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圆梦(小说)

精品 【丹枫】圆梦(小说)


作者:延河水 秀才,157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38发表时间:2020-04-05 11:30:04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圆梦(小说)
   自从张宏斌老人十八岁应征入伍以后,已经四十多年了,从没有回过家乡。对于他家乡里的事情,从没有告诉过老婆和孩子们。
   其实,张宏斌心里清楚,他从六岁起就失去了父母,只好和不到四岁的妹妹珍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是,在他八岁的时候,爷爷和奶奶也相继过世了,他和妹妹珍珍就成了孤儿。那个时候,人们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除吃不饱穿不暖外,每家的人口又多,大人们都是勒紧裤带在生产队里劳动,起早贪黑地赶学大寨兴修梯田。按说对于他和珍珍两个孤儿来说,村里人可以不管的。但就是这样,村里人还是没有忘记他兄妹俩,每到饭熟了的时候,不是这家人把他兄妹叫去吃饭,就是那家人把他兄妹领到窑里,像对亲生儿女一样地对待他兄妹俩。就这样,他兄妹俩硬是被村里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粮食给养活长大了。在他十八岁那年冬季征兵的时候,他就报名参了军。而妹妹珍珍被村里人供的已在公社里的中学念初中。
   张宏斌参军后,由于勤学苦练,再加上能够吃苦耐劳,很受部队领导的赏识,同他一起参了军的人几乎都复员回去了,而他却被留在了部队,这一干就是八、九年。后来部队响应号召,把他所在的连队全部专业到地方上工作,因而他就被安排在青藏高原的某市建筑公司工作。也就是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第二年,他幸运地与当地的汉族姑娘——马凤英结婚成了家。虽然从部队到地方工作的那些年里,常想回家乡看看,但总是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一直到张宏斌退休,回家乡看看的愿望都没有实现过。
   正是因为这样,四十多年来想回家乡看看的这个念头,在心里再也藏不住了,好像时刻都会冲破封锁跳出来一般,搅扰的张宏斌坐立不安,身体也因此而渐渐地在消瘦起来。当然,无论张宏斌怎样想念家乡,但总是难以如愿,主要原因是,他不晓得回到家乡该去哪里落脚,更不晓得妹妹珍珍现在是不是还在人世……四十多年了,一切都在变化着,难保村里那些老人们如今肯定都已过世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能不能还记得他张宏斌这个人来?而村里那些小辈们更是不晓得他张宏斌这么个人来的。
   儿时的那些好伙伴,不知如今都过得怎样了,是不是都还健在呢?如二狗、驴蹄子、马驹、毛娃和虎子他们要是还健在的话,应该也是六十多岁、七十来岁的人了。生活好的话,正享受着儿孙满堂美好晚年的快活日子,不知现在他们还能不能认得了。尤其是满堂叔家的银娃,那时和张宏斌是最要好的,经常在一起玩耍,在一起睡觉。每天黑里俩个人盖着一块补得不能再补、还露着棉花套的被子,睡在破烂的炕席上,还要嘻嘻哈哈地打闹够了才肯睡去。想起那个时候,虽说人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觉着很快活的,尤其是不知忧愁的娃子们,根本不管大人们的愁苦,只顾自己开心地耍闹。
   满堂叔和婶子,更是把张宏斌兄妹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看待,从不分里外,有什么好吃的总先给他兄妹俩个吃。有时候,张宏斌兄妹能够吃到的食物,银娃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却连见都见不到,一直到张宏斌应征入伍走的时候,都是如此。记得张宏斌当兵走的那天,满堂叔和婶子将家里仅有的十个鸡蛋全都煮熟了,背着他们的几个儿女装进了张宏斌的军用挎包里,并对张宏斌说:“娃啊,当兵了,离家远,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珍珍有我们照看着,你不用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干出个名堂来。”
