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家乡人物之朱阳胜(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家乡人物之朱阳胜(散文)


作者:竹山居士 布衣,21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27发表时间:2020-03-31 08:02:59
摘要:朱阳胜,我的高小同学,小时候不起眼,经年过后,竟已化茧成蝶,令人刮目相看。

我上小学是在桃源县沙坪镇的沙坪小学,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一到四年级属于初小,五到六年级是高小。我高小的同桌叫朱阳胜。
   老师公布座次的时候,我大吃一惊:他太土,太邋遢。一身褪色的蓝土布衣服,脏兮兮的。一双青布鞋,软塌塌的,前边还张开了口。枯燥的头发乱蓬蓬的,像个鸟窝。嘴唇泛白,嘴角湿湿的溃烂着。就座时,他怯生生地略带讨好地对我一笑,我居高临下地嫌弃地白了他一眼,不再理他。心里很是膈应:老师怎么要我和他同桌?为什么不是品学兼优高贵帅气的周建平?
   这一坐就是两年。
   两年之间,我们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战斗。。第一堂课,我便在桌上画了一条“三八线”,警告他不可逾越,逾越者严惩不贷!班上我年龄最小,成绩又好,老师们都宠着我,同学们都抬举我,是公认的小公举。哼!不怕他不做我忠实的臣民。
   没想到,他并没有那么容易驯服,有时侯,强势的我还要输在他的手下。
   下课了,他总是趁我不在,悄悄把我们共坐的长凳子往他那边移过一些,并早早端坐在自己位子上。等我来上课,我这头的凳子就不够坐了,得紧紧挨他坐着。听课还不打紧,做作业时,我的手便会大大超过“三八钱”,他便不露声色地用手肘暗暗用力顶我的手肘,把我顶过去。不动?他便用铅笔尖锥,锥得我好痛好痛。明知理亏,我只好坐过去,屁股却有一半悬在空中了,而他,没事人一样地听着课,乖乖崽一样,恨得我牙痒痒的。
   这种“阴谋”他可不止实施一次两次。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冲冠一怒,把凳子一掀,将朱阳胜摔得四脚朝天,全班同学都哄笑起来。老师看他一脸无辜,认定是我欺负他,罚我站讲台一节课。我站在讲台边,见朱阳胜盘踞在桌子中间,毫不掩饰他的得意,还时不时对我挤挤眼,宣示着他的胜利,气得我恨不得冲上去给他一巴掌!
   后来熟了,我也跟他聊聊天。知道朱阳胜家住离校八里的杨溪桥公社爱吾溪大队,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妹妹,母亲多病,家中全靠父亲在生产队出工撑着。每天上学前,他都得先“抛牛水”,“抛牛水”就是把牛牵出去吃草、拉屎拉尿。他告诉我,牛儿很傲娇,拉尿要喊:“屙尿!屙尿!”它才会屙。你若喊“解小溲!解小溲!”,牛们则不予理睬。
   天晴还好,下雨就苦了他。斗笠遮不住斜风细雨,赶八里山路到学校,往往膝盖以下都湿透了。冬天,棉裤袜子是永远没有的。每天在进水的套鞋里塞些干稻草,便是一种奢侈了。裤子和套鞋之间总有一大段距离,露着肉,风一吹,宽大的裤管猎猎飘着,他的脸便更加灰白了,身子也更加佝偻了。
   好在他有一个精巧的篾烘笼,里面捂着些木炭茶枯,能给他温暖。整个冬天,小烘笼都陪伴着他。他告诉我,那烘笼是他自己编的,啊?那么漂亮的竹艺品是他自己编的?自此,我不再小觑他了。
   其实,他对我很好。从他那儿,我品尝了不少野果子。春天,他给我带来肥肥白白的茶苞子。入夏,他给我带来鲜红鲜红的泡儿。秋天吃的东西最多,酸酸的八月楂,蜜甜的鸡拐儿,还有香香的野猕猴桃,毛乎乎的糖罐子。他看我吃得开心,也傻傻地跟着开心。而我,却没有因此而对他更好一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正好我们高小毕业,全国就开始停课闹革命了。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各忙各的,疏于音问,朱阳胜在我心目中已然淡去了。
   再见到朱阳胜,已是十年之后。一个偶然机会,我去爱吾溪,在大队部看见了他,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不再是那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卑微小牧童了。
   见到我,他十分欣喜。拉住我的手久久不放。他刚成家,室内一色淡黄色竹器简朴雅致凉爽。他告诉我,行医之余,爱好竹编,这些都是他的作品。他媳妇儿头发长长的,很秀气。见我来,羞涩地一笑,便钻进厨房去了。我和朱阳胜畅谈了许久,听说我要迁徙湘潭,他半晌不做声,默默转进房中,不肯出来。我只好到厨房,看新娘子炒花生炸姜花打擂茶。
   走时,他送我十斤茶油,四把竹椅,还要送我一张竹床。我就是八爪鱼也拿不动啊!他笑了:那好吧,竹床寄在我这里,下次搬。他给我弄了一条宽宽软软的扁担,细心将椅子固定好,随即塞了一张纸条给我。我不好意思当面看,半路才打开。原来是一首墨笔写的古体诗。几经辗转,原稿已不在了,诗也只记得最后两句:“……若到江南春色好,莫忌寄语垅头人。”
   我再一次刮目相看!朱阳胜不仅竹艺精进,翰墨也如此精进!而这些只不过是他的“副业”而已。
   又是几十年过去,我从未写过信给他。那几把竹椅虽然老旧,却一直陪伴着我。每当我坐在红亮红亮的竹椅上,就会想:不知朱阳胜现在还好不?
  
   (原创)

共 18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朱阳胜是作者高小同桌,两年同桌俩人“斗争”不断,对朱阳胜的认识是在一次雨后,他有一双巧手,烘笼是自己编的。文化大革命以后十年俩人在偶然机会下见了一面,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朱阳胜再一次让作者目相看!朱阳胜不仅竹艺精进,翰墨也如此精进!虽然从此俩人再无交集,但当年朱阳胜送给作者的几把竹椅却一直陪伴着他。每当作者坐在红亮红亮的竹椅上,就会想:不知朱阳胜现在还好不?这是一篇作者情感真实流露的佳作,笔触细腻,文字柔美,显示出了作者扎实的功底与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3-31 08:06:45
  感谢赐稿,期待新作。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竹山居士        2020-03-31 08:17:31
  闲妹老师早,编辑辛苦啦,谢谢厚爱!
竹本无心但有节
3 楼        文友:无声吟        2020-03-31 08:35:29
  好作品,拜读了,已转发群友。
4 楼        文友:浩瀚        2020-03-31 08:51:46
  两小无猜,滑稽时代的真实写照。难怪我读小学时专门被女同学欺负,原来是那时她们比我高出了一个头!哈哈哈
我希望我奉献给读者的是心灵鸡汤而不是地沟油。
5 楼        文友:朽木可雕        2020-03-31 11:51:36
  居士老师又见了,大作拜读不错,向你学习。
6 楼        文友:曹济南        2020-03-31 12:35:18
  看来你是写人物的高手,学习了!
7 楼        文友:王青松        2020-03-31 20:58:01
  学习了,点赞。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