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正】大唐,孤独的王朝(散文)

精品 【宁静•正】大唐,孤独的王朝(散文)


作者:岚亮 进士,1134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6发表时间:2020-04-04 20:31:57


   翻开五千年的史书,大唐无疑是最壮丽的画卷;穿越浩渺的时光烟云,大唐无疑是最璀璨的星空。
   大唐——一个神话般存在的王朝!
   人人都说,大唐帝国,是历史天空中的一座不夜城。国土无疆,山欢水笑;政治清明,河清海晏;绝代风华,万国来朝;丝路飞天,潮生明月;诗歌王国,笙歌盛世……
   然而,我总认为,大唐不是巨人,而是一个追梦的忧郁青年,他站立在蓝色星球的东方,在混沌中托负起一轮光明的旭日,它的肩膀太过沉重……
   他宛如一个孤独的诗人,就像海子一样,歌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化作一颗闪耀的流星,消逝在历史长河的波涛汹涌之中,然后便是——千年孤独。
   逆着时光的隧道,漫步在唐代阡陌,再跨上一骑红尘,伫立在长安的城墙回望,我惊奇地发现——唐朝的君王是空前孤独的。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日,一个长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男婴,在武功的李家别馆呱呱坠世了,他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是帝王界的大哥大级人物,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们津津乐道。
   诗仙乃他本家,而且天天醉熏熏的说酒话,暂且不论。我们且看诗圣和诗魔是如何评价他的。杜甫曰:“煌煌大宗业,树立甚宏达。”白居易云:“圣人有所垂无极。”诗人也许不懂政治,再看史学家是怎么说的。司马光曰:“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著名学者欧阳修云:“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把这些打个包,皆是文人华词。文人的言论是值不了几毛钱的,还是看看那些金口帝君是如何开言的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曰:“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以往,我只道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想不到大汗居然还是一个学习型领导,意外了。朱元璋说:“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就连自视甚高的爱新觉罗.玄烨也对李世民顶礼膜拜:“朕观古来帝王,如唐虞之都吁咈、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怀,登于至治。”更为诧讶的是,台湾岛一个口里很难吐出“象牙”的高士也在唐太宗的膝下伏倒,称“他有许多奇情,使江山多彩,为人类増辉。”
   好一个煌煌烨烨之君王,他一手独创的从谏如流、河清海晏、贞观之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我在惯看秋月春风之后,还是为他叹息:呜呼,纵然拥有千载功业,万里江山有何妨?仍然也摆脱不了“自古帝王人孤独”的怪圈诶!
   李世民,他的一腔热血,从玄武门发动兵变的那个残夜开始,就被冷却冰封了。从此,在每一个血淋淋的梦境里,他的灵魂都会跪倒在父兄的面前哭泣。
   大唐的天空是蔚蓝色的,而他心头的夜色,好重好浓,不仅笼罩了巍峨的宫阙,也弥漫了万户笙歌的大长安。
  
   二
   一代天皇巨星卒后,一位亘古以来罕见的旷世才女,也紧跟李世民的后尘,步入了寂寞的天空。那人,就是武则天。
   这个出自商贾之家的并州女子,犹若横空出世,傲视天下须眉。去木为才、化凤为龙的是她,力挽狂澜、续航盛世的亦是她;骨醉王萧、创字改名的是她,凤凰来仪、上苑催花的亦是她,万国颂德、留无字碑的还是她。敢问古往今来,有几个枭雄豪杰能与武曌试比高?
   我特不赞同我们王家的一位先贤对其的妄议。王夫之评价武则天乃“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我认为王老夫子有失偏颇了,是记恨武则天将王皇后贬为蠎姓吗?还是视女子当权耿耿于怀?我看他纯属是老年痴呆说糊话。陈胜云:“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齐天大圣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佛祖何时说过天空只许龙腾而不容凤飞了?