   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满堂叔的这些话就是现在想起来,就好像满堂叔就站在眼前一般,正向他叮嘱着,让张红斌感到亲切和心热。满堂叔要是还在世的话,应该有九十多岁了。每每想起这些,张宏斌心里就会泛一种激动,仿佛满堂叔就站在自己的身边一样的激动。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里,这种念头日益强盛,就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念叨一样,叫他想回家的欲望日益增强,心中就像火棍子在撬动一般,冲冲撞撞地往上直窜,使他不得安宁。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使他整天少言寡欢,不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呆呆地闷坐着,就是将双手背在身后,低着头在楼下走来走去地转圈圈。
   快过年了,往年家乡的人们此时该是最忙的时候,做豆腐、做米馍馍、炸油糕、杀猪杀羊……给过年准备着各种吃食。整天村中的石碾子不停地碾压着黄米、糯米,人们眉脸上都挂满了喜庆的笑容,碎脑娃娃们更是欢天喜地的你追我赶、乌尔喊叫地打趣玩耍……也许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起来了,再不用为过年没有吃的而发愁了,过年的吃喝肯定要比以前的要丰盛的多了吧?这个时候也是人们该做的都基本做好了吧?要是满堂叔他们都还健在的话,看到如今的好日子该多高兴啊!……
  
   这天,太阳的光亮照在青藏高原上,处处显现着光束的光华。高原上的风拉着尖利的哨音,呼呼地向四处传送。蓝蓝的天空里,漂浮着几朵薄薄的白云。草原上,骑着骏马的汉子,赶着羊群或者是牦牛群在原野里放牧。几声委婉的歌声在高原上空回荡着……
   儿子安平和媳妇馨月带着孩子来家了。儿子安平对坐在一旁沉默的父亲说:“爸,你和我妈打算到啥地方去游玩啊?”
   “我看哪里也不去了,就在家里过算了。”老婆马凤英说着看了眼一旁呆坐在沙发上的男人张宏斌,又接着说,“再说,这几年里,该去的地方都去过了,没啥好地方可去玩得了。”
   “要不这样。”儿媳妇馨月看了看两个老人,接着说,“现在人们都喜欢到风景好的田园里去游玩,我看咱们就到高原上去,那里的风景好,空气也好。”
   “爸,你说去哪里呢?”安平望向倚靠在沙发里蚩呆了似的父亲问。
   “要不我们到老家去,几十年了,也不知老家如今变得怎样了,是该回去看看你姑姑她了。最近这些年来,我时常会梦到家乡的人……”张宏斌突然站起来,两眼里放着光,认真地说。
   “老家?”安平瞪着一双疑惑的眼睛看了看父亲,又向母亲看去,见母亲微微地摇了摇头,就接着问父亲,“老家在哪里,怎么从没有听爸提起过啊?”
   是的。张宏斌从没有提起过自己的老家在哪里,就连和他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婆马凤英也不知道,更不知道男人还有个姐姐或者是妹妹,难怪他们当听到张宏斌说出要回老家看看的时候,都是一头的雾水,瞪着一双双疑惑的眼神看着张宏斌。张宏斌“唉——”地长叹了声说:“我不愿意向你们提起老家,是因为我的老家在黄土高坡那里的山村里,是很贫困落后的地方。我的父母亲在我离开家乡前都过世了,只有我和妹妹俩个……我每一想起心里就难受,所以我就没有向你们提起过。现在,大概是我年纪大了,心里总想着还在家乡的妹妹珍珍和村里的人们,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总是想起村里把我和妹妹养育大的那些人来,心里就……”
   老婆马凤英打断张宏斌的话说:“既然是这样,你就应该早告诉我呀,难不成我不让你回老家吗?怪不得你这几年闷闷不乐、少言少语、身体一直往下垮啊!现在我才明白了你的心思,你是觉得再不回去看看,不仅见不到妹妹,连村里人都会说你是忘恩负义的人!其实,你早告诉我了,咱们前几年就回去看望珍珍妹和村里人了。”
   “就是,爸。”儿子安平接过妈妈的话头接着说:“听到那边去旅游的人回来说,那边现在好多了,不光是景色好,而且人们的生活也都富裕了,我早就想去旅游了。既然咱老家就是那边的,还有个姑姑,那这个假期咱们一家人正好回去看看。”
   张宏斌一听儿子的话,高兴地像年轻了许多,立马说:“好,好!把你姐姐他们也叫上,咱们一大家子人都回去看看老家里的人!”
