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老人和姑娘(微型小说)
过完年,天还是冷。四周吹过的,不是呼呼的北风,而是料峭的春风了。老人从马路那边蹒跚着过来。她一边走,一边将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她染成墨黑的头发,遍布沟壑的额头,身穿的红色格子大衣,一点都不合乎她的年龄。
距离社会指定捐赠处不远的拐角处,她站住身形,偷偷地瞧。那坐在桌子前穿着红马甲的接待人员,还是前天那个绑马尾的年轻姑娘。姑娘面相和善,可老人的心却咚咚地跳个不停。她暗想着:既然来了,就硬着头皮过去吧。
“姑娘,我捐两千。”
老人摸索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古铜色的陈旧信封,信封里齐整的一沓粉红色人民币,还有这双龟裂的干枯瘦弱的手,一并出现在姑娘面前。
年轻姑娘是在校大学生,放寒假回家不久,申请做义工不到一个星期。听到这声音,姑娘抬起头,盯着老人从上到下看,微微皱眉,目光定格在老人的手上。她怔住了。这双手很特别,也很……熟悉。她每天接触很多双手,白皙的,稚嫩的,修长的,厚实的,这和其他捐赠人的手很不一样。姑娘心弦一动,想起来了。
那天,她婉拒了她。
老人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她拂了拂,手背上的筋脉在太阳底下一根根,一条条,更显清晰突出。姑娘的心再次抽了一下。老人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就像有什么秘密被窥破了,做贼似的小声儿哀求:“收下吧,我是真的想做一点贡献呀。”
姑娘咬着唇,沉默了好一会儿,心里实在纠结。老人今天是刻意乔装过了,她也不忍心戳破。怎么办?组长不在,这儿就她一人。深吸一口气,短瞬的几秒钟内,她做出了和前天相反的决定,就算被责备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后悔。
“好,我收下。”
她双手递过信封,紧握着笔,认真询问老人的姓名地址。
“哎呀,不用写名字,这点钱又不多,一点心意。”老人很兴奋,悬着的心已经放下,咧着嘴儿轻松地笑起来了,只是她捂着口罩,姑娘看不见。但老人眼里流泻的满足笑意,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还是要记下的哦。”年轻姑娘突然想哭。阳光照在信封上,她的头发上、脸上。她用发丝遮住脸,竭力忍住哽咽,声音像春蚕吐丝般轻柔。
老人顺从地掏出身份证。姑娘接过去,刷刷写下一行流利的黑体字。
“谢谢谢谢。”老人双手合十,不知道怎么表达谢意。
“不,奶奶,是我谢谢您。”
立春的暖阳下,姑娘起身目送老人离开。而后,对着她矮小的背影郑重鞠了一躬。一个义工告诉她:老人就住在这附近,除了低保,平时就靠捡拾废品为生。她的钱,不能收。
可没想到,今天,她又来了。
为传递正能量的作者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