   说起这个可令上苑百花在一夜怒放的奇葩女子,人们往往是七嘴八舌是是非非的。然,是也好,非亦罢,在我眼里,她就是李世民一迷妹。李世民是千年孤独哥,她则是万古寂寞妹。
   她为了以求李世民的青睐,不惜冒着身家性命去驯服“狮子骢”,终究也只落得个荳蔻年华伴青灯。她以一首《如意娘》拨动李治的心弦,又与李治联手扳倒根深蒂固的“关陇集团”,精心导演“赤雀数万集朝堂”之“顺应天意”,最终登基称帝又如何?最终还不是帝业成,朱雀飞。
   她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同时又是一个孤独的女人。难以想象,做为一个母亲,她是如何能够从亲情的残酷博杀中煎熬过来的。她膝下四子两女。长子孝敬皇帝李弘,被她视为掌权之障碍,上元二年,李弘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方二十有三。《新唐书》称,李弘之死乃被她鸩杀。次子章怀太子李贤,容貌俊秀,才思敏捷,深得李治喜爱,最终,还是为霸为权,被她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三子唐中宗李显,虽非死于她手,景龙四年被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死,时年五十有五,悲惨也。四子唐睿宗李旦,虽得始终,却也是两次登基,真正尝过帝王滋味的只有两年时间。长女安定思公主,搞不清究竟因何早殇,则被她用为了权谋争斗的工具。次女太平公主,深受其宠爱,权倾一时,可悲在四十七岁那年,被亲侄儿李隆基赐死。
   无语啊!空前孤独的女子,怪不得她以一块无字的墓碑终结一生。无字碑至今仍然竖立在乾陵之前,几千年过去,它默默无语,任顶上霞飞云流,孤独地经受风吹雨打,月沐星浴,那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呵!
   榭水楼台,花前月下。
   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天宝四载。华清池畔走来了一对绝代双骄。男的龙姿凤瞳,器宇轩昂,仪范伟丽,风流倜傥。女的体态丰腴、凝脂胭华、霓裳羽衣,倾城倾国。
   是的,他们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
   这是一对羡煞天上人间的痴心爱人和艺术伴侣。李隆基不仅位置九顶,且生性英明果断,早期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更难得是他多才多艺,爱好琵琶、羯鼓,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等百余首乐曲。杨玉环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精通歌舞,尤擅长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飞,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天生尤物。
   按照现在的说法,李隆基就是一个大作曲家,杨玉环则是一个天才舞蹈家。只可叹繁华之后便是冷冷的秋,这一对艺术伉俪也难逃孤独凄惨的厄运。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在一个月色凄迷的夜晚,在荒草萋萋的马嵬坡,因士兵哗变,杨玉环被含恨赐死。
   从此,这一对曾经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龙姿红颜孤单地行走在各自的世界。李隆基只能无比寂寥地看夕阳落下去又回来,天地间再无有惊鸿掠影能让鲜花含羞的舞者。
  
   三
   在唐朝,有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令人仰望却步,无法翻越。这座熠熠生辉的山——就是诗歌。
   唐代,是盛产诗歌的帝国。有人说,在大唐,一草一木都关情,一风一雨皆是诗。漫步在长安城,你闭上眼睛只须信手一拈,就会逮住一个诗人来。如此说,未免有点夸张。但是,在大唐的疆土上,何处不是诗,哪里不飞歌啊!
