》里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此致
敬礼
2020年春于郑州
欢迎老师投稿柳岸花明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