   于是,一家人把回老家该要带的礼物商量妥帖后,马凤英和儿媳妇馨月到市里采买去了,儿子安平则给姐姐雪梅打完电话后,也到街上去帮妈妈她们去了。家里就剩张宏斌和孙子了,孙子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动画片《葫芦娃》。张宏斌则满脸都是喜色,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了一会,便停在柜子前,打开柜门,在里边翻腾起来。
   第二天,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尽管高原上特别寒冷,湛蓝的天空上漂浮着零散的白云,太阳的光束撒在大地上,没有一丝儿温度,让人感觉到透骨的寒冷。经风一吹,使人不由地流眼泪,但张宏斌却感不到冷,反而觉得挺暖和的。他将黄色大衣给老婆马凤英披上,然后一起从楼上下来,锁好房门,看了看家属区里所有的住户,便坐进黑色轿车里去,里面坐着张宏斌、马凤英及两个孙子。另有一辆乳白色的七座轿车,待全家人都分别坐上了车后,启动起来,离开市建筑公司家属区,驶出市区,沿着青藏高原上的高速公路,向黄土高坡的方向行驶起来。
   一路上的车辆还比较多,儿子安平和媳妇馨月及女儿和女媳轮换着开车,直到晚上十点多才赶到兰州省内,一家人只好停留了下来歇息。腊月二十九这天早上,又从兰州出发继续赶着路。
   大年三十日上午十点多,一家人才回到了阔别四十多年的家乡——杏家河村。轿车刚到村口,张宏斌就让儿子把车停住,他从轿车里下来,站在村口向村子里望着,看见一排排、一院院的石窑洞,窑背上都用深灰色的彩钢板覆盖着,村子里的巷道一条条横竖有序,不像以前那么七扭八拐地零乱,巷道两旁都栽着一人多高的松柏树……他不由地在嘴里不停地在嘀咕:“变了,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时候,老婆马凤英也下了车,来到他的身边,听到这些话后,问:“这里就是啊?”
   “是的,这就是我老家的村子。”张宏斌这么应答了句,迈着双腿,向村子里最前一座大院落走去。儿子安平和他姐夫各开着车跟在身后,缓缓地跟着移动。张宏斌走到村委会的广场上,广场里有各种活动的器材,他停住脚步,看着大门上挂的牌子,才知这是村委会。此时,村委会大门里走出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张宏斌一见到这张面孔,觉得好像似曾相识,不由的激动起来,竟脱口叫道:“银娃!”
   从村委会大门口出来的汉子,听见叫声,立马停住脚步来,回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张宏斌,心想: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像老干部一样的老头,他怎么能叫出父亲的名字呢?再一看老头身后,还有两辆车,心里更觉奇怪了。于是,他就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到我们村来找我爸有什么事啊?”
   张宏斌一听这问话,就微微地笑着说:“噢,你是银娃的儿子?怪不得看上去很像银娃啊。”他这么说着,见面前的人一脸的疑惑,就又接着说,“我也是这村里的人……”银娃儿子一听,立马打断了张宏斌的话,说:“噢,听我爸说起过,你是不是宏斌叔啊?”
   张宏斌激动地忙应着:“是的,是的。你爸还好吗?”