   你听,从遥远的边塞,从驼铃的丝路,从西出的阳关,从东去的大江,从吐蕃的雪道,从西域的大漠,哪里没有诗歌飘来?何处不匆匆着诗人的脚步。大唐王朝,满天是诗,遍地还是诗。
   再也别跟唐诗比高低,却莫跟唐朝的诗人争名号。诗林中的每一幢小屋,早就名家有主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家天子,王昌龄;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雄,岑参……好不容易留下一个诗神,也被宋朝的苏轼抢走了。现在有谁还想去弄个头衔,在名片上炫耀一下,我看也就只剩下诗猫诗狗之类了。
   我纳闷,唐朝为何成为诗的星空?思来想去,还是源于孤独。帝王是孤独的,诗人也是孤独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来看去,我总感觉李白是个流浪之人。我不知诗仙的故乡到底在哪里?有说他是甘肃天水人,又有说他从贝加尔湖畔的碎叶城浪迹而来。估计去问李白本人,他可能也道不明了,顶多给你一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看看他流浪的足迹吧,今吟《蜀道难》,明天就《早发白帝城》,刚刚还在《送孟浩然至广陵》,转眼间又在桃花潭畔与汪伦相别离了。
   他为什么流浪呀?他也是为了广阔的草原和梦中的橄榄树吗?不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流浪的人儿,心孤独呀!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根据我的看法,杜甫应该是个忧郁之人。我不敢说他患有忧郁症,但他心中的忧伤是明摆着的。对于他的诗风,我辈不敢妄加评论,但我总认为,诗由心生,如果他的内心不忧郁,又怎能形成独树一帜的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他的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就足证一斑。
   杜甫,曾写过《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可他自己也是寄身于由本人亲自搭起的草堂。十历五年,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一叶扁舟,载着五十九岁的诗圣漂向了天国。他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只是走得太孤独了。扁舟向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再这样胡扯下去,可能要遭人咒了。但是没办法,我还得说,白居易是个沦落之人。不要有意见,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白居易自己说的。浔阳江头,枫叶荻花,秋意瑟瑟。送客的白居易忽闻水上有琵琶之声叮咚传来,遂忘归一窥。但见一琵琶女,弹得一手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好琵琶,却也流落个江湖卖艺的境地,不由感叹:“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不就是说他自己也是一个沦落之人吗?
   诗魔为何沦落?只因他心头有恨,胸中有伤哦!而且,他心中的恨,还不是一般的恨,而是《长恨歌》……
   大唐,不朽的王朝。只因为你的不朽,所以你才注定孤独。不是吗?自你之后,看宋元明清,还有哪个朝代再度上演夜不闭户,路无拾遗的河清海晏?
   大唐走了,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唐僧。大唐走了,在千山暮雪的寒江边,再也不会泊一孤舟,有蓑笠翁在独钓寒江雪。大唐走了,翩然起舞的霓裳羽衣、娇艳羞花的佳人从此不复,灿烂的诗歌从此便陷入千年寂寞。
   芙蓉烂漫后,看夕阳西斜,恰似一钩清寒月;灞桥折柳后,望西出阳关,大漠万里无故人;贞观开元后,观潮起潮落,多少星辰化云烟。纵然有宋词元曲,亦载不动江山几多愁。
   大唐——千年孤独的王朝。

共 40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岚亮的文章,如同读一片锦绣江山,沐千丛浩荡春风。散文独具慧眼,在那“万人来朝、千古独一”的大唐盛景之下,读出了“孤独”的味道,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却处处读到作者大气潇洒的文风,问道历史,笔走龙蛇,豪迈奔放。散文有三大特色:一、典型人物的典型评述。散文选取了几位代表性人物,从帝王家到诗界皆入行文。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的角色,无疑是千年之前的大唐留给后人最华丽的礼物。作者在浩瀚的人物图谱中,选择了关键人物的关键事件,为散文“孤独”的立意平添了巨大的说服力。二、孤独意境的细致刻画。散文评述了大量人物立“孤独”而“千古”的境遇,与其说这是大唐的孤独,不如说这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作者就如一位冷峻的旁观者,睿智从容地从那个风起云涌的世界里看到了繁华之下的孤独。大唐盛世光彩照人,回归到生命的个体之中,无一不在踯躅独行。也许,孤独意味着生命的本真,是无奈的选择,是必经的山道,更是永恒的星光。没有孤独,便没有了崛起的明亮,没有了历久弥新的扑朔迷离。三、畅达博大的行文风格。唐朝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政治舞台上刀光剑影,无限威仪;文学殿堂里诗家风景,无穷无尽。时隔千年,依然如明月清风,令人浮想联翩。散文抓住了“历史”的背景与“孤独”的意境,相得益彰,如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自然,能得如此之意,乃作者笔力之功。作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通透畅达,博大精深,令人大开眼界,读之酣畅淋漓,颇有不舍结语之感。一个朝代的“孤独”,为历史投下了一颗明珠,千年以后依然熠熠生辉;一篇浩荡的散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疫情当下如添一抹闪亮的光芒。精彩散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花花一世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40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20-04-04 20:33:46
  岚亮老师的散文有着鲜明的特色,潇洒大气,引经据典,读岚亮散文,犹如泡在一坛醇香的酒中,畅快淋漓。祝岚亮老师在宁静创作愉快,遥祝春安!
