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暖】贪心之祸(小说)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一个不知名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叫牛心实的老大爷,他年近七十岁,因为个人及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始终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了父母和其他的亲人,只有一个叫作牛二的远房侄子。
这个老大爷排行老二。他虽然孤苦伶仃,但是身体健康,为人和善,邻里和睦。平时,只要有点时间,他经常帮着村里人忙活一些急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所以在村里口碑很好,村里人都愿意和他打交道。因为深受村民欢迎,村里无论大人小孩,平时见面问候,都习惯称呼他一声“二大爷”,而真实名字反而被人们淡忘了。
而他这个远房侄子牛二,从小便不学无术,好逸恶劳,养成了游手好闲的坏毛病。依靠父母留下的一些祖业和几亩薄田,他勉强娶上了一房媳妇。自从二人结婚以后,他们两人臭味相投,沆瀣一气,每日里好吃懒做,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也很少过问自己这个二大爷的生活问题。
二大爷的生活非常规律,他一个人守着祖上留下来的一处大园子,年龄大了,种植别的也不方便。他就在这个园子里种植了茅草,每年定期收割,或者卖掉,或者自己编织点锅盖、草绳等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具。
二大爷一个人生活,平时没有什么爱好,除了乐于助人以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到村口的土地庙敬神。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是必须要去的,几十年来,可以说风雨不阻,从未间断。日常自己做点好吃的,或者村里的乡亲送来点稀罕东西,他做好了,首先在院子里敬奉了土地神,然后自己再吃饭。
由于二大爷心地善良,敬奉神明,长期受到拜祭的土地爷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这一年秋天的某一天,当时正值中伏节气,酷暑难耐,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在外面纳凉,互相拉着家长里短。
由于暑气逼人,牛二在自己家里也呆的烦躁不安。他趿拉着鞋子,右手捏着一根牙签,左手拿着芭蕉扇,光着膀子,一边剔着牙,一边哼着小曲,闲逛着乘凉,不知不觉信步就来到了村口的土地庙后面。感觉走的有点累了,他刚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就听到庙里传来了低低的话语声。
牛二此刻也来了好奇心,半夜三更的,是什么人在庙里说着悄悄话呢?他静悄悄的靠近后窗台,支起了耳朵,细细的听了起来。
只听见庙内有一个人在说话,老兄啊,你我都是保护一方平安的小仙,你说我们每日里享受着村民的供奉,不为村民办点好事,心里有些不安啊。尤其是村里的老牛头,虽然这么大年纪了,但是他这几十年来,心无旁骛,敬奉神灵,一心向善,矢志不移,做好了饭菜,不敬神明自己从来不吃,一直没有落(la)下过。此时,又听到另一人在旁边随声附和,是啊,是啊,老牛头真是个好人啊。土地老兄,你说,我们怎么样报答一下好呢?只听土地爷沉吟了片刻,接着说,这样吧,明天上午,老牛头准备去园子里伐茅草了,我们就略微表示一下心意,也让信奉神明的好人有个好报,今后更加笃信神明,传播善行啊。另一人接着问,用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好呢?土地爷说,这样吧,邻村有个黑心的财主,平日里欺压百姓,收粮食的时候,对佃户都是大斗进,小斗出,还变着法子坑人,发放高利贷盘剥百姓。我们就略施惩戒,让他家破点小财,罚他损失一罐铜钱,然后我们将这罐铜钱周济老牛头,你说可以吗?另一人跟着回答,好啊,好啊,此法甚好,我们就这样办吧。
牛二还在支楞着耳朵倾听,但是庙里再也没有了说话的声音。此时的牛二,心中暗暗的高兴,这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啊。晚上出来乘个凉,还能听到这么个好消息,趁着机会发一笔小财啊。
牛二边走边笑,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的飞奔到家里。见着媳妇,他还故意卖个关子,媳妇,我这几天左眼直跳,老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说不定我要发个财啊。只见他媳妇两眼一瞪,眉头一皱,大声呵斥说,别说这没有盐的屁话,赶紧说正经的,有什么好事?快说。牛二不敢怠慢,就将偷听了土地爷两人谈话的事情告诉了媳妇,媳妇一听,顿时眉开眼笑。继而她沉下脸来,那你还不快去。牛二一听,快去干啥啊?她媳妇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个榆木疙瘩啊,怎么这么不开窍,听到这么好的事情,就应该早早的去二大爷家里等着,万一这罐子铜钱让他一个人得了,我们还能要出来啊。
牛二一听,恍然大悟,他接着说,这就去,这就去。说着就迅速换好了衣服,直奔二大爷家里走去。二大爷家离牛二家里不远,转过几条巷子就到了。此时,刚刚鸡叫了头遍,天色还有点早,牛二在二大爷家门前不停地踱着步,兴奋的两眼发光,那个样子,好像铜钱已经到手了一样高兴。等了一个多时辰,村里的鸡刚刚叫了第三遍,天开始蒙蒙亮了。