   “好着哩。”银娃儿子这么应着,向后看了眼,接着说,“我叫建民。走,先到我家去吧。”于是,领着张宏斌一家人向自家走去……
   不到中午的时间,四十多年前当兵走了后,再没有音信的张宏斌回来了的事,像寒冬腊月里的风一样向村子四周飘荡,又恰似突然间凭空落下颗炸弹,炸得村子里四处开花烟雾弥漫。一时间,银娃家窑里、院子里就像是过喜事一般,人来人往,嘻嘻哈哈、乌尔喊叫地热闹起来。
   直到太阳落下了山,银娃家院里在村里的人们散去后才安静了下来。建民婆姨和建民妈在锅灶上忙着做年夜饭,建民则像大厨一样吵着各种菜肴。张宏斌和马凤英及银娃则坐在炕上继续啦谈着闲话。张宏斌问银娃说:“我叔和婶子他们……”银娃立马笑着打断张宏斌的话说:“我爸和我妈现在都九十多了,我孙子已叫去了,过阵儿就过来了。”
   张宏斌听了这话后,“噢”了一声说:“二老的身体怎样?”
   “好着哩,九十多的人了,就是耳朵聋了,走路也有些不利索。”银娃这么说了句,停了停,接着说,“你要是早回来一两天的话,就能见着咱珍珍妹子了。”
   张宏斌一听到妹妹珍珍,就急切地问:“珍珍她现在过得好吗?”
   “珍珍现在过得好着哩。”银娃说到这里,点了支烟说,“在县城里住着,现在也退休了,在窑里带着孙子,挺好的。”
   张宏斌听了心里特别地高兴。正要说话时,银娃的两个孙子拉着老爷爷和老奶奶进了窑门。张宏斌立马溜下炕来,和银娃俩将俩个老人扶上炕去。俩个老人在炕上刚坐定,看着张宏斌他们问:“银娃,咱家来了谁啊?”银娃便叫着张宏斌的名字大声对父母说了两遍,俩个老人似乎已听清楚了,同时“噢”了声,满堂说:“那就快叫娃们坐炕上好吃饭。”张宏斌坐到炕栏上,将头脸伸过去大声问:“叔,婶子,你二老还认得我不?”满堂两只昏花的眼细细地看了阵儿,笑呵呵地说,“认得,认得哩,只是老了些。”张宏斌把婆姨马凤英拉到跟前,对满堂说,“叔,这是我婆姨。”
   满堂又像看张宏斌那样,把马凤英看了阵儿,说:“嗯,你婆姨比你年轻些。”这时候,银娃的儿子建民已将两张大圆桌在窑里的脚地上支架好了,正帮着婆姨往桌上端着饭菜。银娃则是先给俩个老人盛好两碗各种饭菜,端给俩个老人后,才对张宏斌说:“咱们也吃吧。”于是,两家二十几口子人,分别围坐在两张桌前,吃起了年夜饭。

共 687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这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军人日思夜想的梦,为了圆这个梦,老人张宏斌不忘儿时因为父母去世去全村人对自己兄妹俩的照顾,尤其是满堂叔一家像对亲生儿女一样地对待他兄妹俩,满堂叔家的银娃,两人形影不离,十分要好。张宏斌入伍前的点点滴滴至今记得,那份恩情一直萦绕于心。如今张宏斌已经退休,回家的愿望日益浓烈。就在新年来临之前,张宏斌决定带上全家回老家,圆上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梦,目光高远的儿子安平也为家乡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一片热情洋溢的文章,让人读后心生温暖!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1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4-05 11:33:18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不忘恩情,回归故里!感谢赐稿丹枫,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延河水        2020-04-05 14:00:15
  谢谢老师的精辟点评与编按,祝老师一切安好!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20-04-05 21:24:05
  一篇充满了感恩之心的好文章,有情有义打动人心,好文大赞!
回复2 楼        文友:延河水        2020-04-08 21:19:32
  谢谢老师的赞赏,祝老师一切安好!
3 楼        文友:曲径幽通        2020-04-24 03:47:00
  阔别四十多年回故里,其乐融融!圆了回乡的梦。欣赏作者优美小说,祝福春日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延河水        2020-04-24 19:57:56
  谢谢曲径幽通老师对拙作的欣赏,祝老师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