2 楼        文友:岚亮        2020-04-04 21:17:35
  花花老师潜伏三月后,终于出关了,让人深感振奋。精彩绝伦的编按,令拙作生辉,也使我惭愧。写此文,纯属自讨苦吃。今天清明,权当是庸人在祭奠一个辉煌的王朝吧。衷心感谢,向你敬茶!
3 楼        文友:倦鸟        2020-04-04 21:56:27
  岚亮老师这篇文章恢弘大气哦。典故、史实信手拈来,叙述有节奏,有张力。真好。
4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0-04-04 22:27:22
  我最喜欢岚亮老师作品的地方,第一是描写人的手法,不露痕迹却活灵活现,能让人物活起来,其次是整体散文的结构,能从开头几句话就能揪住读者的眼睛,这是最厉害的也是最需要技术的。第三就是语言,老师的作品语言实际很接地气,读起来让人如听一个邻家兄长在身边平静地将一段清淡而不平凡的故事,让人入神。这是如我之辈需要不懈努力去学习的。这篇大唐,将第二,第三两点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致,还多了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的独特思考,绝佳!问好老师。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5 楼        文友:悬壶        2020-04-05 05:28:41
  从繁荣昌盛的帝王家族,从浩渺若海的诗歌王国,读出了顶级的感受,那就是千年孤独。是优美的、空旷的、壮烈的、诗意的孤独。好文,犹如一杯佳肴入口,回味无穷。妙文,恰似一溪秀水,涓涓流出孤独的美好。拜读。
悬壶
6 楼        文友:东辰        2020-04-05 09:12:17
  宏篇巨作,内澜谷深。包罗万象,视野横铺,没有一定历史史学写不出如此上等美文,教科书一类文献,开眼悦心了。不再辍只有大赞。文笔了得,慕也。
   儒雅星间人间来!
7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4-05 10:17:44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0-04-05 11:33:47
  谢谢宁静!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5 11:10:33
  眼界独特,恣肆无遮,如此宏论,只有岚亮。我这样看岚亮先生文。怀才抱器也略读几本典籍,但不能贯通,更不能入岚亮先生这样思考,我属于截历史挂图的人,岚亮先生则是案上放万卷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了。孤独,在一个王朝那,可能是一种病,在人物身上就是痛点。全篇引论有据,取舍绕孤独,言之成理。见识了。真大家文笔也。真的巧了,昨天晚上在想一个题目,准备动笔,“我的文学并不孤独”,不敢攀比唐朝那些诗人,甚至连岚亮先生说的诗猫诗狗也不是,我就是想写一点告别孤独的心情。岚亮文给我启迪很多,总结一句:文章让我刮目!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9 楼        文友:岚亮        2020-04-05 11:20:29
  谢谢倦鸟老师留评,向你敬茶哈!
10 楼        文友:岚亮        2020-04-05 11:24:04
  多谢雪凌社长的美言,只是岚亮实不敢当。我写作真没章法,很随性的。向你学习!
共 23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