牛二于是走上前砸门,大声呼喊着二大爷开门。听到外面急促的敲门声,二大爷披衣起床,问道,这么早,是谁在敲门啊。牛二赶紧陪着笑脸说,二大爷,是我啊,我是牛二。二大爷开门将牛二让进了屋里,问他这么早来有什么事。牛二说,二大爷,我听说您老今天要伐茅草,考虑您年龄大了,担心您身体受不了,我来帮帮您。面对这个平时轻易不上门的侄子,二大爷虽然不知道牛二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但是人家既然来了,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于是爽快的答应了。
二人吃过早饭后,带着镰刀等伐草的工具,来到了园子里。茅草收割可是个苦差事,天气闷热,茅草里面还有蚊虫,又叮又咬的,割了不一会儿,牛二就受不了了,身上热汗直流,浑身瘙痒难耐。收割茅草对一般的庄稼人,不算个啥累活,但是对平时游手好闲,吃喝贪玩的牛二,可是一个重大考验。虽然两眼冒金星,身上直出虚汗,但是为了那一罐子铜钱,牛二想起媳妇不依不饶的脾气,不敢偷奸磨滑,只能强打精神,勉强支撑着继续割草。
突然,他眼前一亮,一罐子铜钱就摆在他面前的茅草丛中。他揉了揉满是眼屎的双眼,仔细看了又看,还不相信,于是将右手的食指伸进嘴里,狠狠的咬了一口,疼得他不禁哎哟了一声。是真的,铜钱真的从天上掉下来了。
他连忙扔了镰刀,迫不及待地抱起罐子,小心翼翼的打开一看,我的天啊,黄橙橙,金灿灿的,满满一罐子铜钱啊。他兴奋的大声叫了起来,二大爷,好事啊,好事啊,我们发财了,您看,这么多的铜钱啊。
二大爷听到叫喊,走近了一看,真的是一罐铜钱。他笑着说,牛二啊,铜钱是你帮着我割草发现的,这是老天的赏赐啊,你全部带走吧,都归你了。牛二转了转狡黠的眼珠,谄笑着说,那怎么行啊,使不得,二大爷,铜钱是在您老的地里发现的,我怎么能一个人独吞啊。这样吧,您老也别再谦让了,我们两人平分,一人一半吧。
就这样,牛二把一罐子铜钱一分为二,给二大爷留下了一半,自己用罐子盛上另一半,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到家里,牛二媳妇一看,也高兴的不得了。他们赶紧去买酒买肉,大吃大喝,兴高采烈的庆祝了一番。
这天晚上,媳妇对牛二说,掌柜的,今晚半夜时分你再去土地庙听听,看看还有什么好事?牛二心领神会,高兴的答应了。
到了半夜三更,牛二悄悄的来到了土地庙后,照样在后窗等着偷听。
果然不出他媳妇所料,刚等了片刻工夫,就听到庙里长叹了一声,随后传出来声音说,唉,真是不巧啊,我们好心好意的,本想着给老牛头一点小富贵,让善良的人有所回报,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罐子铜钱,让他的侄子给分了一半。另一个声音接着说,不要紧,这些铜钱不是他侄子应该得到了,既然他得到了,我们再想个办法,让他分文不少的拿回来。听了这话,牛二紧张的睁大了眼睛,继续侧耳细听。只听到土地爷的声音说,这样吧,村西头老刘家的儿子得了疟(yao)子病很久了,按得病的时间也中好了,就把他的疟子送给这个牛二吧。
听到这里,牛二大惊失色,顾不上再细细偷听,他快速站起身,跌跌撞撞、气喘吁吁的跑回了家。媳妇一看他脸色不好,赶紧问他咋地了。牛二惊魂未定的说,坏了,媳妇,大事不好了,我昧着良心贪了二大爷的半罐子铜钱,接着就让土地爷知道了。现在他们要惩罚我,把村西头老刘家儿子的疟子病给我,这可怎么办啊?她媳妇听了,考虑一会,就说,掌柜的,现在着急忙慌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你赶紧到外面躲一躲吧。他们两人想了想,到哪儿躲着呢,媳妇眼前突然一亮说,哎,我想了一个好地方,就到村北头那个废弃的枯井里躲着吧,我每天晚上偷偷的给你送饭吃着,保证你没有事。牛二连声说好。
由于事情紧急,两口子赶紧收拾了一下,带着些干粮和饮水,牛二就独自一人躲到了枯井里。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这一天,村西头老刘家的儿子身上的疟子病感觉好转了。按照农村的习俗,这种病好了以后,都要让村里的神婆子送一送,主要是祈愿平安,求个心理安慰。老刘家也不例外,简单举行了送病仪式,神婆领着两个人将疟子病用笸箩盛着,手里拿着个小笤帚,一路往村外走去。神婆路上想了想,这种病送在大路上、村口上不合适,有点晦气,几个人一商量,索性就送到村北废弃的枯井里吧。
就这样,他们托着疟子病,一路虔诚的来到了枯井边上,神婆嘴里念念有词,无外乎希望疟子病快走了,别再麻烦老刘家了,保护家人平安之类的祝福话语。一边念叨着,她一边将疟子病倒入了枯井中,反复的用小笤帚扫了又扫,然后众人就高高兴兴的回村了。
此刻,牛二就在枯井里,真真切切的听到了井上面众人的说话,但是他又羞又怕,不敢出声,这样以来,疟子病就顺利的转移到了牛二的身上。没用了多长时间,牛二浑身又冷又热,全身瘙痒,只能不停的用手挠,挠破的地方,又流出了脓水,散发出恶臭的气味,简直让牛二痛不欲生。晚上,牛二媳妇偷偷的来到了井边,看到牛二的惨状,非常心疼,赶紧去找郎中抓药调治。说来也怪,过了一段时间,半罐子铜钱全部花光了,牛二的疟子病也渐渐的好转了。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牛二两口子终于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两人找到二大爷,当着村里人的面,发誓今后要改恶向善,坚决不再做坏事了。这样一来,牛二的疟子病就彻底好了。之后,他们夫妻就像自己承诺的那样,主动搬过来和二大爷在一起住,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过起了幸福生活。
这就是:
意外之财不可取,
贪心不足召祸殃。
天地自有公道在,
善恶分明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